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脾约”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均有论述。《伤寒论》原文为“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鞭,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金匮》中所论与其仅有一字之差,即“大便则鞭”之“鞭”字为“坚”字,而意全同。“脾约”,注家及讲义多释为:胃强脾弱,使脾之功能为胃热所约束,不能为胃行其津液,而使津液偏渗于膀胱。笔者所释与此相反,即脾约乃胃强脾亦强,脾过于为胃行其津液所致。兹略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伤寒论》原文247条云:“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硬,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历代医家大多认为脾约是胃强脾弱,使脾之功能为胃热所约束,不能为胃行其津液,而使津液偏渗膀胱,故小便频数,大便干结。  相似文献   

3.
浅谈脾约证     
脾约证见于《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篇》。原文曰:“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鞕,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对于这段经文的论述,最早见于宋代成无已所著《注解伤寒论》。论曰:“跌阳者,脾胃之脉,诊浮为阳,知胃气强,涩为阴,知脾为约。约者,俭约之约,又约束之约。……今脾强胃弱,约束津液,不得四布,但输膀胱,致小便数,大便难,为脾约丸,通便润燥。”后世医家多从其说。笔者认为,用“胃强脾弱”来解释脾约证,有违仲景旨意,与临床所见也不相符,麻子仁丸  相似文献   

4.
脾约小议     
脾约,见干《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原文为“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硬,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一般认为脾约的病机为胃强脾弱,脾的转输功能为胃热所约束,不能为胃行其津液,使致津液偏渗于膀胱,而不得濡润于肠道,故小便数,大便硬。但从中医基础理论到临床实践,脾弱不能输布津液,应是大便溏泻,小便反少,而不会相反。因此,笔者结合临床谈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5.
《伤寒论》179条曰:“问曰:病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阳明,何谓也?答曰: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正阳阳明者,胃家实是也;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烦、实,大便难是也。”又247条曰:“跌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硬,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  相似文献   

6.
王自斌 《光明中医》2008,23(6):836-837
麻子仁丸又名脾约麻仁丸,《伤寒论》所谓“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硬,其脾为约”的脾约便秘。其组成:麻仁、杏仁、芍药、炙枳实、炙厚朴、大黄;近几年来,笔者应用此丸治疗多种病症,收效甚为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大半夏汤出于《金匮要略》,由半夏、人参、白蜜组成。专治气阴两虚的噎膈、胃反诸症。《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篇》曰:“跌阳脉浮而涩,浮则为虚、涩则伤脾、脾伤则不磨”,“胃反呕吐者,以大半夏汤主之”。方以参,蜜健脾益气生津,因为半夏降逆止吐,配合精精当,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麻子仁丸为《伤寒论》“脾约”证治的一张名方,倍受历代医家推崇。由于仲景于此以脉论机,以脉定证,每使后学对其主证、病机存有疑窦,以致影响该方的正确使用。鉴于此,笔者不揣浅陋,略陈管见如次。 一、以脉论之,“小便数”非本方主证 仲景论中言脉,除阐明具体脉象外,往往还有通过论脉以释病机的临床意义,《伤寒论》249条“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硬,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即是其例。文中“趺阳脉”属足阳明胃经,能候胃气之盛衰;“胃气强”是指病机,提示胃热气盛:“小便数”从字面上  相似文献   

9.
便秘是大便秘结不通 ,排便时间延长 ,或欲大便而艰涩不畅的一种病证 ,此证的病因多种多样。汉代张仲景认为此证可分为“阴结”、“阳结”及“脾约”。《伤寒论·平脉法第二》问曰 :“脉有阳结 ,阴结者 ,何以别之 ?”师曰 :“其脉浮而数 ,能食不大便者 ,此为实 ,名曰阳结也 ,期十七日当剧。其脉沉而迟 ,不能食 ,身体重 ,大便反硬 ,名曰阴结也 ,期十四日当剧。”《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 :“趺阳脉浮而涩 ,浮则胃气强 ,涩则小便数 ,浮涩相搏 ,大便则坚 ,其脾为约 ,麻仁丸主之。”其后又有“风秘”、“气秘”、“热秘”、“寒秘”、“湿秘…  相似文献   

10.
麻子仁丸,又名脾约麻仁丸。始见于《伤寒论·辨阳明病脉症并治》。仲景云:“跌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革更),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249条)笔者认为,本证是以小便数与大便秘结并见为特征。本方主治肠胃燥热,脾约便秘之证。近年来,运用此方化裁治疗10倒尿频,疗效颇为满意,现介绍如下,供同道参考。例一、张××,男,64岁,工人。于1985年4月5日,患半身不遂,卧床不起。大便干燥,小便频数。尿常规化验正常。曾用西药及针灸及八正、导赤散均无效。每日  相似文献   

11.
《金匮要略》所论述的四十四种疾病,无论从病机、证候、方药都进行了多层次的鉴别,从而对疾病作出了正确的诊断,给予了恰当的治疗,取得显著的疗效。仲景对疾病的辨证过程,即是对疾病进行多层次鉴别诊断的过程。今就该书《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篇中论述呕吐的二十条原文(原文编号依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试用教材《金匮要略选读》为准)进行分析、整理,以展现张仲景对疾病的鉴别诊断方法。一、对呕吐病与症的婆别诊断原文三条云:“趺阳脉浮而涩,浮则为虚,涩则伤脾,脾伤则不磨,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名日胃反。”原文二十条又云:“胃反,吐而渴欲饮水者,茯苓泽泻汤主之”。  相似文献   

12.
陈延 《浙江中医杂志》2002,37(8):349-349
痞满类似于现代医学的功能性消化不良 ,病机为脾胃受伤 ,升降失常。治疗应分清病变以脾为主 ,或是以胃为主 ,分而治之。中医认为“脾胃皆属土 ,而脏腑分焉”,“胃主纳 ,脾主运”,“胃强脾弱 ,则消谷而便溏”,“脾强胃弱 ,则知饥而纳少”,可见同为脾胃受损 ,临床特点却也有所不同。胃主要负责“纳”,也就是受纳、承纳、容纳 ,因此 ,胃的功能“强”,则可以承纳更多的食物 ,食量也较大 ,所以说“消谷”;胃的功能“弱”,则只能承纳较少的食物 ,食量也较小 ,所以说“纳少”。而脾的功能对食量影响较小 ,对食物的消化、转输能力影响较大 ,所以主“…  相似文献   

13.
笔者对《吉林中医药》1986年第3期发表的“‘脾约’是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吗”一文所述的“脾约乃胃强脾亦强,脾过于为胃行其津液所致”的观点不敢苟同,兹述管见如下。 1.“约”字在古汉语中是个多义字,它有约  相似文献   

14.
胃强脾弱证的辨治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董汉良 《中医杂志》1998,39(2):75-76
在中医内科的临证中,常可见到胃纳如常或食欲旺盛,而大便不化或溏薄泄泻,这种表现出胃纳强而脾运弱的病证,辨证属胃强脾弱证。清·叶天士评述《脾胃论》曰:“盖东垣之法,不过详于治脾,而略于治胃耳!乃后人宗其意者,凡著书立说,竟将脾胃总论,即以治脾之药,笼统治胃,举世皆然。”胃强脾弱证,就反映了脾、胃分治的必要性。叶天士认为:“纳食主胃,运化主脾”,“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叶氏的见解,  相似文献   

15.
肖明珍 《河南中医》2004,24(8):50-50
经云:“脾主为胃行其津液。”凡胃强脾弱,脾为胃约,水精不布所致之证,皆为“脾约”,非独“麻子仁丸”证。口唇干燥一证,与“脾约”病机相似,当属“脾约”范畴,特录于此,以供商榷。  相似文献   

16.
马永刚 《河南中医》2016,(4):569-570
木形人脉象上表现为整体脉寸强尺弱、进多退少,以左手脉为主;木形人木气独旺,易患肝胆、筋脉、关节、头、颈、眼、脾胃(克伐)、肺(反侮)方面疾病。木形人在外感六淫上,同气相求,易感受风邪,脉象表现为上、浮、粗;阴阳极性表现为阴虚阳亢,易感受燥邪,脉象表现为细、涩、枯。在七情上,木形人易怒,脉象上表现为左关脉浮鼓,其病机演化:肝气犯胃,则兼有右关脉浮鼓;肝气犯肺,则兼有右寸脉浮鼓;肝火犯脾,则兼有右尺脉粗滑;怒气不得宣泄,气机不畅,肝气郁结,则表现为左手脉的沉、涩、动,时间久的甚则延及右手脉。木形人好思虑过度,脉象上表现为刚、细、内曲、涩。其病机演化:思则气结,气机不畅,脉象表现为左手脉的滞涩感;气结化火,火性炎上,脉象表现为上、热、进多退少;心脾两伤,心血虚则左寸脉涩、弱;脾虚则右关尺脉弱、滑。木形人生命过程流的整体态势是阴虚阳亢、亡阳、脱证。  相似文献   

17.
二一论脾约、肝着与肾着“小肠主液”,“大肠主津”,“胃为津液之府”,“脾为胃以行其津液”。四者输布津液,必须平衡协调,互为体用。如果胃气强,脾气虚,不能助胃以行津液,肠无所滋,其脾为约,必然肠津枯涸,大  相似文献   

18.
梁栋 《养生月刊》2003,24(11):516-517
中医学认为,胃主受纳,脾主运化,是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周身的津液、营养都必须依靠脾胃来供给,故有“脾为后天之本”的说法。《景岳全书》说:“盖人自有生以来,惟赖脾胃以为立命之本,胃强则强,  相似文献   

19.
肠易激综合征属于中医“腹痛”“泄泻”“便秘”等范畴,脾胃关系失调是其发病关键,“胃强脾弱”是其主要病理机制。根据《伤寒论》原文及相关方剂分析,认为胃强脾弱本质为胃热脾虚,即胃火亢盛而脾气虚弱。将肠易激综合征相关症状与中医证候一一对应,系统分析其发病病因、症状特点,认为肠易激综合征发病及疾病进展均与机体胃强脾弱紧切对应。从胃强脾弱理论论治该病,认为造成肠易激综合征病因繁多,“脾常不足”为其根本原因,同时伴随各种原因造成胃热偏盛,最终造成脾胃不和。故以“和法”调和脾胃当为其主要治疗目的,辛开苦降为主要治法,补益脾胃同时清泻胃热,进而调理全身脏腑气机,达到治愈目的,目前在临床及实验研究领域均已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相似文献   

20.
脾胃病临床很常见,其治疗方法各异,笔者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升则健,胃降则和”,故脾胃升降为之主要轴心,理气一法运用在脾胃病的治疗中取重要部分。现就临床试探,粗略认识体会,不妥之处恳请斧正。1 脾胃乃升降之轴心 脾胃居中焦,诚人体气机升降的轴心。脾主升清,将水谷之精微输送四肢百骸以充养,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传化排泄糟粕。正如叶天士曰:“纳食主胃,运化主脾,脾宜升则健,胃主降则和……”。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