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与晚发性佝偻病及锌缺乏的关系。方法 观察 1994年 9月至 1996年 11月间 6 0例 5岁以上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及 5 6例健康儿童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锌含量及左腕骨X线放大摄影片的骨龄发育。结果 观察组血清钙、磷、锌较对照组低 ,碱性磷酸酶明显高于对照组 ;观察组 37例合并晚发性佝偻病 ,31例合并锌缺乏症 ;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经应用VitD3、锌剂治疗后其血清钙、磷、碱性酶、锌及左腕骨X线异常于 3个月内恢复 ,呼吸道感染次数明显减少。结论 表明做好晚发性佝偻病及锌缺乏症的防治是防治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儿童晚发性佝偻病的临床特点及早期诊断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86例晚发性佝偻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86例患儿,年龄5~14岁,均有间歇性下肢疼痛,曾被误诊为生长痛。经检测血清碱性磷酸酶及血清骨碱性磷酸酶,确诊为儿童晚发性佝偻病。本组应用维生素D3及钙剂,治疗前与治疗后血清碱性磷酸酶总异常率分别为86%(74/86)和54%(46/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443,P〈0.01),有效率为100%。结论 儿童晚发性佝偻病以间歇性下肢疼痛为主要表现,易被误诊为生长痛。血清骨碱性磷酸酶的测定可作为该病的早期诊断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BALP测定诊断晚发性佝偻病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发性佝偻病在本地并不少见,由于学龄前期儿童活动度大,生长迅速,饮食不合理,偏食导致摄入维生素D不足,引起骨胳疼痛为主要特征的疾病。自2001年6月~12月间应用骨性硷性磷酸酶(简称BALP,以下均是)活性测定技术对5~8岁部分儿童进行检测,判断对晚发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诊断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肾小管性骨营养不良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肾小管性骨营养不良进行综合分析,为临床提供明确的诊断和治疗依据。方法 对2例抗VitD佝偻病、4例范可尼综合征(FS)和9例肾小管性酸中毒(RTA),回顾性分析其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及X线特征。结果 15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佝偻病或骨软化症、低血磷、AKP增高和高尿钙。结论 正确掌握抗VitD佝偻病、FS、RTA各自的临床及X线特征,对指导早期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晚发性佝偻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晚发性佝偻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52例患儿,年龄5~14岁,均有间歇性下肢疼痛,经检测血钙、血磷、血碱性磷酸酶(ALP)、左腕X线片,其中7例进一步经测定血骨碱性磷酸酶(BALP)及骨密度后均诊断为晚发性佝偻病.应用维生素D3及钙剂治疗,1个月后疼痛消失39例,血碱性磷酸酶恢复正常17例,血骨碱性磷酸酶异常7例均恢复正常.2个月后所有患儿症状均失,血碱性磷酸酶均恢复正常.结论:儿童晚发性佝偻病以间歇性下肢疼痛为主要表现,易被误诊为生长痛.血骨碱性磷酸酶、骨密度测定有助于该病的早期诊断.应用维生素D及钙剂完全可治愈.  相似文献   

6.
维生素D缺乏性晚发性佝偻病是发生在婴幼儿之后,成人之前的慢性营养缺乏性疾病。临床上常表现为3—14岁儿童不明原因的关节肌肉疼痛,夜间明显且反复发作。近年来资料表明,青少年发生佝偻病其发病率达14.4%。我科自2001年5月-2008年5月来我院儿科就诊并确诊为维生素D缺乏性晚发性佝偻病者78人,现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应用国产骨矿物质测定仪,测量白血病、肾病综合征和晚发性佝偻病患儿36例及相匹配正常儿童36例的骨矿物质含量。结果表明:白血病患儿骨密度(BMD)水平明显降低,与对照组之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肾病综合征和晚发性佝偻病的BMD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提示BMD的检测可作为判断儿童骨代谢疾病或其他疾病骨矿化改变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8.
儿童生长痛9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福文 《广西医学》2004,26(10):1516-1517
儿童晚发性佝偻病是发生在婴幼儿之后 ,成人之前的慢性营养缺乏性佝偻病 ,常常被忽视并往往误诊为关节炎或生长痛而延误治疗 ,造成生长缓慢、体格矮小或下肢变形后遗症[1] 。我科门诊 2 0 0 0年 1月~ 2 0 0 4年 1月共诊治以关节炎或生长痛为临床表现的晚发性佝偻病患儿 92例 ,  相似文献   

9.
<正> 佝偻病是婴幼儿时期因维生素D活性物质缺乏所致的一种常见的营养性疾病。它也可发病于较大年龄儿童,称晚发性(迟发性)佝偻病,也称儿童期佝偻病,但往往因误诊而延误治疗,尤其是我们北方地区。  相似文献   

10.
刘静 《中国厂矿医学》2007,20(6):616-616
目的探讨骨碱性磷酸酶(BALP)检测对晚发性佝偻病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全血干化学免疫浓缩法对87例拟诊为晚发性佝偻病患儿(观察组)及77例正常对照组的患儿进行骨碱性磷酸酶检测。结果观察组患儿BALP活性升高36例,阳性检出率达41.4%,对照组BALP升高12例,阳性检出率15.6%,2组比较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骨碱性磷酸酶检测简便易行,快速灵敏,结果可靠,是目前早期诊断晚发性佝偻病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维生素D(VitD)是治疗小儿佝偻病的首选药物。目前关于VitD的耐受量和中毒量的界限尚不明确,长期大量使用VitD或对VitD敏感者均易导致中毒。而VitD中毒早期症状无特异性,易于漏诊、误诊。我院通过检测骨碱性磷酸酶(BALP)含量指导VitD的临床应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佝偻病大鼠模型建立及骨密度变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建立佝偻病的动物模型并实施干预治疗 ,观察骨密度的变化 ,为儿科临床佝偻病防治提供理论实验依据 .方法 :选用 2 1d龄SD幼鼠 4 2只 ,随机分为模型组 (30只 )和正常对照组 (12只 ) .模型组避光并喂食缺乏VitD饲料 6周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幼鼠生长发育、毛发、食欲、X片及腰椎骨密度 (BMD)的变化 ;之后佝偻病组随机分三组给予不同的干预治疗 .结果 :佝偻病组大鼠骨骺端膨大 ,出现毛刷状、杯口状改变 .佝偻病大鼠身长、体重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佝偻病大鼠腰椎BMD较正常对照组低 (P <0 0 0 1) .佝偻病的干预治疗以一次性肌注相当于人用量的VitD15万U为最好 .结论 :在喂养缺VitD饲料及避光 6周后 ,SD幼鼠佝偻病动物模型制备成功 ,佝偻病大鼠有骨密度的明显降低 ,VitD是治疗佝偻病的主要方法 .  相似文献   

13.
晚发性佝偻病临床分析及发病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晚发性佝偻病的临床表现及发病相关因素。方法:对病例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同时对发病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晚发性佝偻病临床表现为关节肌肉疼痛、腹痛、疲倦、乏力、腿麻木及睡眠障碍,BALP、X线检查特异性强,敏感度高,可作为晚发性佝偻病的主要诊断。户外活动不够日照不足、生长发育过速、偏食挑食、维生素D及钙摄入不足等因素与晚发性佝偻病发病有显著相关。结论:晚发性佝偻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诊断需依靠临床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积极对发病因素进行干预,可降低晚发性佝偻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4.
晚发性佝偻病的治疗研究王淑敏,成瑞珉,付松林,王庆利(内蒙古根河市林业医院,内蒙古根河市电业医院,内蒙古根河市林业卫生防疫科)晚发性佝偻病(简称晚佝偻病),糙内嚎古大兴安岭林区青少年较普遍发生的慢性营养缺乏性疾病,其患病率高达24%[1]。严重危害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晚发性佝偻病的临床表现及发病相关因素.方法 对病例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同时对发病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晚发性佝偻病临床表现为关节肌肉疼痛、腹痛、疲倦、乏力、腿麻木及睡眠障碍,BALP、X线检查特异性强,敏感度高,可作为晚发性佝偻病的主要诊断.户外活动不够日照不足、生长发育过速、偏食挑食、维生素D及钙摄入不足等因素与晚发性佝偻病发病有显著相关.结论 晚发性佝偻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诊断依靠临床、体征及辅助检查.积极对发病因素进行干预,可降低晚发性佝偻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6.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主要见于3岁以下婴幼儿,但由于学龄儿童及青春发育期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速度加快期,骨骼生长增快,易发生维生素D和钙缺乏,故晚发性佝偻病并非少见。现将我院1999年2月~2003年12月诊治的36例晚发性佝偻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维生素D(vitamin D,VitD)缺乏现象普遍存在,全球有1亿多的人口存在VitD缺乏的风险[1-3]。VitD缺乏在儿童导致佝偻病,在成人加速骨质疏松和骨折。VitD缺乏还导致很多疾病的风险增加,包括常见的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传染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1,4]。肝脏产生25-羟基维生素D[25-hydroxyvitamin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南宁市江南区儿童佝偻病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佝偻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全年在该社区进行健康检查的3678名0~3岁儿童的资料进行分析,并对母亲进行佝偻病相关因素调查。结果佝偻病的患病率为27.3%,佝偻病患儿骨源性碱性磷酸酶明显升高,其发病与母亲孕期缺VitD、早产、出生低体重、喂养方式、日光照射时间及母亲文化程度等因素有关(P〈0.05)。结论儿童佝偻病的患病率仍然处于较高水平,佝偻病的发生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应加强宣传教育,普及佝偻病的预防知识,合理补充维生素D,预防佝偻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1型糖尿病与维生素D (VitD)摄入量低及佝偻病有关。VitD是一种免疫抑制剂 ,而 1型糖尿病为一种自身免疫疾病 ,VitD可以某种方法抑制胰腺 β细胞的自身免疫反应。此外 ,由于婴儿VitD状况欠佳可导致免疫系统功能损害 ,对以后的免疫反应有长期的影响。Baumgartl和他的同事报道 1,2 5 - (OH) 2 D3在新诊断为 1型糖尿病的患者中一年内对应的时间点测的血浓度比健康受试者低。这项研究是在芬兰出生一年的儿童中进行的 ,芬兰是世界上报道 1型糖尿病发病率最高的地方。研究发现饮食补充VitD可降低以后 1型糖尿病的发病率。VitD的生物浓度低于…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辽宁省盖州地区晚发性佝偻病(DR)儿童的智力水平。方法:选择盖州地区DR患儿51例,进行中国韦氏儿童智测量表(C-W ISC)测评,并与同期体检健康儿童1:1配对(相同年龄与性别)比较。结果:DR组语言量表部分的知识、算数、领悟等分量表得分及言语智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DR组操作量表部分的图片排列、木块图案和编码以及操作智商、总智商均明显低于后者(P均<0.01~0.05)。结论:辽宁省盖州地区晚发性DR患儿存在着明确的智力水平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