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植入式静脉输液港(IVAP)和超声引导下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乳腺癌化疗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了解输液港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12月本科336例行IVAP植入术患者和214例行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患者的病例资料,对2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间、导管维护间隔周期、导管维护操作时间、置管期间并发症、患者生活质量和费用进行比较。结果 IVAP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导管维护间隔周期、导管维护操作时间、置管期间并发症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PICC组(P<0.05);IVAP组导管相关并发症为穿刺点血肿,无穿刺点感染、皮疹、静脉炎及静脉血栓;PICC组导管相关并发症为穿刺点血肿、穿刺点感染、皮疹、静脉炎和静脉血栓等,IVAP组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PIC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VAP安全有效,简单可行,能够减少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清单式管理对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术后并发症等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12在该院行PICC置管的患者11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采用清单式管理。对比两组PICC置管一次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观察组PICC置管一次成功率(98.2%,55/56)高于对照组(87.50%,49/5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37,P> 0.05);导管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置管自我管理能力量表中日常导管观察、导管维护、导管管理信心、异常情况处理、带管日常活动得分均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6%,2/56)低于对照组(17.9%,10/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96、2.55、2.63、3.04、2.52、3.01,χ2=5.97,P <0.05)。结论 在PICC置管中采用清单式管理,能有效提高置管一次成功率,延长导管留置时间,提高患者置管自我管理能力,降低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与植入式静脉输液港(VPA)在临床中的应用来比较不同患者更适合于哪一种导管,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合理化建议。方法选择PICC组、VPA组各30例,分别统计置管成功率,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导管留置时间。结果 PICC组一次置管成功率93.3%,总置管成功率为100%;VPA组一次置管成功率96.7%,总置管成功率100%;两组并发症发生率,PICC组为20.0%,VPA组为3.3%(P<0.05);两组因意外因素致拔管留置时间,PICC组为1年左右,VPA组为2年以上。结论从长远期效果及患者生活质量考虑,在患者经济条件允许的条件下,需要二年以上的长期静脉输液的推荐使用VPA,反之推荐使用PICC。  相似文献   

4.
综合干预措施对中心静脉导管维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作为一种新型的静脉穿刺技术目前正被各大医院广泛使用,它不仅给护理操作带来了便捷,更为长期反复静脉注射的患者减少了痛苦。但由于其置管时间长,患者依从性差等因素,在维护过程中仍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影响其置管时间。为保证PICC维护中的安全,我科在PICC维护中行必要的综合干预措施,明显提高了患者对维护的依从性,减少了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延长了置管时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植入式静脉输液港(IVPA)和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乳腺癌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2月至2015年3月在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甲状腺乳腺外三科化疗患者160例,随机抽取分别采用此两种置管方式的患者各80例。观察并记录两组置管一次成功率、导管维护操作时间、导管维护间隔时间、导管留置时间、并发症以及费用,并对所收集资料行统计学分析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相比,满足P>0.05,IVPA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与PICC组无显著差别;P<0.05,PICC组导管维护操作时间要超过IVPA组;P<0.05前提下,PICC组小于导管维护周期;导管留置时间长于于PICC组(P<0.05);舒适度Kamofsky评分高于PICC组(P<0.05);皮疹及穿刺点感染各1例为IVPA组中与导管有关的并发症,静脉血栓及静脉炎均不会出现;13例静脉血栓、14例静脉炎、21例皮疹等为与PICC组导管关联的并发症,置管的72 h区间为其多发区域;7.5%为IVAP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显然PICC组(27.50%)要超过这一版本,满足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价值。IVAP组导管的价格为4600元/个,PICC组导管价格为1800元/个,前者为后者的两倍多。结论 IVPA运用过程中与PICC相比,其导管护理有着较短的时间,有着较长的留置及维护间隔时间,患者可以更为舒适接受诊断,相对降低了继发症及出现感染的概率,是甲状腺肿瘤患者静脉输液的理想通路,更适合在肿瘤化疗患者中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不同静脉置管方法在颅脑损伤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96例置管患者随机分为外周静脉穿刺导人中心静脉置管(PICC)组48例和锁骨下静脉组48例,分别观察两种方法置管的1次置管成功率、并发症及置管时间的长短。结果PICC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100%,而锁骨下静脉置管组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6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ICC组导管留置时间长于锁骨下静脉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锁骨下静脉组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邻近动脉损伤、导管脱落的例数较多,而PICC组发生静脉炎的例数则高于锁骨下静脉置管组。结论PICC导管的穿刺简便易行,并发症少,可长期留置。  相似文献   

7.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具有留置时间长的优点,适用于各类老年患者长期静脉输液治疗[1]。我们在使用PICC置管中发现,普通的置管方法受老年患者肘部血管条件的约束,易发生导管移位、断裂、静脉炎、渗液等并发症。而使用超声引导下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大肠癌患者化疗期间提供一个无痛性安全的静脉渠道,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化疗导致的静脉炎以及置管后局部感染。方法:采用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385例结直肠癌患者从PICC置管输入药物和观测临床置管结果。结果:应用PICC导管385例患者,其中337例是一次插管,成功率为87.6%,留置时间为18~361d,平均置管时间165d,其中89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穿刺部位感染。但也有研究显示PICC导管在体内最长可留置1年11月[1]。避免产生感染的关键是在置管时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和置管后心护理。结论:PICC置管为大肠癌患者提供一条安全有效的静脉渠道,确保大肠癌患者化疗的顺利,减少患者痛苦,但在置管及导管维护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对提高护理质量有着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肿瘤科护士长对中心静脉导管的护理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士玉  邹福清 《河北医药》2012,34(5):774-775
肿瘤科患者需要进行中心静脉置管的有下列三种情况:化疗患者;手术患者(测中心静脉压、静脉营养);晚期需长期输液的患者.我们采取两种中心静脉置管方法PICC、锁骨下静脉置管.每年置管400多例,我们强化护士长的管理,制定了中心静脉导管从穿刺到维护的专门的护理模式,取得了较好成效,本文将护士长对肿瘤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穿刺及维护的管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中心静脉导管穿刺的管理方法 1.1 患者需要中心静脉置管时由医生下医嘱. 1.2 护士得到医嘱后,由责任护士去评估患者,首先评估患者是否能行PICC置管,若可以则由护士进行PICC置管.否则护士将通知医生.  相似文献   

10.
外周静脉植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术是指通过外周静脉,将导管插入到锁骨下静脉,或者上腔静脉的置管方法,也称之为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1].由于高龄患者往往患有多种慢性病,住院时间长,疾病反复发作,PICC以其穿刺成功率高,患者痛苦少,操作简单、安全,不需要局部麻醉及缝线等优点为其提供了一条无痛性的输液管道,有效保护了血管.但也出现一些并发症,据国外文献报道置管后堵管发生率10%以上,做好护理尤其重要.本科室自2012年4月-2013年5月共有35例高龄患者使用PICC导管进行输液,有11例出现导管不同程度堵塞.本文对这些高龄患者PICC置管的护理及术后出现导管堵塞的处理对策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与颈内静脉置管(CVC)在妇科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53例妇科肿瘤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成甲组28例和乙组25例。甲组实行PICC,乙组实行CVC。对比两组置管成功率、置管操作时间、导管留置时间、静脉炎发生率。结果甲组一次置管成功率高于乙组(P<0.05);两组置管总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置管操作时间较乙组短(P<0.01);甲组导管留置时间较对照组长(P<0.01);甲组静脉炎发生率高于乙组(P<0.05)。结论 PICC与CVC在妇科肿瘤化疗患者中应用各有优缺,建议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不同深静脉置管方式在重症监护病房(ICU)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深静脉置管的合理应用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ICU 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深静脉置管患者125例,对其采用颈内静脉置管(75例)、锁骨下静脉置管(25例)、股静脉置管(9例)、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16例)方式置管,并进行常规护理及并发症的观察对比。结果 4种不同置管方式导管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501,P<0.01),其中PICC置管组导管留置时间较颈内静脉置管组、锁骨下静脉置管组显著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股静脉置管组并发症发生率较颈内静脉置管组、锁骨下静脉置管组及PICC置管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58、6.048、8.466,P=0.028、0.014、0.004),其中股静脉置管组发生率最高,颈内静脉置管组次之,PICC置管组最低。结论 4种置管方式各有利弊,在临床上可以互补,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来选择。在无禁忌证和血管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建议首选PICC置管。  相似文献   

13.
黄桂琴 《江苏医药》2006,32(4):396-396
外周静脉穿刺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其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内,用于为患者提供5d以上的中长期静脉输液及化疗用药,最长可留置一年。作者所在病区2004年9月~2005年6月成功完成PICC置管4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维护技术进社区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调查患者的一般情况、接受PICC维护地点分布、置管维护的方便情况、维护意向等.结果 发放问卷共250份,回收有效问卷248份.75.4%的患者认为PICC置管后带来不便,57.7%的患者希望在大医院接受维护,如果社区医院与大医院具有相同的PICC维护技术,50.8%的患者愿意到社区医院接受维护.结论 PICC维护技术进社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肿瘤化疗患者经外周静脉插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性感染的原因分析,探讨干预措施,降低感染的发生率。方法留置PICC的肿瘤化疗患者1000例,随机分为改良组和对照组,改良组410例,对照组59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导管置管、维护方法,改良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干预措施:六步洗手法洗手、专职护理人员在超声引导下,在PICC维护门诊置管、维护,穿刺部位选在肘关节以上;对比改良前后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结果改良组导管相关性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改进PICC置管环境、穿刺方法等干预措施,有效降低PICC置管的感染率,对保障输液安全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分析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血液病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对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行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59例血液病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化疗患者的PICC置管静脉与部位、置管时间、置管长度、置管留管时间与并发症发生的关系及其处理措施。结果本组59例血液病患者的穿刺成功者54例,穿刺成功率为91.5%;PICC置管长度为(45.28±6.29)cm,留管时间为最长达550 d。临床上置管过程中出现的主要并发症有静脉炎、渗血、导管异位和不完全堵管。结论外周置入导管的最佳穿刺时机应选在首次化疗时,穿刺部位首选患者右侧的贵要静脉,且实际的置管长度以比体表测量值短(2.6±1.4)cm;此外,良好的护理及维护对提高置管时间和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预防及护理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经过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使其头端送入上腔静脉的下1/3,靠近上腔静脉右心房入口处的深静脉置管术。PICC置管主要用于需7 d以上静脉补液的患者和需要多次化疗的患者,一般可留置1年左右。置管时间长,感染的机会就增加,感染是PICC置管最严重的并发症。骆小京和康继红[1]报道导管的感染率为3%。因此,导管的感染防治极其重要,本文就PICC导管感染的诊断标准、原因分析、预防护理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由外周静脉穿刺置管,使其导管末端位于上腔静脉的一种技术,临床上广泛用于需要中/长期静脉输液、反复输入血制品、静脉高营养及化疗、中心静脉压的测量等患者。近年来,PICC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PICC导管不断改进,PICC置管技术也不断改良,并发症的防治方法也越来越多,使并发症显著减少,置管时间延长,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李生陆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2):1790-1792
目的:探讨两种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外周中心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肿瘤患者100例分为A、B两组,A组65例,B组35例。A组采用德国贝朗PICC导管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B组采用美国ARROW公司的PICC导管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观察两组导管置管及使用情况。结果:两种导管置管过程中在一次置管成功率、术中渗血量、疼痛、操作时间等方面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过程中在使用时间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静脉炎、肢体肿胀、导管堵塞、感染、导管脱出等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置管可用于肿瘤患者常规化疗及营养支持治疗,可根据患者疗程、血管条件、经济状况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的PICC导管,  相似文献   

20.
外周导人中心静脉置管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是经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管,其顶端定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位置管术.由于PICC导管头部位于人体中心静脉,血流量大,能迅速降低液体渗透压及药物浓度,从而避免了化疗药物外渗引起的化学性静脉炎及组织坏死.适用于长期静脉输液、老年患者输液、肿瘤、肠外营养等,由于外周静脉中心导管具有安全、可靠、留置时间长等优点而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尤其适用于需要反复多次进行化疗的肿瘤患者.我科从2009年3月~21910年11月行PICC置管化疗23例,均采用德国巴德公司三向瓣膜式PICC管,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