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iSS-1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检测KiSS-1mRNA及KiSS-1蛋白metastin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子宫内膜癌浸润及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法及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2例子宫内膜癌,10例子宫内膜上皮内瘤样病变(EIN)及12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KiSS-1mRNA及KiSS-1蛋白metastin的表达情况及其与各种临床病理参教的关系。结果KiSS-1 mRNA在子宫内膜癌组中的表达率(37.5%)明显低于EIN组(80.0%)及正常内膜组(83.3%),并且其在子宫内膜癌组中的表达率与临床分期、肌层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均P〈0.05。KiSS-1蛋白metastin在子宫内膜癌组中的表达率(43.8%)明显低于EIN组(90.0%)及正常内膜组(91.7%),并且其在子宫内膜癌组中的表达率与临床分期、肌层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均P〈0.05。KiSS-1mRNA和KiSS-1蛋白metastin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具有明显的正相关。结论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iSS-1在抑制子宫内膜癌的浸润和转移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姜涛  林蓓  马颖  张淑兰 《广东医学》2005,26(6):802-804
目的检测KiSS-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及两者相关性。方法采用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连接(SP)法检测50例子宫内膜癌,13例子宫内膜上皮性瘤样病变(EIN)及18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KiSS-1及MMP-9的表达情况和其与各种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同时分析两者表达的相关性。结果KiSS-1蛋白metastin在子宫内膜癌组中的表达率(48.0%)明显低于EIN组(92.3%)及正常内膜组(83.3%),并且其在子宫内膜癌组中的表达率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均<0.05)。MMP-9在子宫内膜癌组(58%)和EIN组(76.9%)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内膜组(27.8%),其在子宫内膜癌组中的表达率也与临床分期、肌层浸润深度密切相关(P均<0.05)。KiSS-1蛋白metastin与MMP-9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存在明显负相关(P<0.05)。结论KiSS-1蛋白metastin的表达缺失和MMP-9的表达可能与子宫内膜癌的浸润、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间皮素mRNA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半定量RT-PCR技术检测41例子宫内膜癌组织和14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间皮素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间皮素mRNA在子宫内膜癌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82.9%(34/41)、78.6%(11/14),相对含量分别为0.75±0.22、0.54±0.09,子宫内膜癌组织间皮素mRNA相对含量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t=2.949,P<0.05).手术病理分期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深肌层浸润及低分化组的子宫内膜癌间皮素mRNA相对含量分别高于手术病理分期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浅肌层浸润及高中分化组(t=2.204~3.971,P<0.05).结论 间皮素mRNA的过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浸润、转移有相关性,检测其表达有助于子宫内膜癌恶性程度的判断和预后的估计.  相似文献   

4.
目的 检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2例子宫内膜癌,15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2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对IGF-2表达与子宫内膜癌各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IGF-2蛋白表达在子宫内膜癌不典型增生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上阳性率分别为73.81%,40%,5%,差异有显著性.42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中、低分化腺癌组和高分化腺癌组IGF-2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2.8%(24/29),53.8%(7/13),差异有显著性(X2=3.882,P<0.05).IGF-2蛋白阳性表达率与年龄(X2=0.019,P>0.05)、临床分期(X2=0.062,P>0.05)、肌层浸润深度(X2=0.204,P>0.05)及淋巴结转移(X2:0.0072,P>0.05)无关.结论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IGF-2蛋白参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红细胞生成素诱导的肝细胞受体EphB4及其配体EphrinB2 mRNA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PCR(RT-PCR)法检测33例子宫内膜癌和1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EphB4、EphrinB2 mRNA的表达率及相对含量,并分析二者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1)EphB4 mRNA在子宫内膜癌组的表达率和相对含量均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P<0.05,P<0.05).EphrinB2 mRNA在子宫内膜癌组的表达率和相对含量也均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P<0.05,P<0.01).(2)EphB4、EphrinB2mRNA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手术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有密切关系(P<0.05).二者表达与子宫内膜癌不同组织学类型,肌层浸润程度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结论:EphB4和EphrinB2的异常表达与子宫内膜癌发生、进展以及恶性程度有关,二者表达趋势呈现一致性,检测EphB4/EphrinB2有助于判断子宫内膜癌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乙酰肝素酶(heparanase,Hpa)与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uPA)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病变的临床分期、癌灶肌层浸润深度、组织病理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等方面的关系,并分析Hpa与uPA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Hpa与uPA在46例子宫内膜腺癌、20例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18例增生过长子宫内膜、16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并进行分析.结果 Hpa和uPA在正常内膜、增生过长内膜、不典型增生内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3%(13%)、17%(11%)、25%(25%)和54%(57%).Hpa、uPA在子宫内膜腺癌中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内膜以及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 <0.05).Hpa、uPA与子宫内膜腺癌临床分期、癌灶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与病理分级无明显相关性(P>0.05).Hpa与uPA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亦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Hpa和uPA可能在子宫内膜癌的发展、浸润和转移中起重要的作用,可作为临床预测子宫内膜癌浸润转移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癌基因c-myc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例增生子宫内膜、22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42例子宫内膜癌中c-myc基因表达.结果c-myc在子宫内膜癌中的阳性率为26.19%(11/42)显著高于增生子宫内膜(均显阴性)及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4.55%,1/22)中的阳性率(P<0.05,P<0.05);c-myc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显著相关(P<0.01,P<0.05),但与肌层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P>0.05).结论癌基因c-myc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及转归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抑癌基因PTEN及P13K/Akt信号通路主要成员P13K、AKT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PTEN,P13K及AKT蛋白在56例子宫内膜癌、15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19例正常子宫内膜中的表达情况,以及在子宫内膜癌中不同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表达的差异性.结果 AKT和P13K在正常子宫内膜组、不典型增生组和子宫内膜癌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26%、33.3%、71.4%和10.5%、46.7%、75%,两者在3组子宫内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PTEN在3组子宫内膜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4.7%,80%及62.5%,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EN、AKT和P13K蛋白的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与肿瘤分化程度无相关性(P>0.05);PTEN与AKT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r=-0.327 P=0.014).结论 PTEN的突变及P13K,AKT的异常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伴随着PTEN表达的缺失,P13K和AKT蛋白阳性表达明显增加.因此抑制P13K/AKT信号途径可能对子宫内膜癌的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检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c-erbB-2及雌激素受体亚型ER-β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0例子宫内膜癌、3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c-erbB-2及ER-β的表达,并对其表达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在正常的子宫内膜中c-erbB-2蛋白为低表达(6.67%),子宫内膜癌中c-erbB-2的表达率明显增高(75%,P<0.05),且表达率与肿瘤组织学分级有关,分级越高,分化越差,表达率越高(P<0.05).而且c-erbB-2的表达与肿瘤浸润子宫肌层深度有关,肿瘤浸润越深,c-erbB-2表达越强(P<0.05).其表达与组织学类型、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ER-β表达的阳性表达率与子宫内膜癌组织学分级、病理分期有关,其阳性表达率在Ⅰ期子宫内膜癌显著低于Ⅱ、Ⅲ-Ⅳ期(P<0.05),ER-β表达与组织学类型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 结论 c-erbB-2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有关,ER-β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浸润、进展有关,二者联合检测可用来判断子宫内膜癌恶性程度.  相似文献   

10.
RASSF1A基因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RASSF1A(RAS相关区域家族1A)基因转录表达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PT-PCR)方法检测50例子宫内膜癌组织及2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RASSF1A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①RASSF1A mRNA在所有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表达,而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存在较高的表达缺失率(54%);②RASSF1A mRNA的表达缺失与子宫内膜癌手术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肌层浸润及病理组织学类型有明显相关性(P<0.05);RASSF1A mRNA表达缺失与年龄和病理分级未见明显相关(P>0.05)。结论:RASSF1A转录表达缺失可能参与调控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并进而影响其生物学特点及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胰腺癌组织中KiSS-1表达及其与侵袭和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KiSS-1mRNA及其蛋白肽metastin在37例胰腺癌及27例转移灶和9例正常胰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在胰腺癌组织中KiSS-1基因及其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胰腺组织(P<0.01,P<0.01).KiSS-1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及组织学分级无关,与临床分期、有无转移和神经侵犯密切相关.在Ⅲ、Ⅳ期胰腺癌组织中KiSS-1基因及蛋白的表达分别为(0.135±0.121)和(9.23±2.74)μg/100μg总蛋白,明显低于Ⅰ、Ⅱ期(P<0.05,P<0.05).KiSS-1基因及其蛋白在无转移、有转移的胰腺癌原发灶和转移灶组织中表达水平呈降低趋势,转移灶中的表达水平最低.有神经侵犯的胰腺癌原发灶KiSS-1基因及蛋白表达显著低于无神经侵犯的胰腺癌原发灶(P<0.01,P<0.01),其表达与有无神经侵犯相关系数分别为Kendall τ-b=0.597(P=0.003)和Kendall τ-b=0.438(P=0.007).结论KiSS-1基因转录和表达降低与胰腺癌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可能参与胰腺癌转移的调控.  相似文献   

12.
崔广飞  高凌   《中国医学工程》2011,(7):21-23,26
目的探讨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iSS-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与胃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40例胃癌及4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KiSS-1及MMP-9蛋白和mRNA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胃癌患者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二者的相关性。结果胃癌组织中KiSS-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52.5%)低于正常胃黏膜组织(95.0%)(P〈0.05),并且其低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胃癌组织中MMP-9蛋白的阳性表达率(77.5%)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52.5%)(P〈0.05),并且其高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胃癌组织中KiSS-1 mRNA的阳性表达率及表达水平(57.5%,0.869±0.063)均低于正常胃黏膜组织(92.5%,1.103±0.152)(P〈0.05),并且其低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胃癌组织中MMP-9 mRNA的阳性表达率及表达水平(75.0%,1.083±0.137)均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47.5%,0.902±0.035)(P〈0.05),并且其高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KISS-1与MMP-9蛋白和mRNA的表达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 KiSS-1的低表达和MMP-9的过表达可能与胃癌的浸润、转移有关。二者有望成为判定胃癌侵袭和转移能力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14.
崔广飞  高凌   《中国医学工程》2011,(6):20-21,25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KiSS-1 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方法分别采用原位杂交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40例胃癌组织、22例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4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进行KiSS-1 mRNA和蛋白的检测。结果胃癌组织、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正常胃黏膜组织中KiSS-1 mRN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5%(23/40)、77.3%(17/22)、97.5%(39/40),依次升高(X2=18.323,P〈0.01);KiSS-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2.5%(21/40)、81.8%(18/22)、95.0%(38/40),依次增高(X2=20.131,P〈0.01);胃癌组织中KiSS-1 mRNA及蛋白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无关(P〉0.05),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胃癌组织中KiSS-1 mRNA与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s=0.702,P〈0.05)。结论 KiSS-1表达缺失与胃癌的发生、转移有关;KiSS-1有望成为胃癌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中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基因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可能关系。 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6例子宫内膜癌、17例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14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标本中FHIT的表达。 结果: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FHIT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18/36)、88.26%(15/17)和92.86%(13/14);正常子宫内膜与子宫内膜瘤变组织中FHIT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瘤变分别与子宫内膜癌组织FHIT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FHIT阳性表达在子宫内膜癌组织学分级的分布为Ⅰ级57.89 %, Ⅱ级50%,Ⅲ级28.57% ,各分级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FHIT阳性表达在子宫内膜癌手术病理分期的分布为Ⅰ期64%、Ⅱ期20%、Ⅲ~Ⅳ期16.67%,三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子宫内膜癌有淋巴结转移组与无淋巴结转移组FHIT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6.67%(1/6)和66.67%(14/21),差异无显著性(P>0.05)。子宫内膜癌中浅肌层侵润与深肌层侵润FHIT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和31.25%,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子宫内膜组织中FHIT基因表达降低可能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有关,但与手术病理分期、肌层侵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无关,该基因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表达降低进一步揭示了子宫内膜癌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6.
Zhou XH  Xu ST  Song WY  Teng XD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27):1900-1903
目的探讨RCAS1与雌激素受体亚型在正常子宫内膜、增生症内膜和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分析它们在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RT—PCR法检测2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42例子宫内膜增生症组织及50例内膜癌组织中RCAS1和雌激素受体α(ERα)雌激素受体β(ERβ)的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内膜中RCAS1蛋白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显示RCAS1在正常、简单型和复杂型增生内膜中均为P表达模式,不典型增生内膜中30%(6/20)为D表达模式,内膜癌中均为D模式。正常内膜、简单型和复杂型增生、不典型增生、内膜癌RCAS1蛋白高水平表达率分别为0%(0/20),9.1%(2/22),45.0%(9/20),68.0%(34/50),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CAS1蛋白高表达与患者肌层侵犯深度、脉管侵犯、ERα阳性相关(P〈0.05)。免疫印迹法、RT—PCR结果与免疫组化结果一致。RCAS1mRNA的表达水平与ERamRNA呈显著正相关,而与ERβmRNA表达未显现相关性。结论RCAS1高表达与表达模式的改变可能参与子宫内膜从良性到恶性转变的过程,RCAS1协同ERα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发展、浸润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甲状腺转录因子-1 (TTF-1) 和磷酸酶与张力蛋白同源物 (PTEN) 基因在子宫内膜癌早期病变中的表达意义.方法 选择子宫内膜癌41例、增生性子宫内膜38例和正常子宫内膜13例, 采用荧光定量PCR法 (RT-PCR) 检测3种子宫内膜中TTF-1和PTEN mRNA表达量, 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RT-PCR法检测3种子宫内膜中mi R-135b、mi R-125b和Snail mRNA表达量, 分析其与TTF-1和PTEN mRNA表达量的相关性.结果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TTF-1和PTEN 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其他2组, 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表达量最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绝经与否、腺癌和鳞癌间TTF-1和PTEN mRNA表达水平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FIGO分期增加、肌层浸润增加、盆腔淋巴结转移的TTF-1和PTEN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子宫内膜癌中mi R-135b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他2组, 正常子宫内膜中最低;mi R-125b和Snail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其他2组, 正常子宫内膜中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TTF-1和PTEN mRNA表达量与mi R-135b mRNA表达量呈负相关, 与mi R-125b和Snail mRNA表达量呈正相关 (P<0.05) .ROC模型得出, TTF-1 mRNA诊断子宫内膜癌的敏感性86.5%, 特异性84.2%, 准确性0.823, 95%CI=0.7620.921, P=0.012;PTEN mRNA诊断子宫内膜癌的敏感性85.3%, 特异性83.6%, 准确性0.842, 95%CI=0.7850.936, P=0.010.结论 TTF-1和PTEN基因可作为子宫内膜癌早期诊断的分子标志物, 与临床特征密切相关, 可能通过调控肿瘤细胞增殖活性影响肿瘤进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环氧合酶-2在卵巢癌、宫颈癌及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以探讨其与这3种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卵巢浆液性癌、宫颈鳞癌及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COX-2 mRNA表达,并与相应组织比较。结果各种癌组织中COX-2 mRNA表达率及相对含量明显高于其相应的癌前病变或交界性肿瘤组织(P〈0.01),且与良性肿瘤、慢性炎症或正常组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有淋巴结转移的宫颈鳞癌组织中,COX-2 mRNA相对含量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在中、低分化及有深肌层浸润的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COX-2 mRNA相对含量高于高分化及浅肌层浸润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卵巢浆液性癌组织中COX-2 mRNA的表达与手术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有无腹水及淋巴结转移无关。结论COX-2可能在卵巢癌、宫颈癌及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并与其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γ-synuclein表达与子宫内膜癌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3例子宫内膜癌组织及12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γ-synuclein的表达.结果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γ-synuclein阳性表达率为44.4%(28/63),正常子宫内膜组织无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γ-synuclein阳性表达组总体生存率为97.1%,高于阴性表达组的3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γ-synuclein、浸润深度与子宫内膜癌预后有关(P<0.05).结论 γ-synuclein表达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有关,可能对患者预后有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