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低血糖昏迷3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低血糖是内科中的急症 ,及时发现和处理预后良好 ,如稍有疏忽则可有生命危险或遗留不同程度的脑损害 ,现就我院 5年间收治的低血糖昏迷 35例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 男 15例 ,女 2 0例 ,平均年龄 5 6± 16岁 (19~ 78岁 )。合并症 :高血压 10例 ,冠心病 8例 ,脑梗死 7例。9例并发肾功能不全。低血糖原因 :降糖药引起者 2 8例 (磺脲类 14例 ,磺脲类 +双胍类 10例 ,磺脲类 +胰岛素 2例 ,短效胰岛素 2例 ) ,垂体危象 3例 (希恩综合征 2例 ,炎性垂体坏死 1例 ) ,酒精中毒 2例 ,甲状腺功能减退、肝硬化各 1例。表现为昏迷 35例 ,癫痫 10…  相似文献   

2.
优降糖为第二代磺脲类降糖药,主要用于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已在临床上广泛使用,但用药不当可造成严重的低血糖昏迷.现将近年来收治的优降糖所致低血糖昏迷9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 9例均为NIDDM,男5例,女4例.年龄52~70岁,平均62岁,60岁以上6例.病程8个月~18年,平均4.5年.其中伴有糖尿病肾病5例,2例已达尿毒症期;植物神经病变4例;高血压4例;视网膜病变2例;冠心病心衰及肺部感染1例;  相似文献   

3.
低血糖昏迷是糖尿病治疗过程中较为常见的并发症,部分患者在昏迷前不出现心慌、出汗、手抖等症状,易致漏、误诊。近10年来,我院曾遇6例此类患者发生误诊。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6例均为我院住院或急症患者。男3例,女3例;年龄33~78岁。有明确的糖尿病史,糖尿病病程1个月~13年,平均6.7年。发作前用药:单纯行胰岛素治疗者1例,剂量30~84U/d;口服优降糖或消渴丸者2例,剂量12.5~15mg/d;胰岛素与口服降糖药合用者2例。发作时无心慌、出汗、焦虑及饥饿感等症状,以神志昏迷为主要表现,测血糖≤2.5mmol/L。1例被误诊为酮症酸中毒昏迷,1例被误诊为…  相似文献   

4.
优降糖是一种临床常用的治疗 2型糖尿病的磺脲类降糖药 ,但因其作用强 ,易引起低血糖反应 ,有时甚至引起致命性低血糖 ,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本文收集了我院 1998年 6月— 2 0 0 3年 3月因口服优降糖致低血糖反应住院或在住院期间发生低血糖反应的 40例病人 ,并对其发生原因、临床特征及预后进行分析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40例病人中 ,男 2 5例 ,女 15例 ;年龄 2 7岁~78岁 ( 68岁± 12岁 ) ,均符合WHO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病程 1月至 15年 ;其中合并冠心病者 8例 ,合并高血压者 9例 ,合并糖尿病肾病者 10例 ,合…  相似文献   

5.
现将我院1999~2005年58例确诊为老年糖尿病并发低血糖的患者中17例误诊,原因分析如下,并提出防范对策. 临床资料,17例误诊患者,男8例,女9例,年龄在55~78岁之间平均66.5岁,其中,12例诊断(初诊)为"脑血管意外"2例初诊为精神分裂症,1例误诊为煤气中毒,2例误诊为酮症酸中毒昏迷.17例患者中口服药物者占10例(服优降糖、消渴丸、美吡达等),7例注射胰岛素治疗.  相似文献   

6.
张晓斌  杨京会  邹和群 《内科》2009,4(3):352-354
目的探讨胰岛素及C肽水平监测在低血糖昏迷诊断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16例低血糖昏迷患者,除按低血糖昏迷诊疗常规处理外,同时进行血清胰岛素和C肽检测,在治疗过程中监测血糖和血清胰岛素水平变化以指导治疗。结果10例糖尿病服用磺脲类降糖药的低血糖昏迷患者中8例血清胰岛素及C肽水平均增高。3例酒精中毒患者血清胰岛素及C肽水平亦增高。1例非糖尿病患者血清胰岛素和C肽水平严重增高,经B超及CT检查诊断为胰岛素瘤。全部患者经吸氧、50%葡萄糖注射后续10%葡萄糖液静脉滴注0.5-4h后逐渐清醒,血糖逐渐恢复正常水平。前述磺脲类降糖药过量患者,其血清胰岛素水平分别在3~5d后降至正常范围,之后根据血糖逐步恢复降糖药物治疗,并根据血清胰岛素水平调整降糖药物剂量,随访观察患者未再发生低血糖发作。结论对低血糖患者进行血胰岛索和C肽水平检测,有助于病因诊断和提高抢救治疗效果和防止再次和反复发生低血糖昏迷。  相似文献   

7.
老年糖尿病 (diabetesmellitus ,DM )患者低血糖反应的临床表现具有某些特点 ,认识这些特点将有助于对该病的防治。现将解放军第 181医院1970年 6月至 2 0 0 2年 5月间诊治的 5 1例老年DM低血糖反应的临床情况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本组 5 1例均为 2型DM住院患者 ,具有低血糖临床表现 ,血糖 0 .8~ 2 .8mmol/L。男30例 ,女 2 1例 ,年龄 6 0~ 91岁 ,平均 75 .5岁。DM病程 1个月至 2 5年 ,平均 7.6年。其中并发心、脑、肾、肝脏疾病 39例占 76 .5 %。1.2低血糖诱因 ①应用降糖药物不当 2 7例占5 2 .9% (胰岛素 11例 ,…  相似文献   

8.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9月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36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资料分析,按照是否发生严重低血糖将其分为非低血糖组(102例)和低血糖组(34例),采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危险因素。结果低血糖组和非低血糖组住院时间、体重指数及病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糖组二甲双胍使用比例明显低于非低血糖组(P<0.05),心脑血管疾病药物联用比例、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与胰岛素的联合使用比例明显高于非低血糖组(P<0.05);低血糖组低血钾症发生率和肾功能相关指标明显高于非低血糖组(P<0.05),低血糖组中性粒细胞和白细胞明显高于非低血糖组(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表明病程>10年、果糖胺<2.5mmol/L、使用胰岛素及胰岛素与口服降糖药联用、肾功能受损、白细胞升高均与严重低血糖相关。结论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行降糖治疗时应认真评估上述各危险因素,以避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严重低血糖。  相似文献   

9.
老年真性红细胞增多症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慢性骨髓增生性疾病,老年患者较少见,且易造成漏诊或误诊,我院 1986年 1月 ~2004年4月共收治 18例老年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8例中男 13例,女 5例,年龄 62~74岁,平均 (64±2 4)岁,出现症状至确诊时间 3月~1年者 5例, 1~5年者 8例, 5年以上者 5例。全部患者诊断及疗效判定依据文献标准[1]。1 2 临床表现 绝大多数患者起病较隐袭,症状不典型,发病最长者 8年后才确诊,本组初期症状头痛 ( 16例 )、头昏 ( 18例)、肢体麻木 ( 10例 )、疲乏无力 ( 18例)、视物模糊 ( 8例 )、…  相似文献   

10.
老年糖尿病患者药源性低血糖反应46例分析高密市老年病防治院(261500)单既良,孙仕林老年人糖尿病多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磺脲类降糖药是其常用药物,但应用不当会出现低血糖反应,近5年来,我院共收治46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29例,女17例;年...  相似文献   

11.
低血糖脑病误诊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低血糖脑病是指血糖浓度<2.8mmol/L(50mg/dl),脑部葡萄糖储量耗尽时所引起的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最终可发生不可逆性脑损害,抢救不及时可致死亡[1]。由于低血糖脑病临床表现复杂,有的患者脑症状较为突出而植物神经症状较轻,易被误诊。本文对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0例低血糖脑病的误诊原因进行分析。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男、女各5例,年龄27~82岁,平均60.9±18.5岁,60岁以上占7例。病因:注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过量,或用药后未进食5例,精神抑郁引起厌食1例,劳累过度伴进食少1例,老年因慢性病伴进食困难、营养不良2例(帕金森病1例、心衰1例),怀疑…  相似文献   

12.
王金铭 《山东医药》2002,42(7):50-51
随着社会年龄老化 ,老年急性肾衰竭 (ARF)的发病率不断增加。现将我院 1990年 1月至 2 0 0 1年 10月收治的 4 5例老年 ARF患者的临床资料做一分析 ,以探讨老年 ARF的临床特点。资料分析 :根据 1992年安徽太平会议拟订的 ARF诊断标准 ,选择 ARF患者共 14 8例 ,其中老年组 4 5例 ,男 33例 ,女 12例 ,年龄 6 0~ 84岁、平均 6 9.5 9± 5 .73岁 ;对照组 10 3例 ,男 5 4例 ,女 4 9例 ,年龄 14~ 5 9岁、平均 35 .6 1± 13.5 3岁。老年组少尿、无尿型 2 5例 ,非少尿型 2 0例 ;对照组少尿、无尿型 6 8例 ,非少尿型 35例。首次发现肾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13.
低血糖脑病是指血中葡萄糖浓度低于正常时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为突出表现的综合征。老年人常无先兆即进人昏迷、或表现为失语、偏瘫、精神异常等,易被误诊为脑卒中及原发病的意识障碍而延误治疗,危及生命。1998年2月~2002年2月,我院共收治此类患者26例,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26例,男15例,女11例;年龄61~83岁,平均64岁。伴糖尿病16例(12例常年口服降糖药,4例皮下注射胰岛素),大量饮酒史3例,时间超过20年,肝癌2例,慢性肾功能不全5例。临床特点:本组均以急性脑血管病就诊,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定位体征,其中浅昏迷14例,中度昏迷10例,一侧肢体中枢性偏瘫20例,四肢瘫痪4例,癫痫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诊糖尿病低血糖昏迷病因,总结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低血糖昏迷发病诱因。结果导致低血糖昏迷的可控因素包括进食减少(66.67%),磺脲类降糖药使用不合理(31.67%),自行购买使用降糖中药或应用新的降糖方案(26.67%),过量应用胰岛素(21.67%),调整降糖方案(3.33%)等。不可控因素包括该病程6年(38.33%),年龄≥65岁(60.00%),急性应激性事件(41.67%),慢性合并症(38.33%)等。结论临床上要积极预防糖尿病低血糖发生,以降低糖尿病低血糖昏迷发生风险,对于已发生低血糖昏迷的患者,要积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挽救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15.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9月本院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36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资料分析,按照是否发生严重低血糖将其分为非低血糖组(102例)和低血糖组(34例),采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危险因素。结果 低血糖组和非低血糖组住院时间、体重指数及病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糖组二甲双胍使用比例明显低于非低血糖组(P0.05),心脑血管疾病药物联用比例、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与胰岛素的联合使用比例明显高于非低血糖组(P0.05);低血糖组低血钾症发生率和肾功能相关指标明显高于非低血糖组(P0.05),低血糖组中性粒细胞和白细胞明显高于非低血糖组(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表明病程10年、果糖胺2.5mmol/L、使用胰岛素及胰岛素与口服降糖药联用、肾功能受损、白细胞升高均与严重低血糖相关。结论 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行降糖治疗时应认真评估上述各危险因素,以避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严重低血糖。  相似文献   

16.
老年人脑挫裂伤CT动态观察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院自 1998年 1月至 2 0 0 1年 1月间对本科收治的 112例老年脑挫裂伤患者进行CT动态观察 ,现结合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老年人脑挫裂伤的CT影像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本组男 79例 ,女 33例 ;年龄 6 2~ 88岁 ,平均 6 6 7岁 ,其中 6 2~ 6 9岁 78例 ,70~ 79岁 2 4例 ,80~ 88岁10例。交通事故伤 6 2例 ,跌伤 18例 ,坠落伤 10例 ,打击致伤 10例 ,其他伤 12例。伤后有原发性昏迷病史者 98例。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 (GCS)评分 <8分 32例 ,8~ 12分 5 6例 ,13~ 15分 2 4例。入院时出现脑疝致一侧…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报道了 1 986~ 1 992年间收治的药物诱发的低血糖昏迷 (DIHC)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对象共 1 0 2名 ,其中男性 4 1例 ( 40 2 % ) ,女性61例 ( 59 8% ) ,平均年龄 72岁 ,包括 2型糖尿病 92例 ,1型糖尿病 1 0例 ,病程 1~ 4 1a。糖尿病昏迷为入院主要原因者 99例 ,住院期间出现糖尿病昏迷者 3例。入院时患者平均血糖值为 1 77mmol L。调查发现患者中93例存在药物诱发的低血糖昏迷 (DIHC)危险因子 ,其中 2 7例 ( 2 6 4 % )既有肾功能不全 ,又有能量摄取不足 ,1 4例除降糖药外还同时应用可引起低血糖的其他药物如β受体阻…  相似文献   

18.
我科自2005年7月至12月收治一组特殊原因所致低血糖昏迷,共17例,回顾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7例均为男性,年龄32岁-68岁,均无糖尿病史,无注射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史。3例病人有高血压史,2例病人有脑梗塞病史,2例病人有支气管哮喘病史。[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并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首发症状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1月于该院内分泌科就诊的老年糖尿病患者200例,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低血糖分为低血糖组(40例)和非低血糖组(160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生化指标及用药情况,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将低血糖组作为研究对象,记录其发生低血糖时首发症状,进行分析。结果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首发症状,心慌25例(62.5%),出汗21例(52.5%),胸闷、饥饿感颤抖各占5.0%、5.0%、10.0%;昏睡或昏迷、反应迟钝、烦躁各占15.0%、5.0%、10.0%;身体虚弱和异常、未感不适患者各占比10.0%、2.5%;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BMI值、病程、胰岛素、磺脲类口服降糖药(oral antidiabetic drug,OAD)与胰岛素联用以及肌酐(creatinine,Cr)、果糖胺、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等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基础疾病、心血管药物、二甲双胍、α糖苷酶抑制剂、格列奈类、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lc,HbA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BMI值、病程、胰岛素、磺脲类、OAD与胰岛素联用以及Cr、果糖胺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患者在主诉心慌、出汗时,应考虑低血糖的可能,及时监测其血糖变化,保障患者生命健康;年龄、BMI值、病程、胰岛素、磺脲类、OAD与胰岛素联用以及Cr、果糖胺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重要危险因素,临床应根据患者情况干预治疗以减少低血糖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低血糖昏迷误诊6例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增高 ,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低血糖反应 ,甚至出现低血糖昏迷的病人并不少见。低血糖昏迷的病人临床表现复杂多变 ,极易误诊。为提高低血糖昏迷病人的诊断符合率 ,特对我院近几年低血糖昏迷误诊 6例病人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本组男性 2例 ,女性 4例。年龄38~ 70岁 ,平均 5 8岁。均有口服降糖药物史。入院后急查血糖均在2 3mmol/L以下 ,其中 2例在0 5mmol/L以下。例 1.男 ,5 2岁。因意识不清 ,左侧肢体活动障碍 1h入院。 2周前在当地医院查血糖及尿常规 ,诊断为 2型糖尿病 ,在家不规律应用消渴丸。查体 :BP2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