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对2006年2月至2010年9月收治的70例年龄≥65岁接受厄洛替尼或吉非替尼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回顾性分析。总有效率31.4%(22/70),控制率84.3%(59/70),中位无进展生存期8.0个月,中位生存期13.5个月(P〈0.05),1年生存率54.3%(38/70);女性的有效率(42.8%)和控制率(94.3%)优于男性(20.0%和74.3%)(P〈0.05),非吸烟和体力状况〈2分者预后好;不良反应主要为轻度皮疹及腹泻。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治疗失败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EGFR-TKI治疗失败后接受化疗的87例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7例,年龄31~76岁,平均56±11岁;女性50例,年龄31~78岁,平均56±13岁.双药化疗者61例,单药化疗者26例.主要研究终点为总生存期(OS),次要研究终点为有效率(ORR)及不良反应.结果 全部患者OS为9.4±6.0(范围2~33)个月,ORR为9.2%(8/87).双药组OS为9.1±5.2(范围2~31)个月,ORR为11.5%(7/61);单药组OS为10.0±7.3(范围3~33)个月;ORR为3.8%(1/26);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常见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发生率为87.4%(76/87),其中3/4度骨髓抑制发生率为33.3%(29/87);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为86.2%(75/87),其中3度胃肠道反应10.3%(9/87).结论 晚期NSCLC患者EGFR-TKI治疗失败后化疗可使OS延长;只要患者能够耐受就应积极给予化疗.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treatment efficacy after a failed regimen of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 (EGFR-TKI)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 (NSCLC).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conducted for 87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SCLC at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of 2005 to December of 2006.All subjects received chemotherapy after a failure of EGFR-TKI,there were 37 cases of male and the median age was 56 ± 11 ( range,31-76) years,50 cases of female,median age 56±13 (range,31-78) years; They received a 2-drug combination chemotherapy (n=61) and a monodrug chemotherapy (n = 26).The primary endpoint was overall survival (OS).And the secondary endpoints were objective response rate (ORR) and side effects.Results The OS was9.4±6.0(range,2-33) months and ORR 9.2%(8/87).The OS was 9.1±5.2 (range,2-31)months in combination chemotherapy group and 10.0±7.3(range,3-33) months in monodrug group; the ORRs were 11.5%(7/61) and 3.8%(1/26) respectively in two groups.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OS and ORR between two groups ( P >0.05 ).The common side effects were myelosuppression and nausea/vomiting.The rate of myelosuppression was 87.4%(76/87) and that of 3/4 grade myelosuppression 33.3% (29/87).And the rate of nausea/vomiting was 86.2% (75/87) and that of 3/4 grade nausea/vomiting 10.3% (9/87).Other side effects were mild and well-tolerated.Conclusion If tolerated,chemotherapy after an EGFR-TKI failure may prolong the survival in advanced NSCLC patients.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TKI)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晚期NSCLC患者160例使用EGFR-TKI吉非替尼或厄洛替尼治疗,其中77例(48.1%)为一线治疗组,83例(51.9%)为二线治疗组。观测其临床特征、治疗效果及生存时间,并对药物安全性进行评估。结果EGFR—TKI治疗总有效率为33.8%(54/160),疾病控制率为74.4%(119/160)。无进展中位生存时间为9.8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14.5个月,1年生存率为5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病理类型、皮疹情况和血清CEA变化与有效率相关(P均<0.05);病理类型、吸烟史、皮疹情况、血清CEA变化与疾病控制率相关(P均<0.05);病理类型为影响无进展生存的独立因素,PS评分为影响生存的独立因素。一线治疗、二线治疗疗效相当。药物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皮疹和轻度腹泻。结论 EGFR—TKI治疗晚期NSCLC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5.
6.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治疗晚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菏泽医学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晚期EGFR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40)及对照组(n=40)。两组均接受盐酸吉西他滨和顺铂治疗,此基础上,对照组加用多西紫杉醇治疗,观察组加用吉非替尼治疗。对比两组客观有效率、疾病控制率、肿瘤标志物指标、免疫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客观有效率及疾病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癌胚抗原(CEA)、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糖类抗原125(CA125)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以上各项指标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CD3+、CD4+、CD8+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D... 相似文献
7.
8.
9.
目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靶向治疗有明显进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活性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给予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成为治疗首选,不可避免地出现耐药现象,使得化疗仍然占有一席之地|同时没有EGFR活性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占大多数,对于这部分患者的治疗仍然是首选化疗。因此,化疗在晚期NSCLC治疗中仍然至关重要。本综述介绍了目前EGFR野生型晚期肺癌一线、二线治疗的选择,旨在减少治疗的盲目性。 相似文献
10.
肺癌是全世界发病率、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非小细胞肺癌是肺癌的主要病理类型,且容易发生脑转移。放疗、手术等传统的治疗方法对肺癌脑转移的预后改善效果有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问世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提高,中位总生存期明显延长。然而,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耐药后治疗方法的选择、放疗与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如何联合治疗等问题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就放疗与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carcinoma,NSCLC)患者肺组织或胸水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EGFR)基因突变状态,以期为肺癌患者选择靶向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经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为中晚期NSCLC 患者118例,采用扩增受阻突变系统( ARMS )-qPCR方法,对不同途径获取的肺组织或胸水细胞块进行EGFR基因(18~21外显子)突变情况测定。结果(1)118例晚期NSCLC患者, EGFR基因突变者45例,突变率为38.1%,其中男性占44.4%,女性占55.6%;(2)不同途径采集的标本,EGFR基因突变率不同,以手术切除和CT引导肺活检标本阳性率较高,胸水细胞块阳性率较低,与前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不同病期采集的胸水标本阳性率不同,随着肿瘤病情进展,阳性率有增高趋势,但各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在EGFR基因突变患者中,以19外显子缺失(占40.0%)和21外显子L858R点突变(占42.2%)比例较高,18外显子缺失(占8.9%)和20外显子缺失(占6.7%)相对较低,后两者与前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发现2例(4.4%)患者为19和21外显子同时突变,其余43例(95.6%)为单基因突变,未发现多基因突变的情况。结论对晚期NSCLC患者应尽可能作EGFR基因检测,以期为选择分子靶向( TKIs)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13.
14.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因其高效低毒等特点,广泛运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临床发现部分患者在治疗初期就对EGFR-TKI不敏感,即发生EGFR-TKI原发性耐药。本文对EGFR-TKI原发性耐药机制进行综述,以期更有效地指导非小细胞肺癌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循环肿瘤细胞(CTC)的表达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疗效相关性.方法 66例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以全部患者CTC表达数值的中位数为分界点,高于中位数的为高表达组,低于中位数的为低表达组均予EGFR-TKI类药物治疗,对其疗效及预后进行对比.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Log rank法检验及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疗效方面CTC低表达组有效率为53.3% (16/30);CTC高表达组有效率为27.8%(10/3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方面CTC低表达组和CTC高表达组,中位总生存时间分别为22.8个月(95%CI:18.9~26.8个月)和18.3月(95%CI:14.8~21.9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分别为11.5个月(95%CI:15.0~8.1个月)和5.6个月(95%CI:2.9~8.2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C表达水平的变化与EGFR-TKI治疗的疗效及预后呈负相关,可作为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EGFR-TKI治疗的疗效及预后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6.
《医学综述》2019,(24)
目的比较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盐酸埃克替尼片和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河北燕达医院收治的177例经病理学确诊的晚期NSCLC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靶向组和化疗组,其中靶向组(88例)行盐酸埃克替尼片治疗,化疗组(89例)行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5年生存率、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疾病控制率、总缓解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随访至2018年7月30日,失访36例(靶向组17例,化疗组19例),失访率为20. 34%;靶向组的无进展生存期为24. 7个月,明显长于化疗组15. 4个月(P <0. 05),总生存期为39. 7个月,显著长于化疗组16. 8个月(P <0. 05),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化疗组[85. 92%(61/71)比45. 71%(32/70)](P <0. 05)。靶向组患者疾病控制率显著高于化疗组[46. 48%(33/71)比12. 86%(9/70)],总缓解率高于化疗组[14. 89%(21/141)比0. 71%(1/141)](P <0. 05)。靶向组患者5年后临床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化疗组(P <0. 05)。两组患者发生的不良反应均以Ⅰ~Ⅱ级和程度不等的Ⅲ级不良反应为主,未发生Ⅳ度不良反应,靶向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化疗组(P <0. 05)。结论盐酸埃克替尼片靶向治疗晚期NSCLC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提高疾病控制率和总缓解率,延长5年生存率、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联合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医院信阳院区2018年9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86例晚期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2例接受EGFR-... 相似文献
18.
背景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是晚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个体化靶向治疗方案之一,可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然而不同类型EGFR的突变对EGFR-TKIs治疗的反应不同。 目的 比较EGFR非热点突变型NSCLC一线应用EGFR-TKIs及化疗的疗效。 方法 选取2012年4月—2019年6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接受治疗的术后复发或晚期NSCLC患者,并确认为EGFR非热点突变型患者共90例。以患者一线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一线EGFR-TKIs治疗组和一线化疗组。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及EGFR基因突变情况。所有患者通过电话进行随访或复查住院及门诊病例获得患者预后情况,随访截止时间为2024-03-31。观察并比较患者疗效及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 结果 90例患者中一线EGFR-TKIs治疗组52例,一线化疗组38例。术后复发转移患者16例,初诊分期为ⅢB~Ⅳ期患者74例。EGFR非热点突变患者中,单基因突变51例,复合突变39例。一线EGFR-TKIs治疗进展后二线EGFR-TKIs治疗患者8例,二线化疗患者9例。一线化疗进展后二线EGFR-TKIs治疗患者8例,二线化疗患者16例,免疫治疗患者1例。EGFR非热点突变不同亚型接受一线EGFR-TKIs治疗的患者PF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26,P<0.001)。一线EGFR-TKIs治疗组与一线化疗组的PFS、O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单突变亚型患者中,一线EGFR-TKIs治疗组与一线化疗组的PFS、O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复合位点突变患者中,一线EGFR-TKIs治疗组与一线化疗组的PF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线EGFR-TKIs治疗组与一线化疗组的O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一线化疗进展后的患者中,二线EGFR-TKIs治疗(8例)与化疗(16例)的中位PFS分别为11.3个月和5.6个月,二线EGFR-TKIs治疗与化疗患者PF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87,P=0.006)。 结论 在EGFR非热点突变型术后复发或晚期NSCLC中,EGFR ex20ins和E20 S768I突变患者与其他突变类型患者接受一线EGFR-TKIs治疗后的生存期存在差异。而在各突变亚型中,与一线化疗相比,一线EGFR-TKIs治疗均明显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9.
105例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基因突变率及突变类型.方法 收集105例肺癌组织和80例正常肺组织,采用PCR扩增和基因测序方法,对组织DNA中EGFR外显子19和21进行基因突变分析.结果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EGFR基因突变率为33.33%(35/105),其中外显子19占42....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中国北方地区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肺癌组织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的情况。方法采用PCR扩增和基因测序,检测93例NSCLC患者癌组织EGFR基因外显子19和21的突变情况,并分析其突变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93例组织标本中共检测到21例EGFR突变(22.6%),其中16例发生在外显子19的缺失突变,5例发生在外显子21的错义突变。男性与女性,吸烟者与非吸烟者,不同病理分型的NSCLC患者基因突变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国北方地区NSCLC患者癌组织的EGFR基因在腺癌、女性、非吸烟者中突变率高,这类患者更适宜靶向药物的治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