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品管圈手段在减少中药房小包装饮片调剂差错中的作用。方法:按照品管圈的步骤,分析我院中药房小包装饮片发生调剂差错的原因,并查找真因,拟定对策并予以实施,同时进行效果确认。结果:试行品管圈活动小包装中药饮片调剂差错率由实施前的15.77‰,下降至实施后的6.46‰,目标达标率103.10%。参与中药房"本草圈"活动成员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都得到提高。结论:我院中药房开展品管圈活动,调动了员工工作积极性,提高了药房人员参与管理的意识,有利于促进药事管理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中药房中药饮片分剂量合格率。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收集并分析中药饮片调剂误差情况,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提高中药饮片分剂量合格率中,分析造成分剂量合格率低的原因,制订并实施相应对策,评估"品管圈"的活动成果。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中药饮片分剂量合格率由70%提升至98%。结论:在中药房开展品管圈活动,中药饮片分剂量合格率得到显著提升,从而改善中药饮片的调剂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基层医院药房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乐清市第五人民医院门诊药房中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比分析药房在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的药品质量管理情况,评价有形成果和无形成果。结果:门诊药房进行品管圈活动后每周平均药品调剂差错件数为12.2件,明显低于开展品管圈活动前的每周平均药品调剂差错件数41.3件,目标达成率为91.5%,进步率为70.5%;且进行品管圈活动后,门诊药房工作人员的各项能力评分项目显著提高。结论:品管圈活动在基层医院药房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好,降低了门诊药房药品调剂差错件数,提高了药房工作人员的各项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在门诊药房试行品管圈活动,降低调剂内差,促进合理用药,营造药师团队愉快的合作及学习成长的环境,提高科室人员参与自我管理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方法:依循“戴明循环”,按品管圈的10个步骤开展各项活动,对比活动前后每周平均差错次数,计算改善幅度.结果:每周平均差错次数由活动前的12.2次/周降低到4.5次/周,改善幅度为63.11%.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通过降低调剂内差,保证了患者用药安全,提升了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减少中药小包装拆零中的应用,以提高工作效率。方法: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减少中药小包装拆零中,分析造成中药小包装拆零的原因,制订并实施相应对策,评估品管圈的活动效果。结果:门诊中药房的处方拆零由改善前的276张/天降至改善后的108张/天,下降60.9%。结论:在门诊中药房开展品管圈活动,能有效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减少中药小包装拆零,提高药师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团队凝聚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析中药房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提高中药饮片管理质量的效果分析。方法:随机抽取医院中药房2022年6月未开展品管圈活动的200件中药饮片作为对照组,再随机抽取医院2022年9月已经在中药房开展品管圈活动的200件中药饮片作为观察组。结果:对照组中药饮片不合格处方有68张,观察组中药饮片不合格处方有31张,观察组处方不合格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中药饮片管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医护人员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房中药饮片管理中使用品管圈效果显著,可以提高医护人员对工作的积极性,对中药饮片质量控制水平也有所提升,从而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包装中药饮片调配差错的原因及如何做好差错防范工作。方法对我院中药房近一年内部检测所得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在小包装中药饮片调配环节中易出现的问题。结果每一项差错内容均有一定的比例。结论调剂工作责任重大,按照调配原则正确调配是可以避免差错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医院药剂科质量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成果。方法:在本院药剂科开展品管圈活动,将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的病房管理资料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管理方法,研究组则采取品管圈管理,对比分析两组的药剂质量管理情况。结果:经过品管圈活动,药剂科每周平均药品调剂差错件数为19.6例,明显低于活动前每周平均药品调剂差错件数(46.5件),进步率为57.85%,目标达成率为112.08%。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医院药剂科不仅降低了药品调剂出错率,减少了医疗纠纷,还提高了药房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与业务水平,保障了患者的用药安全,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协同合作能力,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小包装中药饮片调剂质量。方法:将浙江省嘉兴市中医医院中药房收集到的185份调剂差错进行分类、统计,并用帕累托图分析,找出调剂差错的主要问题和次要问题。结果:品种错误和数量错误是调剂差错的主要问题,质量错误是次要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减少这些差错的发生。结论:帕累托图分析法能快速有效地找到主要问题制定干预措施,是一种非常实用的统计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了解中药小包装饮片调剂差错类型及发生原因,提出解决对策,提高调剂质量。方法:采用抽取已调剂处方及现场核查正在调剂的处方的方法,汇总归纳不合格调剂处方。结果:小包装中药饮片调剂差错大致有8类,其中漏配差错最多,占总差错类型的32.94%。结论:小包装中药饮片有别于散装中药饮片的调剂,应完善落实工作流程,加强调剂制度的执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品管圈活动在药房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15年1月起将品管圈管理方法应用于药房管理,根据时期进行分组,统计2015年全年药房管理成效与2014年全年成效进行比较,品管圈应用内容包括成立品管圈小组、确立活动主题、制定目标及计划、实施计划,评价实施前后的药房调剂差错情况。结果:品管圈活动小组预期目标为将全年药房调剂差错发生率控制在0.8%以内,实际将调剂差错发生率控制在了0.46%,圆满完成目标;2014年全年药房调剂差错发生率为4.1%,在实施品管圈活动后药房调剂差错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用于药房管理能够有效的减少调剂差错事件,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全面提高药房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中药房开展中药调剂监管工作,探讨如何减少中药房不良事件和相关差错的发生。方法:选取浙江省江山市人民医院中药房开展服务质量监管前的28993张处方为开展前组,选取开展服务质量监管后的28174张处方为开展后组,对开展前和开展后两组处方相关不良事件数和调剂差错数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中药房开展管理前后由于管理疏忽造成的不良事件数量有显著差异,且差异存在着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房开展管理前后由于操作失误造成的不良事件数量有显著差异,且差异存在着统计学意义(P0.05);开展管理前后中药房中药调剂过程中出现的差错数量有显著差异,且差异存在着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房通过在常规管理措施基础之上开展中药调剂监管工作,显著减少了不良事件和调剂差错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门诊药房调剂内差,改善药事服务质量。方法:运用品管圈活动,主要步骤有成立品管圈、主题选定、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要因解析、对策拟定与实施等。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有形成果中,门诊调剂内差件数从活动前58.4件/周下降到31.2件/周,目标达标率为97.1%,进步率为46.6%;无形成果中,圈员能力评分由平均4~6分上升到7~9分。结论:品管圈活动显著降低了门诊药房调剂内差,提高了药事服务质量,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提高了药剂人员解决和发现问题的能力,为科室带来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中药饮片采用小包装分装技术,既有利于节约中药资源,又使调剂准确,减少差错,且完全改变传统调剂观念,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中药饮片由散装调剂到现今的中药饮片小包装调剂是中药饮片调剂历史性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提高中药处方调配准确率,减少出门差错,提高病人满意度。探索"品管圈"(QCC)在中药房管理中的应用,通过尝试推广"QCC"提高中药药事服务质量,营造团队合作精神。方法:针对活动主题,设定预期目标,利用"QCC"活动的各种改善手法,挖掘发挥个人潜能,通过团队力量,分析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并实施,同时评估该活动的效果。结果:通过开展"QCC"活动,中药处方调配内差件数明显下降,比例达50%以上,活动效果良好。结论:推行"QCC"活动,有目的地改善解决日常工作中细节问题,提高中药调配准确率,减少出门差错,有助于科室管理,对提高门诊药学服务质量,提高员工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参与管理意识和制度执行力都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运用品管圈活动减少中药饮片变异发生次数,提高我院中药房中药饮片质量。方法:利用品管手法寻找导致中药饮片发生变异现象的原因,针对真因提出并实施相应对策,再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有形成果中,中药饮片变异发生次数由24次/月减少至8次/月,活动前后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降幅度66.67%。无形成果中,圈员团队精神、解决问题能力、责任心等方面有较大提升,活动效果良好。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减少了中药饮片变异的发生次数,提高了我院中药房中药饮片质量。  相似文献   

17.
中药饮片小包装的生产、应用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药饮片采用小包装分装有利于保证药品质量 ,节约资源 ,调剂准确、减少差错 ,且调剂方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医院中药小包装饮片调剂内部差错原因,并针对差错原因采取相应措施,确保中药调剂工作质量。方法:对门诊2011年12月-2012年11月的中药小包装饮片调剂内部差错进行分析总结,针对各种原因提出具体防范措施。结果:采取一系列措施后,取得良好的效果,大幅降低了中药小包装饮片调剂内差,保障了患者的用药安全。结论:规范调剂操作规程、增强责任心是减少差错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在中药房开展品管圈(QCC)活动,提高中药饮片的管理水平。方法:2017年5月至2017年10月,英德市人民医院成立中药房QCC,并按照主题选定、计划拟定、现况分析、目标设定等八个步骤开展QCC活动。结果:中药饮片变质品种由每月14.33品次降到每月7品次,进步率达51.15%,中药师的品管手法及解决问题能力显著提高,活动效果良好。结论:开展QCC活动,能提高中药饮片的质量管理水平,有效减少药材损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改进中药房中药饮片斗谱编排,减轻调剂人员劳动强度并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为中医临床服务。方法:以传统中药饮片斗谱编排规律为指导,结合我院中药饮片临床使用频率、医师常规用药习惯及临床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编排中药饮片斗谱。结果:归纳中药饮片斗谱编排的合理性意见,总结适合本院中药饮片斗谱编排规律。结论:通过斗谱编排的改进,能够提高调剂质量,有效避免调剂差错,并能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医院药学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