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祖国医学认为,人体的生命活动具有一定的周期节律性,且与自然息息相应。如一年四季中阴阳变化存在着“春夏阳气多而阴气少,秋冬阴气多而阳气衰”的规律,一天中阴阳变化亦有规律,如《素问·金匮真言论》所云:“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  相似文献   

2.
<正> 一、小青龙汤治寒饮咳喘(小儿迁延性肺炎)小儿咳喘原因不一,寒饮所致者较为多见,尤其是小儿迁延性肺炎,用小青龙汤加减多能获得满意疗效。案1 王某,男,5岁。曾因患肺炎3次入院。本次入院经用抗生素治疗,发热虽减,但咳喘时轻时重,双肺底仍有散在的小水泡音,迁延2个月未愈,遂请中医诊治。刻诊:咳嗽,喉中痰鸣,咳重则喘,面黄形瘦,不思饮食,  相似文献   

3.
4.
定时发病治验四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床中常见有定时发病的病例,笔者运用十二经脉气血流注理论,根据发病时间规律辨证治疗,效果满意,现予介绍。一、未、申时头痛案朱某,女,39岁,1990年6月10日初诊。患者5天来每于13时至16时前额剧烈胀痛、昏蒙,连及目眶,伴有胸脘胀闷、恶心、小便黄赤等。查其形体肥胖,舌红苔白厚腻,脉洪滑。血常规及五官科检查未见异常。证属湿热扰于手足太阳之经脉。法当清  相似文献   

5.
唐承孝 《江苏中医》1989,10(6):15-16
  相似文献   

6.
温经汤出自《金匮要略》,功能温经养血 ,祛瘀生新。临床应用广泛 ,尤其对于妇科疾患有较好疗效。笔者运用此方随证加减 ,获得良好的疗效。寒凝痛经女 ,2 0岁 ,2 0 0 0年 3月 1 8日初诊。患者 1 3岁月经初潮 ,经期不准 ,经前及经期小腹疼痛难忍 ,轻按则舒 ,重按痛甚 ,遇寒加重 ,  相似文献   

7.
一、寒邪内陷,阳虚痰凝梁×,男,58岁。1985年2月12日诊。患慢支、肺气肿多年,每值春冬辄发咳瑞。去冬以来,咳喘频作,痰涎清稀多泡,时流清涕,重裘难温。症见:动则喘剧汗出,呼多吸少,胸闷胁胀,气上冲胸,头昏心慌,夜多喘醒,神疲腿软,脘痞纳呆,口干不饮,间有便溏,尿量较少,背凉肢冷,头面虚浮,晦滞泛青,唇绀,舌淡胖现紫、苔薄白,脉细沉紧。胸片:两上中肺纹理增  相似文献   

8.
例 1:王某 ,男 ,33岁 ,1993年 11月 10日初诊。近 1月来 ,每日傍晚定时干咳嗽 ,咳时牵引胸胁作痛 ,口干音哑 ,面热烦躁 ,汗出心慌 ,服多种中西药未能控制 ,曾作胸透排除结核。考其干咳见于傍晚 ,脉弦细 ,舌红无苔等症 ,认为邪热伤肺 ,郁而化燥。投养阴清肺汤 2剂不效 ,复改投清燥救肺汤 2剂后咳嗽益剧 ,又增腰酸 ,便泄 (日达 4~ 5次 ) ,双足清冷。细询之 ,咳嗽发作于每日傍晚 7~ 11(戍亥 )时 ,由轻渐重 ,而深夜 11时以后渐见缓和 ,且诸症依时并现 ,余时一如常人。因思戍亥时为少阴肾经所值 ,清金润肺不应而肾阳虚弱显见 ,认为证系肾阳虚不…  相似文献   

9.
手汗 ,是指手心局部汗出 ,而其他部位无汗或汗出不明显。近年来 ,笔者偶遇二例手汗患者求治 ,经细心揣摩 ,辨证施治 ,皆获痊愈 ,现介绍如下。  病例 1 ,潘某某 ,女 ,46岁 ,干部。自述三四年来常手心汗出 ,近两年来 ,症状加重 ,严重时可见手心部汗出如渗水 ,须臾时分 ,手心部可见汗水一汪 ,故常以手绢握于手中。初时患者不以为意 ,后求治于西医 ,医不以为病 ,故延至今。余详细问之 ,患者除手汗之外 ,常伴有胃中糟杂 ,口渴欲饮 ,口苦 ,大便干燥 ,小便发黄 ,心烦失眠 ,痔疮便血等症状。查其舌脉 ,舌红少津、苔微黄 ,脉滑而微数。  阳加于阴…  相似文献   

10.
午时头晕刘某 ,女 ,2 4岁 ,干部 ,1 999年 1 0月 1日就诊。患者 2周来每至中午 1 2时许即定时发作头晕 (非旋转性 ) ,至下午 4时后可自行消失 ,无恶寒发热及目赤头痛 ,饮食睡眠及二便正常。曾多方治疗不效。细询病史 ,知其每日晨起常感口苦咽干 ,并有微热 ,体温多在 37.2~ 37.7℃之间 ,结合其舌淡苔白 ,脉弦细之象 ,辨证为邪郁少阳 ,投以小柴胡汤治之。处方 :柴胡 2 4 g,黄芩 1 5 g,党参 1 0 g,甘草 6g,生姜 3片。水煎服。 3剂后诉午时头晕明显减轻 ,继服 3剂而愈。按 :午时为白天之半 ,为一天中阳气盛极 ,一阴始生 ,阴阳交替之时 ,午时发…  相似文献   

11.
笔者近年在临床中将补阳还五汤广泛用于治疗正气亏虚导致血瘀诸症,每多应手取效。现举治例如下;术后发热柔张某,男,57岁。1992年2月28日因嵌顿性混合痔人院手术。术后旱天,体温渐升,持续于37.2~37·8℃间,伴有面色萎黄.气短懒言,舌质暗红,边有瘀斑,脉细涩。此乃久病失血致气血亏虚,血虚则瘀,全遏肌肤所致。方用补阳还五汤加白薇、丹皮、白没、棕炭。服药5剂,体温降至正常,余症悉减。盗汗寨王某,男,68岁。1993年4月26日来诊。患者有30年痹证史。自叙半月来每于睡眠醒后发现上半身汗出法泽,犹如水洗,伴头晕乏力,气短纳…  相似文献   

12.
吕山木 《河南中医》1998,18(6):387-387
发热乃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一般分为外感发热和内伤发热,其中内伤发热多病情复杂,病程较长。笔者运用中医辨证施治为主,知常达变,谨守病机,随症治之,取得了满意效果。1少田阳明合病发热梁某,女,38岁,农民,患慢性胆囊炎3年。一月前因生气而致发热,寒热往来,以午后及夜间发热为重,伴上腹部隐痛。其丈夫是一名乡村医生,曾给予大量抗生素、退热剂之类治疗,症不减轻。后又给予中药银翘散、小柴胡汤等治疗,病稍减复作。于1995年4月8日至我处就诊,体温介于37.5℃~38.8C之间,莫菲氏征弱阳性,胸中满闷烦躁,口干渴,大便干,…  相似文献   

13.
董×,56岁。1985年10月15日就诊。患定时发热已半年,每日清晨五时前发热汗出,持续半小时后热退汗止。兼见头昏少寐。诊时见面色(白光)白,舌苔薄黄,咏象弦浮。据证细忖:定时发热在五时以前(正值寅时),按子午流  相似文献   

14.
<正>定时发热病人临床较少见,现举一所见定时发热验案,初因误辩为阳虚发热诊治无效,后详辩为阴虚发热诊治痊愈收功。在临床诊疗中,我们应该深明阳虚发热与阴虚发热之机理,抓住其主要临床表现,对症处方用药。1病案患者腾某,男,71岁,2014年12月因定时发热1周就诊。1周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发热自19:00左右开始,至21:00左右身热自退,发热期间自测体温波动在  相似文献   

15.
毛德西 《光明中医》1996,11(1):38-40
杂病治验四则毛德西河南省中医院(450002)会厌逐瘀理气血加减治疗梅核气张某,女,48岁,1990年10月就诊。患者因咽部有异物感半年,加重并呈声音嘶哑10天来诊。罹病至今,曾用抗菌素及强的松等药治疗,病情反有加重之势,10天前,因情绪郁闷,咽部如...  相似文献   

16.
韩运才  王莺歌 《陕西中医》2005,26(8):808-809
咳喘病属于祖国医学咳嗽、痰饮、哮喘病范畴。临床以咳嗽、咯痰、喘息、胸闷、气短、遇寒则发为特征。是上呼吸道感染中的一种难治疾患,咳嗽一旦形成慢性气管炎、哮喘等器质性病变,其治疗也就更为困难。但是采用内病外治、内外结合的方法治疗咳喘病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增液汤出自《温病条辨》,药由玄参、麦冬、生地三药组成 ,具有滋阴清热、润燥通便之功。笔者于临床辨证用治它病 ,疗效显著 ,现介绍如下 :1 舌干柳某某 ,女 ,50岁 ,退休工人 ,住庆安县一街 ,初诊日期 :2 0 0 0— 1 0— 5日。自诉 2年来 ,夜间舌干且硬 ,卷曲不灵 ,扪之如锉 ,常因舌干而醒 ,需饮水以缓解症状 ,白天一如常人 ,既使炎热夏天也仅鼻头微似汗出 ,伴目干涩无泪 ,肌肤干燥脱皮 ,足跟疼痛皲裂 ,饮食、二便如常 ,无它病史。查舌红而干 ,苔少 ,脉细略数。证属肺肾阴虚 ,津亏液乏。治宜滋养肺肾 ,清热生津润燥 ,用增液汤加味。处方 :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二例不通临床病例,加减用药。结果:二例不同病例现已痊愈。结论:补阳还五汤临床疗效显著,应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9.
案一 :高×× ,女 ,40岁 ,该患者近半年来月经周期正常经量少 ,二日即净。经色紫黑 ,有血块 ,伴有小腹冷痛 ,腰脊酸软 ,血块排出后疼痛减轻。舌紫暗 ,有小瘀点 ,脉细涩。中医辨证 :此属瘀血内停 ,血行不畅 ,肾阳不足所致。治以活血以瘀 ,温肾调经之法。方药 :桃仁 1 0 g、红花 1 0 g、当归 2 0 g、熟地1 5g、白芍 1 5g、川芎 1 5g、牛膝 1 5g、杜仲 1 0 g、肉桂 1 5g、小茴香 1 0 g、吴茱萸 2 0 g、甘草 1 5g,六剂水煎服。复诊 :服药五天后 ,月经来潮量较前明显增多 ,色暗红无血块 ,无小腹疼痛 ,腰脊酸软减轻 ,经行 4日干净 ,此次月经干净后…  相似文献   

20.
例 1 ,张×× ,男 ,74岁 ,2 0 0 2年 1月初诊 ,自诉有习惯性便秘病史五年 ,近一月来大便干结坚涩难解 ,小腹胀痛、口干苦、头胀痛、目眩、烦躁、食少 ,脉细弦、舌质淡、苔薄黄有津。证属肝郁血虚 ,郁而化热 ,治宜疏肝清热 ,健脾养血 ,润肠通便 ;方选丹栀逍遥散加味 :丹皮 1 2 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