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贵州省黔南州3~6岁苗族和布依族儿童神经行为发育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并比较两民族危险因素和临床资料的差异,为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2012年1月-2012年8月共收集689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按民族分为苗族组(328名)和布依族组(361名),分别进行问卷调查,采用中国韦氏儿童智力量表进行检查及神经行为发育评分,并对影响神经行为发育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①两民族智商发育检查结果比较:苗族组328人,正常319人(97.25%),临界5人(1.52%),低下4人(1.22%);布依族组361人,正常358人(99.17%),临界2人(0.55%),低下1人(0.28%),两民族智商发育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7,P﹤0.01)。②两民族儿童神经行为发育影响因素比较:苗族组在父母吸烟、父母亲文化程度、父母饮酒、喜欢食鱼类食物、毒物接触史等方面与布依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两民族儿童智商水平比较:苗族组3岁、4岁及5岁儿童操作智商(PIQ)和全量表智商(FIQ)与布依族组同年龄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苗族组6岁儿童PIQ和FIQ分别与布依族组6岁儿童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两民族儿童神经行为发育得分比较:苗族组3岁和4岁神经行为发育总分、行为能力、被动肌张力分别与布依族组同年龄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黔南州苗族与布依族3~6岁儿童神经行为发育有一定的差别,其影响因素为父母文化程度、父母吸烟、父母饮酒、喜欢食鱼类食物、毒物接触史等与神经行为发育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黔南州3~6岁农村布依族与苗族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及骨密度水平,并比较两民族相关影响因素的差异,为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儿童骨骼生长发育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2012年1~12月共收集1 147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按民族分为布依族组(589名)和苗族组(558名),两组按年龄均分为4个年龄组,3岁、4岁、5岁和6岁年龄组。分别进行问卷调查,测量两组各年龄段儿童身高、体重、骨密度及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甲状旁腺激素(PTH)含量,并对影响维生素D营养状况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①两民族维生素D营养状况检查结果比较:布依族组589人中,严重缺乏3人(0.51%),缺乏7人(1.19%),不足187人(31.75%),充足392人(66.55%),中毒0人(0.00%);苗族组558人中,严重缺乏18人(3.23%),缺乏25人(4.48%),不足179人(32.08%),充足336人(60.22%),中毒0人(0.00%)。②两民族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影响因素比较:布依族组鸡蛋摄入量、动物肝摄入量、鱼类摄入量、牛奶摄入量、酸性食物、腌制或高磷食品、家庭经济收入等与苗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两民族实验室检查指标比较:布依族组各年龄段儿童血清25-(OH)D3、BAP、PTH含量与苗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两民族骨发育指标比较:布依族组各年龄段儿童身高、BMD含量与苗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黔南州农村布依族与苗族3~6岁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有一定的差别,其影响因素为鸡蛋摄入量、动物肝摄入量、鱼类摄入量、牛奶摄入量、酸性食物、腌制或高磷食品、家庭经济收入等。  相似文献   

3.
不同民族0~6岁儿童生长发育追踪性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 了解我省汉、苗、布依族儿童先天和后天的营养状况和体格发育 ,寻找对儿童体格发育影响最主要的因素。方法 : 对母亲在妊娠中、晚期及儿童出生后至 6岁进行膳食调查 ,身高、体重的测量及环境因素的调查。结果 : 苗族组、布依族组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较差。汉、布依、苗族三组在母亲妊娠中、晚期蛋白质、钙、VB2 摄入量不足 ,未达到 RDA80 %。苗族组 2~ 4岁蛋白质摄入量均在 RDA80 %以下。苗族组、布依族组蛋白质的摄入多以谷类蛋白为主。三组各年龄段普遍存在钙、VB2 摄入量的不足。从生长曲线看 ,小儿出生后至 3个月的身长、体重各组基本与标准接近或超过标准。但随着年龄增长 ,布依族组和苗族组从 3~ 4月起就逐渐与标准有差别 ,差别最大的是苗族组 ,6岁时身高已相差 9.8cm(男 ) ,8.3 cm(女 ) ,体重相差 1 .6 4 kg(男 ) ,1 .92 kg(女 )。结论 : 布依族、苗族组的体格发育差于汉族组 ,身材较矮小。在环境因素的影响中 ,蛋白质的质和量对体格发育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黔南州农村水族和布依族7~12岁女性儿童骨骼发育的差异,并比较两民族相关影响因素的差异,为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儿童骨骼发育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2011年2月~2012年11月共收集1 200名7~12岁女性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按民族分为水族组(592名)和布依族组(608名),分别进行问卷调查,摄取两组各年龄段右手腕部X片,参照骨发育分级标准———骨24项骨骼发育指标进行阅片,通过数学模型法计算骨龄,然后对骨龄与生活年龄的比值进行不同民族间差异性比较,并对影响骨发育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①水族组骨骼早发育78人(13.18%),发育正常499人(84.29%),晚发育15人(2.53%);布依族组608名,骨骼早发育21人(3.45%),发育正常546人(89.66%),晚发育41人(6.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45,P<0.01)。②根据年龄将两民族均分为5个年龄段。水族组7~岁,8~岁,9~岁,10~岁,11~12岁年龄段骨龄、生活年龄、差值及标准化年龄水平分别与布依族组相应年龄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水族与布依族女性儿童骨骼发育存在民族差异,水族女性儿童的骨骼发育早于布依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盘县与都匀两地农村苗族女性6~12岁儿童骨发育的差异性。方法:收集1 126名苗族女性6~12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盘县535名,都匀591名;分别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摄片法拍摄右手腕部X片,参照骨发育分级标准、骨24项骨骼发育指标进行阅片,通过数学模型法计算骨龄,然后利用SPSS16.0软件对骨龄与生活年龄的比值进行两地间的差异性比较;同时测量儿童身高、坐高、前臂长和下肢长等指标,并对影响骨发育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两地农村苗族女性6~12岁儿童身高、坐高、前臂长、下肢长均值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长;盘县9~10岁、10~11岁、11~12岁年龄段儿童身高、坐高、前臂长、下肢长均值与都匀同年龄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年龄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盘县女性儿童骨发育在9~10岁(不含10周岁)年龄段比都匀超前约0.30岁,在10~11岁(不含11周岁)年龄段比都匀超前约0.27岁,在11~12岁(不含12周岁)年龄段比都匀超前约0.41岁;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居住海拔高度、每天户外运动时间、饮食习惯、每周腌制食品摄入量等是影响苗族6~12岁女性儿童骨骼发育的相关因素。结论:贵州盘县与都匀两地农村苗族女性6~12岁儿童骨发育存在地区差异性,盘县女性儿童的骨骼发育早于都匀女性儿童,呈现先慢后快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黔南州布依族和苗族6~12岁儿童超重肥胖与空腹血糖(FBG)水平关系的民族差异。方法:2013年1月~2014年1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6~12岁布依族儿童986名,平均年龄(8.81±1.7)岁,苗族979名,平均年龄(8.95±1.9)岁,共计1 965名,进行问卷调查、家庭膳食调查和体格检查。抽取空腹静脉血,采用OLYMPUS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FBG含量水平。比较两民族不同体质量指数(BMI)分级FBG水平及高FBG患病率。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两民族BMI与FBG的关系。结果:布依族6~12岁儿童FBG水平为(5.21±1.12)mmol/L,苗族为(4.82±1.43)mmol/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布依族超重、肥胖儿童能量摄入量、蛋白质摄入量及脂肪摄入量高于苗族,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布依族随着BMI(正常体质量、超重、肥胖)的增加,性别构成、FBG水平及高FBG患病率均增加,不同分级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苗族儿童肥胖时FBG水平分别较正常体质量、超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布依族儿童不同BMI分级性别构成、FBG水平及高FBG患病率分别与苗族儿童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布依族儿童高于苗族儿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BMI每增加1级,两民族FBG水平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布依族儿童增加显著(β值0.432,P<0.01),苗族(β值0.134,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正常体质量比较,超重和肥胖时高FBG患病风险增加。结论:黔南州布依族和苗族6~12岁儿童超重肥胖BMI增加对FBG的影响存在民族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贵州省布依族儿童的神经心理发育现状,为促进其健康成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贵州省布依族聚居的册亨县、长顺县采用现况研究的方法,抽取6个月~6周岁的儿童200名,同时在以汉族为主的水城县、平坝县随机抽取217名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首都儿研所研制的《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量表》进行智力发育测查。结果布依族儿童5大能区发育商及总发育商均在正常范围,但存在不均衡现象,大运动发育商(100.73±13.54)明显优于其他方面,语言发育商(85.62±13.92)明显落后于其他方面(P<0.01);布依族男女童间智力发育无差异。2~12个月儿童总发育商最高(96.74±13.58),>3岁儿童总发育商最低(84.47±9.07)(P<0.01)。布依族儿童语言发育(85.62±13.92)商明显高于汉族儿童(76.39±15.10)(P<0.01);总发育商(91.38±11.28)高于汉族儿童(84.07±11.98)(P<0.05)。布依族男童的适应能力、语言及总发育商均明显高于汉族男童(P<0.01),社交行为发育商高于汉族男童(P<0.05);布依族女童除大运动发育商高于汉族女童(P<0.05)外,其余各能区发育商二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布依族儿童智力低下段占2.00%,明显低于汉族儿童的9.22%(P<0.01),正常段占64.50%高于汉族儿童的52.07%(P<0.05)。除>3岁年龄段布依族儿童适应能力(77.95±10.31)高于汉族儿童的(70.64±10.21)外(P<0.05),其余各年龄段各能区发育商及总发育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民族儿童除大运动外,其余各能区发育商及总发育商均是小年龄段较高,大年龄段较低,>3岁儿童语言和适应能力发育商到达低下边缘。结论布依族儿童神经心理发育在正常水平,但有随年龄增长呈下降的趋势。大运动发育良好,无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8.
10岁前是儿童视觉发育的敏感期,3~6岁为关键期。为了使儿童的视觉功能得到良好发育,我们于2006年4~6月对金坛市3~6岁儿童进行了视力筛查。1对象和方法1·1对象2006年4~6月在我院进行视力筛查的3~6岁儿童,共3 160名。其中男性1 582名,女性1 578名。1·2视力异常判断标准眼的柱径屈光度C,3~6岁(-1,+1);眼的球径屈光度S,3~岁(-1,+3·0),4~岁(-1,+2·5),5~岁(-1,+2·5),6~岁(-1,+2·0)。2结果对金坛市3 160名儿童筛查发现,视力异常344名,发生率为10·89%。城市1 564名儿童,视力异常207人,发生率为13·24%;农村1 596名儿童,视力异常137人,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贵阳郊区不同民族6岁儿童智商与营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学龄前儿童的发育情况与营养、教育等有关因素的影响,于1990年对贵阳市郊区的6岁汉、苗、布依族儿童进行调查,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在贵阳市花溪区和乌当区的6岁儿童中,按不同民族随机抽样,抽取汉族49名、布依族40名、苗族41名;另外,在我们曾对母亲孕期  相似文献   

10.
了解贵州苗族儿童的神经心理发育现状,为促进儿童神经心理的健康发展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首都儿少卫生研究所研制的“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量表”,在贵州省选取苗族聚居的2个县,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171名6~83月龄苗族儿童进行现况调查,了解儿童大运动、精细运动、适应能力、语言、社会行为5个能区以及发育商的情况.以同等条件汉族居住地儿童217名为对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苗族儿童大运动能区评分高于汉族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各能区评分及总发育商民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按发育商分级分析苗族儿童总发育商低下百分比为1.75%,低于汉族儿童(9.22%),苗族儿童发育商良好百分比为5.85%,高于汉族儿童(1.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性别分析苗族男童、女童大运动能区评分均高于汉族男、女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贵州苗族儿童神经发育不落后于同地区汉族儿童,大运动发育评分高于汉族儿童.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黔南州3~12岁水族儿童骨骼生长发育状况,为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儿童生长发育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黔南州3~12岁水族儿童2 210名(男1 138名,女1 072名),均自愿参加且无外史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摄片法拍摄膝关节X片,参照骨发育分级标准进行阅片,通过骨龄评价骨骼生长发育情况。同时测量儿童身高、坐高、躯干长、上肢长、前臂长、下肢长和小腿长等骨骼发育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男童1 138名,骨骼早发育43名(3.77%),发育正常1 039名(91.30%),晚发育56名(4.92%);女童1 072名,骨骼早发育68名(6.34%),发育正常982名(91.60%),晚发育22名(2.05%)。男、女童骨骼早发育、晚发育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女童骨骼生长发育7项指标均值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大,但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以及同年龄段不同性别儿童的增长幅度并不相同,速度曲线呈波浪式。男童7岁组、8岁组、9岁组身高、坐高、躯干长及前臂长与女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体质发育身高坐高指数和马氏躯干腿长指数值随年龄增长而增大。9岁组男童身高坐高指数及马氏躯干腿长指数高于女童,12岁组女童则高于男性儿童(P<0.01)。结论:黔南州3~12岁水族儿童骨骼发育符合一般生长发育规律,并有性别差异,10岁以前男童骨骼发育整体水平较女童快,10岁以后女童骨骼发育整体水平高于男童。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黔南州农村布依族和苗族3~6岁儿童支气管哮喘患病的影响因素,为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将2013年1月-2015年9月在贵州省黔南州中医医院确诊为支气管哮喘的农村3~6岁儿童共463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布依族组234例,苗族组229例,采用自行设计的《黔南州儿童支气管哮喘患病影响因素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影响儿童支气管哮喘患病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两民族支气管哮喘发作诱因和季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布依族组家族过敏史、喂养方式、居住环境、居住房屋、居住方式、BMI与苗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元Logistic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家族过敏史、食物过敏史、药物过敏史、过敏性鼻炎、依山而居、居住石板房、人畜混住、超重或肥胖是影响两民族3~6岁农村儿童支气管哮喘患病的危险因素。结论黔南州布依族和苗族3~6岁农村儿童支气管哮喘患病影响因素有一定的差别。  相似文献   

13.
了解西安市城区2013年0~6岁儿童超重肥胖发病情况,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取整群分层抽样的方式,抽取西安市城区0~6岁儿童10 374名.以WH0 2007身高别体重肥胖标准作为诊断超重和肥胖的依据,将2013年西安市城区0~6岁儿童的超重/肥胖率与2005年全国同龄儿童进行比较.结果 2013年西安市城区0~6岁儿童的超重率为16.9%,肥胖率为8.2%.除3岁组与5岁组男童超重率高于女童(x2值分别19.696,11.756,P值均<0.01)外,其余年龄段儿童超重率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除4~6岁组儿童肥胖率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年龄组肥胖率性别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2005年全国同年龄段儿童相比,西安市2岁和4~7岁儿童超重率均低于全国水平,<1岁和1岁组肥胖率高于全国水平,而西安市0~6岁儿童总体超重率低于全国水平,总肥胖率高于全国水平(P值均<0.05).5 498名男童超重率为18.3%(1 008名),肥胖率为8.9%(491名);4 876名女童超重率为15.2%(742名),肥胖率为7.3%(358名),男童均高于女童(x2值分别为17.898,8.677,P值均<0.01).西安市男童超重率、女童超重率均低于全国水平(P值均<0.01),西安市男童肥胖率与全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安市城区0~6岁儿童超重、肥胖率处于较高水平,制定预防儿童超重/肥胖的有效干预措施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贵州省黔南州1~14岁苗族儿童支气管哮喘与生长发育指标的关系,为开展黔南地区儿童支气管哮喘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1年3月在黔南州12县(市)调查证实患哮喘病1~14岁苗族儿童260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同年龄段正常儿童260名作为对照组,两组按年龄均分为4个年龄组,1~4岁、5~8岁、9~12岁和13~岁年龄组。分别测量两组各年龄段儿童身高、体重、胸围、BMI值及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Hb)、碱性磷酸酶(AKP)及骨钙素(BGP)含量。观察组再根据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哮喘病组、中度哮喘病组和重度哮喘病组3个亚组,组间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各年龄段儿童身高、胸围、Hb、AKP及BGP含量水平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BMI指数值仅1~4岁年龄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重度哮喘儿童身高、体重、胸围、Hb、AKP及BGP含量水平分别与轻、中度哮喘病儿童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苗族哮喘儿童生长发育指标均低于同年龄段健康儿童,儿童哮喘病情越重,生长发育指标下降越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黔南州6~12岁苗族和布依族儿童代谢综合征危险因素的特征。方法: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集225例代谢综合征儿童为研究对象,按民族分为苗族组(107例)和布依族组(118例),分别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生化指标检测,并对与代谢综合征相关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①两民族代谢综合征儿童危险因素比较:布依族组在被动吸烟、体重增加、高血压家族史、高血脂家族史等方面与苗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两民族代谢综合征儿童膳食结构及其他因素比较:布依族组在摄入主食、猪肉、猪肉肥瘦、花生、咸菜、甜食等方面明显高于苗族组(P<0.01),在摄入蔬菜方面明显低于苗族组(P<0.01)。苗族组的经济收入明显低于布依族组(P<0.01)。③两民族代谢综合征儿童肥胖和代谢指标水平比较:布依族组儿童的收缩压、舒张压、甘油三酯、腰围、腰臀比及体重指数水平均高于苗族组儿童,高密度脂蛋白-C水平明显低于苗族组儿童(P<0.01);两组空腹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黔南州布依族和苗族儿童代谢综合征的患病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其危险因素为高血压家族史、高血脂家族史、高体重指数、高腰臀比、被动吸烟、膳食口味咸、高碳水化合物饮食、高脂饮食等因素与代谢综合征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幼托儿童佝偻病发病情况,做好预防工作,对本市1997年幼托儿童进行佝偻病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被调查幼托儿童3596名,其中男1578名,女2018名。年龄段分为42天~、≤6个月、>6个月~1岁、>1岁、>2岁四组。2.以BACP≥250~u为异常检出标准。者中男141人,女96人。2.不同年龄段发病率,见表1。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黔南地区3~6儿童牙齿酸蚀症患者生长发育状况,为开展黔南地区儿童牙齿酸蚀症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10月黔南地区3~6岁儿童牙齿酸蚀症患儿374例为观察组,按年龄分为3岁(72例)、4岁(88例)、5岁(106例)和6岁(78例)4个年龄段。根据牙齿酸蚀症病损程度分为Ⅰ度(99例)、Ⅱ度(97例)、Ⅲ度(86例)及Ⅳ度(92例);同时选择同期同年龄段正常儿童374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测量其身高、体重、胸围、肺活量、BMI值及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Hb)含量水平。结果:观察组不同性别各年龄段儿童身高、体重、胸围及Hb含量水平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而肺活量和BMI值5岁和6岁年龄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3岁和4岁年龄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同牙齿酸蚀症病损程度儿童生长发育指标关系比较,Ⅳ度牙齿酸蚀症病损程度儿童身高、体重、胸围、肺活量、BMI值及Hb含量水平分别与Ⅰ、Ⅱ、Ⅲ度儿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布依族、苗族、水族及汉族患牙齿酸蚀症儿童身高、体重、胸围肺活量、BMI值及Hb含量水平分别与本民族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布依族儿童身高、体重、胸围、肺活量、BMI值及Hb含量水平分别与苗族、水族及汉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牙齿酸蚀症儿童生长发育指标均低于同年龄段健康儿童,患儿牙齿酸蚀症越重,生长发育指标下降越明显。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我市儿童视力情况,遂于2005年8~9月对东台市城区6所幼儿园的1971名3~6岁儿童进行了视力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东台市城区6所大型幼儿园3~6岁儿童1971名,其中男童1072名(54.39%),女童899名(45.61%)。3岁~组448名(22.73%),4岁~组694(35.21%),5~6岁组82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不同年龄段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发育特征,为临床早期发现、综合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8年1月-2019年3月间用《S-S语言发育迟缓检查法》对652例1~3岁因语言发育落后就诊的患儿进行评估,根据不同年龄段分为四组,分析描述不同组儿童的发育特征。结果 1)随着年龄的增长,因语言问题就诊的儿童人数越来越多,>1.5~2.5岁为高峰期。其中男童明显多于女童(男526例,女126例),男女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217,P=0.102)。2)每组间交流态度异常比例(1~1.5岁组11.1%,>1.5~2组15.7%,>2~2.5岁组12.2%,>2.5~3岁组2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171,P=0.104)。动作性课题异常比例(1~1.5岁组26.7%,>1.5~2岁组46%,>2~2.5岁组68.1%,>2.5~3岁组78.1%)和语言理解异常儿童比例(1~1.5岁组66.7%,>1.5~2岁组82.8%,>2~2.5岁组93.9%,>2.5~3岁组99.0%)在四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0.702,48.710,P<0.001)。3)随着年龄增大,动作性课题和语言理解能力异常比例逐渐增多,2岁前后差异最显著。结论 语言发育迟缓多发生于2岁左右的儿童中,且2岁以后除语言表达能力异常外更容易出现理解能力异常合并动作性能力异常。所以必须做好这一年龄段重点人群的早期筛查工作并尽早进行干预训练。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湘西州农村土家族、苗族6~11岁小学生忽视状况。方法于2015年9—11月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2个县中抽取4所农村小学1 162名土家族和苗族学生,采用中国农村6~11岁小学生忽视评价常模中的量表和方法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忽视率和忽视度反映儿童受忽视的频度和强度。结果土家族与苗族6~11岁小学生总忽视率为53.79%,男生(57.36%)高于女生(50.00%)(χ~2=6.322,P=0.012),苗族学生(64.76%)高于土家族学生(47.17%)(χ~2=33.929,P=0.000);总忽视度为(49.70±9.76),男生(50.85±9.84)高于女生(48.47±9.52)(t=4.184,P=0.000),苗族学生(51.93±10.03)高于土家族学生(48.35±9.34)(t=6.156,P=0.000),留守学生(50.29±9.67)高于非留守学生(49.10±9.82)(t=2.071,P=0.039)。医疗、教育、安全层面忽视率以及各层面忽视度男生均高于女生;各层面忽视率及忽视度苗族学生均高于土家族;身体、医疗层面忽视率以及社会层面忽视度6~8岁组学生均高于9~11岁组,情感层面忽视率、忽视度以及教育层面忽视率9~11岁组学生高于6~8岁组;身体、医疗层面忽视度留守学生均高于非留守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土家族与苗族6~11岁小学生以单项忽视为主,发生率为19.02%,构成比为35.36%;同时受到≥2项忽视的比率逐步减小。结论湘西州农村土家族、苗族6~11岁小学生忽视状况严重,应加强对农村土家族、苗族小学生家长的宣传教育,提高其对忽视问题的认识,重点关注男生、苗族以及留守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