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屈光参差眼屈光要素的差异程度对屈光参差的形成作用.方法 收集双眼等效球镜度数差>2.00 D的屈光参差患者91例,按屈光参差类型分为远视性屈光参差和近视性屈光参差2组.用日本Topcon KR.8800自动验光仪测量双眼屈光度数和角膜曲率(CC).用法国Quantel 0459 A型超声生物测量仪测量双眼前房深度(ACD)、晶状体厚度(LT)、玻璃体腔长度(VCL)及眼轴长度(AL),将患者的双眼进行自身对照观察,所测数据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屈光参差眼各屈光要素与年龄及分组的关系采用多元线性回归进行分析,屈光参差眼的屈光要素与眼轴的关系采用偏相关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屈光参差者双眼之间只有玻璃体腔长度和眼轴长度存在差异(tVCL=9.506、3.654,P均<0.01 tAL=12.334、3.447,P均<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屈光参差者双眼的角膜曲率、前房深度都与年龄无关 近视性屈光参差眼的角膜曲率、前房深度都大于远视性屈光参差眼(tK=4.600,P<0.01 tACD=2.894,P<0.01),而晶状体厚度没有差异 2组屈光参差者双眼的角膜曲率、前房深度都与眼轴长度无关,而晶状体厚度与眼轴相关(r=0.358、0.296,P<0.01).玻璃体腔的长度与眼屈光状态和眼轴都相关(r=0.975、0.979,P<0.01).结论 玻璃体腔长度的变化是屈光参差发生的内在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
近视眼生物学参数的改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近视眼各生物学参数的改变.方法 对近视患者及正视者110例(174只眼),主觉加检影验光行屈光检查,采用Humphrey测量角膜平均曲率,非接触式眼内压测量仪测量眼内压:A与B型超声诊断仪测量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玻璃体腔长度及眼轴长度;角膜测厚仪测量中央角膜厚度(CCT,centercornealthickness);光学相干生物测最仪(IOL-master)测量眼轴长度;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StratusOCT)测量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按等效球镜度数(SE,sphericalequivalent)不同分正视组(SE<-0.50D)、轻度近视组(-0.50D≤SE<-3.00D)、中度近视组(-3.00D≤SE<-6.00D)、高度近视组(SE≥-6.00D).比较各组之间各生物学参数,分析各生物参数与屈光力之间关系.结果 正视组、轻度近视组、中度近视组、高度近视组等效球镜度数分别为(-0.07±0.14)D、(-2.10±0.57)D、(-4.53±0.78)D、(-7.73±1.34)D,各组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正视组前房深度低于中度近视组、高度近视组(P<0.01);玻璃体腔长度、眼轴:正视与低度近视无显著性差异外(P=0.448>0.05),其余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余参数各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随着等效球镜度数增加,近视眼前房深度一定程度增加,玻璃体腔长度、眼轴随线性增加;其余生物学参数无明显改变;玻璃体腔长度增加是引起眼轴增长和等效球镜度数增加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近视眼眼轴长度、前房深度及晶状体厚度的测量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霍豫星  丁华 《眼科新进展》2006,26(9):696-697
目的探讨近视屈光度与眼袖长度、前房深度及晶状体厚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日本产NIDEK-US2520B型超声显像仪对屈光度在-3.00D以上的近视患者163例(312眼)进行眼轴长度、晶状体厚度和前房深度测量。结果随着近视度数的增加,其眼轴长度和前房深度明显增加,而晶状体厚度与眼轴长度的比值则显著降低(P<0.05)。在屈光度相同的各组中,眼轴长度、晶状体厚度和晶状体厚度与眼轴长度比值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P<0.05),而前房深度的性别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近视屈光度的增加可同时伴有眼轴长度、前房深度和晶状体厚度与眼轴长度比值的改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高度近视眼屈光度的相关影响因素,明确高度近视眼患者的眼轴长度、角膜曲率、前房深度等因素与屈光度的关系.方法 对42例(77只眼)屈光度>-7.0D的高度近视眼患者进行研究,以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玻璃体腔深度、角膜曲率(K1/K2)、眼轴长度、角膜厚度,眼压为自变量,以等效球镜SE作为因变量,用多元线性同归模型筛选出有影响的因素,并比较各因素影响力的大小.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经相关分析,得到线性回归方程为:等效球镜(屈光度)=-39.558+1.141×眼轴长度+0.560×角膜曲率K2-1.515×前房深度-0.089×眼压.回归效果检验F=60.114(P<0.01).结论 眼轴长度、角膜曲率K2、前房深度,眼压对高度近视眼屈光度有明显影响,其中眼轴长度对高度近视眼屈光度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5.
儿童单纯近视性屈光参差与屈光结构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儿童单纯近视性屈光参差与屈光结构之间的关系。方法 测量 43例单纯近视性屈光参差儿童角膜曲率半径、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玻璃体腔及眼轴长度。结果 近视眼玻璃体腔及眼轴长度均长于正视眼 (P <0 0 5 )。结论 在眼球发育过程中 ,眼轴长度差异是形成单纯近视性屈光参差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学龄期儿童青少年屈光度与眼球部分生物学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学龄期儿童青少年413例826眼,利用LenStar LS900光学生物测量仪和A型超声诊断仪测得眼部生物学参数,研究屈光度与生物学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男生眼轴长度、中央前房深度及玻璃体长度大于女生,而角膜平均曲率和晶状体厚度小于女生,P<0.05。等效球镜及眼内压之间男生与女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年龄增加等效球镜度数不断加深、眼轴变长、角膜曲率变平、晶状体变薄、中央前房深度及玻璃体腔深度加深,P<0.05;眼内压随年龄增加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屈光度加深眼轴及玻璃体腔长度延长,角膜曲率和前房深度增大、晶状体变薄,P<0.05。结论 眼球屈光度和生物学参数对儿童青少年屈光不正发生发展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维吾尔族大学生450名视力正常眼屈光状态与屈光要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燕  陈雪艺  杨军  田丽芸 《眼科新进展》2007,27(11):857-860
目的 分析新疆医科大学450名维吾尔族大学生视力正常眼的屈光状态与屈光要素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450名维吾尔族大学生视力正常的899眼进行超声生物测定眼轴长度、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眼科A超),同时进行角膜曲率(角膜曲率计)和验光(视网膜检影法)检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899眼中,远视眼444眼,屈光度 0.75~ 2.50 D;正视眼440眼,屈光度为0~ 0.50 D;近视眼15眼,屈光度为-0.50~-1.25 D.眼轴长度和前房深度在近视眼、正视眼和远视眼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正视眼和远视眼进行右眼、左眼的统计学分析,各屈光要素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正视眼和远视眼中,对性别不同屈光要素进行统计学分析,除晶状体厚度外,余屈光要素在性别比较上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较女性眼轴长、前房深,同时角膜曲率较女性小.结论 维吾尔族大学生视力正常眼中存在着近视眼、正视眼和远视眼,在正视眼和远视眼中,男性较女性眼轴长,前房深,同时角膜曲率较女性小.维吾尔族人群在眼屈光要素上存在着与其他民族的不同之处,对研究维吾尔族眼的屈光状态和疾病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IOL-Master测量大学生近视眼的眼轴长度(AL),水平、垂直角膜屈光力(K1,K2),前房深度(ACD)及角膜直径,探讨大学生近视眼各屈光成分值与屈光度的关系以及大学生近视眼的主要成因。方法:大学生近视患者1059例2118眼,经电脑验光按等效屈光度分为三组:A组低度近视<-3.00D(738眼),B组中度近视-3.00~-6.00D(989眼),C组高度近视>-6.00D(391眼)。采用光学相干生物测量仪(Zeiss,IOL-Master)测量其AL,K1,K2,ACD及角膜直径,计算眼轴长度与角膜曲率的比值AL/CR,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分析。结果:随着近视屈光度的增加,眼轴长度明显增加,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1),且各组间具有显著差异性(P<0.01);K1在A组与B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K2在各组间具有差异性(P<0.05),但K1和K2仅与中度近视的屈光度存在相关性(P<0.05);各组AL与K1、K2呈负相关,且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ACD在B组与C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低度近视的屈光度与ACD存在显著相关性(P<0.01);角膜直径在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与屈光度无相关性(P>0.05);AL/CR比值3.183±0.132,近视屈光度与AL/CR比值呈负相关(r=-0.761,P=0.000)。结论:轴性近视是大学生近视的主要类型。大学生中度近视是眼轴与角膜屈光力共同作用所致;ACD对大学生近视屈光度影响较小;角膜直径对大学生近视屈光度无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10%消旋山莨菪碱对豚鼠形觉剥夺性近视的作用及安全性。方法 2~3周龄英国短毛花色豚鼠3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采用右眼遮盖半透膜建造形觉剥夺模型。左眼为自身对照;A组:形觉剥夺+10%消旋山莨菪碱20μL玻璃体腔注射1次;B组:形觉剥夺+生理盐水20μL玻璃体腔注射1次;C组:单纯形觉剥夺组。所有动物饲养于500 lx白光照明环境中,照明周期12 h。干预前后用A超测量眼轴长度、前房深度和晶状体厚度,计算玻璃体腔长度;带状光检影法测量屈光度;右眼与左眼的差异作为评价指标以消除饲养过程中的组间差异。2周后实验结束,每组随机选取2只豚鼠处死后立即摘取眼球,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眼部组织结构。结果各组基线左右眼眼轴长度、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玻璃体腔长度、屈光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周复测,A组左右眼眼轴长度和玻璃体腔长度差异小于B组及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玻璃体腔长度差异与眼轴长度差异显著相关(r=0.904,P<0.001)。各组间左右眼屈光度、晶状体厚度、前房深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后显微镜下观察:给药组视网膜、巩膜、脉络膜均未见毒性改变。结论 10%消旋山莨菪碱可抑制豚鼠形觉剥夺性近视眼轴的增长,主要抑制玻璃体腔长度。10%消旋山莨菪碱玻璃体腔注射未发现组织学毒性改变。  相似文献   

10.
影响近视眼患者近视屈光度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熊洁  邓应平 《眼科》2006,15(5):321-323
目的了解近视眼患者近视屈光度、眼轴长度、角膜曲率及角膜厚度的相关关系,以探讨各因素对近视屈光度的影响。设计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近视患者300例,每例对一眼进行研究。方法随机抽取欲行LASIK手术治疗的近视患者300例,按近视程度分为四组,低度近视(≤-3.00D)41例,中度近视(>-3.00,≤-6.00D)130例,高度近视(>-6.00,≤-9.00D)95例,超高度近视(>-9.00D)34例。经散瞳检影验光、OrbscanⅡ角膜地形图系统及A超检测患者LASIK术前近视度数、角膜曲率、眼轴长度及角膜中央厚度,统计每例患者一只眼的数据(共300眼),对各组数据进行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主要指标近视度数、角膜曲率、眼轴长度及角膜中央厚度。结果低度、中度、高度、超高度近视组眼轴长度分别为(24.32±1.73)mm.(25.33±1.49)mm,(26.04±1.92)mm,(27.47±2.57)mm,各近视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角膜曲率仅在高度近视组分别与低、中度近视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各组角膜厚度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09)。眼轴长度分别与近视屈光度(r=0.734,P=0.000)及垂直、水平径角膜曲率(r=-0.312,P=-0.000;r=-0.328,P=0.000)相关。结论对于低、中、超高度近视眼患者,眼轴增长为影响近视屈光度的主要因素,高度近视患者还同时受角膜曲率改变的影响。随着眼轴的变长近视屈光度增高,角膜曲率变小,角膜变平。不同量的角膜曲率改变和不同量的眼轴增长互相配合,可以形成不同程度的近视。(眼科,2006,15:321-323)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药益视汤对脾气虚证兔视网膜脱离(retinaldetachment,RD)自动复位后视网膜组织结构恢复的影响。方法:将健康成年新西兰灰兔26只随机分为脾气虚型RD自动复位组(A组)、益视汤治疗组(B组)及空白对照组(C组),采用耗气破气加饥饱失常法建立脾气虚证动物模型,在显微镜下行视网膜下注射透明质酸钠术建立视网膜脱离自动复位动物模型,用光学显微镜分别观察比较术后10,20,30d视网膜组织结构的变化。结果:B组较A组兔视网膜组织结构紊乱明显改善,细胞水肿变性明显减轻。结论:益视汤能减轻脾气虚证对视网膜脱离自动复位后各层组织细胞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With the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in medicine that occurred between the two World Wars came awareness of a need for an ophthalmic institution that would combine clinical and basic scientific research, professional training, and patient services. The history of the Institute of Ophthalmology of the University of London is reviewed by Sir Stewart Duke-Elder, who was instrumental in the found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Institute and who currently serves as its President.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20.
目的:检验评估高原紫外线致晶状体损伤的防护效果。方法:对象采取尽量减少户外活动,戴有缘帽、防护镜及摄取新鲜蔬菜等措施。结果:通过本防护措施的实施,晶状体混浊的发生率由10a前的39.6%下降为16.5%,且晶状体混浊程度也有明显降低(P<0.01)。结论:在紫外线较强的高原地区,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可有效地降低紫外线对晶状体的损伤,减少晶状体混浊的发生率、减少白内障的发病率,可有效地延缓人群中的白内障发病年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