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靖  查旭山 《新中医》2006,38(8):28-29
目的:观察凉血消银汤治疗进行期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7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予凉血消银汤(处方:水牛角、生地黄、牡丹皮、紫草、苦参、土茯苓、白花蛇舌草、丹参、菝葜、乌梢蛇、白鲜皮、甘草)治疗;对照组35例,予复方青黛胶囊治疗。2组疗程均为6周。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银屑病面积严重程度指数(PASI)积分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7.50%,对照组为65.71%,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PAN积分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凉血消银汤治疗进行期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完疕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内蕴型的疗效.方法 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口服完疕汤,对照组口服阿维A胶囊,治疗2月后观察两组疗效.通过对比治疗前后的PASI评分,经SPSS 17.0软件统计分析,作出疗效判定.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3.54%,对照组为74.19%,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完疕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有着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辨证治疗银屑病20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80例银屑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0例,辨证分为血热风燥型、血虚风燥型、血瘀风燥型,分别采用消银汤Ⅰ、Ⅱ、Ⅲ号方治疗;对照组80例,口服乙双吗啉。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痊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59%、87.5%与35%、62.5%,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以血热风燥型疗效最好。  相似文献   

4.
中药消银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消银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副作用、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治疗组口服消银汤,对照组口服迪银片及肌注斯奇康针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33%。结论:消银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好,副作用小,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
王思琦 《吉林中医药》2012,32(5):482-483
目的:观察消疕汤治疗静止期血热风燥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寻常型静止期银屑病血热风燥型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口服消疕汤(生地黄、牡丹皮、白芍、白鲜皮、玄参、白花蛇舌草、丹参、蚤休等),对照组30例口服消银胶囊.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临床疗效总的有效率分别为93%和80%,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疕汤可明显改善静止期血热风燥型银屑病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6.
吴自勤  孙双田 《新中医》1996,28(4):45-45
复方消银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153例疗效观察吴自勤,孙双田主题词牛皮癣/中医药疗法,@复方消银汤/治疗应,用清热药〔剂〕/治疗应用,活血祛瘀药(剂)/治疗应用自1986年以来,我们对153例寻常型银屑病属血热者采用复方消银汤治疗,并随机设立对照组50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清凉解毒汤联合阿维A酯治疗血热内蕴型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88例血热内蕴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阿维A酯,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清凉解毒汤。2组均8周为1疗程。治疗期间注意预防感染和外伤,忌食辛辣腥膻发物,戒烟酒,多食新鲜蔬菜、水果,避免过度紧张劳累,忌泡热水澡。结果:治疗组1例脱落,43例中,临床痊愈17例,显效16例,有效6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90.70%,对照组2例脱落,42例中,临床痊愈8例,显效14例,有效7例,无效13例,有效率为69.05%;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清凉解毒汤联合阿维A酯治疗血热内蕴型寻常型银屑病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理血消银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内皮素(ET)的影响。方法将220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118例口服理血消银汤,对照组102例口服复方青黛胶囊,疗程8周后评价其临床疗效;并用放免法检测治疗前后ET含量。结果两组效率分别为73.7%、54.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8.52,P〈0.01);银屑病患者血浆ET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经治疗后两组ET均下降,治疗组下降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理血消银汤治疗银屑病有较好临床疗效,能改善微循环,抑制上皮细胞分裂,促进表皮细胞分化,对血浆ET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
清热活血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33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练春凤 《新中医》2003,35(2):24-25
目的:观察自拟清热活血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流变学变化的影响。方法:将63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3例口服清热活血汤(生槐花、当归、三棱、莪术、红藤、鸡血藤、蒲公英、白花蛇舌草、制大黄),对照组30例口服复方青黛丸,疗程2月,观察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7.9%,对照组为66.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血液流变学变化检测,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除血浆粘度外,其余各项指标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明显性意主(P<0.01)。结论:寻常型银屑病中医辨证多属血热血瘀证。各项血粘度和血球压积增加反映了血液粘性,纤维的增多反映血液凝固性的增加。清热活血汤能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各项指标,治疗银屑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改善血液粘稠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抗银1号方治疗寻常型银屑病41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抗银1号方治疗寻常型银屑病临床疗效。方法将71例寻常型银屑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1例予抗银1号方,每日1剂,水煎服;对照组30例予阿维A胶囊10mg,每日2次口服。2组均8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皮损面积-严重性指数(PASI)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痊愈率14.6%,对照组痊愈率6.7%,2组痊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皮损PASI积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后PASI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抗银1号方是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清肺凉血消银汤治疗风热血燥型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7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清肺凉血消银汤治疗组和复方青黛胶囊对照组(分别为34例和33例),对治疗前后PASI积分和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PASI积分均有所改善(P<0.05),治疗组PASI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疗效经Raddit分析比较(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88.2%,对照组总有效率72.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肺凉血消银汤治疗风热血燥型寻常型银屑病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银屑病Ⅰ号治疗进行期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8例,给予银屑病Ⅰ号(处方:生地、丹皮、赤芍、大青叶、板蓝根、青黛、白花蛇舌草、白英、半枝莲、蝉衣、山豆根、甘草)治疗;对照组36例,给予复方青黛胶囊治疗。2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积分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84%,对照组总有效率62.7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2组PASI积分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银屑病Ⅰ号与复方青黛胶囊治疗进行期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均具有较好疗效,而前者疗效显著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自拟方活血祛瘀汤,外涂克银膏联合308nm准分子激光治疗寻常型斑块状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自拟方口服活血祛瘀汤并外涂克银膏联合308nm准分子激光的综合疗法,对照组仅使用308nm准分子激光;观察治疗前后患者PASI评分及不良反应,进行疗效、安全性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经Ridit分析两组95%的a无重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方活血祛瘀汤、外涂克银膏并308nm准分子激光联合的综合疗法治疗寻常型斑块状银屑病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消银胶囊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跃东  王金花 《光明中医》2008,23(6):808-809
目的:观察消银胶囊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54例服用消银胶囊,对照组41例服用复方青黛丸,两组同时服用氨肽素片、盐酸西替利嗪片,均用药两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66.67%,对照组有效率为41.4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6.00,P〈0.05)。结论:消银胶囊治疗寻常型银屑病价廉、方便、安全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中药内服外洗治疗银屑病46例小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消银汤内服加外洗方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银屑病患者口服自拟消银汤再加外洗方治疗。结果:治愈18例,好转25例,总有效率达93.5%。结论:该方法治疗银屑病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余其  陈志伟  汪洋 《新中医》2023,55(24):108-111
目的:观察凉血化斑汤加味治疗血热内蕴证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寻常型银屑病 患者88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4 例。对照组给予阿维A 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 础上加用凉血化斑汤加味治疗。比较2 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 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血热内蕴证证候评分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 率为93.18%,对照组为75.00%,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PASI、DLQI 评分均 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PASI、DLQI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皮疹颜色、皮疹灼热感、 瘙痒、心烦易怒等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上述各项证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2 组血浆黏度及高、低切血液黏度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治疗组上述3 项指标均 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凉血化斑汤加味能进一步减轻寻常型银屑病血热内蕴 证患者的症状体征,改善生活质量和血液流变学状态,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马友谊 《新中医》2015,47(9):99-101
目的:观察凉血消银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8例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口服消银片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凉血消银汤进行治疗。2组均治疗8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4周、8周的银屑病面积与严重性指数(PASI)、瘙痒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指数(DLQI)、血热证评分。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及6月后的复发率。结果:治疗后,PASI、VAS评分均低于前一时点(P<0.05)。观察组治疗8周的PAS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4周、8周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同一时点(P<0.05)。治疗后,2组DLQI及血热证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DLQI及血热证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62.7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0.6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凉血消银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并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寻常性进行期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40ml,静点,1/d,外用他卡西醇软膏;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中药自拟凉血清银汤加减。治疗8周末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痊愈率分别为88%和57%;有效率分别为96%和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自拟凉血消银汤治疗寻常性进行期银屑病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贾洁 《中医临床研究》2010,2(11):18-18,20
目的:观察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8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分成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5例口服本院制剂银屑康胶囊(中药复方)、外用复方硫磺软膏、静脉注射硫代硫酸钠。对照组53例口服消银颗粒、转移因子胶囊。两组均连续用药8周。结果:两组的痊愈率分别为63.63%和37.73%;总有效率分别为92。75%和64.1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银屑康胶囊,硫代硫酸钠)等联合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方法简便,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杨洋 《中医临床研究》2011,3(5):69-69,71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痰浊内蕴型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痰浊内蕴型眩晕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痰浊内蕴型眩晕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