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研究亚低温、β-七叶皂甙钠及二者联合对大鼠实验性脑出血后AQP4表达及脑水肿的影响.方法 270只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30只,对照组、亚低温组、β-七叶皂甙钠组及联合组各60只,每组又分为5个亚组,分别于造模后1,2,3,5,7d断头取脑,其中半数大鼠进行脑含水量测定,另一半大鼠作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在大鼠苍白球注射胶原酶制作脑出血模型,用冰块降温及白炽灯调整与动物距离照射加温的方法调节体温,采用干湿重法观察脑水肿的变化;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脑组织AQP4表达.结果 在各个时间点脑出血模型大鼠病灶侧脑含水量及AQP4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均P<0.01),而亚低温组、七叶组及联合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联合组在出血后5,7d病灶侧脑含水量及AQP4的表达均低于亚低温组及七叶组(均P<0.05); AQP4表达水平与脑含水量呈正相关(r=0.970,P<0.01).结论 亚低温及β-七叶皂甙钠均能明显减轻大鼠脑出血后脑水肿,而二者联合可能起到协同作用;亚低温及β-七叶皂甙钠可能通过抑制AQP4的表达而减轻脑水肿.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亚低温、β-七叶皂甙钠及二者联合对大鼠实验性脑出血性脑水肿的治疗作用。方法135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5只),对照组(30只)、亚低温组(30只)、七叶组(30只)及联合组(30只),每组又分为5个亚组,分别于造模后1,2,3,5,7(1断头取脑。在大鼠苍白球注射胶原酶制作脑出血模型,用冰块降温及白炽灯调整与动物距离照射加温的方法调节体温.采用干湿重法观察脑水肿的变化。结果各个时间点脑出血模型大鼠病灶侧脑含水量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亚低温组、七叶组及联合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联合组在出血后5d、7d病灶侧脑含水量均低于亚低温组及七叶组(均P〈0.05)。结论亚低温及β-七叶皂甙钠均能明显减轻大鼠脑出血后脑水肿,而二者联合可能起到协同作用,从而抗脑水肿作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亚低温对脑出血后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及脑水肿的影响,探讨亚低温对出血性脑水肿的作用机制。方法在大鼠苍白球注射胶原酶制作脑出血模型,用冰块降温及白炽灯照射加温的方法调节体温;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脑组织AQP4表达,采用干湿重法观察脑含水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脑出血模型大鼠病灶侧脑含水量、血肿周围AQP4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均P<0.001);各个时间点亚低温组大鼠病灶侧脑含水量以及血肿周围AQP4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0.01);AQP4表达水平与脑含水量呈正相关(r=0.977,P<0.001)。结论亚低温能明显减轻脑出血后脑水肿及AQP4的表达,亚低温可能通过抑制AQP4的表达而减轻脑水肿。  相似文献   

4.
AQP4在高血压脑出血周围水肿组织中表达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水通道蛋白-4(AQP4)与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血肿周围组织水肿的相关性,并观察其在脑水肿形成过程中表达变化的规律。方法对32例HICH患者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对术中所取得的血肿周围水肿脑组织标本(实验组)分别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AQP4的表达,并与对照组(为手术人路中皮层造瘘所获取的皮层标本)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各时间段血肿周围水肿脑组织AQP4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脑出血后24h周围水肿脑组织中的AQP4含量显著升高,直到72h仍在较高水平。结论HICH血肿周围脑水肿的形成和发展与AQP4的异常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七叶皂甙钠对脑出血大鼠血肿周围TNF-α及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 实验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七叶皂甙钠治疗组,采用自体股动脉血注入大鼠尾状核建立脑出血模型,分别于术后24 h、72 h 2个时间点取脑组织,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血肿周围组织TNF-α及Bcl-2的表达情况.结果 模型组大鼠脑血肿周围组织TNF-α及Bcl-2的表达明显高于治疗组,经七叶皂甙钠治疗后其表达水平明显下降.Bcl-2的表达低于治疗组.结论 七叶皂甙钠可以抑制脑出血炎症因子的表达,减轻脑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脑组织缺血区AQP4蛋白的表达情况及β-七叶皂苷钠的治疗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法(MCAO)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干-湿比重法、TTC染色、免疫组化SABC法分别测定脑含水量、脑梗死体积及水孔蛋白4(aquaporin4,AQP4)的表达。结果假手术组AQP4蛋白有轻微的表达,而模型组、治疗组缺血损伤后表达升高,脑含水量增高,梗死脑组织出现,给予β-七叶皂苷钠的治疗组AQP4蛋白的表达下降,脑含水量明显降低,脑梗死体积减少,且β-七叶皂苷钠中高剂量组明显优于低剂量组(P<0.05)。结论脑缺血再灌注脑组织缺血区AQP4蛋白表达的上调与脑水肿的发生发展与有密切的关系,而β-七叶皂苷钠有抑制脑水肿发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大鼠实验性脑梗死后水通道蛋白4(AQP4)的表达与MRI各项指标变化,并探讨AQP4的表达变化规律与缺血性脑水肿形成之间的关系。方法将4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5)及脑梗死组(,2=30),每组又均分为6h、1、3、5、7d组;采用线栓法阻塞大鼠大脑中动脉,制作局灶性脑梗死模型,在造模后6h、1、3、5、7d行MRI扫描,测量计算脑梗死体积、梗死区T1wI、T2WI、FLAIR、DWI序列的信号强度tE(SIR);成像后分别于相应时间点处死大鼠,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AQP4的表达水平。结果各时间点梗死组大鼠病灶侧大脑皮层AQP4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均〈0.01),AQP4表达水平与脑梗死体积呈正相关(r=0.575,P〈0.01),AQP4的表达水平与梗死区rrl、Ⅳ1的SIR呈负相关(r=-0.610,P〈0.()1),与R、Ⅳ1、FLAIR、DWI序列的SIR呈正相关(r=0.586,0.668,0.795;P均〈0.01)。结论AQP4表达水平与缺血性脑水肿的形成、发展密切相关,AQP4的过度表达可能促进了脑梗死后脑水肿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水通道蛋白4与脑出血后脑水肿形成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水通道蛋白4(AQP4)在脑出血后脑水肿形成中的作用。方法:以AQP4基因敲除(AQP4^-/-)小鼠为研究对象,分别在AQP4^+/+和野生型(AQP4^-/-)小鼠右侧基底节区立体定向注入5μL自体全血建立脑出血模型。比较两组小鼠脑出血后神经功能缺损、脑含水量、血肿周围组织脑比重、伊文思蓝漏出量及脑组织毛细血管超微结构间的差异。结果:脑出血后AQP4^+/+小鼠脑内AQP4蛋白表达量显著增高。AQP4基因的缺失加剧了脑出血神经功能缺损及患侧大脑半球的含水量,降低了血肿周围组织的脑比重,加剧了伊文思蓝的渗漏及毛细血管超微结构的损坏。结论:AQP4基因缺失加剧了脑出血损伤,包括水肿形成、血脑屏障破坏。对脑出血后AQP4表达增高的保护性机制研究可能会为临床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提供新的靶点及思路。  相似文献   

9.
水通道蛋白4在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水肿的表达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水肿组织中水通道蛋白4(aquaproin4,AQP4)的表达变化。方法采用自体血注入枕大池法建立蛛网膜下腔出血动物模型,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法的方法分别检测蛛网膜下腔出血后AQP4mRNA和蛋白质表达变化,并用干湿重法测定脑含水量变化。结果蛛网膜下腔出血后8h,脑含水量和AQP4mRNA及蛋白表达开始上升,2d达到高峰,1周后降低到正常水平;AQP4 mRNA及蛋白的表达和脑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r=0.9236~0.9509,P〈0.01)。结论AQP4与蛛网膜下腔出血性脑水肿的形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大鼠脑出血后血肿周围水通道蛋白4(AQP4)的动态变化及其与脑水肿、脑损伤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SD大鼠自体动脉血注入尾状核建立脑出血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干湿重法、Alexis法分别检测大鼠脑出血后不同时间点血肿周围AQP4、脑组织含水量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动态变化。结果①血肿周围AQP4在脑出血后12h表达开始增强,1~3d达到高峰,7d后略高于正常,14d基本恢复正常。②脑组织含水量在出血后6h增加,1~3d达到峰值,7d明显减轻,14d基本恢复正常。③神经功能缺损从出血后6h开始,最重的时间点是12h~3d,7d明显减轻,14d基本恢复正常。④脑出血后血肿周围AQP4的表达与脑组织含水量之间存在关联(x2mh=16.49,P<0.05)。⑤脑出血后血肿周围AQP4的表达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之间存在关联(x2mh=15.07,P<0.05)。结论①AQP4的表达与脑水肿、脑损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是引起出血性脑水肿脑损伤的重要因素之一。②早期积极控制脑出血后AQP4的过度表达将是减轻和预防脑出血后脑水肿脑损伤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大鼠脑出血后神经细胞凋亡和蛋白激酶B(AKt)的表达,探讨β-七叶皂甙钠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脑出血组和β-七叶皂甙钠治疗组。后3组又各分为6h、12h、1d、3d、7d组;用Ⅶ型胶原酶注入到大鼠右侧苍白球诱导脑出血模型,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技术(TUNEL)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损伤侧皮质区细胞凋亡及AKt表达的动态变化以及β-七叶皂甙钠对此的影响。结果脑出血组TUNEL阳性细胞于脑出血后6h出现,AKt于脑出血后12h表达增多,二者均在第3d达到高峰,1周仍有表达。治疗组1d、3d、7d时间点TUNEL阳性细胞较脑出血组明显减少(P<0·05~0·01),AKt表达较脑出血组显著增加(P<0·05~0·01)。结论β-七叶皂甙钠可以减少脑出血后神经细胞的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上调AKt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预防性应用辛伐他汀对大鼠脑出血后血肿体积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96只雄性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24)、脑出血组(n=24)、高剂量辛伐他汀组(HS组,n=24)和低剂量辛伐他汀组(LS组,n=24)。采用Ⅶ型胶原酶注射法建立大鼠ICH模型,对照组注入1 μl生理盐水。辛伐他汀干预组造模前2周给予辛伐他汀灌胃至造模当天(LS组2 mg/kg·d,HS组8 mg/kg·d)。造模前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水平;造模后24 h,每组取6只大鼠测定血肿体积;造模后5 d,每组取6只大鼠评估肢体运动功能,然后采用干/湿重法检测脑含水量;造模后5 d,每组取6只大鼠采用FluoroJade B染色检测血肿周围神经元变性;造模后5 d,每组取6只大鼠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血肿周围脑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通道蛋白(AQP)4、磷酸化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和磷酸化c-Jun 氨基末端激酶(p-JNK)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脑出血组血肿体积显著增加(P<0.05),脑含水量、血肿周围脑组织FJB阳性细胞数以及VEGF、AQP4、p-ERK和p-JNK表达水平均明显增高(P<0.05),神经功能显著变差(P<0.05)。预防性应用辛伐他汀,显著缩小血肿体积(P<0.05),显著降低脑含水量、血肿周围脑组织FJB阳性细胞数以及VEGF、AQP4、p-ERK和p-JNK表达水平(P<0.05),显著改善大鼠神经功能(P<0.05)。HS组血清TC和LDL-C水平、神经功能、血肿周围VEGF、AQP4、p-ERK和p-JNK表达水平较LS组显著改善(P<0.05),但两组血肿体积、脑含水量、血肿周围变性神经元数量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预防性应用辛伐他汀可能通过抑制VEGF和AQP4的表达,减轻血肿周围脑组织水肿,减少血肿周围神经元变性,从而改善大鼠脑出血后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大鼠脑出血(ICH)后皮质、CPu血肿周围组织水孔蛋白-4(AQP4)表达的变化,以探讨其在脑水肿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立体定向技术,经尾动脉采血制作大鼠CPu出血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对皮质及血肿周围组织AQP4蛋白进行动态检测。结果ICH6 h后CPu血肿周围组织邻近毛细血管的AQP4蛋白表达开始增高,于出血第1~3天达高峰期,之后逐渐下降,至第7天仍高于正常水平。在出血侧皮质AQP4蛋白表达亦相应增加,但不如血肿周围组织明显。结论ICH时血肿成分可诱导AQP4蛋白表达增加,脑毛细血管周围星形胶质细胞终足表达增强的AQP4蛋白可能促进水通过血-脑脊液屏障向脑实质流动,直接参与ICH后血管源性脑水肿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水肿组织中水通道蛋白4(AQP4)的表达变化及高压氧(HBO)治疗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将成年Wistar大鼠8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6只)、假手术组(6只)、SAH组(36只)、HBO治疗组(36只),SAH组及HBO治疗组又分为术后1d、2d、3d、4d、5d、7d共6个亚组,每个亚组各6只。枕大池二次自体注血法制备大鼠SAH模型。Loeffler法进行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取出脑组织后用干湿比重法检测脑组织含水量.Western blot方法检测AQP4表达。结果SAH后1d脑含水量和AQP4表达增加,2d即显著增加,2d与3d差异无显著性,后随时相逐渐递增,7d达到最高。AQP4的表达和脑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F0.99,P〈0.05)。HBO治疗各亚组AQP4表达水平较相应SAH各亚组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AQP4与SAH后脑水肿的形成密切相关,HBO可以下调AQP4的表达,减轻SAH性脑水肿。  相似文献   

15.
β-七叶皂甙钠对脑出血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β-七叶皂甙钠对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及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β-七叶皂甙钠治疗组,采用自体血注射法制作脑出血模型,术后2 h七叶皂甙钠组腹腔注射β-七叶皂甙钠(3.0 mg/kg),另2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连续用药(1次/d),给药后12 h、24 h、3 d和7 d分别用免疫组化法与TUNEL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的表达和神经元的凋亡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TNF阳性细胞数以及凋亡的神经元明显增多(P<0.01);与模型组比较,七叶皂甙钠组血肿周围肿瘤坏死因子表达与神经元的凋亡明显下降(P<0.01,P<0.05)。结论β-七叶皂甙钠对脑出血后神经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NF的表达,减少神经元的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6.
脑出血大鼠脑红蛋白表达与脑含水量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脑出血大鼠脑组织内脑红蛋白(Ngb)的表达,探讨其与脑出血后脑水肿之间的关系。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和脑出血组。脑出血组和假手术组动物在模型建立后1、6、24、48、72h5个时间点各随机分为5个亚组。采用立体定向技术将自体血注入大鼠尾状核建立脑出血模型(假手术组注入生理盐水),用干湿重法测定脑出血后脑含水量的变化,用Western blot检测脑出血后不同时间脑组织内Ngb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或正常对照组比较,脑出血组1h时血肿周围脑组织内Ngb表达开始增高(P〈0.05),24h时脑含水量开始升高(P〈0.05),二者均在48h时达到高峰并持续至72h(P〈0.01)。结论:脑出血后脑组织内Ngb表达上调。脑出血后Ngb表达水平的变化与脑水肿的发生、发展在时间上不完全同步。  相似文献   

17.
β—七叶皂甙钠对脑出血患者脑水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β-七叶皂甙钠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脑水肿的影响。方法:随机将7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β-七叶皂甙钠20mg溶于生理盐水250ml静滴,每日2次,共10d,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2组均行CT检查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组水肿带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使用β-七叶皂甙钠对减轻高血压脑出血后血肿周围水肿及提高临床疗效均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微创血肿清除术结合β-七叶皂甙钠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随机分为2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微创组35例采用CT定向微创血肿清除术结合β-七叶皂甙钠注射液治疗;开颅组55例行大骨瓣或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结果两组间疗效评价采用术后3个月日常生活能力评定,微创组恢复良好率65.7%,开颅组恢复良好率5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血肿清除术结合β-七叶皂甙钠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优于常规开颅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大鼠脑出血后血肿周围水通道蛋白4(AQP4)的表达与MRI各项指标变化,探讨AQP4的表达变化规律与出血性脑水肿形成之间的关系. 方法 45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n=15)及出血组(n=30),每组又均分为造模后l、2、3、5、7 d组.采用苍白球注射胶原酶造成大鼠脑出血模型,在造模后1、2、3、5、7d行MRI扫描,测量计算血肿周围水肿体积以及水肿区T1WI、T2WI及FLAIR序列的信号强度比,成像后分别于相应时间点处死大鼠,应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AQP4的表达. 结果 各时间点出血组大鼠血肿周围AQP4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QP4表达与血肿周围脑水肿体积呈线型正相关关系(r=0.687,P<0.05),AQP4的表达与血肿周围水肿区T2WI、FLAIR序列的信号强度比呈线型正相关关系(r=0.640,P<0.05;r=0.662,P<0.05). 结论 AQP4表达与出血性脑水肿的形成、发展密切相关,AQP4的过度表达可能促进了出血后脑水肿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β-七叶皂甙钠对脑缺血小鼠脑组织白介素-1β(IL-1β)、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及脑梗死体积和脑水肿的影响。方法 228只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48)、脑缺血组(n=60)、β-七叶皂苷钠组(n=60)和生理盐水(NS)对照组(n=60);每组又分为缺血后12 h、24 h、48 h、72 h、168 h亚组。用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闭塞脑缺血模型。在脑缺血后2 h,β-七叶皂苷钠组和NS对照组分别经腹腔注射β-七叶皂苷钠和同体积NS,每隔24 h重复1次。在相应时间点对小鼠分别进行脑含水率(干/湿法)、脑梗死体积(TTC染色)、脑组织IL-1β及AQP4表达检测(酶联免疫吸附法)。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脑缺血组与NS对照组小鼠脑含水率显著增高,脑组织IL-1β和AQP4表达显著上调(P<0.05~0.01);β-七叶皂苷钠组各时间点亚组脑含水率、脑梗死体积和脑组织IL-1β、AQP4表达明显低于脑缺血组和NS对照组(P<0.05~0.01)。结论β-七叶皂甙钠能抑制缺血性脑损伤后脑组织IL-1β和AQP4表达上调;减轻缺血性脑损害和脑水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