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其复合物在乳腺癌患者尿中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Shen ZZ  Zhao W  Gu J  Zhang ZQ  Yan L 《中华外科杂志》2003,41(11):817-819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 9(MMP 9)及其复合物在乳腺癌患者尿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明胶酶电泳法、Western印迹法 ,观察 97例乳腺癌患者、4 1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和 6 0例正常人尿中MMP 9及其复合物的表达状况。 结果 乳腺癌患者MMP 9及其复合物表达率分别为76 2 9%、6 4 95 % ;乳腺良性疾病患者为 4 6 34%、4 3 90 % ;正常人为 2 3 33%、2 3 33%。乳腺癌患者MMP 9及其复合物表达水平与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和正常人比较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χ2 =7 4 5 6 ,P <0 0 1)。乳腺癌患者尿中MMP 9及其复合物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 (χ2 =5 2 0 6 ,P <0 0 5 ) ,与肿瘤大小、TNM分期、年龄、绝经前后、雌激素受体表达无关。 结论 尿中MMP 9及其复合物表达对判定乳腺癌淋巴结的转移具有重要意义。对乳腺癌早期预防及普查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尿道结石     
作者报道56例尿道结石,男54例,女2例。平均年龄46岁(3~81),其中53例>30岁。结石部位:男性患者最常见为后尿道,达37例,球部尿道2例,阴茎部尿道9例,尿道口处6例。症状:排尿困难46例,排尿烧灼感16例,肉眼血尿10例,尿潴留7例,尿频7例。相关疾病:16例男性患者有下尿路疾病,如尿道狭窄,前列腺增生、包茎、尿道憩室、神经膀胱。2例女性患者无尿路相关疾病。18例患者存在相关尿路结石,其中肾结石9例,肾、输尿管结石3例,输尿管结石2例,膀胱结石4例。  相似文献   

3.
胃癌患者血清CA19-9,CA242联合检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检测 2 0例胃良性疾病患者及 31例胃癌患者血清中的CA1 9- 9及CA2 4 2。结果显示 :胃癌患者血清CA1 9- 9,CA2 4 2的阳性率分别为 38.7%和 48.4 % ,高于胃良性疾病组 (P <0 .0 1 ) ;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为 74.2 % ,特异度为 90 .0 %。提示CA1 9- 9,CA2 4 2联合检测对胃癌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可作为鉴别胃良、恶性疾病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伴有并存疾病的脾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2年6月江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例和无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例伴有并存疾病的脾脏占位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行B超和CT检查,根据患者术前影像学检查结果施行脾切除术或联合器官切除术.术后根据病理检查结果选择化疗方案.采用门诊和电话随访至2013年6月.结果 脾脏占位性病变多无特异性症状,其中以左季肋区不适、胀痛为首发症状的4例,其余10例患者均无症状.患者术前诊断符合率为10/14,其中并存疾病为恶性肿瘤的患者术前诊断符合率为2/5.术前B超检查14例,明确诊断9例.CT检查9例,明确诊断7例.14例患者中,右侧卵巢癌、双侧卵巢癌与乙状结肠癌患者均与术后孤立性脾转移相关;其他11例患者的并存疾病与脾脏占位性病变不相关.合并左半结肠癌及2型糖尿病的脾脉管瘤患者、合并肾癌的脾硬化性血管瘤样转化患者和合并高血压及胆囊结石的脾淋巴管瘤患者的并存疾病和脾脏占位性病变为同期发现.其余11例患者的并存疾病与脾脏占位性病变为先后发现.14例患者中行单纯脾切除10例,行脾切除联合其他脏器切除4例.5例经病理检查明确的脾脏恶性占位性病变患者术后根据并存疾病选择化疗方案进行治疗.患者术后恢复均顺利,无全身凶险性感染发生.14例患者中,2例脾肉瘤患者分别于术后半年和1年出现全身转移;合并右侧卵巢癌的孤立性脾转移患者随访3年出现横结肠转移;合并双侧卵巢癌的孤立性脾转移患者随访2年出现腹腔广泛转移;合并乙状结肠癌的孤立性脾转移患者,术后4年死于腹腔肿瘤复发;合并左半结肠癌、2型糖尿病的脾脉管瘤患者因左半结肠癌分期早,随访6年仍生存.其余9例并存疾病为良性疾病的患者随访时间内均生存.结论 伴有并存疾病的脾脏占位性病变的患者依靠术前影像学和术后病理检查确诊,在排除绝对手术禁忌证后采取外科治疗安全可靠,预后由并存疾病的进展和脾脏占位性病变的肿瘤性质共同决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MN/CA9基因的检测在诊断肾细胞癌(RCC)中的价值.方法:对无临床转移的RCC患者42例,有转移的RCC患者3例,其他肾脏疾病患者25例,采用RT-PCR方法检测癌组织,正常肾组织及血液和尿液中MN/CA9基因的表达.结果:42例无临床转移的RCC患者的癌组织中38例检测到MN/CA9基因的表达,其中16例外周血中有MN/CA9基因表达,6例尿液中检测到该基因;3例已有肺转移患者中2例血液有该基因表达,1例尿液中有表达.而其他肾脏疾病的25例肾组织中仅1例有MN/CA9的表达,外周血及尿液中未检测到该基因.结论:MN/CA9基因是RCC患者的一个有诊断意义的生物指标,可了解微转移及评价预后.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 3 7例 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进行了肾小球滤过率 (GFR)测定 ,以早期发现DN患者的肾功能变化 ,有效指导临床治疗。临床资料1 病例  1型或 2型糖尿病患者 3 7例 ,为我院住院及门诊病人 ,糖尿病诊断符合 (ADA1 997)标准。男 2 1例 ,女 1 6例 ;平均年龄 (49± 1 2 )岁。根据UAER分为二组 ,即正常白蛋白尿组 (UAER<2 0 μg/min)和微量白蛋白尿组 (2 0 μg/min≤UAER≤ 2 0 0 μg/min)。2 正常对照 健康人 1 6例 ,男 1 0例 ,女 6例 ;年龄 2 0岁~ 6 0岁 (3 9 7± 1 0 9岁 )。无心、肝、肾疾病及高血…  相似文献   

7.
肛管直肠周围血肿,在肛肠疾病中较少见,文献资料少见报道。我院自1991年以来,共收治9例患者,取得理想疗效,并积累了一定诊治经验,现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9例患者中,男6例,女3例;年龄最大47岁;病程最长3年,最短2个月。 治疗方法:全部患者均经过抗生素治疗、理疗、中药熏洗、热敷及外用膏药治疗无效。后行血肿切开引流,形成肛瘘,按外盲瘘手术治愈。  相似文献   

8.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处理方法及起动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手术治疗的119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30 d内发生的并发症情况及随访86例患者术后2年内的死亡情况.结果 本组119例患者中,术后30 d内发生并发症者39例,占32.8%(39/119),其中术前无严重内科疾病者9例,占7.6%(9/119),其余30例术前合并不同程度的内科疾病,占25.2%(30/119).72例合并1种内科疾病的患者中,术后18例发生并发症;27例合并2种内科疾病的患者中,术后10例发生并发症.6例合并2种以上内科疾病的患者中,术后2例发生并发症.术后并发症中,肺部感染21人次,占并发症的48.8%(21/39).2年内死亡24例,其中住院期间死亡5例,术后3个月内死亡5例,术后3~6个月死亡8例,术后6~12个月死亡4例,术后1~2年死亡2例.结论 术前合并内科疾病数量是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并发症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肺部感染为最常见的并发症,同时也是术后并发症发生的起动因素.  相似文献   

9.
腹腔镜结直肠手术5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疾病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56例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50例手术获成功。中转开腹6例,原因为恶性肿瘤侵袭广泛,腹腔镜下手术困难,其中升结肠癌1例,直肠癌4例,盲肠癌1例。腹腔镜手术时间平均180min,其中9例良性疾病平均120min。56例患者术后1~3d下床活动。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平均58h,其中9例良性疾病平均48h。术后住院天数平均10d,9例良性疾病平均7.5d,47例恶性疾病平均10.5d。全组无术中大出血及术后吻合口漏发生,术后切口感染2例,会阴部切口感染2例。35例随访3~30个月,3例结直肠癌吻合口复发。结论:在腹腔镜下行结直肠疾病创伤小,患者康复快,近期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尿核基质蛋白22诊断尿路上皮癌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评估尿核基质蛋白 2 2 (NMP2 2 )测定作为尿路上皮癌肿瘤标记物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免疫酶标记法 (ELISA)检测 58例尿路上皮癌、32例良性泌尿系疾病、1 8例其他恶性肿瘤和 2 0例健康志愿者尿中 NMP2 2水平。尿路上皮癌组中有 2 9例患者在术后 5~ 7d再次检测其尿 NMP2 2。结果 :尿路上皮癌组的尿 NMP2 2平均为 2 9.4× 1 0 3u/L,明显高于良性泌尿系疾病组 (1 0 .1× 1 0 3u/L )、其他恶性肿瘤组 (8.6× 1 0 3u/L)和健康志愿者组 (5.7× 1 0 3u/L) (P <0 .0 0 1 ) ;尿路上皮癌患者尿 NMP2 2随肿瘤病理分级的递增而升高 ;复发病例 (46.9× 1 0 3u/L )高于初发病例 (2 1 .3× 1 0 3u/L ) (P <0 .0 1 ) ;2 9例尿路上皮癌患者术后复测尿 NMP2 2 ,结果较术前明显下降。结论 :尿 NMP2 2作为尿路上皮癌的肿瘤标记物具有较高的特异性 ,并可在一定程度上反应肿瘤的恶性程度和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