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院从1986年起采用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乳头溢液36例共38只乳房,方法简便,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36例均为女性,双侧乳头溢液2例。年龄30~76岁,其中35~55岁30例占83%,病程1~12年。乳头溢液的性质:浆液性14例,血性12例,浆血性7例,脓性1例,乳汁样2例,溢液合并肿块16例占44%。38只标本经病理证实,其中乳管内乳头状瘤11例,乳腺导管扩张合并乳腺囊性增生5例,合并纤维瘤2例,单纯导管扩张症7例,导管癌6例,乳腺癌6例,导管内乳头状癌1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乳头溢液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8例有乳头溢液症状的乳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98例均采用手术治疗,其中改良根治术30例,乳腺区段切除术139例,单纯性乳房切除术29例;术后病理检查诊断:导管内乳头状瘤102例、乳腺囊性增生症32例、乳腺癌30例、乳腺导管扩张症34例。乳头溢液涂片细胞学检查乳腺癌阳性率46.7%;乳腺导管造影检查诊断符合率82.1%;乳管镜检查诊断符合率为90.0%。随访1—5年,2例复发。结论以乳头溢液为主要症状的乳腺疾病中,良性病变最为常见,行乳腺导管造影检查及乳管镜检查对诊断有重要作用,手术是治疗病理性乳头溢液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3.
邙建波  麦沛成  罗民 《河北医药》2003,25(8):575-576
目的 探讨乳头溢液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95例乳头溢液患者,其中经手术治疗53例,分别行病变导管切除、乳腺区段切除、乳腺切除手术,病理恶性患者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余42例门诊随访观察。结果 本组53例手术患者中恶性1l例,其中乳管内乳头状癌3例,导管内癌3例,乳腺浸润性癌5例。另外乳管内乳头状瘤16例,导管扩张症7例,慢性化脓性乳腺炎2例,乳腺增生15例。余42例门诊随访均1年以上,其中12例乳头溢液症状消失,5例溢液症状明显减轻,其余患者病情无变化,辅助检查未发现异常。结论选择性乳管造影、乳头溢液的细胞学检查对诊断有较大价值,配合钼靶、B超、乳头溢液的CEA测定可以提高诊断率,发现导管内病变和早期乳腺癌。对于50岁以上、血性乳头溢液伴随乳腺肿物,乳管造影、乳头溢液涂片、钼靶、CEA测定及潜血检查异常者,应争取尽早手术,切除病变导管。明确诊断,同时应适当掌握手术适应证,减少不必要的乳腺活检手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乳管镜在乳头溢液性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008年2月至2009年2月在本院行乳管镜检查的45例乳头溢液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作对比分析。结果镜检诊断乳腺癌3例,导管内乳头状瘤10例,乳头状瘤病6例,乳腺增生及乳管扩张症21例,乳管炎症5例,经病理证实符合率分别为66.7%(2/3)、90%(9/10)、83.3%(5/6)、90.5%(19/21)、80%(4/5)。结论乳管镜能够更准确、直观明确乳头溢液性乳腺疾病的病因、病变范围及部位,是术前诊断以乳头溢液为表现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和导管内癌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乳管镜在乳头溢液中的临床应用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军  周仕萍  关翔 《安徽医药》2009,13(10):1234-1235
目的探讨乳管镜在乳头溢液疾病中的诊治作用。方法对37例乳头溢液患者使用乳管镜检查进行检查,对乳管扩张症及乳管炎者同时进行药物冲洗,对乳管内占位者进行定位。结果16例诊断为乳管扩张症伴乳管炎,12例诊断为单纯性乳管炎,乳管扩张症及乳管炎的患者经用药物灌注冲洗后溢液量明显减少,乳房胀痛等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7例诊断为导管内乳头状瘤,经手术病理证实5例为导管内乳头状瘤,2例拒绝手术;2例考虑为导管恶性肿瘤。结论乳管镜对乳头溢液疾病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和定位性,并起到一定辅助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单纯性乳头溢液的诊断及治疗措施,明确乳腺病变与乳头溢液性质的关系. 方法 对我院确诊的乳头溢液30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本组术后病理检查示乳腺导管炎占32.68%,乳腺导管扩张症占28.10%,乳管内乳头状瘤或乳头状瘤病占16.67%,小叶囊性增生占15.03%,乳腺癌占3.27%,导管发育不良占2.94%,乳腺良性肿瘤占1.31%.乳腺导管炎、乳腺导管扩张症及导管发育不良中最常见的为黄色溢液分别占35.00%、29.07%和44.44%,乳管内乳头状瘤或乳头状瘤病及乳腺癌中最常见的为血性溢液,分别占43.14%和90.00%,小叶囊性增生和乳腺良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为浆液性溢液,分别占45.65%和75.00%.本组10例乳腺癌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2例重度乳头状瘤病行全乳切除.306例均临床治愈,随访1~3年无复发. 结论 乳头溢液可因多种病引起,尤其可能与乳腺癌相关,对此类患者临床医师应详细询问溢液性状,采取恰当检查方法,制定相应治疗措施,以最大限度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选择性乳腺导管造影在乳头溢液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乳头溢液疾病患者行选择性乳腺导管造影的临床资料,并与乳腺X线平片表现、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选择性乳腺导管造影诊断导管内乳头状瘤41例,乳导管扩张23例,乳腺增生10例,导管癌及乳头状瘤伴恶变4例。各种改变均有较明确的X线征象,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完全一致。结论乳导管造影对乳头溢液疾病的诊断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以乳头溢液为主要临床表现乳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2005年我院乳腺专科就诊的89例乳头溢液患者的诊治经过.结果89例病人中导管内乳头状瘤(含乳头状瘤病3例)29例,占32.6%;乳腺囊性增生症病27例,占30.3%;乳腺癌13例,占14.6%;急慢性乳腺炎8例,占9%;乳腺导管扩张症6例,占6.7%;其它病变6例,占6.7%.结论乳头溢液的主要原发病为导管内乳头状瘤、囊性增生症、导管扩张症和乳腺癌.影像学检查结合脱落细胞学检查有助于乳头溢液疾病的定位和病因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乳管镜检查对乳头溢液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004年7月,2005年6月,76例行纤维乳管镜检查的乳头溢液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有手术指征患者与术后病理诊断作对比分析。结果 76例患者中,乳管镜诊断为乳腺增生及导管扩张39例,导管内乳头状瘤25例,导管内乳头状瘤病9例,乳腺癌3例。镜下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6.0%(24/25)、88.9%(8/9)、66.7%(2/3)。结论 乳管镜是术前诊断以乳头溢液为表现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和导管内癌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乳导管疾病的乳腺导管造影表现。方法回顾分析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50例乳头溢液患者钼靶平片及乳腺导管造影的X线表现。结果导管乳头状瘤24例,表现为边缘光滑的"杯口"状、圆形或类圆形充盈缺损;导管内乳头状瘤病2例,表现为乳腺周围区小导管及末稍导管多发条状,斑点状充盈缺损;导管扩张11例,表现导管呈柱状或囊状扩张,迂曲,伴炎症可见管壁模糊,毛糙;乳腺囊性增生6例,表现为末支导管、腺泡呈较均匀的小囊样及串珠样扩张;导管内癌7例,表现导管内形状不规则的充盈缺损或截断,管壁僵硬,毛糙。结论乳腺导管造影能对乳导管疾病作出定位定性诊断,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准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乳腺导管扩张症 ,又称浆细胞性乳腺炎。因其主要表现为乳头溢液及乳房肿块 ,易与乳腺癌相混淆 ,造成误诊。我院 1995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收治乳腺导管扩张症 90例 ,占同期收治乳腺良性疾患的 11.1% (0 / 810 ) ,术前确诊率为 5 2 .2 % (4 7/ 90 )。现结合文献 ,对该疾患的诊断及治疗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性 1例 ,女性 89例。年龄 19~ 70岁 ,其中 30~ 5 0岁占 88% ,未婚女性 3例 ,余 86例女性患者均为非哺乳期产后妇女。左乳 44例 ,右乳 39例 ,双侧 5例 ,腋下副乳 2例。病程 17d~ 8a,其中 1a以内就诊者占 78%。…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扩张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30例乳腺导管扩张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病主要表现为乳腺肿块(19例,63.3%),乳腺脓肿(11例,36.7%),乳头溢液(10例,33.3%),乳头内陷(10例,33.3%),乳瘘(5例,16.7%)。手术前误诊率56.7%(17/30),其中9例误诊为乳癌。本组均经手术治疗,治愈率96.7%(29/30)。结论乳腺导管扩张症容易误诊,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是确诊的可靠方法;手术成功的关键是彻底切除或切开病变的乳管。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纤维乳腺导管镜在以乳头溢液为主要症状的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日本Olympus硬性乳腺导管内视镜对78例乳头溢液患者进行检查.结果 78例患者中,诊断为乳管扩张20例,乳管炎15例(其中8例同时伴有乳管扩张),乳管内占位性病变43例(其中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35例,乳腺导管内癌7例,乳腺导管内神经一内分泌癌1例),与病理检验结果相符.结论 纤维乳腺导管镜的应用对伴有乳头溢液的病人提供了一种新的检查方法.与病理检验符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在血性乳头溢液诊断中应用乳腺导管造影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5年2月~2018年8月收入的200例血性乳头溢液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均开展钼靶平片X线检查以及乳腺导管造影检查,分析临床诊断情况。结果经X线检查200例血性乳头溢液患者乳头边缘模糊且后方见类圆形稍高密度影占4.00%;不出现血性乳头溢液疾病相关征象占96.00%。经乳腺导管造影检查计200例血性乳头溢液患者,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占44.00%,导管内乳头状瘤病占8.00%,导管扩张伴炎症患者占20.00%,乳腺囊性增生患者占8.00%,乳腺囊肿伴感染患者占4.00%,导管内癌患者占16.00%。结论乳腺导管造影技术应用在临床诊断血性溢液性乳腺疾病中可对病因明确分析,为以后治疗提供准确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和探讨乳腺囊性性增生的临床诊断及治疗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乳腺囊性增生病例。结果 63例患者均作手术治疗及病理组织学检查,其中6例为乳腺导管非典型增生,2例为腺管型腺病,1例为乳头状瘤样增生。其它病例均为典型的导管上皮不同程度增生和导管不同程度的扩张。结论乳腺囊性增生的患者发病年龄多在40岁左右,单侧,无规律性疼痛,应积极治疗,肿块切除后必须常规作病理检查,尤其是乳腺非典型增生可视为"癌前病变",须高度警惕。  相似文献   

16.
我所于1980年下厂进行乳腺疾病的调查,对乳头溢液者作乳腺管造影40例。年龄19~74岁,其中乳头溢血16例,溢乳15例,溢脓2例,溢浆液7例。40例乳房均未扪及肿块,钼靶X线乳腺平片亦无明显异常。40例造影中有手术病理证实11例,其中导管内乳头状瘤1例,囊性乳腺腺体增生病6例,浸润性导管癌1例,乳腺管扩张伴感染3例。其余29例均为乳腺管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乳管镜在乳头溢液疾病中的价值。方法乳头溢液患者105例,自溢液管插入纤维乳管镜观察溢液乳管及其分支的结构及内容物状况,发现并确定病灶位置。结果乳管镜插入成功率100%,镜下发现乳管内肿物68例(64.76%);诊断为乳头状瘤53例,乳头状瘤病5例,乳腺导管癌7例(其中似原位导管癌3例),乳管扩张、炎症27例。手术92例,经病理证实对乳腺癌诊断的灵敏度87.5%(7/8),特异度98.82%(84/85)。结论乳管镜检查为乳头溢液病因诊断的首选方法,对导管癌及癌前病变的早期发现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牛献勇 《中国医药》2014,(2):247-249
目的 总结乳腺导管内隆起性病变在乳腺导管镜检查时的表现类型,指导临床对病变性质的判定.方法 对北京市大兴区妇幼保健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的382例乳头溢液患者行乳腺导管镜检查,发现乳腺导管镜内隆起性病变153例(40.9%),均进行手术,分析乳腺导管镜诊断与病理组织学诊断的相互关系.结果 153例隆起性病变的镜下诊断:乳管内乳头状瘤124例,乳管内乳头状瘤病11例,乳腺导管内癌1例,浆细胞性乳腺炎伴局部增生17例.术后病理诊断:乳管内乳头状瘤122例,乳管内乳头状瘤恶变1例,乳管内乳头状瘤病11例;乳腺导管内癌1例,局部导管上皮增生3例(其中不典型增生1例),浆细胞性乳腺炎伴局部导管上皮增生15例.镜下诊断符合率:乳管内乳头状瘤98.4%;乳管内乳头状瘤病100.0%;乳管内癌100.0%;浆细胞性乳腺炎伴局部导管增生88.2%.结论 乳腺导管镜对乳管内隆起胜病变大部分能做出正确诊断,但应警惕癌前病变及恶变的误诊和漏诊.  相似文献   

19.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IP)是发生在乳腺导管上皮的良性肿瘤,我院1997年1月至2005年2月共收治患者63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均为女性,年龄21~74岁,平均42岁。以首发症状为乳头溢液者43例,占68%,其中血性溢液和浆液性溢液为30例、13例;以首发症状为乳房肿块者16例,占25%;乳房疼痛者4例,占6%。单侧病变59例,占94%;双侧病变4例,占6%。单发性乳管内乳头状瘤51例,占91%;多发性乳管内乳头状瘤12例,占20%。1·2检查方法:32例行乳头溢液涂片细胞学检查,8例诊断为IP;13例行乳腺钼靶照相,10例发现肿物;11例超声检查,6例诊断为乳腺…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单纯性乳头溢液的诊断及治疗措施,明确乳腺病变与乳头溢液性质的关系. 方法 对我院确诊的乳头溢液30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本组术后病理检查示乳腺导管炎占32.68%,乳腺导管扩张症占28.10%,乳管内乳头状瘤或乳头状瘤病占16.67%,小叶囊性增生占15.03%,乳腺癌占3.27%,导管发育不良占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