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联用雷米普利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血清hs-CRP及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AMI患者65例,随机分为2组:A组(n=32)给予瑞舒伐他汀(20 mg·d-1),B组(n=33)用瑞舒伐他汀(20 mg·d-1)联合雷米普利(5 mg·d-1)治疗,2组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并设健康对照组(n=30)。测定治疗前后血清中hs-CRP和MMP-9的水平,超声心动图检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MI组中血清hs-CRP和MMP-9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B组在治疗后血清MMP-9的水平明显降低(P<0.01),左室重构发生率低(P<0.01),再发心血管事件也有下降趋势。结论 AMI后给予瑞舒伐他汀联用雷米普利治疗能减少冠状动脉粥样斑块基质成分的降解,达到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阿托伐他汀与雷米普利联合治疗对急性脑血栓患者血清hs-CRP(高敏C反应蛋白)、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IL-8(白介素-8)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8例急性脑血栓患者,依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各39例.单一组予以阿托伐他汀治疗,联合组予以阿托伐他汀与雷米普利治疗.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对比治疗前后血清hs-CRP、MMP-、IL-8水平及神经功能.结果:治疗后,与单一组相比,联合组hs-CRP、MMP-9、IL-8水平及神经功能评分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5.64%与单一组的17.94%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与雷米普利联合应用于急性脑血栓治疗,可显著降低患者血清hs-CRP、MMP-9、IL-8水平,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研究瑞舒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脂及hs-CRP水平的影响及临床运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58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两组均实施常规治疗,并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辛伐他汀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瑞舒伐他汀钙片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各项指标及hs-CRP水平变化情况、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1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41%,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脂各项指标及hs-CRP水平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经治疗,观察组各项血脂指标与hs-CRP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能有效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脂及hs-CRP水平,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以及对患者血脂及hs-CRP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住院接受治疗的UAP患者共60例,全部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予吸氧、β受体阻断剂、硝酸酯类、钙拮抗剂、ACEI、低分子肝素、肠溶阿斯匹林,伴有其他疾病者对症处理。观察组同时予瑞舒伐他汀钙片20 mg,每日1次,睡前口服,疗程8周。对照组予辛伐他汀作对照,辛伐他汀40mg,每晚一次口服,疗程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及TC、TG、LDL、HDL、hsCRP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8周后无效7例,有效率仅76.7%,观察组治疗8周后无效3例,有效率达90.0%,两组疗效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TC、TG、LDL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显著降低,而HDL明显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hs-CRP比较差异不显著,治疗后8周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hs-CRP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可以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脂水平,及降低hs-CRP水平,提高疗效,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中南药学》2015,(5):537-540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血脂正常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100例血脂正常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安慰剂组50例(对照组)、瑞舒伐他汀治疗组50例(治疗组),疗程12周。2组患者在常规降压治疗的基础上分别每晚睡前加服安慰剂1片、瑞舒伐他汀10mg。检测所有患者治疗前后血脂(TC、TG、HDL、LDL)、血浆中8-羟基脱氧鸟苷酸(8-OHdG)、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丙二醛(MDA)水平。结果治疗前2组的血脂、8-OHdG、MDA、SOD、GP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患者血浆中8-OHdG、MDA水平下降(P<0.05),SOD、GPx水平上升(P<0.05),血清TC、LDL水平显著下降(P<0.05),HDL水平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除TG外,治疗组各指标均较对照组变化明显(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8-OHdG、MDA与收缩压(SBP)正相关(P<0.05),SOD、GPx与SBP负相关(P<0.05),而各氧化指标与血脂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氧化应激与高血压病情进展有一定相关性,而瑞舒伐他汀能抑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氧化应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高血压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选门诊高血压病患者178例,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治疗组(10mg/天,睡前)、氟伐他汀治疗组(40mg/天),治疗随访8个月。治疗前及后行超声心动图、核素心血池检查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等检查,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瑞舒伐他汀组总胆同醇(3.1±0.6)mmol/L、LDL胆固醇(2.0±0.4)mmol/L、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0.80±0.27)mm、冠状动脉钙化积分LN(1.64±1.48)分;氟伐他汀组总胆固醇(4.3±0.8)mmol/L、LDL胆固醇(2.5±0.6)mmol/L、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0.86±0.27)mm、冠状动脉钙化积分LN(1.87±1.71)分,两组较治疗前,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治疗后两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瑞舒伐他汀组LVEF(60.25±11.05)%,LVPFR(2.89±0.67);氟伐他汀组LVEF(61.01±8.95)%,LVPFR(2.29±0.63),较治疗前,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治疗后两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治疗可进一步缓解高血压病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和改善其心功能,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TNF-α及MMPs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hs-CRP、MMP-9水平和血脂的影响。方法将74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及阿司匹林组各37例,分别给予阿托伐他汀及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hs-CRP、MMP-9和总胆固醇( 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水平变化。结果用药3个月后,阿托伐他汀组患者hs-CRP、MMP-9水平和TC、LDL-C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显著下降,且低于阿司匹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阿司匹林组患者治疗前后hs-CRP、MMP-9水平和TC、LDL-C水平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有效降低后脑梗死患者hs-CRP、MMP-9水平,降低患者炎性反应的发生,对患者血管进行保护,同时降低血脂水平,有利于疾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医药科学》2016,(13):76-78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脂及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我科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瑞舒伐他汀20mg睡前口服,每晚一次,连用4周。氯吡格雷75mg每晚一次,睡前口服,连用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脂各项指标及hs-CRP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s-CRP水平分别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hs-CRP水平较对照组变化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TC、TG、LDL-C、H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C、TG、LDL-C分别较治疗前显著降低,HDL-C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各项血脂指标较对照组变化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可以显著提高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并显著降低血脂水平及hs-CRP水平,从而抑制炎症反应,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炎症的影响及分析.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0例.在给予基础治疗后,对照组加服瑞舒伐他汀钙片,每日剂量10mg,观察组加服每日剂量为20mg的瑞舒伐他汀钙片,两组分别治疗一个疗程.结果:相比治疗前,治疗后两组hs-CRP、TC以及LDL-C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对照组各项指标的下降程度远低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对AMT患者的炎症状况缓解有着积极作用,能够抑制炎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剂量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对高脂血症患者的影响。方法2011年6月至2012年9月在佛山市南海区第五人民医院内科门诊就诊的LDL-C〉200mg/dL的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106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52例(瑞舒伐他汀,10mg/天),B组54例(阿托伐他汀,20mg/天),间隔3,6,9和12个月定期对患者进行检查。每次随访时都采集血液样本,并对患者的不良反应进行仔细评估。总共随访48周。在开始药物研究前,采集了每个患者的禁食(12小时)血液样本来确定血浆中胆固醇、甘油三脂、LDL-C、HDL-C、non-HDL-C、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等基础值。这些测量值将在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治疗48周后再进行一次。最终比较两组间总治疗时间为48周后的血脂谱的变化。结果在经过48周的治疗后,血浆中TC、LDL-C、non-HDL-C和TG水平与基线值相比下降了(A%:-35.77,-44.32,-43.12,-36.41,P〈0.001);HDL-C比基线值下降,但区别不明显(A%:-2.04,P〉0.05)。48周后,A组患者比B组患者在血浆中LDL-C水平上有显著下降(-44.32%VS-30%,P〈0.005)。与阿托伐他汀相比,瑞舒伐他汀对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上也产生了更大的降低俨〈0.005)。而血浆中HDL-C水平并未受到显著影响。结论对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的高危患者而言,瑞舒伐他汀(10mg/天)比阿托伐他汀(20mg/天)在降低血浆中LDL-C水平方面要更有效,能够达到更理想的LDL-C水平,并改善其他血脂指标,而且,两种治疗方法在48周中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高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患者血脂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 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数字表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以瑞舒伐他汀10 mg/d治疗,观察组患者以瑞舒伐他汀20 mg/d治疗,观察2组患者临床症状,测定2组患者治疗前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清hs-CRP水平变化情况.同时测定白介素-6 (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2组患者经治疗后的斑块面积和颈动脉IMT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斑块面积和颈动脉IMT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血脂TC、TG、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而HDL-C水平则相对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脂水平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2组患者hs-CRP、IL-6和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hs-CRP、IL-6和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剂量瑞舒伐他汀可更好地稳定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并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患者血脂及血清hs-CRP的水平,能够更有效的抵抗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2.
秦静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4):2110-2111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内皮素(ET)、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变化及依达拉奉对它们的影响.方法 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依达拉奉组.依达拉奉组是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30mg静脉滴注,2次/d,连续14d.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hs-CRP、ET、MMP-9及NSE水平和神经功能缺损的变化.结果 与常规治疗组比较,依达拉奉组血清hs-CRP、ET、MMP-9及NSE水平明显降低(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也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hs-CRP、ET、MMP-9及NSE水平升高,依达拉奉可以降低它们的水平,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CHD)患者左心室功能( LVE)和内皮舒张功能( EDD)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合阳县医院收治的心功能不全伴不稳定心绞痛老年患者1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降血脂药物的选择不同分为2组,即常规组和瑞舒伐他汀组,在治疗前、治疗后3d、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测定患者的2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左心室高峰充盈率( LVPFR)、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EDD)、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NEDD)。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左心室功能比较显示,瑞舒伐他汀组在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LVEF、LVPFR大于常规组,并且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LVEF、LVPFR大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血管内皮功能比较显示,瑞舒伐他汀组在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EDD、NEDD大于常规组,并且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EDD、NEDD大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LVEF和EDD、NEDD的Pearson相关性显示,LVEF和EDD、NEDD呈正相关( r =0.741、0.736, P =0.036、0.014)。结论瑞舒伐他汀对老年CHD患者LVE和EDD有一定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不全(chronic renal dysfunction,CRF)患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与左室收缩功能损害的相关性研究.方法:将68例CRF患者分为血液透析组(32例)及未行血液透析组(36例),15例健康者为正常对照组,所有观察者均测定CRP水平,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各组之间CRP水平、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射血分数(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及室壁运动情况.结果:血液透析组及未行血液透析组CRP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液透析组高于未行血液透析组(P<0.05);血液透析组IVST、LVPWT较未行血液透析组及正常对照组增高(P<0.05),EF、FS较未行血液透析组及正常对照组降低(P<0.05);血液透析组左室壁运动均不同程度欠协调,未行血液透析组及正常对照组左室壁运动协调;血液透析组与未行血液透析组CRP水平与IVST、LVPW呈正相关,与EF、FS呈负相关.结论: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CRP水平明显增高,与左心功能损害程度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尿酸、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96例住院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8),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和晨服硫酸氢氯吡格雷75 mg,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睡前口服瑞舒伐他汀钙10 mg,均治疗4周。治疗后评估疗效,记录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尿酸(UA)和血脂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95.8%,高于对照组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减少,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血清VEGF和NO水平升高,而UA水平降低,观察组的VEGF和NO水平均升高,而ET-1、UA、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VEGF和NO水平均升高,而ET-1、UA、TC、TG和LDL-C水平均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横纹肌溶解,转氨酶升高及消化道反应发生率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瑞舒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可有效提高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疗效,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炎性反应、降低血脂水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和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的影响。方法 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治疗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20mg,1次/d,口服,两组共治疗30d。治疗前后测定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的浓度。结果两组治疗后均明显降低血浆hs-CRP和LP-PLA2的表达,并且治疗组降低二者更明显(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瑞舒伐他汀可以明显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hs-CRP和Lp-PLA2的表达。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雷米普利对舒张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作用。方法45只雄性Spar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心肌肥厚模型组和雷米普利治疗组。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手术制备心肌肥厚模型,造模12周后ig给予雷米普利1mg·kg-1,每天1次,连续12周。颈动脉插管法测定大鼠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左心室收缩压(LVSP)和左心室压变化速率最大值(±dp/dtmax);测定心脏重量指数和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Van Gieson染色法测定心肌间质和心肌血管纤维化程度;实时PCR法测定胶原Ⅰ型和胶原Ⅲ型mRNA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LVEDP和LVSP分别升高了103.9%和37.7%;LVMI、心肌间质和血管纤维化分别增加了35.5%,306.3%和104.1%;胶原Ⅰ型和胶原Ⅲ型mRNA表达分别上调2.1倍和4.4倍。与模型组大鼠比较,雷米普利组大鼠LVEDP,LVSP和LVMI分别降低了62.5%,27.4%和18.6%;大鼠心肌间质和心肌血管的纤维化分别降低了44.9%和55.6%;心肌组织胶原Ⅰ型和胶原Ⅲ型mRNA表达分别降低了44.8%和67.0%。结论雷米普利能改善高血压并发左心室心肌肥厚伴心肌舒张功能不全大鼠的心肌舒张功能,可能与其延缓心肌纤维化的病理进程有关,提示雷米普利对舒张性心力衰竭可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8.
刘雅楠  闫宏 《中国医药科学》2013,(23):116-117,126
目的:研究左旋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对高血压患者血清hs-CRP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在2012年9月~2012年12月期间从我院抽取高血压患者80例,随机分为“氨氯地平”组(A组)和“左旋氨氯地平”组(B组)各40例。于治疗前后监测血压;血清hs-CRP浓度,内皮素(endothelin,ET)。结果A组和B组治疗高血压总有效率分别为86.75%和89.52%,治疗后组间比较,B组SBP和DBP血压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为P=0.048和P=0.041);B组血清hs-CRP和ET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为P=0.006和P=0.018)。结论和氨氯地平相比,左旋氨氯地平片能更有效降低血压,并且能更好的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从而延迟动脉粥样硬化的产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河北省成年居民(18~69岁)中高血压患者危险因素状况.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确定样本,统一培训调查员,采用统一的调查表进行问卷、体格和血压测量、血样检测等方法.高血压分为三类亚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单纯舒张期高血压(IDH);收缩期舒张期高血压(SDH).结果 调查的4 200成年居民中有1 663例高血压患者,ISH、IDH、SDH分别占26.4%、23.2%、50.5%;构成比单因素分析显示:ISH在55~64岁组(33.0%)、女性(62.2%)、小学文化(34.6%);IDH在35~44岁组(39.7%)、男性(50.1%)、初中文化(44.9%);SDH在45~54岁组(36.6%)、女性(55.4%)、初中小学文化(63.3%)占的比例最高.多因素逐步聚类分析显示:三种高血压患者危险因素有不同的聚集性.结论 河北省成年居民中高血压患者以SDH为主,我们对不同的高血压患者应进行不同健康促进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