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观察带桡动脉返支筋膜蒂桡骨茎突骨瓣移植治疗不稳定腕舟骨骨折疗效。方法:2005年6月~2008年6月不稳定腕舟骨骨折21例,采用带桡动脉返支筋膜蒂桡骨茎突骨瓣手术治疗。结果:21例患者均获随访1~2年,骨折均治愈,愈合时间3~4月。结论:带桡动脉返支筋膜蒂桡骨茎突骨瓣治疗不稳定腕舟骨骨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何武兴 《中医正骨》2004,16(6):44-45
自1995年以来,作者采用桡动脉返支为蒂桡骨茎突瓣植入术治疗陈旧性腕舟骨骨折不连12例,以重建腕舟骨血液循环,促进骨折的愈合.术后随访4~24个月,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腕舟骨骨折占腕骨骨折的71.2%,其中舟骨腰部骨折最常见,占舟骨骨折的70%,舟骨结节及近端骨折各占10~15%[1]。由于骨折端承受剪力大及血运不良,骨折迟缓愈合、不愈合及骨折及近端缺血性坏死多见。笔者自1989年以来,采用手法复位、夹板固定、配合...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18岁。1989年5月26臼从3米高房上坠下摔伤右腕,2小时后就诊。检查:右腕部肿胀,触痛,腕前后径增大、被动伸腕伸指时,拇食中指麻木,手指末梢血液循环正常。X线正位片示腕关节长度变短,舟状骨中段骨折,头骨与桡骨远端几乎接近,月骨明显向尺侧移位,与三角骨重叠,尺桡骨茎突骨折,腕豆骨近端有大米样大骨折片,稍有移位;侧位片示月骨和桡骨远端关系正常,其它腕骨向月骨背侧脱位(见封二图一)。诊断:右经舟骨月骨周围性腕骨脱位并  相似文献   

5.
带血管蒂桡骨茎突骨瓣移植治疗腕舟骨骨不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腕舟骨由于其解剖特殊性,骨折不愈合发生率可达46%[1],尽管治疗方法甚多,但总体效果不理想,笔者自1992年1月以来,采用带桡动脉返支血管为蒂桡骨茎突骨瓣移植治疗腕舟骨骨不连14例,效果良好,本文试从解剖学、生物力学方面探讨骨不连发生的原因,并分析本方法治疗优势,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腕舟骨骨折是手腕部常见的损伤。由于其解剖特点,创伤导致血液供应被破坏后,虽经早期固定治疗,也极易发生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以及缺血坏死,导致腕关节疼痛或遗留功能障碍等问题。自2001年2月以来,我们应用桡动脉返支为蒂桡骨茎突瓣转移治疗腕舟骨陈旧性骨折1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2例,男11例,女1例。年龄16~32岁,平均22岁。病程2~14个月,平均5个月。均为腕舟骨腰部骨折并骨不连,近端缺血性坏死。临床表现10例有腕关节桡偏活动受限伴疼痛,患手握力下降,持物时疼痛;2例仅有腕关节疼痛,鼻烟窝区有压痛。X线片…  相似文献   

7.
腕舟骨骨折在腕骨诸骨骨折中最常见 ,也是易发生骨缺血性坏死部位之一 ,传统治疗方法多是手术为主。笔者在近 2年临床中单纯用骨康泰灵注射液局部注射、治疗 2例 ,疗效明显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2例均是男性 ,1例 6 6岁舟骨腰部骨折 ,1例5 5岁 ,舟骨近端骨折 ,均由外伤所致 ,骨折治疗 12周后 ,经 X线片显示骨折部位致密、变形无菌性坏死 ,骨折线仍可见骨折部位压痛明显 ,腕关节疼痛。2 治疗方法2 .1 药物 骨康泰灵注谢液 2 ml局部注射。2 .2 操作方法 局部常规消毒用 5 ml注射器抽取骨康泰灵 2 ml,将针头插入腕舟骨腰部或近端 ,在…  相似文献   

8.
桡骨茎突楔形截骨治疗陈旧性腕舟骨骨折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杨保东  王济瀚 《中医正骨》2001,13(11):43-43
自 1994~ 2 0 0 0年 ,作者采用桡骨茎突楔形截骨法治疗陈旧性腕舟骨骨折 19例 ,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 19例中 ,男 17例 ,女 2例。年龄 18~ 40岁。右手 16例 ,左手 3例。均有外伤史 ,近端骨折 4例 ,腰部骨折 15例。初诊时均有不同程度的鼻咽窝部肿胀、压痛 ,被动伸拇、食指时疼痛加重 ,腕关节桡侧偏斜时疼痛明显。伤后均采用短臂石膏管型固定 ,包括第 1掌指关节 ,固定 6~ 12周不等。外伤至此次来诊时间 6~ 10个月 15例 ,11~ 14个月 2例 ,15~ 2 0个月 2例。X线片示骨折端硬化 15例 ,腕舟骨有囊性变 3例 ,骨折近端…  相似文献   

9.
腕舟骨骨折(fracture of scaphoid bone)是临床腕部常见的骨折,占腕骨骨折的71.2%,占人全身骨折的0.5%。好发于15~40岁的男性,男性与女性之比为6∶1。腕舟骨通过韧带与腕部月骨、头状骨、大多角骨、小多角骨并与桡骨远端共同构成关节,是连接近排腕骨与远排腕骨的杠杆。腕舟骨骨折后常出现腕背伸不稳定,慢性疼痛,如治疗不当,延迟愈合,  相似文献   

10.
腕舟骨骨折是较常见的腕骨骨折,占腕部骨折的10%以上,约占腕骨骨折的80%,多发于青壮年。由于腕舟骨的解剖位置特殊,骨折后难以获得稳定的固定,骨折不愈合或迟缓愈合较多见。笔者自1995年以来,采用“P”型掌侧板超关节固定治疗腕舟骨骨折20例,获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20例,其中4例陈旧性腕舟骨骨折。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最大49岁,最小18岁。腕舟骨腰部骨折13例,近端骨折5例,头部骨折2例。2 治疗(固定)方法制(取)长度相当于前臂远端2/3至掌横纹、宽度适当的夹板1块,取1个8cm或6cm宽的绷带用同等宽度胶布使其整个竖向…  相似文献   

11.
桡骨茎突骨柱植骨治疗腕舟骨骨折不愈合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桡骨茎突骨柱植骨克氏针固定术治疗腕舟骨骨折不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3例患者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并植骨治疗,腕部桡侧手术入路,克氏针内固定,桡骨茎突凿取一约(1.5~2.0)cm×0.4cm的骨柱进行植骨。结果:随诊30例,随诊率90.91%,随诊时间1~2年,优25例,良3例,差2例。结论:桡骨茎突骨柱植骨克氏针固定术治疗腕舟骨骨折不愈合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腕舟骨骨折是较常见的腕骨骨折 ,占腕部骨折的 1 0 %以上 ,约占腕骨骨折的 80 % ,多发于青壮年。由于腕舟骨的解剖位置特殊 ,骨折后难于获得稳定的固定 ,骨折不愈合或迟缓愈合较多见。笔者自 1 995年以来 ,采用“P”型掌侧板超关节固定腕舟骨骨折 2 0例 ,获满意疗效 ,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0例 ,其中 4例是陈旧性舟骨骨折 ;男性 1 2例 ,女性 8例 ;年龄最大者49岁 ,最小 1 8岁 ;腕舟骨腰部骨折 1 3例 ,近端骨折 5例 ,头部骨折 2例。1 .2 治疗 (固定 )方法 制 (取 )长度相当于前臂远端 2 / 3至掌横纹、宽度适…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经桡骨茎突截骨Her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新鲜腕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采用经桡骨茎突截骨Herbert 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的16例新鲜舟状骨骨折(其中Herbert分型B1型2例,B2型9例,B3型1例,B4型4例)患者进行随访,采用Jiranek腕骨骨折疗效标准评价(主观评价)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优12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达93.75%.结论:经桡骨茎突截骨Her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新鲜腕舟骨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固定可靠,利于早期功能恢复,骨折愈合率高,后期创伤性关节炎发生率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腕舟骨骨折在腕部骨折中最为常见,约占全身所有骨折的2%~7%,及约占腕部骨折的82%~89%左右[1]。腕舟骨骨折约70%左右发生在腰部,作为连接近排和远排腕骨的杠杆,腕舟骨骨折后对腕部关节的活动性和稳定性影响较大;且其表面大部分为关节软骨,血供来源较单一,易受骨折的影响;故在临床诊断上对腕舟骨骨折的诊断和治疗若不及时,易致腕关节不稳,腕部慢性疼痛及创伤性关节炎,骨折延迟愈合、骨不连或骨坏死等,因此对腕舟骨骨折正确及时的诊  相似文献   

15.
黄岩石 《中医正骨》2009,21(10):55-56
腕舟骨骨折是腕骨骨折中常见的类型,约占全部腕部骨折的51%~90%^[1]。由于舟状骨本身的血供特点,骨折后易发生不愈合,甚至骨缺血性坏死。2002年3月至2006年5月,笔者采用带筋膜骨瓣转移联合Herbert螺钉或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腕舟骨骨折骨不连患者1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腕舟骨骨折的发生,多为间接暴力。跌倒时,手掌先着地,腕关节强力桡偏背伸,暴力向上传达,舟骨被锐利的桡骨关节面的背侧缘或茎实缘切断。骨折可发生在腕舟骨腰部,近端或结节部,其中以腰部为常见。由于掌侧腕横韧带附着在舟骨结节部,而舟骨其余表面多为关节软骨所覆...  相似文献   

17.
腕舟骨骨折及其诊疗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腕舟骨骨折是腕部最常见的骨折 ,有资料统计占腕骨骨折的 71.2 % 〔1〕。该损伤绝大部分发生于青壮年男性。因跌倒时 ,腕关节处于极度背屈和轻度桡偏位 ,故有 17%的患者可同时合并有前臂及其他腕骨骨折〔2〕。由于腕舟骨在腕部的特殊位置 ,骨折后难于获得稳妥的固定 ,加之其特殊的解剖与血液供应特点 ,易造成延迟愈合或不愈合。1 局部解剖1.1 腕舟骨的解剖学特点〔3〕 腕舟骨位于近排腕骨的桡侧 ,其形细长似舟 ,长轴斜向前外下方 ,其全体可分为头、腰、尾 3部分。头部位于远端 ,嵌卡于大多角骨及头状骨之间 ,背侧有一结节 ,其上有韧带附…  相似文献   

18.
李伟  闻亚非 《中医正骨》2010,22(9):55-55,57
月骨周围性腕骨背侧脱位合并舟骨骨折属于月骨周围性腕骨脱位同时涉及舟状骨骨折的范畴,由我院名老中医闻善乐主任医师在1983年首次命名。相对于单纯骨折和脱位及经舟骨月骨周围性腕骨脱位,其损伤机制更为复杂,舟骨骨折不愈合、骨坏死及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率也明显高于前者。  相似文献   

19.
Colle's骨折伴腕舟骨骨折6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olle’s骨折同时伴腕舟骨骨折的报道虽然不多,但此种损伤并非少见。自1983~1999年,作者通过对1015例Colle's骨折的严格检查后发现有66例伴不同程度的腕舟骨骨折,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66例中男41例,女25例;年龄最小23岁,最大68岁,平均37.5岁;左侧27例,右侧38例,双侧1例。其中腕舟骨结节部骨折3例,腰部骨折60例,近端骨折3例。伴多腕骨骨折并脱位者2例,伴尺骨茎突或桡骨茎突骨折者23例。新鲜骨折57例,其中有移位者18例,无明显移位者39例;陈旧性骨折9例,有移位者3例,无明显移位者6例,骨坏死2例,早期1例,晚期1例。1…  相似文献   

20.
白新文 《中医正骨》2007,19(11):66-69
腕舟骨骨折较为常见,易致骨折延迟愈合和骨不连,晚期可致创伤性关节炎和腕关节不稳定〔1,2〕。近年对其治疗进展较快,但许多观点并不一致,存在较大分歧。现将腕舟骨骨折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1新鲜腕舟骨骨折新鲜腕舟骨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主要取决于骨折的位置、稳定性,患者的职业及患者的意愿等因素。治疗方法包括:①传统的腕关节石膏外固定;②石膏外固定辅以必要的运动支具固定;③经皮复位内固定;④切开复位内固定等。手术方法及内固定物的选择主要根据骨折特点和术者的经验及熟练程度而定。1.1非手术治疗对于新鲜无移位的稳定的腕舟骨骨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