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BDNF、NGF含量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处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观察两组治疗前后BDNF、NGF含量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BDNF、NGF含量均较治疗前升高,治疗组升高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减少,治疗组减少程度优于对照组。结论依达拉奉注射液可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BDNF、NGF的表达,这可能是其促进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韩凡  刘吉昌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4):2940-2941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水平及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AC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组构成情况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治疗组给予静脉滴注依达拉奉注射液,对照组给予胞磷胆碱钠注射液;治疗前后分别检测VEGF、BDNF,并对神经功能缺损积分等分别做出评定。结果 (1)两组之间的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两组血清VEGF、BDNF含量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1);治疗后,治疗组的VEGF、BDNF含量优于对照组(P<0.01)。(3)治疗前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血清VEGF、BDNF与ACI密切相关;依达拉奉注射液能改善ACI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减轻脑组织损伤,是脑梗死急性期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依达拉奉对大鼠脑缺血后丘脑微血管密度、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分为假手术组、依达拉奉治疗组、缺血对照组。采用电凝右侧椎动脉和结扎双侧颈总动脉的方法制造大鼠脑缺血模型。分别给予治疗组和缺血对照组依达拉奉及等剂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大鼠于相应时段灌注取材,每组标本分别采用单宁酸-氯化铁法染色微血管,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示脑组织中的BDNF和NGF。光镜下观察脑组织中微血管密度、NGF和BDNF的变化。结果微血管密度、NGF、BDNF灰度值治疗组均低于缺血对照组。结论 NGF、BDNF水平与微血管密度密切相关;依达拉奉可上调大鼠缺血脑组织中NGF、BDNF的表达,减轻脑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和日常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惠东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组患者给予丹参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脑梗死体积、血浆Hcy水平及神经功能缺损(NDS)评分,日常活动能力、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脑梗死体积、血浆Hcy水平及N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脑梗死体积小于对照组,血浆Hcy水平及N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日常活动能力、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确切,且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浆Hcy水平,提高其日常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依达拉奉对大鼠脑缺血后中脑微血管密度、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分为假手术组、依达拉奉治疗组(治疗组)、缺血对照组。采用电凝右侧椎动脉和结扎双侧颈总动脉的方法制造大鼠脑缺血模型。分别给予治疗组和缺血对照组依达拉奉及等计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大鼠于相应时段灌注取材,每组标本分别采用单宁酸-氯化铁法染色微血管,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示脑组织中的BDNF和NGF。光镜下观察脑组织中微血管密度、NGF和BDNF的变化,利用灰度值进行分析。结果微血管密度、NGF、BDNF灰度值治疗组均低于缺血对照组。结论 NGF、BDNF水平与微血管密度密切相关;依达拉奉可上调大鼠缺血脑组织中NGF、BDNF的表达,减轻脑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3月—2012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脑梗死患者116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并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两周后比较两组疗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3%(46/58),低于治疗组的93.1%(54/58)(χ2=4.64000,P0.05)。治疗后,治疗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效果显著,可快速恢复神经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重叠综合征(OS)伴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3年8月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呼吸科收治的OS伴认知障碍患者1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89例和观察组9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评分,并观察治疗期间依达拉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Hcy、BDNF水平及Mo C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Hcy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BDNF水平和Mo C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cy水平与Mo CA评分呈负相关(r=-1.240,P0.05),血清BDNF水平与Mo CA评分呈正相关(r=0.620,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未出现与依达拉奉相关的肝肾功能损伤及心脏损伤等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可能通过降低血清Hcy水平、升高BDNF水平而改善OS伴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汤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中医医院治疗的脑卒中病人10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依达拉奉组、联合治疗组,各50例。依达拉奉组采用依达拉奉治疗,联合治疗组采用活血化瘀汤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同型半胱氨酸(Hcy)、中医证候评分、简易智能检查量表(MMSE)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联合治疗组血清IL-6、TNF-α、Hcy水平均低于依达拉奉组(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主症评分及中医证候总分均低于依达拉奉组(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MMSE评分、ADL评分、生活质量评分高于依达拉奉组(P0.05),NIHSS评分低于依达拉奉组(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依达拉奉组(94.0%与80.0%,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依达拉奉组(4.0%与16.0%,P0.05)。结论活血化瘀汤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卒中,可明显改善病人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8月沧州市盐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内皮素1(ET-1)、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水平,治疗前、治疗结束时、随访3个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功能独立性量表(FIM)评分,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MMP-9、ET-1、VEG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MMP-9、ET-1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VEG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FI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随访3个月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FIM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可有效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MMP-9、ET-1水平,升高血清VEGF水平,改善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联合依达拉奉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2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联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补阳还五汤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评分,检测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清和脑脊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TGF)-β、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水平变化,治疗结束后统计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血清和脑脊液中MMP-9和TNF-α的水平低于治疗前,ADL评分、VEGF和TGF-β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NIHSS评分、血清和脑脊液中MMP-9和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ADL评分、血清和脑脊液中VEGF和TGF-β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比单独使用依达拉奉更好,能够显著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血清和脑脊液中MMP-9和TNF-α水平,升高VEGF与TGF-β水平,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且用药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对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血清氧化应激指标、神经功能、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4例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均予以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依达拉奉,观察组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丙二醛(MDA)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脑血流动力学中大脑中动脉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舒张期最低血流速率(Vd)、收缩期最高血流速率(Vs)与平均血流速率(Vm);炎症因子中白细胞介素8(IL-8)与C反应蛋白(CRP)、神经功能缺损(NIHSS)、日常生活能力(ADL)及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结果经过1个疗程治疗,观察组患者血清AOPP、MDA、SOD、IL-8、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患者大脑中动脉RI明显小于对照组(P 0. 05),PI、Vd、Vs、Vm明显大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且GCS评分与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对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予以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可有效减轻氧化应激反应,改善机体炎症与脑血流状态,促进神经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对老年脑出血急性期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B型利钠肽(BNP)、D-二聚体和凝血功能指标变化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脑出血急性期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仅采用依达拉奉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 w。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CRP、BNP、D-二聚体和凝血功能指标水平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ADL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增加而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组:t=24.231、21.229,对照组:t=17.182、11.772,P0.05);治疗组治疗后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而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10.452、10.148,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CRP、BNP、D-二聚体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组:t=30.792、64.314、22.384,对照组:t=11.993、45.617、8.371,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CRP、BNP、D-二聚体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21.554、31.581、17.379,P0.05)。治疗组治疗后凝血酶原时间(PT)和纤维蛋白原(Fib)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t=6.152、9.133,P0.05),APTT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差异(t=0.245,P0.05);治疗组治疗后PT和Fi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5.290、4.779、1.050,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72.50%,P0.05),两组治疗后APTT无明显差异(t=0.741,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可降低老年脑出血急性期患者血清CRP、BNP和D-二聚体水平及改善凝血功能,且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急性脑梗死的病人随机分为单独使用依达拉奉治疗组(对照组,44例)和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组(治疗组,40例)。比较两组治疗14 d和90 d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评分(NIHHS)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结果两组治疗后14 d9、0 d NIHSS评分、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但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有效减低治疗后14 d和90 d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病人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依达拉奉联合阿加曲班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与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7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均给予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加用阿加曲班治疗,对比两组总有效率、治疗前和治疗14 d后同型半胱氨酸(Hcy)、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I)评分及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67%,高于对照组的66.67%(χ2=6.821,P0.05);治疗14 d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Hcy、hs-CRP显著降低(P0.05);NIHSS评分较低,BI评分较高(P0.05);FIB显著降低(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采用依达拉奉联合阿加曲班治疗可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机体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强化他汀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ACI)近期临床疗效。方法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134例,随机分为强化治疗组(阿托伐他汀40 mg+依达拉奉静点,70例),普通治疗组(阿托伐他汀钙20 mg+依达拉奉静点,64例)。两组均按照《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的原则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脑保护、控制,血压及神经康复等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4 d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14 d NIHSS、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强化治疗组显著高于普通治疗组(P0.01),临床有效率达83%,显著高于普通治疗组(P0.05);两组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短期强化他汀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优于普通治疗。  相似文献   

16.
依达拉奉结合早期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选择发病48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依达拉奉组(60例)及对照组(60例)。治疗前及治疗后1月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Fugl-Meyer评分或Barthel指数比较作为主要疗效判断标准。结果治疗后30d依达拉奉组NIHSS评分(3·71±2·43)较对照组(7·86±3·65)降低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0d后,2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及Barthel指数均明显提高,但依达拉奉组提高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表明依达拉奉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程度优于对照组。结论依达拉奉是一种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有效的神经保护剂。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2013年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00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治疗,两组均持续用药两周。治疗前后评定患者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随访3个月后测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随访3个月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4.0%,高于对照组的44.0%(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疗效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北京市顺义区医院2015—2016年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4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予以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依达拉奉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14 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脂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纤维蛋白原(FIB)水平,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总胆固醇(TC)、hs-CRP、FI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观察组患者LDL、TC、hs-CRP、FIB水平低于对照组,HDL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调节血脂代谢,减轻炎性反应并降低FIB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01~2017-06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依达拉奉组和联合组,每组40例,分别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治疗和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2周为一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变化、临床疗效以及脑梗死灶体积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治疗后NIHSS评分降低较依达拉奉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基本治愈10例,显著进步11例,进步14例,无变化3例,恶化2例,依达拉奉组分别为4例、7例、13例、10例和6例,联合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依达拉奉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脑梗死灶体积缩小(P0.05),且联合组缩小体积明显大于依达拉奉组(P0.05)。结论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有效率,减少急性脑梗死后梗死体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和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VD)的疗效。方法将脑梗死后VD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给予疏血通注射液6 mL和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分别加入5%葡萄糖液250 mL中静脉输注,每日1次;对照组30例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加入5%葡萄糖液250 mL中静脉输注,每日1次。两组均以21 d为1个疗程。两组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简易智能精神状态评估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生存质量量表(QL)评分和P300检查。结果治疗组在改善MMSE、ADL、QL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P300电位潜伏期缩短、波幅升高尤为显著(P<0.01)。结论疏血通注射液和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