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佟艳  张晶  钱荣华  李蕊 《河北医药》2010,32(24):3494-3495
目的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与正常妊娠患者的血清钙水平,探讨缺钙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关系,为预防和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提供依据。方法选取85例子痫前期疾病患者,其中轻度子痫前期45例,重度子痫前期40例,选择同期正常妊娠孕妇55例作对照组。测定其血清钙离子浓度,分析各组血钙水平。结果子痫前期轻度组和子痫前期重度组血清钙浓度、均比正常妊娠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痫前期重度组血清钙水平,低钙发生率显著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血钙可能是子痫前期疾病的一个诱发因素,而且子痫前期病情越重低钙越严重。有HDCP倾向的高危孕妇补充一定量的钙剂后血浆钙离子浓度可恢复至正常孕妇水平,同时可预防HDCP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血清IFN-γ、IL-6的水平与患者病情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Elisa法检测血清IFN-γ、IL-6在30例轻度子痫和28例重度子痫前期及35正常孕妇中的水平。结果轻、重度组子痫前期患者血清IFN-γ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重度组血清IFN-γ高于轻度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血清IL-6的水平随着患者病情加重而呈降低趋势,但轻、重度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清IFN-γ/IL-6比值与患者病情呈正相关(P<0.05)。结论 IL-6和IFN-γ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与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测定了52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子痫前期组)及50例正常妊娠妇女(对照组)血清脂联素、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结果子痫前期组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甘油三酯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减低(P<0.05)。子痫前期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与甘油三酯水平呈明显负相关(P<0.01);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子痫前期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与脂质代谢紊乱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患者血脂、脂蛋白、载脂蛋白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检测子痫前期(PE)患者70例(除外患有其他疾病的孕妇)作为研究组,其中子痫前期轻度组(轻度PE组)及子痫前期重度组(重度PE组)各35例,并收集30例同期正常晚孕妇女作为对照组,测定其血脂、脂蛋白、载脂蛋白水平。结果轻度PE组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重度PE组患者血清TC、TG、LDL明显高于轻度PE组(P<0.01),高密度脂蛋白(HDL)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PE组载脂蛋白AI(ApoAI)低于对照组(P<0.01),载脂蛋白B(ApoB)则高于对照组(P<0.01),重度PE组动脉粥样硬化指数[(TC-HDL)/HD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PE患者存在明显的脂类、脂蛋白和载脂蛋白代谢异常,具有动脉粥样硬化高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2015年2月~2016年4月,选取我院收治的11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结合第八版《妇产科学》一书中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诊断标准将其分为妊娠期高血压组25例、轻度子痫前期组25例、重度子痫前期组45例、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组15例;选取30例同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检测并对比4组研究对象的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结果:对照组的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为(44.7±13.8)ng/mL,妊娠期高血压组是(39.8±8.4)ng/mL,轻度子痫前期组是(36.5±8.5)ng/mL,重度子痫前期组是(28.2±10.2)ng/mL,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组是(22.1±10.1)ng/mL,正常孕妇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明显高于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轻症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较重症患者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维生素D摄入不足会增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风险,所以要及时地为孕妇补充维生素D,以有效地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患者早期肾损害与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C)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90例(其中妊娠期高血压40例、轻度子痫前期30例、重度子痫前期20例)及90例正常孕晚期妇女,检测其血清胱抑素C(CysC)、24 h尿蛋白定量(24hUTPr)、血尿素氮(Urea)、肌酐(Scr)和尿酸(UA)水平,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各组的CysC、24hUTPr、UA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子痫前期和重度子痫前期组的Urea、Scr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ysC、24hUTPr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Urea水平在妊娠高血压、轻度子痫前期与重度子痫前期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cr水平在妊娠高血压与轻度子痫前期、重度子痫前期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UA水平在三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4hUTPr与CysC呈正相关(r=0.699,P< 0.01),与Urea、Scr、UA均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 血清CysC可作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早期肾损害的诊断及监测的敏感指标;联合检测24hUTPr,对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血脂水平与各类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轻度子痫前期、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脂代谢特点,了解血脂代谢紊乱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关系。方法收集395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分为3组:妊娠期高血压组31例,子痫前期轻度组198例,子痫前期重度组166例。同时选择无妊娠并发症的健康孕妇200例为对照组。检测血清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脂(TRI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载脂蛋白A1(APOA)、载脂蛋白B100(APOB)、脂蛋白a(LPa)进行比较。结果 3组血脂水平TRIG、HDL-C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LPa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PIH患者随着病情不断加重,血脂代谢紊乱越来越突出,加强血脂监测,及早干预并纠正紊乱以保证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8.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外周血和蜕膜Th1/Th2失衡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外周血和蜕膜组织中CD4 T辅助细胞(Th1)和(Th2)细胞免疫反应的变化,探讨Th1/Th2比率失衡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选取住院分娩的子痫前期(PE)患者25例(子痫前期组,包括轻度10例和重度15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10例,同期住院分娩的正常孕妇12例和自愿参与实验的年龄匹配的健康未孕妇女12例作为对照组,治疗前抽取各组实验对象空腹肘静脉抗凝血0.5m l送流式检验Thl,Th2细胞百分比及Thl/Th2比率。三组孕妇均于剖宫产术胎盘娩出后,立即搔刮子宫腔取蜕膜制成单细胞悬液,分离离心收集淋巴细胞送流式检验Thl,Th2细胞百分比及Thl/Th2比率。结果①子痫前期组外周血Thl细胞百分比(16.18±3.93)%高于其它各组(P<0.01),PE患者Th1/Th2细胞比率(16.75±3.84)均高于其余各组(P<0.05)。②子痫前期组蜕膜组织中CD4 T细胞中Thl百分比(37.83±12.04)%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01),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蜕膜组织中Thl细胞百分比(16.30±5.36)%也高于正常妊娠妇女(11.79±4.61)%(P<0.05)。PE患者Thl/Th2比率(26.70±9.40)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01),重度PE组(30.11±10.42)高于轻度PE组(21.59±4.25)(P<0.05);妊娠期高血压患者Th1/Th2比率(13.13±5.62)也高于正常妊娠妇女(7.61±4.63)(P<0.05)。结论子痫前期患者体内存在着免疫失衡现象。Thl/Th2细胞平衡向Thl漂移,Th2受抑制可能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包括子痫前期和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正常妊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on disordercomplicating pregnancv)患者分娩前后血清瘦素、胰岛素及血糖变化的特点及相关性: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母儿血清瘦素和胰岛素含量.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母儿血清葡萄糖含量。结果(1)瘦素水平:母血产前高于产后及脐血,病情越重差异越明显(P〈0.05和P〈0.01)。产后迅速下降,各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2)胰岛素水平:各组产前母血高于产后及脐血(P〈0.01),病情越重越高(P〈0.01)。产后迅速下降.产后子痫前期轻度组和妊娠期高血压组间尤明显差异(P〉0.05),其它符组有明显差异(P〈0.01)。脐血子痫前期重度组明屁高于其它各组(P〈0.01)而其它各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3)血糖水平:除正常妊娠组,各组母血产谪明显高于产后和脐血(P〈0.01).(4)胰岛素,血糖比值:母血产前高于产后及脐血(P〈0.01),产前病情越重比值越高(P〈0.01),产后子痫时期轻度组与妊娠期高血压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其它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脐血子痫前期重度组高于其它各组,子痫时期轻度组高于正常妊娠组(P〈0.01,P〈0.05)。结论妊娠期存在高胰岛素血症、高瘦素血症。同时也存在胰岛素及瘦素抵抗:孕妇血清瘦素、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血糖比值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子痫前期患者血清中的浓度变化,以及子宫胎盘床螺旋动脉的相应变化,探讨sFlt-1和VEGF在子痫前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测定轻度子痫前期、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及正常妊娠妇女外周血清中sFlt-1和VEGF的浓度。同时按照Robertson方法,获取胎盘床活检标本,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子痫前期组与对照组胎盘床螺旋动脉的生理性变化。结果(1)子痫前期组各组外周血清中sFlt-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子痫前期重度组高于子痫前期轻度组(P<0.05);(2)子痫前期组各组外周血血清中VEGF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子痫前期重度组低于子痫前期轻度组(P<0.05)。正常妊娠组与子痫前期组胎盘床蜕膜螺旋动脉的生理性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痫前期组肌层螺旋动脉的生理性改变明显少于正常妊娠组,2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中升高的sFlt-1和降低的VEGF以及相应的肌层螺旋动脉生理性改变可能与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病有关,并参与了子痫前期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1.
童重新  邢小芬  乔书花  刘琳  丁占平 《河北医药》2012,34(20):3060-3062
目的对比早发型与晚发型子痫前期临床生化指标,为抗凝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子痫前期患者220例,以孕龄34周为界,分为早发型包括轻度40例(A组),重度60例(B组),与晚发型轻度60例(C组),重度60例(D组),对比4组凝血纤溶指标,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血脂的差异。结果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血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均缩短,血小板计数(PLT)下降,而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DD)、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均升高,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升高,与晚发型对比,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血B(apoB)明显高于晚发组;而HDL、apoA低于晚发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存在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处于过高凝状态,抗凝治疗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2.
李季滨  岳文芳  代聪伟  孙娅 《河北医药》2009,31(24):3360-3362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PE)孕妇血清中对氧磷酶活性(PON)、丙二醛(MDA)含量与PE发病及病情轻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PE患者60例作为试验组,另取健康晚孕期女性4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和观察PE孕妇血清中PON活性、MDA含量变化。结果试验组孕妇血清中PON活性(99±33)kU/L显著低于对照组(140±33)kU/L(P〈0.01),其中重度PE组PON活性(82±30)kU/L较轻度PE组(116±27)kU/L明显降低(P〈0.01),轻度PE组亦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孕妇血清中MDA含量(6.1±1.6)n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4.4±0.9)nmol/L(P〈0.01),其中重度PE组MDA含量(7.1±1.5)nmol/L较轻度PE组(5.2±1.0)nmol/L明显升高(P〈0.01),轻度PE组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ON活性、MDA含量高低与PE发病及病情轻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血清学指标与尿蛋白值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产科子痫前期孕妇42例作为研究组,同期选取正常孕妇4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AST、ALT、GGT、TP、ALB、Urea、Cr、UA、b2-MG、LDH和24 h电泳检测尿蛋白UPRO,比较两组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研究组血清学指标(AST、ALT、GGT、Urea、Cr、UA、b2-MG、LDH)和尿蛋白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TP、ALB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上述指标可能参与子痫前期病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终止妊娠的时间,方式及围生儿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分娩的335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终止妊娠时间方式对母儿预后的影响。结果本资料中的335例产妇均痊愈出院,两例发生子痫,经解痉降压扩容及对症处理后痊愈出院,围生儿情况,新生儿窒息39例,新生儿死亡5例。无1例产妇死亡。结论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应根据发病孕周,病情的轻重程度,合并症的有无,胎儿的孕龄,生长发育成熟度等,采取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患者终止妊娠的时间最好延迟至34孕周以后,终止妊娠方式首选剖宫产,但对妊娠达到或接近32孕周的患者,期待治疗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选择最佳时机终止妊娠对降低围生病率及母婴病死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各项生化指标在预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妊娠结局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0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住院的115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和117例正常妊娠者的临床资料及各项生化指标,包括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蛋白、白蛋白、胆汁酸、尿素、肌酐、尿酸、β2-微球蛋白(β2-MG),比较两组资料的差异,同时,观察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分析其与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重度子痫前期组ALT[(22.36±24.44)比(10.44±7.51)U/L]、AST[(31.08±27.23)比(18.37±6.99)U/L]、GGT[(28.47±39.81)比(10.79±7.50)U/L]、胆汁酸[(5.64±4.40)比(3.34±1.84)μmol/L]、尿素[(5.73±2.21)比(3.49±0.95)mmol/L]、肌酐[(78.42±32.23)比(62.30±10.36)μmol/L]、尿酸[(390.10±97.84)比(274.48±59.98)μmol/L]及β2-MG[(3.42±1.21)比(2.19±0.44)mg/L]均高于正常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蛋白[(57.83±6.64)比(66.50±6.01)g/L]和白蛋白[(28.33±3.87)比(33.40±2.82)g/L]均低于正常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子痫前期患者ALT、GGT和LDH异常者其妊娠结局较ALT、GGT和LDH正常者差。结论多项生化指标的变化可提示重度子痫前期的发生,ALT、GGT及LDH异常时提示重度子痫前期病情严重,可能出现不良围产儿结局。临床医生应重视这些指标的异常变化,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预防妊高征的发生与发展,改善围产儿结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合并HELLP综合征对母婴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度子痫前期并发HELLP综合征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完全性组(30例)和部分性组(35例)患者的实验室数据和母婴妊娠结局。结果完全性组血小板计数低于部分性组,AST、ALT、乳酸脱氢酶和总胆红素均高于部分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性组孕产妇胎盘早剥、急性心力衰竭、肺水肿、脑水肿、产后出血发生率高于部分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性组胎儿生长受限、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高于部分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孕产妇死亡发生,围生儿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重度子痫前期并发HELLP综合征患者应及时诊断并治疗,可改善母婴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7.
吴萍  谭晓燕 《中国药业》2013,22(8):97-98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丹参治疗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满足期待治疗7 d患者75例随机分为4组,A组18例按常规处理,在此基础上B组(20例)加用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C组(19例)加用丹参注射液,D组(18例)加用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和丹参注射液。比较并记录各组临床效果。结果 4组治疗前后尿蛋白升高不明显,B组、D组治疗后D-二聚体有所下降,尿酸无明显升高,B组、C组、D组治疗后天门冬氨基转氨酶无明显升高。结论硫酸镁能有效解痉,低分子肝素能缓解血管内皮损伤,对肾小球滤过功能损伤有保护作用,低分子肝素和丹参均有助于防止肝细胞进一步破坏。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通过随机对照研究,探讨静脉输注白蛋白纠正重度子痫前期合并低蛋白血症对预后的影响,验证其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126例孕龄32~34周重度子痫前期合并低蛋白血症的孕妇,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分别予积极纠正低蛋白血症治疗及仅维持血清白蛋白20g/L以上治疗,观察两组剖宫产率、胎盘早剥率、产后出血率、子痫率,胎儿窘迫发生率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等预后及对肝肾功能的影响。结果治疗组剖宫产率、胎盘早剥率、产后出血率、子痫率;胎儿窘迫发生率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有显著降低;有减少患者急性左心衰发作趋势,肝酶、血清肌酐、尿蛋白未见加重并在产后1周时肝酶较对照组有改善的趋势。结论在重度子痫前期合并低蛋白血症患者中输注人血白蛋白积极纠正低蛋白血症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吴璠  华绍芳  李月琴 《天津医药》2016,44(6):759-762
摘要: 目的 探讨孕前肥胖的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临床特点及对围产儿多系统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产科住院的早发型子痫前期产妇 111 例, 按孕前体质指数(BMI)分为正常组(BMI<28 kg/m2) 56 例和肥胖组(BMI≥ 28 kg/m2) 55 例, 比较 2 组产妇基础体质量、 基础 BMI、 孕期增重、 高危因素、 临床特征、 血脂指标及新生儿临床特点,并分析产妇血糖、 血脂指标与新生儿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肥胖组产妇更易发生血液浓缩和血脂代谢紊乱, 血脂水平、 糖化血红蛋白 (HbA1c)、 血细胞比容、 血小板及纤维蛋白原均显著高于正常组; 引发新生儿酸中毒及心脏等脏器损害, 肥胖组新生儿出生 Apgar 评分、 pH、 血糖显著低于正常组, 而剩余碱 (BE)、 乳酸 (LAC)、 肌酸激酶 (CK)、 肌酸激酶同工酶 (CKMB) 高于孕前正常组 (均 P<0.05); 相关分析示产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 总胆固醇 (TC)、三酰甘油(TG)及 HbA1c 与新生儿 Apgar 评分、 pH 呈负相关, 与新生儿 LAC、 CKMB 呈正相关(P<0.05 或 P< 0.01)。结论 孕前肥胖的早发型子痫前期产妇所发生的脂代谢紊乱与母婴围产结局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