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4.
在缺血 /再灌注损伤 (I/R)中 ,有氧化应激和炎性基因产物的参与 ,其中已阐明NO、血红素氧合酶 (HO) 1和转录因子NF κB/Rel的作用。作者重点关注在肠I/R后免疫调控性细胞因子的作用。作实验如下 :在Lewis鼠选择性钳夹肠系膜上动脉 ,在再灌注前静脉注入IL 2或IL 1 0 ,在再灌注后 1、4和 2 4小时处死动物 ,测透明质酸和门冬氨酸转氨酶 (AST)血清值以评估组织破坏 ,以谷胱甘肽 (GSH)组织值的减少结果作为氧化应激的标记 ,并分析NF κB/Rel的激活和NO合酶(NOS) 2和HO 1的表达。结果见I/R形成组织破坏和小肠、肝内GSH组织明显… 相似文献
5.
在癌肿基因疗法中,作者的实验室已成功地将人体IL-1β(hIL-1β)编码的合成基因插入病毒疫苗(vMJ60hIL-1β),用于感染各种肿瘤细胞,使后者能分泌大量生物活性的hIL-1β,静脉注射后可见hIL-β持续存在和表达至少9天之久.从而出现明显的抑制肿瘤生长现象.为了进一步阐明其抑制胰腺肿瘤的机制,选用C57BL/6鼠进行实验,肿瘤细胞采自PANO2甲基胆蒽诱发的鼠胰腺肿瘤细胞系,每组10只鼠,在皮下注射10~6PANO2细胞后9天,均可扪及肿瘤,随机分别经静脉或肿瘤内注人1×10~5PFUJvMJ60lhIL-1β(以下简称基因疫苗)、1×10~5PFU野生型病毒疫苗或盐水,进行对比.另作重组hIL-1β蛋白实验,对比静脉注射与盐水的效果,观察肿瘤的大小和毒性反应.结果 (一)肿瘤内注射基因疫苗的效果 基因治疗组见肿瘤明显缩小(P<0.01),肿瘤内注射1次基因疫苗,第6天就见肿瘤些微生长,而野生型疫苗和盐水对照组动物的肿瘤持续生长.(二)基因疫苗静脉内或肿瘤内注射的对比 基因疫苗无论经静脉或直接住入肿瘤内,肿瘤生长的抑制程度相似.盐水对照组的肿瘤生长明显较大.静脉内注入重组病毒疫苗可运送克隆基因至肿瘤组织,其效果与基因疫苗直 相似文献
6.
《国际外科学杂志》1997,(1)
IL-12是一种能激发T辅助-1(Thl)淋巴细胞表型表达的细胞因子,以往的实验已证明IL-12治疗烧伤动物模型能增加脓毒症攻击后的生存率。为了进一步阐明其机制,继续在烧伤动物进行研究,取8周龄A/J鼠20只制成25%全厚层烧伤或假烧伤模型。烧伤后第3天,每组20只鼠每口腹腔内注射0.2ml重组鼠IL—12共5次。在第2天另组既注射0.5mg抗干扰素(IFN)-γ单抗1次。第10天制作盲肠结扎和穿刺(CLP)的腹腔脓毒症模型。每组取10只鼠在烧伤后10天处死,取出脾脏,制成牌细胞匀浆。去除CDS8+淋巴细胞,经孵有和用RPMI1640培养基冲洗后,CD8… 相似文献
7.
白介素-10基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重组腺病毒质粒介导的人白细胞介素10(IL10)基因对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构建IL10的腺病毒质粒,将其注入健康大鼠腹腔内,检测胰、肝、肺组织内IL10的表达和血清淀粉酶的变化。用5%的牛磺胆酸钠诱发大鼠的重症急性胰腺炎;将IL10腺病毒注入胰腺炎大鼠腹腔内,检测大鼠血清淀粉酶及胰、肝、肺组织内IL10的变化;组织切片观察胰腺组织的病理变化。对照组用空载体和PBS溶液注入腹腔。结果:IL10在健康大鼠组织内有高浓度的表达,转染大鼠并不引起炎症反应。用IL10腺病毒基因治疗24h后,胰腺炎大鼠血清淀粉酶明显降低于对照组;胰、肝、肺组织内的IL10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TNFα的表达明显低于另两组;病理切片显示治疗组胰腺的炎症改变轻微,而对照组却呈现出血坏死性变化。结论:重组腺病毒介导的人IL10基因治疗可以显著地抑制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病变,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白介素 - 1β转化酶 (ICE)又名 caspase1,是半胱氨酸蛋白酶族成员 ,能激活在急性胰腺炎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细胞因子 ,近期研究证实 ICE药理性或基因性阻断能明显缓解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的严重度和死亡率 ,为了阐明治疗性抑制 ICE在实验性 SAP的作用 ,取 Wistar鼠作实验。注射 5 %牛磺酸钠制成 SAP模型 ,即随机分成两组 ,第 1组为对照组 ,32只鼠 ,待诱发成 SAP后 6小时腹腔内注射 1ml等渗盐水 ,每隔 12小时重复直至处死动物。第 2组为治疗组 ,18只鼠 ,同样在 6小时或 12小时后腹腔内注射 0 .2 5 mgICE抑制剂 (由德国 Bachem生化… 相似文献
9.
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转染鼠成骨细胞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 - β1 (TGF- β1 )基因转染鼠成骨细胞对其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将TGF- β1 基因导入成骨细胞 ,通过原位杂交检测和成骨细胞培养上清液 TGF- β1 活性测定 (水貂肺上皮细胞生长抑制试验 ) ,了解转染细胞 TGF- β1 的表达。检测基因转染及转染细胞上清对成骨细胞增殖和碱性磷酸酶 (AL P)活性的影响 ,观察 TGF- β1 基因转染成骨细胞生物学活性的变化。结果 原位杂交检测基因转染成骨细胞可明显表达TGF- β1 。上清液 TGF- β1 活性检测结果显示 1∶ 1、1∶ 2、1∶ 4复合培养基对 Mv1抑制率分别为 16 .3%、2 2 .7%和2 8.2 % ,上清中 TGF- β1 含量越高 ,活化后对 Mv1抑制作用越明显。 TGF- β1 基因转染对成骨细胞生物学活性无明显影响 ,而转染细胞上清活化后可促进成骨细胞增殖 ,抑制 AL P活性。结论 TGF- β1 基因转染鼠成骨细胞可显著促进 TGF- β1 表达 ,转染细胞生物学特性保持稳定 ,为骨缺损基因治疗的体内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国际外科学杂志》2000,(5)
白介素 (IL) - 10是由巨噬细胞、T辅助 2细胞和 B淋巴细胞 (CD5)所生成的多向性细胞因子 ,可抑制免疫反应 ,诸如抗原提呈、细胞因子生成、巨噬细胞活化和抗原特异性 T细胞增殖 ,在致癌和肿瘤转移中起重要作用。而 IL- 6是一多功能细胞因子 ,也可由上皮样癌细胞生成。作者观察这两种细胞因子与肝癌病人预后的关系。取我国台湾省台北市战士医院 6 7例肝细胞癌病人的血清进行分析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 IL - 10和IL- 6值。另取人肝瘤细胞系 Hep3 B、Hep G2 和 HA2 2 T/VGH,与 DMEN液一起孵育 ,取 2× 10 6细胞种植于培养瓶内 ,在 2… 相似文献
11.
作者的实验方法:全麻下以手术方式为30只犬的胰腺总管放置塑料管,在5~10秒内加压注入10毫升液体(胰旦白酶3000单位,胆汁3毫升,血液4毫升)并夹管片刻。全部动物在10分钟内均发生胰腺水肿,出血,坏死等,胰淀粉酶、脂肪酶增高以及电介质紊乱等。将30只犬平均分三组:第一组为对照组不予治疗;第二组只给予输液,维生素及抗菌素;第三组为治疗组,在发生急性胰腺炎时立即按15毫克/公斤体重静注5-氟尿嘧啶;即第一日15毫克/公斤体重;第二日10毫克/公 相似文献
12.
BillrothⅠ或Ⅱ型胃部分切除术后 ,残胃常发生炎症 ,为了分析何种胃重建术可防止这一残胃炎的发生 ,特进行研究如下。取日本Osaka市大学医学院胃肠外科于 1 999~ 2 0 0 1年所施行的 82例胃癌治愈性远侧胃切除术病例 ,计男性 5 2例 ,女性 3 0例 ,平均年龄 62 .3岁 (3 8~ 83岁 ) ,胃切端作活检。按重建方式 ,分为A组 (RouxY型吻合 )、B组 (BillrothⅠ )和C期 (BillrothⅡ ) ,分别占 2 2例、40例和 2 0例 ,3组的年龄、性别比无明显差异 ,病理分期也无明显差异。取活检标本分别作IL 8测定 (ELISA法 )和胃幽门螺杆菌检定。术后 1 2个月… 相似文献
13.
目的针对儿童先天性胆管扩张症胆总管组织中白介素(IL)-3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进行研究。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患儿60例,以及足月新生儿胆总管组织2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患儿作为观察组,足月新生儿尸体胆总管组织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儿实施血清实验室各指标的检测,并对两组患儿的血清白介素(IL)-32、白介素(IL)-32mRNA表达水平、蛋白表达量等指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血清中的血清白介素(IL)-32、以及白介素(IL)-32mRNA表达水平、蛋白表达量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性,经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患者的白介素(IL)-32水平与肝功能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白介素(IL)-32与γ-谷氨酰转移酶有相关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白介素(IL)-32蛋白的灰度值进行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儿童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治疗中,对其进行白介素(IL)-32的检测,对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判断以及患者的预后有重要的意义,为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防治,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携带hIL-10基因腺病毒载体对大鼠肝常温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经SD大鼠的尾静脉注射Ad-hIL10-EGFP 1×109PFU/ml。72 h后建立大鼠常温半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60min,再灌注240min)。取血进行肝功能生化检测;HE染色观察肝组织形态变化;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鼠血清内及肝组织内hIL-10表达,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肝脏冰冻切片中EGFP表达;Tunel法检测大鼠肝脏内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治疗组大鼠肝功能较两对照组明显改善,肝细胞凋亡数量明显减少,(P<0.01);治疗组大鼠肝组织中可见EGFP表达及hIL-10染色;血清中hIL-10的表达量为(815.74±284.76)ng/ml。结论hIL-10腺病毒基因治疗可以减轻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吴钢 《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2004,31(1):50-51
在缺血/再灌注损伤(I/R)中,有氧化应激和炎性基因产物的参与,其中已阐明NO、血红素氧合酶(HO)-1和转录因子NF-κB/Rel的作用。作者重点关注在肠I/R后免疫调控性细胞因子的作用。作实验如下:在Lewis鼠选择性钳夹肠系膜上动脉。在再灌注前静脉注入IL-2或IL-10。在再灌注后1、4和24小时处死动物, 相似文献
20.
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白细胞介素-10基因转染对移植物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研究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白细胞介素(IL)基因转染对移植物的保护作用。方法 一步法从磷脂多糖(LPS)刺激培养的脾细胞中提取细胞总RNA,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克隆出 IL-10的 cDNA。将IL-10 cDNA插入 pLNCX载体进行制备,用 PA317细胞包装pLNCX-IL10重组体,测定病毒滴度。建立大鼠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心脏移植前通过冠状动脉灌注5×10~5 CFU的病毒原液转染移植心脏。观察移植心脏的存活时间,半定量 RT-PCR法检测移植心脏IL-10的转录水平,ELISA法检测IL-10的表达水平。结果 基因转染的移植心脏平均存活时间明显延长(33.0比8.5,P<0.01);RT-PCR在对照组未发现IL-10转录,而基因转染组4只移植心脏均有高水平IL-10转录;基因转染后 7 d IL-10的表达明显增加(316.8比 31.5,P<0.05),移植心脏输出静脉血 IL-10高于外周静脉(316.8比 176.2,P<0.05)。结论 通过冠状动脉灌注荷IL-10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能够实现IL-10基因转染,延长移植物的存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