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高张NaCl溶液对失血性大鼠的升压作用宋现力董献红黄艳梅新乡医学院生理教研室(453003)在5min内使麻醉大鼠失血造成血压下降至25mmHg后,静脉注射少量高张NaCl溶液(HS)能使血压明显而迅速地恢复,并使血浆Na+浓度明显升高。而静脉注射少...  相似文献   

2.
高渗氯化钠溶液对急性失血性休克家兔血乳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渗氯化钠溶液对急性失血性休克家兔血乳酸的影响,分析其对急性失血性休克的最佳救治效果。方法20只健康雌雄家兔经股动脉放血制备失血性休克模型,随机分为高渗氯化钠溶液和0.9%氯化钠溶液组两个治疗组,30min后分别按4ml/kg剂量5min内静脉输入高渗氯化钠溶液和0.9%氯化钠溶液,测定休克前、休克30min及输液后30min、60min、90min时血乳酸(BL)变化水平。结果高渗氯化钠溶液组在输液后1h内均显著降低血乳酸(P<0.05)。结论高渗氯化钠溶液组较0.9%氯化钠溶液组更能显著降低血乳酸,提示急性失血性休克给予高渗氯化钠溶液早期救治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对19例失血性休克患在早期扩容时输注7.5%高渗氯化钠溶液,18例患血压均上升到正常范围,有效地改善重要器官灌注,分析了使用7.5%高渗氯化钠溶液扩容的优缺点,护理难点及并发症,输注过程中持续心电监护及中心静脉压监测,防止心衰,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低血容量性休克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休克,近年来,对其发病机制有了深入的研究.其突出特点是与有效循环血量锐减、内源性阿片钛(OPS)和阿片受体(OR)有关。  相似文献   

5.
傅清辉 《医学文选》2005,24(1):64-65
失血性休克抢救关键是补充血容量。传统方法是用(林格氏液 输血)。因输液量大,操作麻烦,效果欠佳。笔者遇到失血性休克患者,采用少剂量高渗氯化钠溶液快速输入,效果佳。  相似文献   

6.
高渗氯化钠溶液治疗家兔失血性休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7.
8.
20只雄性家兔随机分成A、B两组,实验组A治疗采用静脉滴注7.5%氯化钠6ml/kg,对照组B静脉滴注平衡盐液6ml/kg。用放射兔疫方法测定失血性休克期间及两组治疗后血浆EDLIS变化。结果显示:失血性休克期间血浆EDLIS较休克前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A组升高(P<0.05),B组变化不明显,两级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血浆EDLIS水平与同时相的动脉压(r=0.688)、CVP(r=0.575)和血Na+浓度(r=0.382)呈显著正相关(P均<0.01)。作者认为:①失血性休期间血浆EDLIS降低可能会加速Na+-K+泵机能衰竭;②EDLIS可能至少部分介导高渗氯化钠的抗休克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11.
刘玉  张焰  曾因明 《医学综述》2007,13(7):553-555
失血性休克以后机体发生过度的炎性反应并且导致细胞免疫的抑制,引起致命的并发症。高渗盐溶液(7.5%氯化钠,4mL/kg)复苏失血性休克不仅可以有效地恢复血流动力学效应改善微循环,而且在平衡炎性反应调控细胞免疫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颅脑损伤伴失血性休克脑血流代谢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颅脑损伤伴失血性休克时7.5%氯化钠高渗液对脑血液代谢及全身血液动力学的影响进行前瞻性研究,结果:全自血液动力学参数在伤后30min内,TBIHS1,TBIHS2,HS变化最显著,135min时HS恢复伤前水平,TBIHS1较TBIHS2快速复至伤前水平下限,TBIHS1,TBIHS2在伤后30min内其SjVO2均下TBIHS2增多。结论:颅脑损伤本身在造成全身血液动力学及血代谢改变。失血性休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HOME注射液(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溶液,HH40)复苏失血性休克兔对其平均动脉压、电解质和血气影响。方法:新西兰白兔36只随机等分为3组:HH40组、HTS(7.5%高渗氯化钠溶液)组、LRS(林格液)组。采用Wigger’s改良法制作失血性休克模型,休克60min后分别用5mg/kg的HH40、HTS、LRS复苏。于放血前、输液前、输液后10min、60min、180min分别记录平均动脉压(MAP),检测其动脉血的血气分析、电解质值。结果:HH40和HTS可以使休克兔的MAP升高,并维持时间较长;动脉血氧分压(PaO2)有所回升,动脉血pH、血液碱剩余(BE)、标准碳酸氢盐(SB)等指标下降趋势减慢,且给药后血Na+升高不明显。结论:HOME注射液是抢救失血性休克有效的新药。  相似文献   

14.
右旋异可利定对失血性休克家兔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22只家兔,引起失血性休克并维持20min。8只静注0.5%右旋并可利定2.5mg·kg-1;6只静注0.02%多巴胺0.1mgkg-1;其余8只静注等量生理盐水。结果显示右旋异可利定能增加失血性休克家兔的体动脉血压,其升压幅度和持续时间均较多巴胺高而长。结果表明,右旋异可利定能舒张肠系膜微动脉和微静脉及加快血流速度;且能使一些在失血性休克后关闭的毛细血管重新开放。  相似文献   

15.
林兰英  林财珠 《黑龙江医学》2009,33(10):727-729
目的探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以下简称高渗盐复合液)对急性颅脑损伤伴失血性休克手术患者的血液动力学,肝、肾、凝血功能、电解质和尿量的影响。方法急性颅脑损伤手术伴失血性休克患者25例,均采用静吸复合麻醉,手术开始前输入高渗盐复合液250 mL,输注速度10 mL/(kg.h)-1。检测输注前、输注后24 h的肝、肾、凝血功能,并在输注前、输注后30、60、120 min、24 h,抽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记录Na+、K+、CL-、HCT。观察并记录输注前、输注毕、输注后30、60、120 min、术毕SBP、DBP、MAP、HR。输注前放空尿袋,观察并记录输注后30 min、60 min、120 min、术毕尿量。结果输注毕、输注后30、60 min血压明显升高(P<0.05);在输注后各个时间点心率明显下降(P<0.05),尿量明显增加。血气分析检测电解质和HCT的结果,血清Na+在输注后30、60 min明显升高(P<0.05);在输注后120 min稍有下降,在输注后24 h恢复至正常水平,与输注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K+、C1-24 h恢复到正常,且与给药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HCT24 h未恢复到正常,且与给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肝功能、肾功能及凝血功能检测其输注前及输注24 h的结果,除TBIL、DBIL和APTT检测结果有差异外,其他几项2个时间点的结果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高渗盐复合液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急性颅脑损伤伴失血性休克手术患者,在升高血压、维持血液动力学稳定的同时,可提供一种有效地扩充血容量液体。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抗自由基药物对休克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家兔失血性休克模型,在失血前或再灌注前静脉注入别嘌呤醇,与单纯再灌组比较,通过测定血液及组织中反映氧自由基生成情况的XO活性,氧自由基破坏作用产物MDA含量;机体抗自由基物质SOD活性;血液动力学指标:HR,MAP,CO,LVSP,LV dp/dt max。结果:再灌后对照组血液及组织中XO活性,MDA 含量较用药组明显升高,SOD活性降低,用药组 嘌呤醇明显改善休克后血液动力学指标。结论:别嘌呤醇对失血性休克兔治疗有效,其作用机制与抑制黄呤氧化酶,减少自由基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17.
针刺对失血性休克家兔体液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针刺抗休克的机制。方法:复制家兔失血性休克模型,观察针刺“内关”穴对休克时体液因素的影响。结果:休克30 m in时,血浆中血管紧张素Ⅱ(AⅡ)、心钠素(ANP)、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5-羟色胺(5-HT)、组织胺(H ist)等含量比休克前明显增多。休克60 m in时,对照组各指标含量继续升高;在针刺组,血压显著上升,AⅡ等指标含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针刺对休克时体液因素的调整作用可能是其抗休克机制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8.
刘雅东  汪占祥 《医学综述》2012,18(23):4102-4103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高渗盐水在急性失血性休克早期液体复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0例急性失血性休克患者根据复苏方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手术治疗后都采用早期液体复苏,其中对照组采用3.0%氯化钠+6%羟乙基淀粉组作为高渗盐水,治疗组采用4.5%氯化钠+6%羟乙基淀粉组作为高渗盐水。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浆白细胞介素与血钾、钠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急诊治疗后均痊愈出院,但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在液体复苏后1 h的血浆白细胞介素(IL)1、IL-6和IL-8都明显降低(P<0.01)。两组在休克复苏前后的血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血钠在液体复苏后1 h后,对照组有明显上升(P<0.05),治疗组变化不明显。结论高渗盐水在急性失血性休克早期液体复苏中的应用可有效抑制炎性因子,且机体电解质无明显不利变化,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探讨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急救护理的有效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急救、护理的有效方法 ,以提高治愈率 ,降低伤残及死亡率。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院自 1995年 1月至 2 0 0 2年 1月收治的 32例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护理经验。结果 :32例患者均康复出院 ,临床治愈率 10 0 %。随访 1个月~ 3a2 9例 ,2 2例恢复正常生活及工作 ,2例生活能够自理 ,5例生活需要别人照顾。结论 :积极抗休克 ,止痛 ,加强呼吸道管理 ,合理的快速补液 ,配合医生探明损伤程度正确选用适当术式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加强围手术期监护、复苏与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正确的体位干预 ,积极有效的健康宣教 ,对提高抢救成功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和总结近年来对失血性休克液体复苏的研究进展。方法:对近20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和综述的查阅和总结。结果:失血性休克在控制出血后应用高渗盐水复苏可降低出血的危险,提高复苏的效果。对出血未控制的失血性休克患者,应早期采用控制性复苏以保证重要脏器的基本灌注,并尽快止血,但复苏液温度的选择仍值得探讨。在判断复苏终点时组织灌注和氧代谢指标对评估休克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结论:积极控制出血、迅速扩容、准确判断复苏终点是失血性休克复苏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