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方润权  蓝瑞琼 《右江医学》2002,30(2):110-111
目的 :分析隐球菌性脑膜炎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的原因。方法 :报道 1例经病理证实的隐球菌性脑膜炎是怎样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的 ,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该例患者临床酷似结核 ,5次腰穿未找到隐球菌 ,按结核性脑膜炎给予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链霉素及地塞米松治疗 ,死亡前经病理活检证实为隐球菌性脑膜炎。结论 :隐球菌性脑膜炎极易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 ,反复多次找隐球菌、诊断未明前慎用激素以及必要时活检是防治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 3 2例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转归进行分析。结果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以发热、头痛、呕吐、颈项强直等为主要临床表现 ,腰穿压力升高 ,脑脊液墨汁染色或培养可查到新型隐球菌。3 2例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治愈 2 0例 ,好转 5例 ,死亡 7例 ,两性霉素B为主要治疗药物。结论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临床表现为多样性 ,易与结核性脑膜炎、脑肿瘤等相混淆 ,联合疗法为治疗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隐球菌性脑膜炎主要是由隐球菌属中的新生隐球菌及其变种侵犯脑膜或大脑实质引起的中枢神经真菌感染。其临床表现不典型 ,病程较长 ,疗效缓慢 ,病死率高 ,因此给护理工作带来较大难度。我科 2 0 0 1~ 2 0 0 3年共收治 6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男性 3例 ,女性 3例 ;2 0~ 30岁 ,3例 ,5 0~70岁 ,3例 ;发病前无免疫缺陷病史 (先天性或获得性 ) ,无明显吸毒史 ,无家禽密切接触史。1.2 临床资料 首发症状为头痛 5例 ,恶心、呕吐 4例 ,发热5例 (多呈不规则发热 ) ,视乳头模糊、水肿 5例 ,2例患者出现…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13例新型隐球菌脑膜炎为首发的艾滋病(AIDS)进行临床分析,有助于引起公众对艾滋病与新型隐球菌脑膜炎关系的重视,以利于及时发现、确诊艾滋病.方法:对13例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收住院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18例,其中13例被确诊为艾滋病并发新型隐球菌脑膜炎.T细胞亚群检测13例,CD4<100/mm3 11例,CD4 101~200/mm3 2例,CD4<100/mm3占84.6%,平均CD4 36.8/mm3,13例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中,好转2例,恶化6例,因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死亡5例,死亡率38.4%.结论:艾滋病患者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病情重,预后差,免疫力低下是引发隐球菌脑膜炎的主要因素,脑脊液病原学检查结果是诊断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主要依据,诊断为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病人应常行HIV检查.  相似文献   

5.
隐球菌性脑膜炎是由新型隐球菌引起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亚急性或慢性深部真菌病 [1 ] 。我科 1996年 1月至 2 0 0 1年 1月收治隐球菌性脑膜炎 8例 ,现将临床观察及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8例均为本院 1996年 1月至 2 0 0 1年 1月的住院病人 ,男 3例 ,女 5例 ;年龄 19~ 6 4岁 ,平均 37岁。采用两性霉素 B和 5—氟脲嘧啶治疗 ,住院时间 1~ 370 d,平均 10 0 d,治愈 4例 ,好转 1例 ,死亡 3例。2 临床观察及护理2 .1 心理护理  由于病情危重 ,病程长 ,恢复慢 ,治疗时间较长且费用高 ,病原治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大等 ,病人易产生抑郁悲…  相似文献   

6.
隐球菌性脑膜炎7例临床特征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儿童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探讨其诊治方法。方法对7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性起病3例,亚急性或慢性起病4例。发热4例,头痛5例,抽搐2例,意识改变2例,脑疝1例,脑膜刺激症阳性7例,视乳头水肿1例。7例脑脊液检查均异常,脑脊液培养出隐球菌4例,墨汁染色找到隐球菌5例。头颅CT或MRI异常4例。7例均使用两性霉素或联合5-氟胞嘧啶治疗,治愈4例,好转2例,死亡1例。结论儿童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以反复发热及间歇性头痛为主,无特异性体征。确诊依赖于脑脊液墨汁染色及病原培养。两性霉素B或脂质体两性霉素联合5-氟胞嘧啶治疗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樊金莲 《华夏医学》2006,19(2):247-248
目的:总结新型隐球菌颅内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对32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愈4例,好转17例,5例死亡,4例放弃治疗,2例转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结论:隐球菌性脑膜炎易误诊、漏诊,治疗效果差。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28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资料,以期提高对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总结近年28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误诊情况及治疗。结果 隐球菌性脑膜炎误诊率高,采用二性酶素B(AMB)、氟康唑和(或)5-氟胞嘧啶联合治疗,总有效率为64.3%。10例无效患者中7例死于脑疝。结论 减少病死率的关键在于提高警惕,早期诊断,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新型隐球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3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3例患者发病年龄较轻,均经脑脊液墨汁染色确诊,均符合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诊断标准。结论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临床误诊率高,一般采用内科治疗,预后不好。  相似文献   

10.
叶钦清 《吉林医学》2014,(1):177-178
目的:探讨腰池引流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效果和护理方法。方法:针对隐球菌脑膜炎的临床特点,加强腰池持续引流的护理、病情观察及基础护理。结果:12例中,治愈4例,好转3例,自动出院2例,死亡3例。结论:腰池持续引流脑脊液是一种简便、有效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隐球菌性脑膜炎误诊的原因 ,探讨早期诊断方法。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对 38例的临床与其中 2 5例误诊作一分析。结果 :38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有 2 5例误诊。结论 :隐球菌性脑膜炎早期易误诊 ,多次脑脊液离心涂片墨汁染色镜检是防止漏诊、误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肾移植患者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特征及诊治难点。方法:收集2014 年6月至2019 年9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移植术后感染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例感染隐球菌性脑膜炎中首发症状发热7例,头痛4例,咳嗽2例,视物模糊2例,意识障碍1例;肾移植术后感染发病时间1.6~14年,发病至确诊时间8~42 d。脑脊液培养阳性8例。以他克莫司(TAC)+吗替麦考酚酯(MMF)+甲泼尼龙(PRED)为基础的免疫抑制方案,经过5氟胞嘧啶(5FC)5 g/d+两性霉素B脂质体(L-AmB)3 mg/(kg·d)等抗真菌足量治疗5~11.5个月,随访6个月后,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3 例,死亡1例。结论:肾移植术后隐球菌性脑膜炎临床表现多样性,潜伏期长,病程久。早发现、早诊断、多科室协作、规范足量治疗是提高该病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影响隐球菌性脑膜炎确诊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影响隐球菌性脑膜炎确诊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病原学证实的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及误诊情况,结果9例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4例首发症状表观为口角歪斜1例,咳嗽、咳痰1例,头昏、双下肢震颤1例,其余6例均表现有头痛,其中2例出现呕吐,3例出现发热9例患者中7例误诊(77.8%),3例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2例误诊为病毒性脑膜炎,1例误诊为面神经炎、脑干肿瘤,1例误诊为枕神经痛结论隐球菌性脑膜炎临床表现复杂多样,颅脑CT和MRI无特异性,早期易误诊,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多次脑脊液查找隐球菌是防止漏诊、误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隐脑)是隐球菌直接侵犯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该病临床上常易误诊,本就我院1998年-2003年被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结脑)的5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进行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15.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30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资料,以期提高对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认识。方法回顾性总结近30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误诊情况及治疗。结果采用二性霉素B、氟康唑和(或)5-氟胞嘧啶联合治疗,总有效率为78.6%。8例无效病人中7例死于脑疝。结论隐球菌性脑膜炎误诊率高,减少病死率的关键在于提高警惕,早期诊断,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治疗仍首选二性霉素B加氟康唑和(或)5-氟胞嘧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以隐球菌性脑膜炎为首发症状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情况。方法对5例AIDS并发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一般情况、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例AIDS并发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以头痛、恶心呕吐、发热为主要症状入院,亚急性发病。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均<5.0×109/L,淋巴细胞计数均≤1.0×109/L;2例患者脑脊液中总细胞数>1 000×106/L,5例患者脑脊液压力均增高,1例蛋白质含量增高,氯化物均正常,2例患者葡萄糖<2.5 mmol/L;脑脊液涂片均可见大量隐球菌。影像学检查多数患者未见异常。5例患者中2例采用两性霉素B和氟康唑或伏立康唑联合治疗,症状缓解后转院继续治疗,2例主动放弃治疗,1例因脑疝死亡。结论 AIDS并发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以头痛、恶心呕吐、发热为主要症状,脑脊液涂片是隐球菌性脑膜炎的直接诊断依据,影像学检查诊断意义不大,采用抗真菌联合治疗效果较好。应提高医院实验室诊断技术水平,做好AIDS宣传教育工作,为减少感染性疾病的发生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高通量测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收集81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患儿,根据脑脊液病原体培养结果,将81例患儿分为A组(病毒性脑炎,20例)、B组(结核性脑膜炎,28例)、C组(化脓性脑膜炎,24例)及D组(隐球菌性脑膜炎,9例)。所有患儿均接受NGS检测,计算并比较NGS诊断各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 结果NGS检测结果显示其诊断病毒性脑炎的敏感度为60.00%,特异度为.62.30%,准确度为61.73%,阳性预测值为34.29%,阴性预测值为82.61%。NGS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敏感度为60.71%,特异度56.60%,准确度58.02%,阳性预测值为42.50%,阴性预测值为73.17%。NGS判断化脓性脑膜炎的敏感度为70.83%,特异度为87.72%,准确度82.72%,阳性预测值为70.83%,阴性预测值为87.72%。NGS判断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敏感度为88.89%,特异度为90.28%,准确度90.12%,阳性预测值为53.33%,阴性预测值为98.48%。NGS诊断病毒性脑炎、结核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及隐球菌性脑炎的特异度和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GS诊断隐球菌性脑膜炎的特异度、准确度及阴性预测值显著高于其诊断病毒性脑炎和结核性脑炎的价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NGS对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具有一定应用价值,尤其是对于化脓性脑膜炎和隐球菌性脑膜炎,NGS诊断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8.
隐球菌病 (Cryptococcosis)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真菌感染 ,是由新型隐球菌引起的 ,可表现为隐球菌脑膜炎、隐球菌脑膜脑炎以及甚为少见的脑实质的隐球菌孤立性肉芽肿 (cryptococcalgranuloma) 3种类型[1]。为提高其诊断水平 ,本文报道 4例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4例中 ,3例为手术切除标本 ,1例为尸检标本 ;男 3例 ,女 1例 ;年龄 2 4~ 52岁 ,平均 40 .5岁。入院时临床主要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抽搐 ,2例有轻度颈部抵抗感 ,1例病变在小脑者伴走路不稳 ,仅 1例有发热。 2例曾做CT检查 ,分别见左颞叶及小脑有占位性病变。 …  相似文献   

19.
对50例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60份标本作了脑脊液细胞学检查。6例脑囊虫病的10份标本全部出现嗜酸性粒细胞(1~17%)。5例化脓性脑膜炎的6份标本中5份呈粒细胞反应(粒细胞占85~98%);4例结核性脑膜炎呈混合细胞反应;病毒性脑膜炎2例呈淋巴细胞反应;1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在脑脊液细胞学检查中极易找到病原体。  相似文献   

20.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7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临床分析提高其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对71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1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人中,3l例为病毒性脑炎,28例为化脓性脑膜炎,10例为结核性脑膜炎,2例为隐球菌性脑膜炎,死亡8例。结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反复脑脊液检查和治疗效果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