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固有荧光在肿瘤临床上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48年Figge等观察到恶性肿瘤组织可吸收荧光物质 (卟啉 ) ,初步研究了活体组织的荧光特性与组织内部微观结构间存在的相应关系。 1961年Lipson首次采用荧光内窥镜在临床上成功识别了肿瘤组织 ,此后 ,荧光在医学、尤其在肿瘤临床上应用的研究开始了新的阶段。 80年代以来 ,随着激光、电子工业等其它相关学科的发展以及后来固有荧光肿瘤诊断仪的出现 ,固有荧光的肿瘤诊断技术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一、荧光物质 活体组织的荧光物质被一定波长的激光激发后 ,受激分子由激发态回到基态的过程伴有能量发射 ,发出荧光 ,荧光物质是发…  相似文献   

2.
组织自体荧光诊断肿瘤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荧光物质又称生荧团,广泛存在于人的组织或体液中,如色氨酸,酪氨酸及含有这些分子的有机化合物,体内的许多酶和辅酶,嘌呤,嘧啶,卟啉等代谢产物均为产生自发荧光的物质基础。由于肿瘤的发生及代谢多方面的特殊性,导致某些物质的变化,从而产生荧光波谱的特殊变化,主要表现为荧光强度和波形有改变,因此利用肿瘤组织自体荧光光谱的改变可与正常组织作出区别,这一方面在血清,胃液等体液方面的应用也已有报道。利用自体荧光诊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人胃腺癌组织的自体荧光光谱特性。方法:测定26例胃腺癌标本肿瘤及非肿瘤区域的组织自体荧光光谱。结果:人胃腺癌组织自体荧光光谱与非肿瘤胃壁组织自体荧光光谱明显不同,人胃腺癌组织自体荧光光谱的峰值明显低于非肿瘤胃壁组织;用波长为360nm、390nm激光激发的人胃腺癌组织自体荧光光谱出现双峰。结论:用激光激发的自体荧光光谱可有效识别人胃腺癌组织与非肿瘤胃壁组织。  相似文献   

4.
任何物质都有确定的分子结构和分子振动光谱。激光光谱以其极高的光谱和时间分辨率、灵敏度、精确度以及无损、安全、快速等优点而成为医学光子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将激光光谱技术用于诊断肿瘤技术的研究一直倍受关注,其中激光荧光光谱检验法的灵敏度很高,如能找到肿瘤细胞的特征荧光峰,来诊断癌细胞的存在。则对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将起巨大作用。但至今该技术在临床上无法单独作为癌细胞检测的依据,关键原因是尚未找到癌细胞真正的特征性荧光峰。现在人们所谓的特征性荧光峰实际上只是卟啉分子的荧光峰。因此。客观和科学地判断激光荧光光谱对肿瘤的诊断标准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人胃腺癌组织的自体荧光光谱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胃腺癌组织的自体荧光光谱特性.方法:测定26例胃腺癌标本肿瘤及非肿瘤区域的组织自体荧光光谱.结果:人胃腺癌组织自体荧光光谱与非肿瘤胃壁组织自体荧光光谱明显不同,人胃腺癌组织自体荧光光谱的峰值明显低于非肿瘤胃壁组织;用波长为360nm、390nm激光激发的人胃腺癌组织自体荧光光谱出现双峰.结论:用激光激发的自体荧光光谱可有效识别人胃腺癌组织与非肿瘤胃壁组织.  相似文献   

6.
国内外应用激光激发荧光于肿瘤的研究已有一定进展,但多采用血卟啉等光敏物质来鉴别肿瘤组织。对于肿瘤固有荧光的研究还刚开端,初步表明激光激发癌肿组织所观察到的特殊性荧光和光谱,可用于癌肿的早期诊断,对于各种病理因素与胃癌荧光光谱峰值变化的较系统研究报道较少。本文用新鲜胃癌手术标本为材料,检测固有荧光对胃癌诊断的价值,并着重分析一些病理学因素与荧光强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前肿瘤的最终诊断主要依赖于鉴别良恶性组织的病理形态学诊断,以激光镊子拉曼光谱鉴别肿瘤良恶性的物理诊断方法成为恶性肿瘤诊断研究的又一热门课题,虽然该技术被广泛用于胃癌、乳腺癌、肺癌、结肠癌等诊断方面的研究工作,但至今在临床上尚无法单独作为癌细胞检测的依据,关键原因是尚未找到癌细胞真正的特征性荧光峰.激光镊子拉曼光谱诊断肿瘤仍具有潜在应用价值,本文就激光镊子拉曼光谱在肿瘤诊断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激光诱发自体荧光(LIF)诊断大肠癌光谱参数的意义。方法:采用激光诱发自体荧光技术对61例大肠癌标本进行了检测。结果:56例(91.8%)癌标本主峰峰强度〈5500U,次峰峰强度〈2000U,波谷强度〈1800U;而相应的非癌对照组织主峰峰强度〉11000U,次峰峰强度〉4000U,波谷强度〉3800U;相差分别为1:3.36、1:5.94、1:5.22。与非癌组织比较,癌组织主峰波长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自体荧光内镜对消化道肿瘤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以自体荧光为技术基础的荧光内镜检查消化道肿瘤,以病理检查结果为标准分析其诊断准确性。结果自体荧光内镜对早期癌的检出率为86.7%,对进展期癌的检出率为95.5%;其诊断消化道恶性肿瘤的总体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4.2%、94.0%、93.3%、94.8%和94.1%。结论自体荧光内镜对消化道恶性肿瘤的诊断具有高敏感性,对检出形态特征不明显的病变较普通内镜有更大优势,易于发现肉眼难以识别的可疑病灶并确定其发生部位和范围,可精确指导活检,对提高早期癌的检出率具有重要意义,并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张冬红  周丽雅 《中国肿瘤》2007,16(4):237-239
对肿瘤内源性荧光光谱,尤其是通过检测体液的固有荧光光谱诊断恶性肿瘤的研究日益增多。全文就胃液固有荧光光谱检测在胃癌诊断筛查中应用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和核酸是构成正常细胞和组织的主要物质,在恶变早期过程中,这些化学物质的结构、构象和数量都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但临床症状和医学影像学尚无明显的变化.而拉曼光谱却能反映早期变化,因此拉曼光谱技术有望成为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及癌变机制研究的重要手段.就目前拉曼光谱技术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以及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利用光敏的生物效应早在1900年已有报道,至1942年Aderr1)等人研究血叶琳并发现它对肿瘤有更大的亲和力,是诊断癌瘤较好的光敏物质,随着光源的改进,特别是激光器的发明和应用,近年来国内208外利用血n卜琳衍生物一激光诊断和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入一个新阶段。 所谓光敏疗法,是指把一种敏化剂注入机体,并用特定波长的光照射,使产生一系列化学反应,利用它所产生的荧光及中间产物来诊断和治疗肿瘤,此过程称为光敏效应(或称光敏疗法)。血叶咐一激光诊治癌瘤仅是光敏疗法中的一种,此外,尚有其他类型敏化剂的光敏疗法,本文着重综述血叶琳衍生物一激光…  相似文献   

13.
Wang W  Sun Y  Zhou N  Li H  Zheng M  Li J  Liu X 《中国肺癌杂志》2001,4(5):360-363
目的 探讨应用国产新型光敏剂血卟啉单甲醚 (HMME)激光诱发荧光光谱分析方法诊断肺癌的可行性。方法  15例肺癌患者肺切除前 3小时静脉注射HMME 2 .5mg/kg ,使用三倍频YAG激光 (波长 35 5nm)和光学多道分析仪 (OMA)对切除的癌组织和正常支气管组织行激光诱发荧光光谱测定。 43个检测点均行病理检查。结果  15例患者术后 48小时后接受阳光照射 ,无一例发生皮肤光过敏副作用。肺癌组织的荧光强度 ( 314 4 6± 5 0 17)显著低于正常支气管组织 ( 75 430± 890 8) (P <0 .0 0 1)。正常支气管组织光谱在长波区5 80~ 6 0 0nm处有一个小坪 (I580nm/I6 0 0nm =1.0 81± 0 .0 90 ) ,而肺癌组织则平滑下降 (I580nm/I6 0 0nm=1.2 6 0± 0 .15 7)。肺癌组织于 6 2 3 .4nm± 1.6nm处有一明显的特征峰 (即药物峰 )。以I580nm/I6 0 0nm比值为判据 ,诊断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和符合率分别为 80 .0 %、73 .9%和 76 .7% ;以药物峰斜率为判据 ,诊断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和诊断符合率分别为 95 .0 %、91.3 %和 93 .0 %。结论 新型光敏剂血卟啉单甲醚 (HMME)激光诱发荧光光谱能够区分肺癌和正常支气管组织 ,与激光诱发自体荧光相比 ,能够提高诊断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和符合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淋巴结良恶性增生细胞在LSM下的一般形态 ,特别是自体荧光特征。方法 采用LSM对淋巴结反应性增生 ( 5例 )、恶性淋巴瘤 ( 15例 )的细胞进行激光透射 (LT)、激光反射 (LR)及荧光观察。结果 发现增生细胞的一般形态要比CM下更为显著。在 4 88nm单色激光激发下 ,良恶性增生细胞及其周围RBC的自体荧光相对强度有显著不同。结论 LSM下淋巴结良恶性增生细胞及周围RBC的自体荧光特征可为其鉴别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体内大肠癌、腺瘤性息肉、慢性炎症与正常组织的激光诱发荧光(LIF)光谱,重点探讨癌前病变的特征性光谱规律。方法 将与氮分子激光器(激发波长337nm)耦合的光纤经纤维结肠镜活检孔插入,激光由光纤导入,分别检测83例患体内病变组织(包括大肠癌39例,腺瘤性息肉33例,慢性炎症23例)与正常组织的LIF光谱,所得光谱由同根光纤导出,由OMA Ⅲ进行记录、分析处理。结果 癌与正常组织的光谱强  相似文献   

16.
吖啶橙荧光染色检测法在恶性肿瘤诊断方面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近年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不断升高,而死亡率又是与早诊断、早治疗息息相关的,怎样才能早诊断从而获得早治疗,这是肿瘤界长期以来一直在探索的问题、。目前确诊恶性肿瘤主要是依据病理细胞学检查和组织学检查,它们是通过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的改变来作出诊断的。而部分早期癌症病人细胞往往只表现有难以确诊的核酸的增加,还没有形态和结构的改变,这就是造成细胞学和组织学漏诊的主要原因。吖啶橙荧光染色检测法则可弥补细胞学、组织学诊断的这一不足,因为它是通过荧光染色后,观察核酸的变化来判断细胞的良恶性程度。下面就AO荧光染色检测法的原理、诊断标准、现行评价及方法改进等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血清自体荧光光谱检测对消化道癌诊断意义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RF-5000型荧光分光光度计,分别对消化道癌70例,(胃癌30例,大肠癌32例,食道癌8例),及非癌对照88例,以三种不同波长200nm、250nm、290nm的紫光激发,检测其血清自体荧光光谱,分别测量波峰的位置、形态、荧光强度。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选用三种不同激发状态下的五个荧光变量进行判别分析,其区别消化道癌与非癌达敏感度90%,特异度92.1%,准确度91.1%。表明血清自体荧光光谱检测对消化道癌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量子点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Chen LD  Li Y  Yuan HY  Pang DW 《癌症》2006,25(5):651-656
量子点是指半径小于或接近于激子玻尔半径的半导体纳米晶粒。量子点发射荧光的可调节性强,通过改变粒子半径的大小可获得从紫外到近红外范围内任意点的光谱,且Stokes位移大。其荧光强度高而稳定,单一量子点表现出的荧光亮度和持续时间是普通有机荧光染料的10~20倍。被适当外壳包裹修饰的量子点在短时间内,对细胞的生长、发育、信号转导以及迁移等生理活动无影响。随着光学标记技术和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现有的许多传统、常规的生物医学方法在微观上直接、实时研究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以及在临床肿瘤疾病早期诊断上都存在较大的局限性。量子点的发明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尤其是将其作为特异性标记物应用于前列腺癌、乳腺癌、子宫颈癌、皮肤基底细胞癌、肝癌、黑色素瘤等肿瘤的示踪和靶向研究中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当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通过细胞组织等有形载体显示特定的肿瘤标志物或分子相互作用.下一步的发展方向之一就是开发这种高灵敏标记技术用于血清或其他体液成分中肿瘤分子的标记与成像,提高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19.
低能激光照射可诱发组织的内源性荧光(Laser ind-uced fluorescence,LIF),其波谱特征与组织的理化性质有关,反映了组织的某些固有特性。在体外研究中,作者发现LIF可用于正常结肠粘膜和腺瘤的鉴别诊断,并发现使用特定波长的光照射特定的组织,可诱发特征性的组织自发荧光。为在体内验证这一假说,作者使用一种特制荧光光度系统来检测结肠自发荧光。检查时将光导纤维探头自肠镜附属管中插入肠道并与粘膜表面密切接触。探头中央光导  相似文献   

20.
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是一种用荧光素标记的核酸探针和特定片段杂交,通过荧光信号变化对染色体或基因异常进行定性、定位及相对定量分析的方法。淋巴瘤作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分类复杂,不同种类的淋巴瘤常涉及某些特定基因和染色体的改变,并且不同分子特征的淋巴瘤其预后差异也较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滤泡淋巴瘤(FL)、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等均具有特征性的染色体和基因异常,且不同分子亚型的淋巴瘤也涉及不同的染色体异常。目前FISH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淋巴瘤的分子遗传学研究,并为临床诊断和预后监测提供了较为客观科学的依据。本文对FISH技术在不同类型淋巴瘤分子特征的研究和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