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中医治疗内障的特色方法为"金针拨内障"术,但明代以前的医学典籍中并未详细记载具体操作方法。明代著名新安医家吴崑在其针灸专著《针方六集》中,依据古方,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首次介绍了针刺睛中穴治疗内障的方法,并详细阐述了取穴、针刺手法、注意事项等,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平衡针灸疗法治疗各类疝气的疗效。方法:取升提穴作为针刺穴位,采用平衡针刺手法治疗各类疝气49例。结果:49例患者中,痊愈39例,显效7例,好转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0%。结论:升提穴是治疗疝气的有效穴之一,平衡针灸疗法治疗各类疝气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多种热补手法对健康人穴温影响的对比观察孙六合,张中成,路玫,姚俊卿,孟庆莲,马裕袖,高希言(河南中医学院,郑州450003)主题词针刺补法针刺手法是从进针到出针的一系列操作过程,而进针得气后的手法操作是治疗中提高疗效的重要因素。热补手法是针刺手法的一...  相似文献   

4.
本讲重点介绍温针灸的操作方法、适应证、注意事项及各种疾病的取穴,供广大读者学习和临床上应用。一、简述温针灸,又称为针上加灸、针柄灸、传热灸、烧针尾。此法就是将毫针刺入穴位以后,在针柄上插艾绒团或插1寸长艾条段,或在针柄上先套上姜、蒜等物后,再插艾条段施灸,其目的是使燃烧的艾所产生的热,通过针柄或透过药物作用到皮肤上。此法早在殷商时代就有应用。后来,在张仲景《伤寒论》中又有烧针的记载。明代高武《针灸聚英》卷三载:“王节斋曰,近有为温针者,乃楚人之法。其法针于穴,以香白芷做圆饼,套针上,以艾温蒸之,多以取效。”近代张学贤所著《温针疗法》。记载用温针或温针插艾条段隔姜、蒜灸,治疗56种病证,均取得较  相似文献   

5.
我院应用针刺治疗频繁早搏(10次/分以上)共80例,包括各种病因引起的室早、房早、交界性早搏患者。治疗期间均停用任何药物,取得初步疗效。针刺方法主穴:足三里。配穴:内关、神门、三阴交。手法:足三里直刺,稍向胫骨方向,深1~1.5吋。产生针感后,在针柄上加艾绒温3壮,若本质虚弱者可适当减至1~2壮。内关直刺,深0.5~0.8吋。神门、三阴交均直刺,以产生针感为度。隔日针一次,10次为一疗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在常规针刺基础上甲钴胺注射下关穴和温针灸下关穴两种方法治疗面神经炎急性期患者的效果.方法:面神经炎60例患者按就诊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予常规针刺治疗,穴位注射组在留针30 min后取针并在下关穴注射甲钴胺0.5 mg,qd;温针灸组在下关穴进行温针灸操作,每次灸2壮,约30 m...  相似文献   

7.
偏头痛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的症状之一。发作时患者常有先兆症状 ,继则痛势剧烈 ,或左或右 ,或连及眼、齿 ,痛止后如常人 ,反复发作。笔者临床应用针刺双侧合谷、太冲穴和全息生物学头穴 ,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特报告如下。治疗方法 :患者取平卧位 ,双手虎口朝上如松握鸡卵状 ,肌肉自然放松 ,医者以左手拇指尖于患者右手第二掌骨拇指侧头穴区寻找压痛点 ,常规消毒后 ,以 2 6号 1寸毫针沿第二掌骨轴垂直方向快速刺入 1.5~ 2cm ,行提插捻转手法 ,得气后留针 30分钟。另外取双侧合谷、双侧太冲穴 ,用针刺泻法 ,大幅度提插捻转后留针 30…  相似文献   

8.
<正>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病。近年来,我们对住院治疗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例,采用针刺与中药注射液穴位给药的方法进行疗效观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一、治疗方法 (一)针刺治疗: 取穴原则:循经与局部取穴相结合,以选取患病关节局部及邻近穴为主。手法:早期以输通手法为主,使针感强烈向四周和远端放散,得气后不留针,每日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有效的治疗肩周炎的针灸治疗方法。方法:14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78例,对照组70例;观察组给予针刺经外奇穴,配合温针灸治疗,奇穴取中平穴,位于膝下5寸,即足三里下、上巨虚穴上2寸,温针穴取肩髃、肩髎、肩贞、肩井、臑俞、臂臑等穴。对照组只采用温针灸。分别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显效率90.03%,对照组显效率65.71%,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奇穴针配合温针灸治疗风寒型肩周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运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比较6种针灸疗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策略检索在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检索中关于6种针灸疗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文献,时间范围从建库至2020年7月。2位研究者独立根据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进行筛选,数据提取及文献质量评价后再使用ADDIS、Stata软件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41篇文献,3 311例患者。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有效率上,针刺、温针、隔物灸、热敏灸优于西药及电针;温针、隔物灸优于针刺。6种针灸疗法有效率按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隔物灸、温针、热敏灸、针刺、艾灸、电针。结论 6种针灸疗法中隔物灸有效率最高,但受纳入文献数量及质量影响,结论仍有待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1.
一般资料 22例中,男性13例,女性9例;年龄最大53岁,最小13岁,青壮年多见;病程最长三个月,最短一天;右侧瘫15例,左侧瘫7例。 治疗方法 针刺为主,辅以艾卷熏灸、按摩。 选穴:A组:地仓透颊车、阳白透鱼腰、迎香、下关等穴;B组:丝竹空透太阳、听宫透听会、风池、承浆等穴;配穴:合谷(双),人中、印堂等穴。每日针一次,留针30分钟,每10分钟行针一次。两组轮流使用,10天为一疗程,中间休息2—3天。每次针后用艾卷熏灸针眼,致皮肤渐红为度,症重者加以按摩。 治疗结果 痊愈:(五官端正,面部表情肌运动正常,无后遗症)19例,占86%;显效:(五官端正,面部表情肌运动基本正常,但在感受风寒后面部感觉不适或有轻微的面肌痉挛)2例,占9%;无效1例(中途转外地治疗)占5%。总有效率95%。  相似文献   

12.
扭伤病在农村较常见。往往影响劳动生产。近年来,笔者对扭伤的针治手法,从不断的实践研究中,掌握了一种较灵验的针刺手法,经临床证明有显著功效,今将其手法介绍如下: 本法是在阿是穴(即压痛点)上扎针。(笔者对扭伤取穴的原则是以阿是穴为主穴,循经取穴为配穴,效果尚佳)。先针以90°角,  相似文献   

13.
王水清 《中国医刊》2000,35(10):49-50
1 以捻转为主达到针刺得气 针刺捻转手法 ,是最基本的单式手法之一。其特点是刺激强 ,易于引起机体反应而得气。《金针赋》指出 :“气不至者 ,……以针摇动 ,进捻搓弹 ,直待气至。”以捻转为主的手法 ,可以带动穴位一定面积的反应 ,且不易刺伤穴位下的组织 ,在针刺方向、角度不适当时 ,可辅助以相应的提插方法加以调整。如果进行手不离针的捻转 ,“无问其数”而仍不得气 ,即可采取留针候气 ,这也是古人常用之法。1 998年 1 0月曾遇一患者 ,足太阳膀胱经被寒湿所阻 ,痹证 ,取夹脊、环跳、秩边、委中、阳陵泉、足三里、昆仑穴 ,施以捻转提插…  相似文献   

14.
介绍陈振虎教授基于经筋理论运用岐黄针疗法治疗腰痛的经验。陈振虎教授创制的岐黄针疗法基于经筋理论,结合解剖学和现代神经病学知识进行选穴与操作;提出针刺治疗疾病的要务是治神;具体针刺采纳传统五刺的合谷刺和输刺方法,并结合《金针赋》中的飞经走气手法,进针需快速无痛,针尖要抵至病所,行手法时需观察针柄;并强调针刺过程中押手的配合。陈振虎教授的岐黄针疗法治疗腰痛,穴位精简,操作简单,有利于基层普及。  相似文献   

15.
针刺方向是指针刺时针尖所朝的方向,是针刺过程中重要环节之一。历代医家对针刺方向非常重视,创立了许多以变化针刺方向为主的针刺手法,如迎随补泻、苍角探穴、透穴针法等等,为后世研究和运用针刺方向奠定了基础。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对此进行了系统地观察和研究,现将个人的初浅认识和体会浅述于下:针刺方向的临床意义1.正确掌握针刺方向是获得针感,加强感应的前提;临床中针刺同一腧穴,如果针刺方向不同,则获得针感的快慢和针刺感应的强弱亦不同。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针刺拔罐操作中针刺深度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6名女性成年志愿者为受试对象。观察在(30.66±1.33)kPa负压的拔罐针刺操作中,不同穴位(肾俞穴和殷门穴)、不同初始进针深度(20 mm和25 mm)、不同行针手法(提插和捻转手法)对毫针向皮肤表面运动的位移变化。结果:提插手法受试者的毫针位移大于捻转手法(P<0.05),初始进针深度为20 mm者毫针位移大于25 mm者(P<0.01),肾俞穴的毫针位移大于殷门穴(P<0.05)。结论:针罐操作时应考虑运针手法、穴位部位及初始进针深度对针刺深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温针治疗跟下型跟痛症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26例患者均给予温针疗法治疗,取穴:阿是穴、三阴交、太溪、照海、然谷、昆仑。穴位常规针刺得气后将艾卷剪成长约2厘米一段,插入针尾,点火加温,留针30分,然后缓慢起针,7d为一疗程。结果:优:8例,良:12例,可: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8.46%。结论:温针疗法治疗跟下型跟痛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针刺外关穴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腰扭伤是常见病,我院运用针刺双例外关穴治疗急性腰扭伤40例,有立即止痛活动自如的效果。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龄19~58岁,其中工人18人,农民19人,学生1人,干部2人。均有急性腰扭伤史及持续性腰背疼痛。2治疗方法单纯针刺双侧外关穴。配合针刺腰部扭伤范围内找到压痛点。针刺手法:按常规用75%酒精消毒,针刺压痛点时要使针感上下扩散,胀麻等感觉明显,超出病痛范围,留针的同时,针刺双侧外关穴加强针感后留针。嘱患者两手臂保持原来时的姿势,腰部试作前后、左右转例或下蹲活动,留针15~20分…  相似文献   

19.
温针灸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针灸是针刺与艾灸的结合运用 ,是针刺后将艾绒或艾条段置于针柄上施灸的一种治疗手段 ,正确使用 ,可使针刺作用与艾灸作用相互协同 ,从而增强疗效。正式提出“温针”的是张仲景 ,至明代已很盛行。近代针灸大家陆瘦燕也力倡温针疗法。温针疗法简单易行 ,若辨证精当 ,疗效颇佳 ,故被诸多医家推崇。现将近 40年国内 10 0多位作者报道的温针灸的临床运用状况综述如下。1 躯体痹病类肱骨外上髁类 :姜照荣 [1 ]以取阿是穴为主温针治疗本病5 79例 ,治疗 1~ 3个疗程 ,痊愈率 6 4%~ 91.4% ,有效率6 .9%~ 32 .4% ,其中董浩、李君英设有 5 0例针…  相似文献   

20.
脐针疗法是通过针刺脐部调动人体先天经气,从而进行治疗的一种新的针刺方法.脐针治疗干眼症强调"因人治宜".临证以震、离、坤3个方位为主穴,但具体到每一个患者时,应结合其脐部望诊、触诊及整体辨证,并可根据其兼见症状进行随症加减.脐针治疗较少运用手法补泻,注重定位治疗、方位补泻,且强调进针顺序.精准定位与方位的补泻配伍是脐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