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复发性自然流产( RSA) 夫妇中女性染色体情况,为指导生殖诊断及干预提供依据。方 法: 选择 2014-02~ 2018-06 期间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确诊为 RSA 的 1060 对( 2120 例) 夫 妇进行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重点观察女性染色体变异的发生率、类型及其分布情况。结果: 2120 例受试者 中染色体异常共检出 154 例( 7.26%) ,染色体异常核型中女性共 99 例占64.29%,男性 55 例占35.71%,女性染色 体异常率高于男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女性染色体异常检出者中以多态变异核型最常见,共检出 57 例,占56.57%,分别为 9 号染色体臂间倒位 27 例,D/G 组随体增加 16 例和次缢痕增加 14 例; 本组染色体结构 异常共检出 39 例,占39.39%,分别为罗伯逊易位 21 例、相互易位 14 例和倒位 4 例; 本组染色体数目异常共检出 3 例,占3.03%,表现为性染色体嵌合。结论: 复发性自然流产夫妇中女性染色体变异比例较高,其分布主要集中 于染色体多态性和染色体结构异常方面; 加强对有自然流产史女性的细胞遗传学观察,对明确 RSA 的病因学特 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核型为46,XY,t(Y;1)(q12;p33)伴无精子症男性患者的分子遗传学特点。方法采用常规方法制备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经G显带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患者1号染色体短臂与Y染色体长臂相互易位。结论患者无精子症是由于Y染色体与1号染色体易位所致,携带异常核型染色体,可能是影响生育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染色体多态性与生殖异常的关系。 方 法:对2009年1月以来在我院妇产科就诊的1684例遗传咨询者行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在 1684例女性遗传咨询者中检出染色体多态性核型31例, 占1.84%。根据多态性变异可主要归为下列4 种类型: (1) D/G组随体增加共4例,占多态性的12.90%; (2) 次缢痕增加(包括1、9、16号染色体)共4例,占多态性的12.90%; (3) 9号染色体臂间倒位共7例,占多态性的22.58%.(4)Y染色体多态性共16例,占多态性的51.61%。夫妻一方为染色体多态性者,其妻子自然流产发生率、复发性流产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人群,其不孕不育发生率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人群。染色体多态性男性,其不育症发生率、弱精少精和无精症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人群,精子密度和精子活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人群。在218例不孕不育遗传咨询者中检出染色体多态性核型13例, 占5.96%,在267例复发性流产女性遗传咨询者中检出染色体多态性核型14例, 占5.24%,在238例男性少精弱精无精症遗传咨询者中检出染色体多态性核型17例, 占7.14%。结论: 染色体多态性可以导致男女生殖异常,对不良妊娠史者应进行外周血染色体检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人类染色体多态性与临床生殖异常的关系。方法:针对来我院遗传咨询的患者,进行常规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染色体G显带方法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在1068例遗传咨询者中,检出染色体多态性132例,检出率12.4%,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发生率(2.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常染色体多态性100例,包括次缢痕增长(1/9/16号染色体)47例占多态核型35.6%,D/G组染色体短臂增长42例占多态核型31.9%,9号染色体臂间倒位11例占多态核型8.3%。Y染色体多态性32例占多态核型24.4%,其中Y染色体长臂qh+19例,Y染色体长臂qh-13例。结论:本文中染色体多态性变异检出率提示染色体多态性可能与生育异常诸如:不孕不育、习惯性流产、死胎畸胎、少弱精、无精症等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染色体多态性与不良妊娠的关系。方法:对1 086例有不良妊娠史的患者按常规技术方法制备外周血染色体,G显带,并对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结果:有198例染色体核型异常,异常检出率为18.23%。其中,多态性变异59例,占异常核型的19.8%,包括次缢痕增长27例,9号染色体倒位9例,D/G组随体变异7例,Y染色体变异16例。结论:染色体多态性与不良妊娠存在明显关系,不能忽视其临床效应。  相似文献   

6.
黄金瑞  李敏清 《吉林医学》2013,(36):7627-7628
目的:分析和探讨复发性流产患者的相关病因。方法:对185例复发性流产患者的相关病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染色体异常及变异者占21.62%,尤以染色体多态性多见;地中海贫血占1.08%;生殖道感染者占12.43%;内分泌异常者占7.57%;解剖因素占10.27%;自身免疫异常占12.97%,不明原因者占34.05%。结论:RSA病因复杂。在广西,地中海贫血可能与RSA有关。染色体多态性不能简单的视为正常变异,不明原因RSA仍占较大比例,病因学的探讨以及针对病因进行预防性治疗是防治RSA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1432例男性不育患者进行细胞遗传学分析,初步探讨外周血染色体异常与男性不育的关系及分析研究染色体异常在男性不育中的诊断意义。方法对1432例男性不育患者进行外周血染色体G显带检查,分析其外周血染色体核型。结果共检出染色体异常患者217例,占总数的15.15%(217/1432),包括性染色体异常70例,占染色体异常者总数的32.26%(70/217),检出率4.89%(70/1432),其中性染色体数目异常16例,Y染色体结构异常52例,性反转2例;常染色体结构异常147例,占染色体异常者总数的67.74%(147/217),检出率10.27%(147/1432),其中平衡易位11例,倒位21例(9号倒位20例),插入3例(未知来源的2例),染色体多态性变异112例。结论染色体异常是导致男性不育的重要原因,对男性不育患者常规进行细胞遗传学检查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8.
姜碧 《当代医学》2011,17(23):36-38
目的对染色体核型异常及Y染色体微缺失与男性原发不育相关性进行分析,以探讨染色体核型异常Y染色体AZF微缺失检测在男性不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东莞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男性不育患者266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外周血染色体分析及Y染色体AZF区域微缺失检测。结果 266例男性原发不育患者进行染色体核型检查,发现异常核型50例(18.80%);进行Y染色体微缺失检测,发现存在Y染色体微缺失24人(9.02%),其中染色体核型异常的病人也检出了Y染色体微缺失。结论男性原发不育与染色体核型异常及Y染色体微缺失关系密切,对男性原发不育患者进行染色体核型及Y染色体微缺失检测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不良孕产史夫妇的细胞遗传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异常核型与不良生育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593对不良孕产史夫妇进行细胞遗传学检查.结果 发现染色体异常核型38例,异常发生率为3.2%.其中平衡易位31例(相互易位16例,罗伯逊易位15例),臂间倒位6例,嵌合体1例;女性异常者29例,男性异常者9例.结论 本文研究的资料说明染色体异常与自然流产关系密切,因此对无明显原因的自然流产夫妇应进行细胞遗传学检查.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272对反复自然流产夫妇的染色体核型,探讨染色体异常与反复自然流产的关系。方法采用常规染色体标本制备方法,G显带进行核型分析。结果 272对反复自然流产夫妇染色体异常31例,检出率5.70%。其中罗氏易位10例(1.84%),相互易位7例(1.29%),倒位5例(0.92%),常染色体多态变异3例(0.55%),Y染色体多态变异6例(1.10%)。结论染色体异常是引起反复自然流产的主要原因,对高危人群进行染色体检查,对指导其生育和防止遗传病患儿的出生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先天性主动脉狭窄(AS)胎儿产前诊断结果进行遗传学分析,明确其可能的致病原因。方法:1例孕25周孕妇,因“胎儿AS”行羊膜腔穿刺术采集羊水,行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联合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SNP-array)检测。同时采集胎儿父母外周血,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胎儿核型分析,为嵌合型Y染色体等臂双着丝粒;SNP-array分析,胎儿染色体Yp11.31q11.21区段存在11.2 Mb片段的重复,同时Yq11.21q11.23区段存在14.8 Mb片段的缺失。胎儿父母均为正常核型,考虑其为新发变异。经充分遗传咨询后,孕妇及家属选择回当地引产。结论:嵌合型Y染色体等臂双着丝粒的染色体核型可能是男性胎儿表型为AS的原因,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联合SNP-array检测有助于该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细胞遗传学、分子遗传学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196例CML患者,采用直接法和(或)24 h短期培养法制备骨髓染色体标本,采用R显带技术(RHG)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用BCR-ABL双色双融合探针或ES探针对骨髓间期细胞进行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检测.结果 将患者分为慢性期和加速/急变期2组.细胞遗传学分析:附加染色体异常、变异易位在2组中比例分别为9/166(5.4%)、7/166(4.2%)和19/30(63.3%)、3/30(10.0%).196例患者中检出179例Ph阳性标本,占91.3%;其中典型易位169例(94.4%),变异易位10例(5.6%),附加染色体异常出现频率最多的为双Ph、+ 8、I(17q)、-Y.分子遗传学分析:68例患者行FISH 检测,均为BCR-ABL融合基因阳性(含10例变异易位、11例Ph染色体阴性及6例染色体检测失败者),其中10例(14.7%)为der(9)缺失(含1例染色体检测失败者),在慢性期、加速/急变期中比例分别为8/55(14.5%)、2/13(15.4%).68例患者中典型易位41例,变异易位10例,der(9)缺失在典型易位、变异易位中比例分别为5/41(12.2%)和4/10(40.0%).结论 与慢性期相比,加速/急变期附加染色体、变异易位等异常明显增加,染色体核型分析有助于疾病诊断和进展的分析,并且在遗传学分析的基础上,选用分子遗传学FISH技术可以明显提高疾病的诊断率和染色体异常的检出率及准确率,并可有效检测der(9)缺失.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引起生殖异常的细胞遗传学原因.方法对自2002年10月~ 2007年11月来我院生殖中心就诊的521例患者进行外周血G带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521例患者检出异常核型45例(8.64%).其中常染色体异常18例(40%),性染色体异常27例(60%).平衡易位为15例;缺失1例;倒位2例;Klinefelter综合征11例;47,XYY 1例;46,XX男性性反转1例;常见多态性大Y4例;小Y1例;45,X0 4例;46,X,i(Xq)3例;46,XY女性性反转2例.结论染色体异常是导致生殖异常的重要病因之一,染色体检查可早期对生殖异常患者作出病因学诊断.  相似文献   

14.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5,(6):544-547
目的:探讨染色体变异与自然流产的关系,为本地区自然流产病例的遗传咨询指导。方法:1076对安徽皖南地区自然流产夫妇培养外周血淋巴细胞,常规收获制片,G显带处理,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对异染色质区异常等加做C带处理。结果:共发现染色体异常263例,异常率为12.2%。其中染色体数目异常的14例,倒位25例,平衡易位36例,罗氏易位19例,复杂易位1例,染色体多态性168例。流产1次、2次与流产3次及以上者,其染色体异常率频率分别为10.5%,11.6%和16.8%,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染色体异常是自然流产的重要因素且随流产次数增加异常率明显增加,平衡异位是本地区染色体导致流产的主要变异。  相似文献   

15.
21-三体综合征的染色体核型与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1-三体综合征患者的染色体核型和发病因素。方法采用细胞培养、制片、G显带核型分析等细胞遗传学方法,对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研究。结果30例患者核型异常,其中标准型27例(90%),易位型2例(66.7%),嵌合型1例(33.3%)。结论染色体技术是诊断某些遗传性疾病必不可少的手段,先天性愚型的发生与母亲的年龄、遗传、环境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佛山地区男性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染色体及Y染色体AZF基因微缺失分布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9月在我院生殖中心就诊的239例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入组,对该患者的外周血染色体核型、Y染色体AZF基因微缺失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39例患者中,染色体异常发生率为12.97%(31/239),克氏综合征最常见;染色体多态性发生率为23.85%(57/239),大Y染色体最常见;AZF基因微缺失发生率为10.46%(25/239),C区缺失最常见。结论:佛山地区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当中,最为常见的染色体异常是克氏综合征,最常见的染色体多态性是大Y染色体,Y染色体C区缺失检出率最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染色体核型多态性对夫精人工授精(AIH)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45对接受夫精人工授精(AIH)治疗的夫妇行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分析核型多态性与夫精人工授精治疗结局的关系。结果检出染色体异常核型和染色体多态性49例(发生率为10.0%),包括平衡易位2例(0.41%),4号、9号染色体臂间倒位15例(3.06%),Y染色体多态性2例(0.41%),其他染色体多态性30例(6.12%)。染色体核型正常组与染色体臂间倒位组比较,AIH周期临床妊娠率无差异(P〉0.05),染色体核型正常组与常染色体多态性组比较,周期临床妊娠率有差异(P〈0.05)。结论染色体臂间倒位对人工授精临床妊娠率无明显影响,常染色体多态性对AIH妊娠率并无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无精及少弱精患者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探讨常染色体结构异常与男性精液异常的关系。方法对775例无精及少弱精症患者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发现染色体异常87例,检出率为11.23%。其中常染色体结构异常30例,包括平衡易位15例(1.93%),罗伯逊易位11例(1.42%),倒位4例(0.52%)。结论常染色体结构异常是导致无精与少弱精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117对有自然流产史夫妇的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少琼  李辉 《海南医学》2010,21(1):110-111
目的探讨染色体核型分析与自然流产的关系。方法对117对有自然流产史的夫妇通过取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显带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检出异常核型9例,占全部被检者3.85%。其中臂间倒位6例、平衡易位2例、罗伯逊易位1例。检出多态性变异23例,占全部被检者9.83%。结论染色体异常是导致自然流产的重要原因之一,在遗传咨询工作中应予以充分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染色体异常在遗传咨询病人中的发生情况。方法:取受检者外周血进行淋巴细胞培养常规制片及G显带处理、核型分析。结果:在236例病人中共检出染色体异常15例,染色体异常检出率为6.3%,其中相互易位5例(26.6%),罗伯逊易位1例(6.7%),21三体2例(13.3%),性染色体异常6例(40%),染色体变异2例(13.3%)。结论:不孕不育及其它许多妇产科疾病与染色体异常有关,染色体检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