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桂芝  李小玲 《光明中医》2012,27(2):373-374
骨折术后非感染性发热是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发热一般在术后1~4天,多数为中度发热(38℃左右),少数表现为高热或低热[1].我科对2010年1月~12月60例骨折术后非感染性发热患者应用中医理论实施辨证施护,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清解合剂治疗骨科术后发热42例临床观察常州市中医医院(213003)蔡忠新关键词术后发热,清解合剂发热有内外虚实之分,术后非感染性发热是无菌术后病人的常见症状,一般为中度发热(38℃左右),亦有高热出现,然均属于中医内伤虚热范畴。临床上多给予抗感染输...  相似文献   

3.
叶景华 《中医杂志》1993,34(9):532-532
临床上术后发热的病例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由于术后感染所致,如创口局部化脓,或并发其他感染而发热,用抗生素后基本都能控制发热;另一种情况是感染已基本控制,局部创口已渐愈合,血象正常,但仍发热不退,虽用多种抗  相似文献   

4.
剖宫产术后发热乃临床常见术后并发症,临床西医多采用抗生素控制术后感染,可一定程度上缓解发热,对于发热多对症处理.但有时由于耐药菌株感染以及患者体质的差异性,临床可见产后高热或持续低热单纯使用抗生素难以控制,经对症处理后无明显缓解,而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多能奏效,现就剖宫产术后发热中西医结合治疗几点体会总结一下.  相似文献   

5.
徐强 《中医药信息》2002,19(4):10-11
对近年中药辨证治疗非感染性术后发热 ,尤其对妇产科、颅脑、心脏等术后发热的病机、辨证、治法进行总结 ,指出运用中药辨证治疗术后发热在临床中广泛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剖宫产术后发热乃临床常见术后并发症,临床西医多采用抗生素控制术后感染,可一定程度上缓解发热,对于发热多对症处理。但有时由于耐药菌株感染以及患者体质的差异性,临床可见产后高热或持续低热单纯使用抗生素难以控制,经对症处理后无明显缓解,而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多能奏效,现就剖宫产术后发热中西医结合治疗几点体会总结一下。  相似文献   

7.
非感染性发热是临床上常见的骨科术后并发症之一,本文采用中医辨证治疗骨科术后非感染性发热52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中医辨证治疗骨科术后发热能平稳、有效地退热,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骨科术后发热是临床常见症状,发热的原因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非感染性发热一般都不超过39℃,原因有术后吸收热、排异反应等,一般通过对症处理可取得较好疗效.有部分患者排除感染可能,术后5 d仍然发热患者,依照中医辨证多属于气阴两虚发热的类型,应用西药多无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9.
达原饮加味治疗肛肠病后术发热45例山东省嘉祥县人民医院马集分院(272414)王登亮山东省嘉祥县马集乡计生服务站吕梅花关键词发热肛肠病术后达原饮笔者自1980年以来应用达原饮加味治疗肛肠病术后发热4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45例均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西关正骨协定处方治疗老年骨科术后非感染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老年骨科术后非感染性发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按中医辨证分型,对应服用西关正骨协定处方;对照组40例仅冰敷头部或酒精拭浴处理。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经治疗,治疗组患者发热天数少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第1、2天治疗组体温下降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使用西关正骨协定处方辨证治疗老年骨科术后非感染性发热,可降低术后发热程度,减少发热天数,有利于病人及早康复。  相似文献   

11.
辨证治疗骨科术后非感染性发热45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骨科手术后非感染性发热是常见的术后并发症 ,发热一般在术后 1~ 4天 ,多数为中度发热 (38℃左右 ) ,少数表现为高热或低热。近 2年来我们采用中医辨证施治治疗骨科手术后非感染性发热 45例 ,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本组病例全部为骨科四肢闭合性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发热病人 ,排除了使用激素及其他可影响体温的药物者 ,并排除了术后伤口感染者。如有下述条件之一者即作伤口感染处理 ,予以排除。 1伤口疼痛持续加重 ,局部红肿、热、痛、有波动感。 2术后 4天复查血常规 ,提示有感染迹象者。由于深静脉血栓…  相似文献   

12.
笔者经常遇到术后发热不退的病人 ,虽用多种抗生素治疗 1周以上仍不能取效 ,经辨证治疗却能收到较好疗效 ,现介绍如下。1 术后阴虚 术后阴虚发热 ,主要由于手术创伤 ,劫伤阴液 ,术中失血失液及术野暴露 ,更加重了阴液的不足。阴虚不能敛阳 ,虚热内生则致发热不退 ,临床可见午后或入夜发热、五心烦热、口干咽燥、失眠多梦、便秘溲赤、盗汗 ,舌红苔光 ,脉细数。成某 ,男 ,73岁 ,1 995年 6月 6日入院。因腹胀腹痛 1周 ,门诊以“后腹膜巨大肿瘤”收治。行剖腹探查术 ,诊断为“胰腺假性囊肿”。术后 1周内体温正常 ,第 9天开始出现不规则发热 ,…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产科术后发热的病因病机,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拟清热祛湿法对产科术后3日发热的患者进行中药治疗。结果:痊愈75%,显效22%,无效3%,总有效率97%。结论:清热祛湿法应用于产科术后发热的患者效果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剖腹产术后发热临床疗效。方法:根据中医辨证论治,临床分为阴虚发热、食滞发热、血瘀发热3型辨证治疗。结果:患者全部治愈。结论:中医辨证治疗妇科剖腹产术后发热应以病因治疗,扶正祛邪,调整脏腑功能为主。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丹栀三石汤加减治疗颅脑术后发热的临床疗效,拓展治疗颅脑术后发热的新方法。方法:颅脑术后患者按奇偶数随机分为丹栀三石汤加减加西药治疗组和单纯的西药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体温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丹栀三石汤加减治疗颅脑术后发热疗效安全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益气退热方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气虚发热的临床干预疗效,并观察其对患者术后气虚证候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女性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0例。2组均予改良乳腺癌根治术治疗,对照组对38.5℃以下发热予物理降温治疗,38.5℃以上发热则予注射用赖氨匹林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术后第2天加用益气退热方口服治疗。2组均治疗7天后,观察比较2组术后出现发热、发热温度及发热持续时间情况,比较2组治疗前后气虚证候积分改善情况,并采用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评分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定。结果:2组术后出现发热及发热持续时间、发热温度情况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出现发热例数少于对照组,发热温度低于对照组,发热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2组患者治疗后气虚证候气短、神疲、乏力、自汗及懒言积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降低,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后气虚证候气短、神疲、乏力、自汗及懒言积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气虚证候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生活质量SF-36量表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生理职能、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后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结论:益气退热方治疗乳腺癌术后气虚发热具有确切疗效,可以明显改善患者术后气虚证候,预防发热的发生,降低发热温度,缩短发热的持续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术后发热是外科常见临床症状,除短期吸收热、术口感染及肺部感染等原因明确的发热外,术后难愈性发热多起于术后3d左右,或低热,或高热,有的呈波动性,有的呈持续性,缠绵难愈.中医认为,术后难愈性发热属内伤发热.本院蔡炳勤教授从事岭南中西医结合外科临床50年,认为术后发热病机虚实夹杂、寒热错综,难以一法统之。  相似文献   

18.
"甘温除热法"治疗骨折术后发热10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浩  高萍  杭明富  李新华 《河南中医》2005,25(12):56-56
骨折术后发热是临床常见症状,其原因有术后吸收热、术后切口感染等,通过对症处理可取得较好疗效。过了血肿吸收期、切口无感染的发热患者,多属于“气阴两虚发热”的类型,采用“甘温除热”的方法可取得良效。近年来,我们采用“甘温除热”的方法治疗骨折术后发热患者10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三仁汤治疗脊柱病术后湿阻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脊柱病术后非感染性发热病例90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人,分别采用三仁汤和西乐葆口服,观察并记录体温变化,湿热证主要症候变化,通过湿热证候量表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对术后体温控制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术后湿热主证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三仁汤对脊柱病术后湿阻发热有良好的控制作用,并可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0.
<正>发热是骨折手术后最常见的症状,现代医学认为术后发热可分为感染性发热与非感染性发热[1]。有研究表明,大部分的术后发热为非感染性因素造成,究其原因乃术前创伤或手术本身造成人体组织受损、瘀血内蕴、阴阳失调、气血紊乱所致,患者多有一定不适感,西药治疗效果不佳。我科自2012年12月—2013年11月采用小柴胡汤处理四肢闭合性骨折术后非感染性发热,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