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了解宫颈癌放射治疗后发生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特点。对27例宫颈癌放疗后发生的子宫内膜癌的临床资料及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状态进行回顾性研究发现,宫颈癌放疗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率为0.19%,发病年龄为63岁。接受放疗至确诊子宫内膜癌的时间为156年。晚期患者占519%,较一般子宫内膜癌明显高。ER、PR表达率低,仅为118%(21、7)。5例I期子宫内膜癌均发生于接受放射剂量较低的宫角及宫底部。27例中,19例接受手术治疗,3年、5年的生存率为568%和378%。治疗仍以手术为主,预后较一般子宫内膜癌差。子宫颈癌放射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诊断与治疗体会.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5年5月经本人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55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特征,探讨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及治疗体会.结果:55例患者中,52例阴道异常出血,32例阴道排液,48例为绝经期妇女,40例病理分期为Ⅰ~Ⅱ期,38例病理分型为子宫内膜腺癌.结论:子宫内膜癌多发于绝经后妇女,患者多有阴道异常出血、排液症状,超声检查、分段刮诊以及宫腔镜检查均是诊断子宫内膜癌的有效手段,手术切除是控制疾病进展的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3.
经腹及经阴道超声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经腹及经阴道超声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4-06~2009-12间,在我院住院治疗,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声像图特征。结果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癌32例,诊断符合率80%,误诊漏诊8例,漏误诊率20%。结论经腹及经阴道超声联合应用对子宫内膜癌的正确诊断和鉴别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王光敏  张金玉 《重庆医学》1999,28(5):369-369
子宫内膜癌是老年妇女疾病之一,绝大多数发生在50岁以上。近年来,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逐年增高,近12年间,我院收治子宫内膜癌30例,其中,1994年前治疗27例,1994~1997年治疗3例。现将两阶段治疗情况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资料来源:1984~1996年,我院妇产科收治子宫内膜癌30例,29例术前分段诊刮,经病理检查确诊,另1例术前诊断子宫肌瘤,手术中冰冻片确诊子宫内膜癌,年龄最长者78岁,最小者40者。绝经后发病时间长者20年,短者2年。绝经后阴道流血24例,月经紊乱6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腹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经诊刮、手术及病理确诊为子宫内膜癌的32例患者的声像图与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子宫内膜增厚8例,内膜显示不清5例,宫腔内回声不均质光团且不同程度地向肌层、浆膜层或宫颈浸润13例,宫腔内低回声暗区或宫腔液性暗区6例.病灶内血流丰富17例,少血流8例,未探及血流信号7例.结论:经腹和经阴道彩超联合应用可显示子宫内膜癌组织浸润程度以及血供情况,因而能为子宫内膜癌的正确诊断和肿瘤分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蒋丽  付润娟  王育林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2):1524-1526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子宫内膜癌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0月至2004年5月我院通过手术病理诊断的40例子宫内膜癌病例。结果:38例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癌,符合率95%,2例漏诊。结论:经阴道超声可作为子宫内膜癌诊刮术前最佳的筛选手段,并能较正确地显示子宫内膜癌浸润子宫肌层的程度,为临床选择恰当治疗方案提供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7.
韦景秋  苏东露 《华夏医学》2007,20(2):335-336
随着子宫内膜癌发病率不断上升及发病年龄年轻化,早期准确诊断子宫内膜癌已成为临床关注的焦点,笔者对我院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TV-CDS),并经诊刮、手术及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癌的76例患者作回顾性分析,以探讨超声诊断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经阴道超声(TVS)诊断子宫内膜癌的价值。方法:对30例子宫内膜癌的超声检查结果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弥漫型子宫内膜癌的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可达71.4%;局限型子宫内膜癌图像特征不典型,诊断符合率较低,本组为44.4%,但此类患者内膜异常发现率在95%以上,结合诊刮可明显提高本病的诊断率。结论:TVS检测可作为子宫内膜癌首选的筛查方法,并可明确病变是弥漫型还是局限型,对确定子宫内膜癌术前选择手术方式和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查外科手术分期对子宫内膜癌Ⅰ级患者的影响。方法:对1997年3月至2003年7月间因子宫内膜癌接受手术分期患者的人口统计学资料、最终肿瘤组织学、分级、分期和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共349例患者接受外科手术治疗子宫内膜癌。181例(52%)患者在术前被诊断为子宫内膜癌Ⅰ级,其平均年龄为61岁(27~89岁)。其中82%患者实施了手术分期犤盆腔和(或)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犦,肿瘤明显局限于子宫内膜和手术治疗风险较高的患者除外。手术分期中,3.2%患者表现出严重的并发症,有2例患者分别因肺栓塞和心肌梗塞死于围手术期。比较术前和术后的病理组…  相似文献   

10.
68例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谭惠民  曾燕 《广西医学》2000,22(4):922-923
我院自1992年1月至1999年5月共收治妇科恶性肿瘤68例,均进行了手术及病理检查确诊,并作随访,现就手术的相关问题及手术易发生的并发症作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992年1月至1999年5月我院共收治妇科恶性肿瘤68例,经术前及术后病理切片确诊。68例中子宫内膜癌40例,卵巢癌24例,宫颈癌4例。年龄最大68例,最小15岁,平均年龄43.3岁。1.2 治疗方法:行广泛全宫切除 盆腔淋巴清扫术或肿瘤细胞减灭术(以下简称根治术)54例,行次广泛全宫切除术或广泛以下手术(以下简称不全术)14例。根治术中子宫内膜癌34例,卵巢癌16例,宫颈…  相似文献   

11.
朱荫芝 《安徽医学》1990,11(1):45-47
<正> 子宫内膜癌为一种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多发生在50岁以上特别是绝经后的妇女。最近报告平均年龄为57.6±2.1岁。郎景和报道108例子宫内膜癌,平均年龄53.3岁,比同期宫颈癌的发病年龄推迟8年。许多学者把小于40岁的本症患者称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但较少见.近年国外有关报道渐多,国内尚少报道.为了提高对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的认识,以期早期诊断,合理治疗,本文就国内外有关文献作一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2.
子宫内膜癌诊断方法对判断其临床分期的价值右江民族医学院附院妇产科雷志英(百色533000)以往资料表明,子宫内膜癌与子宫颈癌发病率约为1∶5~1∶8。据70年代国外文献报道,子宫内膜癌发病率与宫颈浸润性鳞癌相似。1988年上海市区宫颈癌、宫体癌的发病...  相似文献   

13.
毛萌君 《吉林医学》2011,32(12):2384-2384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方式在子宫内膜癌患者筛查中的作用。方法:对收治的子宫内膜癌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方式来筛查子宫内膜病变患者中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并与病理结果进行了临床分析。结果:经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子宫内膜癌32例,10例误诊为子宫内膜增殖;病理诊断结果显示高分化癌7例,2型腺癌5例,腺癌18例,子宫内膜癌11例,透明细胞癌1例。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相比显示诊断符合率为76.19%。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简便、易操作、可重复、无损伤性等优点,可较准确地诊断子宫内膜癌并判断其肌层浸润程度,对鉴别宫腔内病变,尤其是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可作为早期子宫内膜癌的筛选检查,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新奥尔良O chsner临床慈善医院中45岁以下女性的子宫内膜癌发病情况。研究设计:评估了38例45岁以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史、治疗及随访。结果:共38例病例接受了子宫内膜癌的初步治疗:其中Ⅰ期32例(84.2%);Ⅱ期1例(2.65);Ⅲ期4例(10.55);Ⅳ期1例(2.6%)。20例(52.6%)患者的肿瘤分化良好,10例(26.3%)中等分化,8例(21.1%)低分化。研究结束时,32例(84.2%)患者无病存活,5例死于疾病复发,1例死于乳腺转移癌。结论:与45岁以上的妇女相比,45岁以下女性患晚期病变、高分化癌症的概率较小,预后也相对较好。45岁以下女性子宫内膜癌发病情况…  相似文献   

15.
子宫内膜癌发病率较高,仅次于子宫颈癌,常发生于绝经后妇女[3]。本研究对21例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为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术前B超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为早期诊断该病提供超声诊断依据。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1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患病组)均为我院妇科1995年6月~1999年6月住院手术的病例;年龄47~73(平均552)岁,均有绝经后再现阴道流血病史。对照组66例,均经B超证实为子宫和附件无异常的绝经后妇女,年龄48~70(平均623)岁。12 B超检查 对照组和患病组术前B超均用B超室妇、产科专用超声诊断仪(USONICModelRT3600),探头频率35MHz。在病人膀胱充盈后仰  相似文献   

16.
1999年 1月至 2 0 0 2年 8月 ,作者对 36例患者行广泛子宫全切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手术后 1周内进行综合治疗以防治尿潴留 ,疗效显著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在本院接受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及腹膜外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患者 36例 ,其中宫颈癌Ⅰb~Ⅱa期 2 8例 ,子宫内膜癌Ⅱ期 8例 ,均符合FIGO1995年子宫颈癌的诊断标准及FIGO1988年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标准。患者年龄 2 8~ 6 5岁 ,平均 4 0 .7岁 ,平均产次 2次 ,无难产史 ,既往无盆腔炎 ,术前无泌尿系感染。1.2 方法 ①手术日晨严格在无菌条件下 ,插导尿管 ,检测残余尿及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的特点.方法 对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的12例小于或等于40岁的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年间共收治147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其中小于或等于40岁年轻妇女12例,占8.16%.临床主要表现为月经紊乱和原发不孕,术前分段诊断性刮宫对诊断价值较高.12例患者手术治疗后随访至2009年底仍健在.结论 40岁以下年轻女性的子宫内膜癌多数为高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对月经不调或不孕的妇女采用分段诊断性刮宫活检,有助于早期诊断.预后比老年患者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子宫内膜癌是美国妇女中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平均发病年龄为61岁,然而有5%~30%的女性在诊断时年龄<50岁。本研究旨在回顾<50岁的年轻绝经前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更好的识别这一亚人群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989~2003年间在德克萨斯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经组织学诊断并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年龄、体重指数(BM I)、产次、糖尿病和个人及家族癌症病史等临床特征信息来自病历记录,病理资料来自病理报告。结果所有子宫内膜腺癌者中12%(188/1531)年龄<5岁,平均诊断年龄为41岁(极差21~49岁)。平均BM为34kg…  相似文献   

19.
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13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索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特点,达到早期诊断及预防,合理治疗的目的。[方法]分析大连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妇产科1994年12月~2004年12月收治≤40岁的13例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的特点,并与同期>40岁的患者相比较。[结果]子宫内膜癌的发病10年来有了明显的增高,各年龄段的发病均有所增加,但各年龄段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组织学分级上,40岁及40岁以下妇女与40岁以上妇女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13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前临床分期与术后手术病理分期符合率相比较,各年龄段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40岁的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发病有增加倾向,对于年轻妇女特别是具有高危因素的年轻妇女应及早预防,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40岁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特征进行探讨。方法在我院2014至2015年收治的69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中选取10例40岁以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年龄小于40岁的1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结果 10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中年龄在40岁以下的患者有10例(14.4%),其中有2例晚期患者行保守治疗无效而死亡,至今仍健在的患者有8例。结论月经不调、不孕不育、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导致40岁以下轻龄妇女患子宫内膜癌的主要原因,临床诊断中极易将子宫内膜癌与子宫内膜腺瘤增生及重度非典型性增生相互混淆,手术是治疗子宫内膜癌的首选方法,而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建议进行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