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树突状细胞(DC)在小儿过敏性紫癜(HSP)发病中的可能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取33例HSP患儿和正常对照组儿童的外周血,根据Thoma's法,采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白细胞介素4和肿瘤坏死因子-α联合培养诱导DC细胞,检测DC分泌白细胞介素10的水平.结果 HSP患儿外周血DC分泌IL-10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17.655,P<0.01).结论 DC可能通过诱导辅助性T细胞1/2分化在小儿HSP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其可能的机制系通过DC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而起作用. 相似文献
3.
过敏性哮喘患者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的表型及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哮喘患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 (peripheralbloodmonocyte,PBMC)来源的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cell,DC)表面协同刺激分子CD1a、CD83、CD4 0、CD86的表达 ,以及其激发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的能力 ,为进一步研究哮喘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取哮喘患者及正常人外周血以Thomas法分离出PBMC ,然后加入相关的细胞因子及抗原培养并诱导出相应的成熟的DC细胞。用流式细胞仪 (fluorescentactivatedcellsortor,FACS)检测DC表面协同刺激分子CD1a、CD83、CD4 0、CD86的表达。成熟的DC与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反应后用细胞计数板计数得出T淋巴细胞总数。结果 :哮喘患者DC的CD86表达比正常人高 (t =7.35 ,P <0 .0 0 1 ) ,但其激发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的能力较对照组无明显增强。结论 :哮喘患者可表达较高水平的CD86并且有较强的激发的能力 ,表明DC在哮喘的发病中可能扮演较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4.
小剂量氨茶碱对粉尘螨诱导的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及树突状细胞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研究氨茶碱对临床常见变应原粉尘螨致敏诱发的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及树突状细胞(DC)密度、分布的影响。方法:粉尘螨腹腔注射与雾化吸入诱发BALB/c小鼠哮喘发作,末次吸入24 h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计算机图像分析方法比较各组小鼠气道DC的分布及密度改变,并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总数、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及IL-5(ELISA测定)浓度。结果:粉尘螨诱发后哮喘小鼠BALF中EOS计数(3.29±1.38)×1 06/L、IL-5水平(25±5)pg/ml均较正常组EOS计数(0.05±0.01)×106/L、IL-5水平(6±3)pg/ml显著升高(P<0.05、P<0.01),气道DC密度个数每平方毫米上皮面积(1542±28)个与正常组小鼠每平方毫米上皮面积(600±20)个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小鼠经小剂量氨茶碱处理后气道DC密度、BALF中EOS计数和IL-5水平与哮喘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各组小鼠肺内DC分布未见明显变化。结论:小剂量氨茶碱抑制EOS性气道炎症,下调气道DC密度,未影响DC肺内分布。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过敏性哮喘患者和健康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树突状细胞(DC)负荷抗原后表达组成性趋化因子受体(CCR7)和MHCⅡ类分子(HLA-DR)的差异,为进一步研究过敏性哮喘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分别从过敏性哮喘患者(哮喘组)和健康人(对照组)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并获取贴壁细胞,经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和重组人白细胞介素-4(rhIL-4)体外培养为未成熟DC,加入Der p 1使其负荷抗原;观察培养的DC的形态变化,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负荷抗原的DC表面趋化因子受体(CCR7)及MHCⅡ类分子(HLA-DR)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哮喘组负荷抗原的DC表达较高水平CCR7(P<0.01)及HLA-DR(P<0.01);两组CCR7和HLA-DR均呈正相关(哮喘组r=0.73,P<0.05;对照组r=0.76,P<0.05)。结论:由于过敏性哮喘患者负荷抗原的DC与健康人相比在趋化因子受体及成熟标志物表达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从而趋化因子反应性及成熟情况存在差异,后者成为哮喘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探讨IgE低亲和力受体(CD23)的过敏性哮喘发病中的作用,以及与IL-2受体(CD25)和HLA-DR的关系。CD23可能介导过敏性哮喘的慢性气管炎症,活化CD4^+T细胞对其表达有上调作用。 相似文献
7.
反义肽核酸对树突状细胞CD86表达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CD86mRNA反义肽核酸(peptide nucleic acid,PNA)阻断树突状细胞CD86表达和第二信号传递的可能作用。方法 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研究生物素化PNA的细胞内化;利用流式细胞术,荧光细胞组织化学以及RT-PCR研究CD86反义PNA对CD86分子表达的抑制作用,结果 (1)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光学细胞切片证明,培养的人未成熟树突状细胞能够有效内化生物素化PNA。(2)流式细胞术和荧光细胞组织化学证实CD86反义PNA在蛋白质水平上对CD86分子表达有抑制作用。(3)RT-PCR证明反义PNA能够抑制DCCD86mRNA水平。结论 CD86反义PNA能够抑制人树突状细胞CD86mRNA的表达,从而为进一步利用反义PNA阻断第二信号传递,诱导免疫耐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IL-18基因修饰的成熟树突状细胞(mature dendritic cells,mDC)疫苗对卵白蛋白(OVA)诱导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预防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IL-18基因修饰的成熟树突状细胞表型变化,通过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检测其诱导同种异体T细胞的应答能力。BALB/c小鼠随机分成6组:健康对照组(Control组)、PBS组、地塞米松治疗组(DXM组)、成熟树突状细胞治疗组(mDC组)、LacZ基因修饰的成熟树突状细胞治疗组(Ad-LacZ-mDC组)、IL-18基因修饰的成熟树突状细胞治疗组(Ad-IL-18-mDC组)。应用卵白蛋白诱导小鼠哮喘模型。HE、AB-PAS染色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小鼠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炎性细胞数及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脾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IL-4和IL-13的含量。流式细胞细胞术检测脾细胞悬液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百分比。结果:IL-18基因修饰的成熟树突状细胞疫苗免疫哮喘小鼠后,能够有效减少肺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和杯状细胞增生,降低肺泡灌洗液炎性细胞数和嗜酸性粒细胞比例... 相似文献
9.
过敏性哮喘和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T细胞亚群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敏性哮喘和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T细胞亚群的变化黄海鹭钟南山黄少丹过敏性哮喘和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T细胞亚群的变化@黄海鹭@钟南山@黄少丹... 相似文献
10.
反义肽核酸对树突状细胞CD86表达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 CD86 m RNA反义肽核酸 (peptide nucleic acid,PNA)阻断树突状细胞 CD86表达和第二信号传递的可能作用。方法 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研究生物素化 PNA的细胞内化 ;利用流式细胞术、荧光细胞组织化学以及 RT- PCR研究 CD86反义 PNA对 CD86分子表达的抑制作用。结果 1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光学细胞切片证明 ,培养的人未成熟树突状细胞能够有效内化生物素化 PNA。 2流式细胞术和荧光细胞组织化学证实 CD86反义 PNA在蛋白质水平上对 CD86分子表达有抑制作用。 3RT- PCR证明反义 PNA能够抑制 DC CD86m RNA水平。结论 CD86反义 PNA能够抑制人树突状细胞 CD86 m RNA的表达 ,从而为进一步利用反义 PNA阻断第二信号传递 ,诱导免疫耐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干预措施对小鼠哮喘模型的影响情况,研究其对免疫系统中CD^4+T辅助细胞2型(Th2细胞)活性的影响,旨在了解外源性抗白介素(IL)-9抗体(Anti-IL-9 Ab)在哮喘中的潜在治疗价值.方法30只BALB/c小鼠随机均分为阳性对照组、Anti-IL-9 Ab组和地塞米松(Dex)组,建立小鼠哮喘模型,采取不同干预措施.比较各组血清、脾和骨髓细胞培养上清液细胞因子的含量.结果Anti-IL-9 Ab组小鼠血清中TH2细胞因子较阳性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Dex组小鼠血清和脾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h2、Th1细胞因子均较阳性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两组骨髓细胞培养上清液细胞因子的含量较阳性对照组均无明显变化.结论Anti-IL-9 Ab和Dex均能明显减轻哮喘小鼠的肺部炎症,在气道建立起新的Th1/Th2平衡.与Dex相比,应用Anti-IL-9 Ab建立的新平衡不会造成因细胞免疫功能受抑引起的一系列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对过敏性哮喘患者诱导痰中炎性因子、趋化因子、T细胞亚群含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住院治疗的过敏性哮喘患者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64例)接受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对照组(64例)接受临床常规治疗,比较两组诱导痰中炎性因子、趋化因子、T细胞亚群含量差异.结果:(1)观察组治疗后的诱导痰白介素-4(IL-4)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白介素-2(IL-2)、干扰素-γ(IFN-γ)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治疗后的诱导痰白介素-16(IL-16)、RANTES、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MIP-1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诱导痰CD3+、CD4+、CD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可以降低过敏性哮喘患者诱导痰中炎性因子、趋化因子水平,优化T细胞亚群含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测定变应性哮喘患者外周血中自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与血清总IgE(TIgE)的水平,研究其相互关系.方法 选择变应性哮喘患者60例为试验组,其中急性发作期30例,缓解期30例;健康人群30例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外周血IL-4、IL-10水平,采用荧光免疫法检测TIgE水平变化.结果 急性发作期患者IL-4水平为(487.3±110.5)ng/L、TIgE水平为(495.1±104.8)U/ml,较健康对照组的(174.6±49.4)ng/L、(68.3±33.6)U/ml明显升高(P<0.01);IL-10水平为(9.2±2.4)ng/L,较健康对照组的(24.1±13.7)ng/L明显降低(P<0.01).缓解期患者外周血中IL-4、TIgE水平较发作期显著下降,与健康对照组比较仍有显著差异(P<0.05),IL-10水平较发作期有所上升.结论 变应性哮喘的发作与IL-4、TIgE水平的升高和IL-10水平的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14.
粉尘螨口含滴剂治疗变应性哮喘的有效性及依从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粉尘螨口含滴剂治疗变应性哮喘的有效性及依从性。方法 对符合变应性哮喘诊断标准并且粉尘螨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呈阳性的病人分组用粉尘螨口含滴剂治疗 ,从低剂量起逐步递增 ,每日 1次。结果 连续免疫治疗 3个月以上的总体有效率为 6 6 7% ,对 2~ 14岁儿童哮喘效果较好 ,有效率达 85 % ;粉尘螨口含滴剂的免疗依从性随疗程递减 ,1个月的依从率为 76 0 8% ;2个月的依从率为 5 8 2 4 % ;6个月的依从率为 33 0 1%。结论 粉尘螨口含滴剂免疗对变应性哮喘具有良好的效果 ,提高病人的免疗依从性是保证免疗效果的一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表面抗原(HBsAg)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体外细胞培养的方法培养30例CHB患者外周血DC,分为HBsAg组和无HBsAg组,培养7d后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DC的CD83及CD86的表达,MTT法检测DC对混合淋巴细胞的刺激作用,ELISA方法检测培养上清中IL-12及IL-6的含量。结果 HBsAg组CD83、CD86的表达量分别为(19±4)%和(49±9)%,无HBsAg组则分别为(12±4)%和(18±6)%(P均〈0.01)。HBsAg组和无HBsAg组的DC对混合淋巴细胞的刺激指数分别为(20±10)%和(7±4)%(P〈0.01)。HBsAg组的DC培养上清中IL-12、IL-6的含量分别为(111±68)ng/ml和(646±426)ng/ml,无HBsAg组分别为(38±12)ng/ml和(1843±235)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HBsAg可增强CHB患者外周血DC提呈抗原、激活T淋巴细胞的功能,对DC分泌细胞因子的功能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3(IL-13)在变应性哮喘发病中的作用及脱敏治疗的作用机制。方法 以20例健康者作对照,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58例变应性哮喘患者脱敏治疗1年前后血清IL-13水平。结果 变应性哮喘患者治疗前血清IL-13水平为(4.94±0.56)ng/L,健康对照组为(1.86±0.53)ng/L,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脱敏治疗后血清IL-13水平为(2.33±0.41)ng/L,明显降低,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与脱敏治疗前比较则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IL-13在变应性哮喘患者中高表达,而在脱敏治疗后表达降低,在变应性炎症的发生发展和脱敏治疗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抗原冲击的树突状细胞(DC)与肿瘤周围皮下给予白细胞介素-2(IL-2)分别治疗大肠癌,目的 在于比较二者抗肿瘤作用,为其应用于临床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将荷C26结肠癌的BALB/C(H-2d)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IL-2治疗组、抗原冲击的DC治疗组.抗原冲击的DC治疗组在荷瘤后第1、8、15、22天于右侧腹股沟皮下注射抗原冲击的DC;IL-2治疗组在荷瘤后第1~5、8~12、15~19、22~26天于肿瘤周围皮下注射IL-2,对照组在相同的部位注射PBS液.观察荷瘤小鼠的肿瘤体积、生存期和存活率.结果 两种治疗方案均能明显抑制肿瘤生长,延长小鼠的生存期(P<0.05);但抗原冲击的DC组较IL-2组更能延长荷瘤小鼠的生存期(P<0.05).结论 抗原冲击的DC组较IL-2组明显延长荷瘤小鼠的存活时间而达到更明显的抗肿瘤作用.Abstract:Objective Tumor lysate-pulsed DC and systemic administration of interleukin-2(IL-2) was used in our experiment to therapy mice colon tumor model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its anti-tumor mechanisms and provide preclinical rationale experimental theory. Methods C26 tumor-bearing BALB/C(H-2d) mice were randomized over control groups and IL-2 groups, C26 tumor lysate-pulsed DC groups. C26 tumor lysate-pulsed DC groups were injected s.c with tumor lysate-pulsed DC at days 1,8,15,22. IL-2 groups were injected peritumorally with IL-2 at days 1-5,8-12,15-19,22-26.Control groups were injected peritumorally with PAS.The tumor volume, the survival time and the survival rate was recorded. Results The two therapeutic methods inhibited significantly the tumor growth and enhanced survival(P<0.05).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C26 tumor lysate-pulsed DC treatments is much better than the effect of IL-2 treatments. Tumor lysate-pulsed DC groups enhanced survival in comparison with IL-2 groups(P<0.05). Conclusions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C26 tumor lysate-pulsed DC treatments was much better than the effect of IL-2 treatments in survival.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携带小鼠IL-10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修饰的CD4+T细胞对哮喘小鼠气道NF-κB表达的影响,从而探讨IL-10治疗哮喘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BALB小鼠随机分成6组,正常对照组(A组,),哮喘模型组(B组),IL-10基因修饰CD4+T细胞治疗组(C组),LacZ基因修饰的CD4+T细胞治疗组(D组),未经任何基因修饰的CD4+T细胞治疗组(E组),生理盐水治疗组(F组),应用卵白蛋白激发的哮喘模型。应用流式细胞仪分离小鼠外周血CD4+T细胞,基因转染采用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应用肺组织标本冰冻切片免疫组化染色以确定肺气道NF-κB的表达。结果:IL-10基因转染的CD4+T细胞在第7天表达IL-10最高,并可以持续维持高水平表达40d左右。C组与D组和E组NF-κB表达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IL-10基因转染的CD4+T细胞使哮喘小鼠气道NF-κB表达下降,提示IL-10治疗哮喘可能通过抑制NF-κB传导有关。 相似文献
19.
Influence of Danshen Injection on airway inflammation and CD4^+CD25^+ regulatory T cells of asthmatic rat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Danshen Injection on airway inflammation and CD4^+CD25^+ regulatory T cells(CD4^+CD25^+ Tr) of asthmatic rats, and elucidate the possible mechanism of Danshen Injection in treatment of asthma. Methods: 30 Wister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sthma group and Danshen Injection treated group. 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s (BALF) were collected, and cytology studies were conducted. Lung tissues were obtained and pathologic analyses were done with hematoxylin and eosin stain (HE). Flow cytometry was used to detect the CD4^+CD25^+ Tr ratio in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PBMCs). Results: Total cell, the percentage of lymphocytes, neutrophils and eosinophils (Eos) in BALF of Danshen Injection-treated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at in asthma group (P〈0.05, P〈0.01). Compared with asthma group, less infiltration of inflammatory cells in lung tissues was observed in Danshen Injection-treated group. CD4^+CD25^+ Tr of asthma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control and Danshen Injection treated group (P〈0.05). Conclusion: Danshen Injection can suppress airway inflammation of asthmatic rats, probably by 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CD4^+CD25^+ Tr.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HBsAg 对脂多糖诱导树突状细胞(DCs)分泌IL-6 和IL-12 的影响。方法 采用重组人粒- 单核
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联合重组人白细胞介素4(rhIL-4)诱导单个核细胞得到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DCs),分别加入HBsAg1、2、5μg/ml,并设对照组,各组再加入脂多糖诱导为成熟DCs。采用流式细胞术鉴定各组iDCs 的表型(CD11c、HLA-DR),ELISA 法检测脂多糖诱导后培养上清液中IL-6 和IL-12 的水平。结果 iDCs 的CD11c/ HLA-DR 双阳性率为(83.62±6.89)%,显著高于单纯培养组(20.57±11.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sAg 1、2、5μg/ml 组培养上清液中IL-6 分别为(609.36±127.06)、(566.01±173.46)、(295.03±76.08)pg/ml,低于对照组(1356.97±181.78)pg/ml(均P<0.05);HBsAg2、5滋g/ml 组IL-12 分别为(854.49±67.92)、(472.09±55.70)pg/ml,低于对照组(1248.78±112.09)pg/ml(均P<0.05);1滋g/ml
组IL-12(1103.53±134.15)pg/m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浓度HBsAg 可下调脂多糖诱导的DCs 细胞因子分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