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本文阐述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特点及辨证要点,并介绍治疗体会.  相似文献   

2.
辨证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60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辨证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60例观察梁晓星(河北省人民医院05005)我们辨证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60例,疗效较好,分析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全部做头颅CT未见异常。脑血流图示: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减低。合并脑动脉硬化20例,合并高血...  相似文献   

3.
辨证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47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冯恒基 《新中医》2003,35(11):27-28
目的:观察辨证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9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对照组45例。治疗组按中医辨证分型用药,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38.30%,总有效率95.74%;对照组治愈率20.00%,总有效率80.00%。2组比较,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辨证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是较有效的方法,能明显消除临床症状,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提高生活和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辨证施护配合药物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效果.方法:将12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按入选单双日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辨证施护及配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与对照组比较,优于对照组,差异性有显著性意义(P均<0.01).结论:辨证施护配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分期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42例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是临床常见病症,多发于中老年人.我们2002年8月~2007年12月予急性眩晕期静滴胞二磷胆碱及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82例,眩晕基本缓解后予以中医药辨证会论治之方法治疗42例,并与口服盐酸桂利嗪胶囊合尼莫地平片40例对照.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中医发病机制及病因病机,笔者抽取自2003年1月至2004年6月在本院脑病中心住院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证92例,进行中医辨证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袁建平  王秀丽  李强 《中国中医急症》2009,18(8):1230-1230,1243
目的 观察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葛根素注射液,对照组口服尼莫地理及阿司匹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其它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及椎-基底动脉血流改善均优于财照组.结论 葛根素注射液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银杏叶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8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临床上常见眩晕的主要原因之一,多见于中老年人,如不及时治疗有可能形成脑梗死,导致昏迷、肢体瘫痪、脑神经麻痹、失明等。尽快终止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发作,对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应用银杏叶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银杏叶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8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临床上常见的眩晕的主要原因之一,多见于中老年人,如不及时治疗有可能形成脑梗死,导致昏迷、肢体瘫痪、脑神经麻痹、失明等。尽快终止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发作,对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应用银杏叶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  相似文献   

10.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是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颈椎病等原因所致的基底系统供血障碍而引起的疾病[1],有"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椎动脉型颈椎病"、"颈性眩晕"等多种名称.现代医学对此病缺乏特效疗法,1999年来针灸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报道较多,均有较好的疗效,现将有关资料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中医护理干预疗效和机制。方法采用针灸、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及中医辨证施护。结果增强了患者体质,加速康复、预防和减少再次发作起到了良好效果。结论中医护理干预重在治病求本,辨证施护,提高了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性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现代医学以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病因为动脉硬化,管腔狭窄,血流减少以致脑组织血流不畅,引起缺氧。  相似文献   

13.
葛根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葛根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老年患者分为两组,均予西比灵治疗,治疗组加用葛根素静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值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治疗组症状的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葛根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4.
眩晕是临床常见的急症之一,而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则是中老年患者眩晕的常见原因之一。我院采用香丹注射液合西比灵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5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眩晕是临床常见疾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眩晕也较为常见。该文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多从痰瘀论治,认为痰、瘀是发病的关键因素,肝为发病的核心脏腑,并自拟眩宁方,治以益气化痰、平肝化瘀,在诊疗中取得了很好的疗效。该文阐述从痰瘀论治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思路与方法,并举验案1则。  相似文献   

16.
舒血宁和西比灵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舒血宁和西比灵联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7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8例用舒血宁和西比灵治疗,对照组39例用复方丹参和眩晕停治疗,均治疗10 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77%,2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舒血宁和西比灵联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显著,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泽泻汤加味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10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自敏 《四川中医》2005,23(5):52-52
目的:观察用健脾利水、燥湿除饮法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方法:选用泽泻汤(泽泻、焦白术)加味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106例.结果:总有效率100%.提示:用泽泻汤加味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方证相符,效如桴鼓.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3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治疗组126例在常规治疗下加用中药煎剂,两组疗程均为15d,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不良反应。结果:2组各临床疗效指标均有改善,尤以治疗组显著,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在一般西医治疗情况下加用中药煎剂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天丹通络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127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3例予天丹通络胶囊口服,对照组予丁咯地尔注射液静滴,治疗14 d后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及脑血流速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92%,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2组患者脑血流速度均明显改善。结论天丹通络胶囊能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20.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是临床中比较难治的疾病之一,西医诊治虽然见效明显,但远期疗效则没有中医辨治显著。该症的中医辨治分型主要有脾气虚弱、宗气不足证,心脾两虚、气血不足证,肝血亏虚、阴不制阳证,肝气郁结、瘀阻脉络证,肾精亏虚、元气不足证等。从中医辨证分型的角度讨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