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氧气湿化瓶是患者吸氧时常用的一种医疗设备,为预防医院感染,使用后需浸泡消毒干燥保存。常规的做法是将湿化瓶浸泡消毒后冷开水冲洗、用手轻甩、反扣瓶体于台面上待干,或集中放在一容器内待干。由于湿化瓶口径小,放置不稳易倾倒,造成污染。甚至破损;湿化瓶口紧贴台面.空气不流通,干燥时间长,容易滋生细菌;多个湿化瓶放置一起。瓶体紧靠,不容易干燥。为克服以上不足,2008年12月笔者设计了一种方便实用的氧气湿化瓶干燥盘,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氧气湿化瓶是患者吸氧时常用的一种医疗设备。为预防医院感染,使用后需浸泡消毒干燥保存。常规的做法是将湿化瓶浸泡消毒后冷开水冲洗、用手轻甩、反扣瓶体于台面上待干.或集中放在一容器内待于。由于湿化瓶口径小,放置不稳易倾倒,造成污染.甚至破损;湿化瓶口紧贴台面.空气不流通.干燥时间长.容易滋生细菌;多个湿化瓶放置一起.瓶体紧靠,不容易干燥。为克服以上不足,2008年12月笔者设计了一种方便实用的氧气湿化瓶干燥盘。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氧气吸入疗法广泛应用于各类缺氧患者。临床护理工作中,因一次性使用鼻氧管长度不够,不能满足患者床上翻身及活动的需要,影响其舒适度。而原装氧压表盒内只配备一根橡胶延长管,由于反复使用及消毒,容易老化。笔者在实践中发现可利用医用橡皮管制作输氧延长管,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氧气驱动雾化器吸入是临床治疗肺部疾病的一种有效治疗措施.其操作要求将氧气湿化瓶倒空,氧流量调至6~8 L/min,再接氧气湿化器后吸人.因氧流量大、压力大,湿化塑料瓶反复消毒易老化,严重时造成湿化瓶突然爆裂(我科曾出现2例湿化瓶爆裂,所幸无人员伤害).鉴此,我科2008年5月起采用自制保护袋,以避免发生意外,经临床应用120例,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无湿化与湿化两种吸氧模式在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9月住院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400例,按入住病室分为两组各2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湿化中低流量吸氧,观察组采用无湿化中低流量吸氧。比较两组不同吸氧时间的舒适度、湿化瓶细菌污染情况、睡眠质量以及执行两种吸氧模式的操作耗费时间等。结果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吸氧舒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两组患者湿化瓶细菌污染率比较:吸氧24 h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吸氧48 h和72 h时对照组湿化瓶细菌检出阳性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 0. 05,P 0. 01)。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 0. 01);护士执行无湿化吸氧的操作时间比执行湿化吸氧的操作时间显著缩短(P 0. 01)。结论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实施无湿化中低流量吸氧可减少湿化瓶细菌污染率,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缩短护士的操作时间,且不增加患者呼吸道不适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低流量吸氧(≤4L/min)患者使用三种氧气湿化装置细菌污染情况,为临床氧疗选择合适的湿化装置提供参考。方法将120例在ICU住院并且需要持续中低流量吸氧7d以上的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40例,A组给氧时使用传统的湿化装置,B组使用未湿化装置,C组使用ε-聚赖氨酸湿化液湿化装置。比较三组氧气湿化装置使用前后不同时点细菌污染情况,了解污染细菌种类。结果使用前所有样本细菌培养均无菌生长。三组使用后氧气湿化装置细菌阳性率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显著低于B组,B组显著低于A组(均P0.0125);使用后24~168h,C组细菌阳性率显著低于A组(均P0.0125);使用后第72~168h,C组细菌阳性率显著低于B组(均P0.0125);A组高于B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125);检出的主要菌群为肠杆菌、葡萄球菌、真菌。结论ε-赖氨酸湿化液湿化瓶染菌最少,其次是非湿化瓶,中低流量吸氧时24h内可选用非湿化瓶,超过24h适合选用ε-赖氨酸湿化液湿化瓶。  相似文献   

7.
莫锐钊 《护理学杂志》2007,22(11):17-17
氧疗能缓解压疮局部组织缺氧,提高疮面组织中氧的供应量,改善局部组织有氧代谢,使皮肤毛细血管扩张,促进局部组织血液循环,从而抑制厌氧菌的生长,加速疮面愈合。常规操作是利用氧气装置,用干燥湿化瓶,接上氧气导管,末端连接玻璃接头,距疮面1~2cm直接吹氧,氧气流量4~6L/min,1~2次/d。每次氧疗需1名护士在床边操作15~30min。有时护士注意力不集中,接头还可能碰到疮面造成损伤或污染。笔者利用注射器针筒对压疮疮面进行氧疗,效果较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低流量吸氧(≤4L/min)患者使用三种氧气温化装置细菌污染情况,为临床氧疗选择合适的湿化装置提供参考。方法将120倒在ICU住院并且需要持续中低流量吸氧7d以上的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40例,A组给氧时使用传统的湿化装置,B组使用未湿化装置,C组使用ε-聚赖氨酸湿化液湿化装置。比较三组氧气湿化装置使用前后不同时点细菌污染情况,了解污染细菌种类。结果使用前所有样本细菌培养均无菌生长。三组使用后氧气湿化装置细菌阳性率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显著低于B组,B组显著低于A组(均P〈0.0125);使用后24~168h,C组细菌阳性率显著低于A组(均P〈0.0125);使用后第72~168h,C组细菌阳性率显著低于B组(均P〈0.0125);A组高于B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125);检出的主要菌群为肠杆菌、葡萄球菌、真菌。结论ε-赖氨酸湿化液湿化瓶染菌最少,其次是非湿化瓶,中低流量吸氧时24h内可选用非湿化瓶,超过24h适合选用ε-赖氨酸湿化液湿化瓶。  相似文献   

9.
氧气吸入疗法是临床护理中常用的操作技术.目前,临床多应用通气管接氧气表,再接湿化瓶.  相似文献   

10.
医院使用的氧气湿化瓶每天需要更换消毒。呼吸科、心胸外科等科室吸氧的患者达30%~50%,需要湿化瓶的数量多。湿化瓶常规消毒方法是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min后取出用冷开水冲洗后晾干。如此晾干需24h甚至更长,存在不能满足治疗需要和放置地方不够等问题。鉴此,笔者2008年11月至2009年4月对消毒后的氧气湿化瓶采取一种简单快干法,效果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氧气湿化瓶供应室集中清洗消毒效果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氧气湿化瓶有效的消毒保存方法及持续存放时间,为医院制定有效的氧气湿化瓶消毒保存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将120份氧气湿化瓶及通气管芯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份,对照组采取病房分散消毒管理,观察组采取供应室集中清洗消毒管理的方法 ;对两组氧气湿化瓶于消毒后保存第1、3、5、7、9天每组每次分别随机抽取12份采样培养。结果观察组持续保存1~9d的湿化瓶细菌监测合格率均为100%,除第1天外,其余各天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氧气湿化瓶采用供应室统一集中清洗消毒方法 ,能提高消毒效果,延长保存时间,提高无菌保存率,能有效减少吸氧患者医院感染的机会。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氧气湿化瓶有效的消毒保存方法及持续存放时间,为医院制定有效的氧气湿化瓶消毒保存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将120份氧气湿化瓶及通气管芯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份,对照组采取病房分散消毒管理,观察组采取供应室集中清洗消毒管理的方法 ;对两组氧气湿化瓶于消毒后保存第1、3、5、7、9天每组每次分别随机抽取12份采样培养。结果观察组持续保存1~9d的湿化瓶细菌监测合格率均为100%,除第1天外,其余各天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氧气湿化瓶采用供应室统一集中清洗消毒方法 ,能提高消毒效果,延长保存时间,提高无菌保存率,能有效减少吸氧患者医院感染的机会。  相似文献   

13.
气动雾化吸入器是一种由压力氧源或压缩空气提供动力,将药液喷射雾化,从而对呼吸道进行各种药液的雾化治疗.该装置由医用塑料制成的气源管、雾化器、面罩或口含嘴构成.传统使用过程中如果雾化管道不慎扭转、弯曲或雾化瓶出雾孔堵塞不畅即有发生湿化瓶爆炸的危险.鉴此,笔者摸索出一种新的方法,经使用,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临床上,对氧气湿化瓶常用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后再用流动纯净水冲洗干净,倒置在治疗盘中自然晾干后备用.实际中发现,采用自然晾干法使湿化瓶彻底干燥需要24~72 h,由于湿化瓶在空气中暴露时间过久,增加了二次污染的机会.2011年7月始,我科对湿化瓶的干燥方法进行多次试验,发现采用开水浸泡、热气蒸发的方法可使湿化瓶快速干燥,且晾干时间缩短为1~2 h,经临床应用,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氧疗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护理技术及抢救的治疗手段。氧气湿化瓶是氧疗的必备装置,可以防止干燥氧气对呼吸道黏膜的刺激与损伤,增加患者氧疗的安全性与舒适度,而氧气湿化瓶细菌污染也成为了医院感染的潜在传染源[1]。临床使用的氧气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文丘里空氧混合阀联合面罩持续温湿化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脑卒中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扶舒清鼻导管或面罩给氧,观察组使用文丘里空氧混合阀联合面罩温湿化给氧,观察两组血氧饱和度、痰液黏稠度、痰痂形成、痰培养结果及开放气道时间。结果观察组血氧饱和度、痰液黏稠度、痰痂形成、气道开放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痰培养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文丘里空氧混合阀联合面罩湿化给氧可有效提高患者氧疗效果,湿化患者气道,缩短患者气道开放时间,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鼻塞式给氧是临床应用较多且效果较好的给氧法 [1 ]。目前多用橡胶管分别连接湿化瓶及输氧管 ,用后需对橡胶管浸泡消毒 ,长时间浸泡易使橡胶加快老化且管腔内不易干燥 ,若消毒液残留易产生异味 ,给病人带来不适 ;消毒后保存时间过长易被细菌污染。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1年 2月 ,我们采用一次性输液器用于鼻塞式给氧 ,效果好 ,现报告如下。1 制作方法备输液器 1副 ,取下输液器下端的过滤器及头皮针 ,将输液管接于湿化瓶氧气输出口 ;然后将耳挂式输氧管 (江苏江淮医疗器械厂生产 )上的连接管拔掉 (留鼻塞头备用 ) ,剪除输液器上的瓶塞穿刺…  相似文献   

18.
临床科室氧气湿化瓶每日使用量大、周转快,既往由临床护士清洗、消毒、干燥处理后应用于患者。张敏等[1]监测氧气湿化瓶792份,其中被细菌污染32份,生化实验分离出G+杆菌(3.3%),酵母样真菌(0.5%),G+球菌(0.5%)。为预防医  相似文献   

19.
临床护理中,每日均要消毒更换氧气湿化瓶,湿化瓶内壁上会附着一层白色水垢。以往的除垢方法费时、费力且不易清除干净。我科采用洁厕净清除湿化瓶中的水垢,具体方法:将少许洁厕净倒入湿化瓶内轻轻转动,此时洁厕净与水垢发生化学反应,产生许多泡沫,数秒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再放入消毒液中浸泡30min后晾干备用。其方法简单快速、省时省力,且湿化瓶光亮如新。机制为洁厕净为酸性。水垢为碱性,酸碱中和,水垢即被清除。  相似文献   

20.
患者使用呼吸机治疗过程中,积水瓶内常因为湿化气道,湿化罐内蒸馏水需加温而产生水蒸汽;呼出气体中的水分随呼气管道流入积水瓶内;患者痰多且稀薄,未及时吸净等原因,积水瓶内的水会越积越多,需及时倾倒,以避免积水瓶内的水反流入机器或患者气道内。在临床操作过程中,操作者常规顺手旋下积水瓶,直接将积水倒入垃圾袋中。此种操作方法不能有效防止病原菌扩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