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体内自固化载花人工骨的制备及修复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勤  高伟 《中国药学杂志》2002,37(2):113-115
目的 加入不同比例的改性剂,制备不同的体内自固化骨修复材料,并通过对家兔进行修补实验,考察改性剂对材料特性的影响。方法 乙基纤维素作为药物的缓释载体和改性剂,与市售的体内自塑有修材料制备成复合物,对家兔腿的人造缺损腔进行修补。结果 加入的改性剂具有药物缓释载体和改善市售骨修复材料的特性。结论 采用可降解乙基纤维素可作为对骨缺损的病灶治疗药物的缓释载体,按实验方法以3%制备复合材料的修补特性与市售修复材料相比,具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载药磷酸钙人工骨的体外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价载药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CPC)的体外抑菌特点。将CPC粉末按5%的比例复合万古霉素、妥布霉素、头胞唑啉钠、环丙沙星,各取3粒载药CPC,分别置于接种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的琼脂固体培养基中,测量抑菌圈直径,取无药的CPC12粒,观察其抑菌作用。结果环丙沙星在2天后仍不能很好固化,放弃进一步试验。载药CPC颗粒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均有明显的抑菌圈,载妥布霉素CPC对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作用分别达3、9、12周。载万古霉素CPC对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作用达6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达12周以上。载头孢唑啉钠CPC对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作用达3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为5周,明显短于妥布霉素、万古霉素。而对照组无抑菌作用。表明载药CPC在体外具有较强的、持续时间较长的抑菌活性,具有临床上应用于修复骨缺损和治疗骨髓炎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3.
三七多糖复合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修复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三七多糖复合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CPC)对骨缺损的修复作用。方法:在Wistar大鼠切矛远中牙槽骨处做骨缺损模型,缺损处植入三七多糖-CPC复合物,生理盐水-CPC复合物作对照。同时设空白对照组,同等条件饲养,分别于术后2、4、8周处死动物,取材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术后2,4、8周3组的成骨量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三七多糖-CPC复合材料有明显的促进骨缺损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4.
人工骨异烟肼体外及家兔体内释放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蜂蜡为阻滞剂包裹的异烟肼-人工骨(INH-PHA-wax)与未包裹蜂蜡的异烟肼-人工骨(INH-PHA)体外及家兔体内的释放度。方法:用RP-HPLC在不同时间分别测定体外及植入家兔体内的包裹或未包裹蜂蜡的异烟肼-人工骨中异烟肼的浓度。结果:包裹15%蜂蜡INH-PHA-wax,体外20 d释药66%;包裹25%蜂蜡INH-PHA-wax,20 d释药22%;未包裹蜂蜡INH-PHA,6 d释药97%。包裹25%蜂蜡INH-PHA-wax植入家兔体内,可持续释药达240 d,而未包裹蜂蜡INH-PHA持续释药仅60 d。结论:INH-PHA-wax可有效地控制药物的释放,对治疗骨结核可能是一有效植入式缓释剂。  相似文献   

5.
李亢  姜燕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19):2056-2057,2060
目的研究计算机辅助设计骨替代材料在骨科创伤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骨替代材料,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出个性化的骨骼替代品,选取我院创伤骨科76例创伤患者进行不同程度的修复手术,并随访观察2 a以上。结果术后发生骨关节轻度塌陷2例,皮下积液3例,骨替代材料被吸收1例,局部发热2例,其余术后治疗效果满意,均无排异和感染现象。结论采用骨替代材料,术前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出具有良好匹配性的骨骼材料,植入到创伤修复部位,不仅术中创伤小、节省时间,而且随访表现出人工骨材料相容性较好,安全性高,应用于创伤修复手术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生物医学材料是一类天然或人工材料,可单独或和药物一起制成,是对生物体进行诊断、治疗、修复和置换损坏组织、器官或增进其功能新型材料。此类材料研究是近30年来发展起来一门新兴交叉学科,随着材料科学、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发展,越来越多生物材料得到广泛应用,人们开始在分子水平上去认识材料和机体间相互作用,力求使无生命材料通过参与生物体生命组织活动,成为有生命组织一部分。具有生物活性,能引导和诱导相应细胞分化、增值以重建缺损组织形态,  相似文献   

7.
氧氟沙星人工骨缓释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用蜂蜡包裹的氧氟沙星人工骨(OFLX-PHA-wax)植入山羊体内前后不同时间的理化特性及释药量。方法:用扫描电镜观察PHA-wax的超微结构;用IR和XRD测定PHA-wax植入前后的结构变化及相组成;用UV在不同时间分别测定体外及植入体内OFLX-PHA-wax中氧氟沙星的浓度;用光学显微镜观察OFLX-PHA-wax植入体内的组织学变化。结果:蜡类高分子材料能形成疏水性微脂粒,阻塞和占据PHA的深部孔道;OFLX-PHA-wax植入体内后结构与物相和PHA相符;OFLX-PHA体外释药17 d,包裹200 mg·ml-1和熔融蜂蜡OFLX-PHA-wax体外释药分别为81和90 d。OFLX-PHA植入体内,持续释药4个月,而用200 mg·ml-1蜂蜡包裹的OFLX-PHA-wax可持续释药8个月;OFLX-PHA-wax植入体内与骨直接结合紧密。结论:OFLX-PHA-wax即有利于骨修补,又有利于控制药物的释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自拟扶正祛邪汤中药内服配合载药万古霉素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CPC)治疗慢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3月-2014年4月,对我院骨科24例慢性骨髓炎患者术前采用自拟扶正祛邪汤(根据院内治疗骨髓炎经验方自拟扶正祛邪汤)中药内服,术中行彻底病灶清除冲洗,一期植入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上海瑞邦生物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瑞邦骨泰)载药万古霉素颗粒,一期闭合伤口,均不放置引流。术后继续中药内服治疗。结果: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本组24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37个月,平均27.8月。治愈21例,好转2例(经换药后治愈),1例未愈,后行截肢手术,治愈率达87.5%,总体疗效满意。治愈患者无全身反应,未发生再骨折,X线显示随访者CPC大部分降解吸收成骨。结论:中药内服配合载药自固化型磷酸钙人工骨治疗慢性骨髓炎临床疗效确切,容易被患者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葛根黄酮EC-PEG载药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葛根黄酮乙基纤维素(EC)-聚乙二醇(PEG)载药系统的释药效果。方法:拟定载药系统组成及制备工艺,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葛根黄酮的含量及溶出度进行测定。结果:乙基纤维素、聚乙二醇及葛根黄酮三者的用量,乙基纤维素、聚乙二醇载药系统粒径大小,制备温度等对葛根黄酮的释放均有影响。载药系统理想的比例为EC-PEG-葛根黄酮(5:0.4:1)。载药系统可在1h内突释(60.51±3.63)%,后按零级释放,在10h左右释放完全(95.07±3.12)%。结论:EC-PEG-葛根黄酮(5∶0.4∶1)载药系统达到理想的释药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制备聚L-乳酸(PLLA)复合纳米羟基磷灰石(n-HA)的新型人工骨材料,并对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熔融共混法,将PLLA与不同配比的n-HA进行复合,制备得到新型复合材料,并进行力学性能测试、显微结构观察,体外降解试验等项目的研究。结果:当掺入n-HA粉末含量为20%时,PLLA/n-HA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可以增加到最大值,材料断口的形貌随着n-HA含量的增加表现为不同的脆性断裂特征,复合材料降解液的pH值和力学强度的降低时间较纯PLLA滞后,降解速度减缓。结论:PLLA/n-HA复合材料可明显提高单一材料的力学性能,并可减轻降解过程中酸性产物引起的炎症反应,保持较好的初始力学强度,有望成为一种理想的骨缺损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制备穿心莲内酯复合粒子,并对其粒子结构与溶出度进行评价。方法:采用机械粉碎法制备穿心莲内酯与聚乙二醇(PEG)6000复合粒子;通过扫描电镜(SEM)与差示扫描量热仪(DSC)表征复合粒子的结构;采用接触角测定仪测定其接触角;考察其体外溶出曲线。结果:穿心莲内酯与PEG 6000形成相互包覆的复合粒子结构,且穿心莲内酯结晶度下降。以水为测定液,穿心莲内酯与PEG 6000复合粒子粉体的接触角明显小于其原粉与物理混合物,且复合粒子的体外溶出速率明显优于其原料、超微粉及其物理混合物。结论:基于机械粉碎的穿心莲内酯复合粒子能显著提高穿心莲内酯的体外溶出度。  相似文献   

12.
该文采用超声法制备一种新型可降解、生物相容性良好的负载姜黄素(curumin,Cur)红细胞膜纳米粒子(Cur-RBCNPs)。通过比较不同参数制备所得纳米粒子的粒径来优化Cur-RBC-NPs的制备条件,并考察其形态、粒径分布、稳定性、体外释放特性、细胞对纳米粒子的摄取及体外抗肿瘤效果等。结果表明,所制得姜黄素纳米粒子为较规则的圆球形,平均粒径为(245.7±1.3)nm,包封率为50.65%±1.36%,载药量为6.27%±0.29%,具有良好的缓释特性。体外实验中,纳米粒子能够被肿瘤细胞迅速摄取,Cur-RBC-NPs组有显著的抑制肿瘤生长效果。负载姜黄素的红细胞膜纳米粒子制备方法简便,具有良好的药物缓释性和抗肿瘤能力,有望成为新型的有临床应用前景的纳米给药系统。  相似文献   

13.
青藤碱的制剂与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青藤碱的制剂与药代动力学研究概况作一介绍,其中青藤碱的制剂包括缓控释制剂、透皮吸收制剂等;药代动力学研究则从方法学、体内过程及不同剂型等方面进行论述,并对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进行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4.
Gao ZS  Fu YX  Wang JD 《中药材》2011,34(10):1615-1617
目的:制备姜黄素包合物,评价其稳定性。方法:选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β-环糊精饱和水溶液法制备姜黄素包合物的制备工艺。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考察包合物在光照和Fe3+的环境中的稳定性。结果:制备姜黄素β-环糊精包合物的最佳条件为:姜黄素与β-环糊精投料摩尔比为1∶1,乙醇浓度为40%,包合温度40℃,反应时间1 h。姜黄素包合物可以提高姜黄素的溶解度和稳定性。结论:以最佳工艺条件制备的包合物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5.
环淫羊藿苷元微乳的制备及肠吸收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制备环淫羊藿苷元(CIT)微乳,考察其理化性质及大鼠在体肠吸收特性.方法:采用伪三元相图得到空白微乳的优化处方,制备CIT微乳;采用透射电镜及激光粒度分析仪考察CIT微乳的形态、粒径分布和Zeta电位;采用葡聚糖凝胶柱色谱法测定CIT微乳的包封率;通过大鼠在体肠灌流模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灌流液中CIT的含量,分析其肠吸收特性.结果:CIT微乳的最佳处方为肉豆蔻酸异丙酯/丙三醇-水-油酸乙酯体系,其比例为3:3:4:2;透射电镜观察乳滴呈圆球形,大小均匀;平均粒径61.7 nm,Zeta电位-46.3 mV,平均包封率(92.1±1.74)%(n=3);CIT及其微乳在大鼠各肠段均有吸收,CIT微乳在各肠段的吸收较原料药显著增加(P<0.01).结论:CIT微乳的制备工艺可行,微乳能促进CIT在大鼠小肠的吸收.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制备载反义寡核苷酸(ASODNs)聚氰基丙烯酸丁酯阳离子纳米粒。方法以二乙氨乙基-葡聚糖(DEAE-Dextran)为修饰剂,采用乳化聚合法制备阳离子聚氰基丙烯酸丁酯纳米粒,采用吸附法制备载ASODNs纳米粒。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其形态,用激光粒度仪测定Zeta电位及粒径,高效液相法测定药物的载药量和包封率,琼脂糖电泳分析抗核酸酶的能力。结果制得的纳米粒(NP),形态规整、大小均匀,平均粒径为90.2nm,Zeta电位值为+40.1mV,载药量达到84.3μm·mg-1时,几乎所有的药物被负载,DEAE-Dextran-(NP)所吸附的ODNs有较好的对抗核酶降解的能力。结论DEAE-Dextran-NP是一种稳定、高效的反义寡核苷酸传递系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负载青蒿琥酯的聚乙二醇单甲醚-聚乳酸-乙醇酸亲性嵌段共聚物(mPEG-PLGA)纳米粒的制备工艺及其对人白血病K562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采用改良的自乳化法制备青蒿琥酯mPEG-PLGA纳米粒(Art-Nps),应用扫描电镜表征纳米粒的形态;激光散射粒度测定仪测其粒径分布及Zeta电位;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Art-Nps的载药量、包封率和体外释放样品;MTT法及Hoechst染色观察其对人白血病K562细胞的增殖及促凋亡作用。结果:Art-Nps为类球形实体粒子,表面光滑,平均粒径为(156.70±1.01)nm,Zeta电位为-(26.23±1.86)mV,平均载药量为(14.51±0.20)%,平均包封率为(86.51±0.50)%,体外释放规律符合Higuchi方程:Q=4.11t1/2+27.05,R2=0.98。MTT法显示Art-Nps抑制K562细胞增殖呈时间-剂量依赖性,且作用72h后抑制率超过青蒿琥酯处理组,具有缓释作用;经不同浓度Art-Nps培养k562细胞48h后可见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细胞大小不一,形态不规则,高倍镜可见细胞核固缩、凝集,并有凋亡小体,且随着浓度增加凋亡小体增多。结论:本研究所制Art-Nps具有粒径小、高载药量及包封率的特点,体外实验证明其可诱导人白血病K562细胞凋亡,且具有缓释作用,延长了药物对白血病细胞的作用时间,本研究为开发青蒿琥酯新剂型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槲皮素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及大鼠体内生物利用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韶静  廖应芬  杨慧慧  万昶宸  刘艳艳  杜青 《中草药》2017,48(20):4229-4234
目的制备槲皮素固体分散体(quercetin solid dispersions,QSD),提高槲皮素的溶出度及其大鼠口服生物利用度。方法以聚维酮K30(PVPK30)、聚乙二醇6000(PEG6000)和木糖醇为载体,用溶剂法、熔融-溶剂法制备QSD;通过体外溶出度测定、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X射线粉末衍射法(XRPD)评价所制备的QSD;采用液质联用技术(HPLC-MS)测定大鼠体内血药浓度。结果制备的QSD均可以显著提高槲皮素的溶出度,其中槲皮素-PVPK30-木糖醇(1∶5∶1)制备的QSD效果最好,5 min和60 min时的溶出率分别为40.63%和68.58%,而槲皮素原料药在相同时间的溶出率只有0.26%和1.66%。DSC和XRPD证明药物槲皮素以无定形状态存在于QSD中。大鼠ig给药后,QSD的生物利用度约为原药料的61倍。结论制备的QSD可以显著提高药物溶出度和大鼠体内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19.
挤出滚圆法制备中药复方杞芪微丸及其性质考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应用挤出滚圆法制备中药复方杞芪微丸,研究中药微丸制备的新工艺。方法用新型的挤出滚圆造粒机制备杞芪微丸;采用L9(34)正交设计实验优化制剂工艺条件;考察了不同处方微丸的粉体学性质、收率和体外溶出度。结果用挤出滚圆法制备的杞芪微丸圆整度好,大小均匀,收率在85%以上。结论用国产的挤出滚圆造粒机可以制备中药微丸。该工艺简便易行,制得的微丸质量好,收率高;体外溶出实验效果理想,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