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病患120例,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口服西药尼美舒利、肌肉注射维生素B1,维生素B12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以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并与对照组治疗进行对比,2周为1个疗程,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对照组为81.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病患120例,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口服西药尼美舒利、肌肉注射维生素B1,维生素B12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以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并与对照组治疗进行对比,2周为1个疗程,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对照组为81.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O.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116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江铭 《河南中医》2010,30(10):1007-1007
目的:观察无环鸟苷静滴加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16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16例和对照组100例,两组均用无环鸟苷静脉滴注,治疗组加用血府逐瘀汤加减内服,观察治疗3周后两组患者后遗神经痛发生率的影响。结果:治疗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为17.2%,对照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为50.0%,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气滞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62例。对照组给予营养神经药物及止痛药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83%,对照组为77.4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气滞血瘀型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汤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4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用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外涂、腺苷钴铵片口服;治疗组在此治疗的同时加用益气活血汤。结果:益气活血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能有效的缩短疼痛时间,治疗组有效率95%,对照组有效率90%。结论:益气活血汤为主综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辨证活血养阴法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治疗效果。方法:运用清·王清任《医林改错》身痛逐瘀汤方辨证加减,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中西医结合治疗对45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进行治疗效果评价。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及81.82%。结论:辨证活血养阴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促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治疗效果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更昔洛韦、甲硫氨酸维生素B1、维生素B12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桃红四物汤加减并配合针灸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0%,对照组78.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用自拟化淤止痛方结合西药及微波治疗。对照组30例只用西药及微波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总有效率7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明显优于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9.
谢隽 《中医药导报》2007,13(3):50-5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联合半导体激光照射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及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方法:口服西药阿昔洛韦、中药汤剂龙胆泻肝汤、外用阿昔洛韦软膏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半导体激光照射治疗两组进行比较。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0%,对照组为76.7%;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治疗组为10.0%,对照组为33.0%。治疗组总有效率和后遗神经痛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半导体激光照射联合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较好,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的67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23例、西药组20例及中西医结合组24例.中药组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西药组予干扰素、VitB1、VitB12肌注治疗,中西结合组结合采用两种疗法结合治疗.比较3组病例的综合疗效并进行随访.结果:3组病例通过随访,中西医结合组综合疗效明显优于中药组与西药组(P<0.05),且在随访疗效中,亦有显著性优势(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能明显减轻患者症状.  相似文献   

11.
杨培丽 《光明中医》2014,(8):1670-1671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一种较为顽固和难治的病症。从2009~2012年,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0例患者。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92.5%;对照组疗效65%。两组比较P〈0.05差异性显著,中西医结合组明显优于西药组。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中药治疗顽固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67例顽固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电针配给合中药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的针刺治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电针结合中药治疗顽固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镇六穴结合梅花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即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中镇六穴结合梅花针刺络拔罐治疗,对照组口服消炎痛;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及生活质量的改善。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0.91%,对照组总有效率65.6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镇六穴结合梅花针刺络拔罐疗法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症状体征的改善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六神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典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口服六神丸,10粒/次,3次/日,患处外用六神丸,对照组口服维生素B1,0.1g/次,3次/天。15天疗程结束观察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疼痛缓解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六神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有效。  相似文献   

15.
阿昔洛韦联合针灸治疗带状疱疹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晓燕 《河南中医》2009,29(12):1209-1210
目的:观察阿昔洛韦联合针灸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探寻缩短带状疱疹病程、降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的有效方法。方法:将12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纽各60例,治疗组采用口服阿昔洛韦片并联合围刺、隔蒜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阿昔洛韦片治疗。观察两组病人止痛、结痂、后遗神经痛发生等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有差异(P〈0.05),止疱时间、疼痛明显减轻时间、疼痛完全消失时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治疗组(2.0%)明显低于对照组(14.0%)。结论:阿昔洛韦联合围刺、隔蒜灸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明显提高,并能降低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临床疗效。方法将95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成2组,都给予阿昔洛韦抗病毒治疗及外用炉甘石洗剂收湿、止痛,观察组结合中医辨证施治。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和治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止痛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能明显加快症状消除,缩短病程,减少后遗神经痛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与对照组31例,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9%,对照组为67.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疼痛及临床伴随症状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吴迪 《实用中医药杂志》2022,(12):2043-2044
目的:观察通络止痛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治疗组口服通络止痛汤,对照组口服元胡止痛滴丸。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3.93%、对照组72.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络止痛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9.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止痛方合黛力新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3组,即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中医治疗组,常规西医治疗组。分别观察3组在改善疼痛及改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气虚血瘀证型常见伴随症状的临床疗效。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改善疼痛及临床伴随症状均优于其余2组。结论:益气活血止痛方合黛力新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80例。两组用丹参、更昔洛韦钠联合静脉点滴治疗,配合B族维生素口服,外用依沙吖啶溶液湿敷,辅以放血拔罐、红光理疗。观察组加用丹参静脉点滴治疗。结果:两组皮疹均干燥结痂,神经痛VAS评分比较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止痛迅速彻底、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