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启媛  金平  陈生  王支甫 《安徽医学》2018,39(7):841-844
目的 探讨临床应用CT灌注成像(CTPI)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4月至2017年11月在六安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进行诊治的42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根据头颅MRI平扫检查结果 将其分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组(18例)和脑梗死(CI)组(24例),所有患者均行CTPI检查,对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平均通过时间(MTT)及达峰时间(TTP)等CTPI参数进行分析,并结合CT血管造影检查(CTA)、全脑血管造影术(DSA)或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等数据,对责任血管不同狭窄程度CTPI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TIA组中,与健侧相比,患侧MTT及TTP延长(P<0.05),CBV和CBF无明显变化(P>0.05);CI组CBV和CBF水平患侧低于健侧(P<0.05),MTT和TTP水平患侧长于健侧(P<0.05);CI和TIA两组病例健侧CBV、CBF、MTT及TTP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I组患侧CBV、CBF水平低于TIA组,而MTT及TTP长于TIA组(P<0.05).CTPI阳性的患者中责任血管闭塞及重度狭窄的发生率高于轻中度及无狭窄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绪论CTPI检查对早期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部位、范围、病情及鉴别诊断具有参考价值,并能结合血管成像检查为临床工作者选择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程雪  王刚  张祥林 《广东医学》2012,33(17):2647-264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平扫、CT灌注成像(CTPI)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2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于急性发作6 h内依次行MSCT平扫、CTPI,并根据随访CT或MRI检查结果分为脑梗死(CI)组34例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组18例,综合分析比较两组发病情况及CTPI参数结果。结果 CI组患侧与健侧CT灌注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IA组患侧与健侧平均通过时间(MTT)、峰值时间(TT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CT灌注参数: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TT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5分CI的阳性率明显高于NIHSS评分<5分(P<0.05)。结论 CTPI能够早期诊断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并可以从形态和功能学上综合分析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因和程度,获得更详细的影像学信息,为临床医师早期、合理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提供更多的客观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磁共振灌注成像(PWI)与CT灌注成像(CTPI)在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CVD)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90例,均接受PWI与CTPI检查,分析其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达峰时间(TTP)、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比较两种方法对脑梗死灶(CI)与短暂性脑缺血(TIA)检出率及诊断效能。结果 90例患者阳性病灶共498个,PWI检出率72.69%(362/498)与CTPI91.57%(456/49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WI中,CI患侧、TIA患侧CBF较健侧低(P0.05);CTPI中,CI患侧CBF、CBV低于健侧,而TTP、MTT较健侧延长,TIA患侧仅TTP与MTT较健侧延长(P0.05);CTPI诊断灵敏度、准确度高于PWI(P0.05)。结论与PWI相比,CTPI检查中若灌注参数变化较大可提示CI病变,对CVD有较高灵敏度、准确度,整体诊断效能更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CT全脑灌注联合CT血管成像(CTA)检测在急性脑缺血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76例疑似为急性脑缺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CT平扫、CT全脑灌注及CTA检查,并观察检查的图像及相关参数。结果 76例患者经CT及磁共振成像(MRI)复查最终有59例患者确诊为急性脑梗死(ACI),剩余17例患者确诊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CT全脑灌注联合CTA诊断敏感度较CT平扫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I患者患侧异常区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较健侧对应区域低,平均通过时间(MTT)及峰值时间(TTP)较健侧对应区域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IA患者患侧MTT及TTP较健侧对应区域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I患者患侧CBV、CBF较TIA患者患侧对应区域低,MTT、TTP较TIA患者患侧对应区域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全脑灌注联合CTA检测,可为急性脑缺血患者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螺旋CT脑灌注成像技术在超早期脑梗死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55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行头部CT平扫,选择基底核区或感兴趣区行CT脑灌注成像,获取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和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F)图。结果与对侧相比CBF、CBV下降,MTF延长。对于CT平扫未见病灶的患者,可预示有无梗死灶的存在、位置及范围;对于已有梗死灶的患者可预示病灶的发展趋势。结论CT脑灌注成像技术可超早期预示脑梗死病灶及其发展趋势,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析64排螺旋CT脑灌注成像对早期脑梗死疾病的临床诊断作用。方法:从2013年8月至2016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早期脑梗死疾病患者中随机选取40例作为本研究病例对象,回顾分析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64排螺旋CT脑灌注成像检查,将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经64排螺旋CT平扫后发现共16例患者存在早期脑梗死状况,表现为局部脑沟存在稍微变浅状况、轻度降低脑梗死部位密度;其它24例不存在异常状况,但依据疾病进一步发展,其梗死灶状况逐步加强。早期脑梗死患者梗死部位CBV、CBF指数比健侧对应部位要低,MTT指数明显性降低,TTP指数明显性延长,且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脑梗死患者梗死部位和健侧对应部位比较,TIP、MTT、CBF等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CBV指数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诊断早期脑梗死疾病,可将64排螺旋CT脑灌注成像检查技术考虑作为首选检查方式,此方式检查准确率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64排动态CT脑灌注成像技术探讨脑梗死缺血半暗带情况。方法观察测量43例存在缺血半暗带脑梗死患者的梗死核心区、缺血半暗带区及其镜像对侧各灌注参数值。结果 43例缺血半暗带区表现为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均延长,脑血流量(CBF)下降,而脑血容量(CBV)表现为轻度升高、正常或轻度降低。缺血半暗带区与梗死核心区比较,CBV、CBF、MTT及TTP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半暗带与健侧对应区比较,CBF、MTT、TTP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B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64排动态CT脑灌注成像,对脑梗死患者可明确病变部位、范围以及有无缺血半暗带的存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16排CT全脑低采样灌注及血管成像在早期脑梗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早期脑梗死患者30例,应用16排螺旋CT行颅脑CT灌注及CTA扫描,测量并比较脑梗死区、缺血半暗带区与对侧正常对照区CBV、CBF及MTT的不同,从CTA图像观察脑动脉狭窄情况。结果 1.与对侧正常对照区相比,脑梗死区及缺血半暗带区CBF明显降低,MTT显著增加(P<0.05)。脑梗死区CBV及CBF明显低于缺血半暗带区,MTT显著长于缺血半暗带区(P<0.05)。2.CTA显示存在脑动脉局限性狭窄的比例为80.0%,以大脑中动脉比例最高。结论 16排CT灌注及血管成像能够为早期脑梗死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有助于其早期和合理的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脑灌注联合CT血管造影诊断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所致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90例,均行64层螺旋CT脑灌注联合CT血管造影检查.观察64层螺旋CT脑灌注参数及CT血管造影扫描后颈内动脉狭窄程度.结果 急性脑梗死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患侧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峰值时间均长于健侧(P<0.05),急性脑梗死患者患侧脑血流量、脑血容量均少于健侧(P<0.05).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内动脉狭窄程度与64层螺旋CT脑灌注MTT值有明显相关性(P<0.05),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则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64层螺旋CT脑灌注联合CT血管造影扫描能同时诊断脑组织局部血流灌注改变情况和颈内动脉狭窄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CT灌注成像作为一种功能性成像方法,能够显示血流动力学改变,具有定量分析、诊断快速、无创的特点。本实验探讨64排CT脑灌注成像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中的应用和临床意义,并分析CT灌注成像中参数CBF、CBV、TTP、MTT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扎兰屯市中蒙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2月期间脑梗塞(发病时间8小时)8例,男性5例,女性3例,年龄61.00±4.54(53~66)岁。CT灌注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入院就诊时行CT灌注成像检查,记录相应患者灌注成像参数:CBF、CBV、TTP、及MTT,以其灌注异常区与镜像区正常脑组织分别作为病理组和对照组。结果 8例脑梗塞患者CT灌注成像均显示异常,其中2例发现缺血性半暗带。对6例CT灌注四个参数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CBF、TTP及MTT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CBV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例显示缺血性半暗带患者梗死核心区、半暗带区与健侧对照均有明显改变。结论 (1)64排CT脑灌注成像急性脑梗塞患者可明确诊断病变部位、范围及判断脑梗塞患者有无缺血性半暗带的存在。(2)CBF、CBV、TTP、MTT的变化,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提供病变区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可间接反映缺血部位的病理生理学状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T脑灌注成像与脑血管造影在超急性脑梗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60例急性脑缺血患者,应用东芝Aquilion One容积CT在发病12小时内完成CT平扫、CT脑灌注成像( CTP)和CT血管造影( CTA)检查,分析对比起表现,并统计对比缺血区脑血流参数CBV、CBF、MTT、TTP。结果:32例患者经平扫有早期脑梗死征象,其余28例无异常;CTP显示全部患者有灌注异常区;CTP呈现CBF、CBV降低、MTT、TTP均推迟;患侧CBF、MTT、TTP与对侧比较差异明显(P<0.05),但CBV2组无差异性(P>0.05)。结论:CTP可及早并准确显示缺血位置及病变程度,定位半暗带;CTA能够确定病变血管位置及程度;2组检查方法联合应用能够及早诊断急性脑缺血疾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析多排CT灌注成像在脑梗塞前期患者脑血流动力学改变及分期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5年4月来我院就诊的57例门诊/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常规CT平扫、增强扫描及动态CT扫描。获取r CBV、r CBF、MTT、TTP等脑血流动力学参数脑并将病侧与健侧各参数值进行比较以凸显脑梗塞前期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结果患者病侧与健侧的CBV值接近,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病侧CBF明显低于健侧、MTT与TTP则高于健侧,提示脑梗死的发生导致CBF减低、MTT与TTP延长,差异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排CT灌注成像可明确提示脑梗塞前期血流动力学异常,并通过脑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幅度对脑梗塞前期进行分期,掌握脑局部低灌注的病理生理学状态,对于疾病防治具有显著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脑灌注成像在超早期缺血性脑梗死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00例超早期缺血性脑梗死患者,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CT平扫进行诊断,研究组患者采用多排螺旋CT脑灌注成像进行诊断。结果:多排螺旋CT脑灌注成像技术针对超早期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进行诊断效果较为确切,且患者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3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超早期缺血性脑梗死患者多排螺旋CT脑灌注成像技术优于采用CT平扫,值得我们在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MR弥散加权成像(MR-DWI)与64排螺旋CT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诊治中的应用价值差异.方法:选取我院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58例,全部患者于溶栓治疗前后行颅脑MR弥散加权成像和64排螺旋CT,比较病灶与健侧成像区影像学参数,表观扩散系数(ADC)、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和达峰时间(TTP)的差异,评估两种检查方法对AIS的诊断效能ROC曲线下面积(AUC).结果:MR-DWI显示大脑中动脉、颈内动脉血管阻塞,脑部缺血性病灶形成,64排螺旋CT显示急性颅脑基底节区缺血病灶形成,其中缺血病灶区平均ADC值、CBF和CBV明显降低;TTP明显增高,与健侧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溶栓治疗后,生存组平均ADC值、CBF和CBV明显高于死亡组,TTP明显低于死亡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R-DWI对AIS诊断AUC值为0.812,明显高于64排螺旋CT(0.705),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弥散加权成像和64排螺旋CT均能准确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缺血病灶形成和溶栓治疗效果,但前者的诊断效能更佳.  相似文献   

15.
周晶 《中国医学创新》2023,(34):161-166
目的:观察脑灌注CT成像在早期脑梗死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2月—2022年3月于萍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脑灌注CT成像检查,比较发生脑梗死患侧与对侧正常组织的脑灌注CT成像参数。治疗1个月后,评估预后效果,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并比较两组脑灌注CT成像参数并分析脑梗死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脑梗死患者患侧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均明显低于对侧正常组织,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均明显高于对侧正常组织(P<0.05)。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间年龄、性别、饮酒史、吸烟史、冠心病、高血压、房颤、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最终梗死体积、同型半胱氨酸(Hcy)、空腹血糖(FBG)、CBV、CBF、TTP、MTT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一步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IHSS分...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低剂量CT颅脑灌注成像诊断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14年8月至2019年8月我院急诊科收治220例予以脑卒中CT扫描并以疑似脑梗死收治住院的脑血管意外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根据相关标准,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低剂量CT颅脑灌注成像患侧及对侧扫描的相关参数、辐射剂量以及患者半暗带和对侧的相关参数情况。结果 CT灌注成像的辐射有效剂量明显高于常规的CT平扫(P0.05);CT灌注成像的灵敏度为86.63%,特异度为72.92%;予以CTP检查诊断为急性缺血性脑梗塞灶患者以及诊断急性缺血性脑梗塞灶且伴有缺血半暗带患者检查参数比较,急性缺血性脑梗塞灶患侧CBV低于对侧,CBF、TTP、MTT水平高于对侧(P0.05);急性缺血性脑梗塞灶且伴有缺血半暗带患者患侧CBV、CBF水平低于对侧,TTP、MTT水平高于对侧(P0.05)。结论低剂量CT颅脑灌注成像扫描可对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有效的诊断,且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CT 脑灌注成像技术诊断急性脑梗死的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择该院于2014年1月—2014年8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该组患者均在1周内经CT平扫并复查确诊为脑梗死;患者入院后均在6 h内进行接受16层螺旋CT脑灌注成像,比较分析健侧正常区、半暗带区及脑梗死区的影像。结果通过统计、计算CT脑灌注成像数据可知,在 CBF、CBV及MTT的平均值方面,脑梗死区与健侧区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区域、半暗带区及健侧区的CBV和MTT平均值呈逐渐下降趋势,而CBF成上升趋势。结论急性脑梗死可利用16层螺旋 CT进行诊断,早期诊断效果良好,可为治疗提高准确的影像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颅脑CT灌注成像相关指标与IMT在评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进展为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21年6月-2023年6月于我院治疗的102例TIA患者临床资料。依照是否发生急性脑梗死分为脑梗死的观察组和非脑梗死的对照组。比较2组一般资料、颅脑CT灌注成像相关指标、IMT;颅脑CT灌注成像相关指标与IMT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急性脑梗死的预测价值;分析颅脑CT灌注成像相关指标与IMT的相关关系。结果 两组年龄、性别、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BV、CBF均低于对照组,MTT、Tmax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IMT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颅脑CT灌注成像相关指标与IMT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进展为急性脑梗死的预测价值良好,AUC为0.886,P=0.000,特异度、灵敏度较高,分别为0.904、0.846。CBV、CBF、MTT、Tmax、IMT的阈值分别为3.326ml/100g、33.682ml/min·100g、9.840s、12.562s、1.082mm。颅脑...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CT灌注及血管成像分析对早期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3月中信惠州医院41例早期脑缺血卒中患者进行CT平扫、CT灌注和CT血管成像检查,比较CT灌注和CT血管成像诊断早期缺血性脑卒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结果 ①CT平扫示患者早期大脑梗死区提示有低密度病灶,CT平扫的敏感性为57.7%,特异性为100.0%,诊断准确性为73.2%;而CT灌注成像可见缺血脑组织,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下降,平均通过时间(MTT)、峰值时间(TTP)延长.其中MTT和CBF的敏感性和诊断准确性均明显高于CT平扫,颈内动脉CT成像敏感性明显低于CT灌注成像,准确性明显低于CT平扫和CT灌注成像,颅内动脉成像敏感性和诊断准确性明显高于CT平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特异度几种方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CT灌注成像显示患者半暗带区CBF、CBV、MTT、TTP、PE百分比值(rCBF、rCBV、rMTT、rTTP、rPE)与梗死区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表现在rCBF、rCBV、rPE明显高于梗死区,rMTT和rTTP明显低于梗死区;③可见半暗带区和梗死区rCBF与rCBV呈正相关,rCBF与rMTT、rMTT与rCBV、rTTP与rRE呈负相关(P<0.05).结论 CT灌注成像对早期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敏感性高,各个参数能够较为准确检测到大脑早期缺血引起组织变化情况,故可作为早期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单侧颈内动脉(ICA)或大脑中动脉(MCA)狭窄患者脑灌注成像及与血管狭窄程度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8月—2022年8月该院确诊为单侧ICA/MCA中度以上狭窄患者74例作为观察组,将对侧颈内动脉系统无血管狭窄或仅存在轻度狭窄作为对照组,行颅脑CT灌注成像(CTP)及同步CT血管造影(CTA)检查,比较两组脑灌注成像参数[达峰时间(TTP)、平均通过时间(MTT)、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并根据血管狭窄程度分为中度狭窄组(狭窄率50%~69%,n=35)、重度狭窄组(狭窄率70%~99%,n=23)和完全闭塞组(狭窄率100%,n=16),比较不同血管狭窄程度患者的TTP、MTT、CBV、CBF,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TTP、MTT、CBV、CBF与血管狭窄程度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MTT、TTP长于对照组,CBV、CBF低于对照组(P<0.05)。完全闭塞组单侧ICA/MCA狭窄患者MTT、TTP长于重度狭窄组和中度狭窄组,CBV、CBF低于重度狭窄组和中度狭窄组,重度狭窄组单侧ICA/MCA狭窄患者MTT、TTP长于中度狭窄组,CB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