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溃疡性结肠炎病情易反复,并发症多,缠绵难愈。风邪与溃疡性结肠炎密切相关,风药防治溃疡性结肠炎源远流长。根据风药的特性,临证遣方用药多配伍风药畅达气机、升发脾阳和疏肝解郁多途径、多环节、多层次地发挥作用。临床实践运用时应建立在方证对应的基础上,灵活选择适宜药味和用量,重视风药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应用,避免风药温燥之性伤阴之弊。  相似文献   

2.
《陕西中医》2015,(5):583-585
目的:通过临床病例说明风药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不同作用机制。方法:以临床个案报道的形式论证风药的不同功效。结论:应重视风药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沈洪教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经验颇丰,认为祛风药有发散风邪、祛风胜湿的作用,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过程中善用风药,本文将从祛风驱邪、祛风胜湿、祛风通郁三方面介绍沈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诊治经验。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治疗进行总结,认为脾胃气虚为其发病之根本,浊毒内蕴、瘀湿内困是其主要病机;主张从益气健脾治其本,解毒化浊、活血祛风以祛病之源,辅以风药消肿化湿、兼凉血行瘀止血;并据此创制理肠汤与溃疡灵,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祛风药是指具有发散风邪、祛风胜湿功能的一类药物。溃疡性结肠炎乃脾虚湿盛,湿热风毒之邪蕴结大肠脂膜,日久脂络受伤,气滞血瘀,血败肉腐而成,其发病与风邪的关系密切。临证在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常用之法如健脾、祛湿、疏肝、活血等的基础上配合祛风药,可有助于健脾升清、祛风胜湿、疏肝理气、辛润活血。总结祛风药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具体应用有疏风宣肺、活血化瘀、疏理肝气、健脾升清、风能胜湿。  相似文献   

6.
冀建斌 《新中医》2017,49(12):210-212
<正>周正华教授系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三批中医优秀临床人才,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临床难治的炎症性肠病,中医学将其归属为大瘕泄、肠风下血、休息痢、赤沃等范畴。周教授擅长中医药论治溃疡性结肠炎,其将溃疡性结肠炎归属于中医外科痈疡范畴,临床上内外兼治,取得良好效果,现将其经验总结如下。1痈疡论之源1.1溃疡性结肠炎与肠痈从临床症状上,肠痈表现与溃疡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近年来肠道黏膜免疫与溃疡性结肠炎的相关性研究,阐述肠道黏膜免疫与溃疡性结肠炎发病密切相关,提出“肠道伏风”引起溃疡性结肠炎发病,外风引动内风伏于肠道,伏风招引外风,引动内风,与湿热相合袭扰肠络,论述肠道伏风是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的重要因素。基于肠道伏风理论,提出逆流挽舟法、清营凉血法两种治疗思路,以期为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提供新的治疗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沈洪教授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经验。方法:通过临床跟师随诊,搜集并整理该疾病的病例,总结出沈洪教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经验及学术思想。结果:沈洪教授从脏腑辨证提出溃疡性结肠炎病变位于大肠,病机责于脾,与肺、肝、肾三脏相关。治疗上据不同脏腑的特点,确定以清肠化湿为主要原则,兼以健脾升阳、调肺化痰、固肠止泻、温补脾肾等治法。临证施治时善用风药,标本兼顾,宏微相参,临床效果显著。结论:沈洪教授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有其独到的临床经验,值得深入研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溃疡性结肠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现代医学认为,该病与遗传、免疫、凝血、感染、环境因素有关.中医古代文献中对此病有"泄泻""肠风""脏毒""结阴""血痢"的称谓.本文通过文献分析,阐明溃疡性结肠炎风邪致病的内涵,认为"肠风"这一称谓更符合临床实际,总结出溃疡性结肠炎为机体阳气动变后感受风邪而发,从而提出调和阴阳、疏风散邪的治疗及防病之法,为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气机阻滞是溃疡性结肠炎(UC)的重要病机,临床可采用理气开郁法治疗UC之腹痛、腹泻、下痢脓血等症。相关文献也表明,理气药对溃疡性结肠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溃疡性结肠炎(UC)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临床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血便或发热等症状,属于中医“痢疾”、“泄泻”、“肠风”、“下利”等范畴.目前西医对本病的治疗疗效极不理想,许多中医药同仁在理论与临床实践中,对本病进行了多方面探讨,创制了大量临床验方.为找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方剂用药规律,笔者应用数据分析与数据挖掘的方法,对国内近5年报道的临床有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口服方剂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陈姣姣  朱莹 《河南中医》2024,(4):529-535
朱莹教授在论治溃疡性结肠炎时强调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相结合,溃疡性结肠炎临床常见证型为肝脾不和证、湿热郁滞证、肝郁血虚证、脾肾亏虚证、气滞血瘀证。朱教授治疗肝脾不和型溃疡性结肠炎常用柴芍六君子汤加减疏肝健脾;湿热郁滞型溃疡性结肠炎多用香砂六君子汤加黄芩、黄连、苦参、蒲公英清利湿热、调和肝脾、祛湿止泻;肝郁血虚型溃疡性结肠炎常用逍遥散、四物汤化裁;脾肾亏虚型溃疡性结肠炎常用四君子汤合参苓白术散加补骨脂、肉桂、熟地黄、杜仲、干姜等中药温补脾肾;气滞血瘀型溃疡性结肠炎运用分期祛瘀通络之法,在瘀病初期运用丹参、川芎、桃仁等配合白芍达到行气活血、养血合营、缓急止痛之效;滞瘀同病期配伍莪术、牛膝、牡丹皮以行滞通络;虚瘀同病期常用地龙、土鳖虫等血肉有情之品配合山药、当归以搜风通络、攻积破瘀、补脾益气,从而起到标本兼治之功。  相似文献   

13.
张虹  张海鸥 《新中医》2021,53(1):205-207
从研读李东垣相关著作中发现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与阴火理论有诸多共通之处.以此为出发点探讨了阴火之病因、病机及治疗特点,并分析了阴火理论与溃疡性结肠炎病位、病机、临床表现的相关性,层层推进,在治疗原则上当权衡标本缓急、正邪轻重、正治反治,在治法上应以甘温升阳为主,以甘寒、苦寒泻火为辅,参用风药发散.认为运用阴火理论辨治溃...  相似文献   

14.
施茵  涂小予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12):2492-2494
系统地阐述了吴焕淦教授"灸补脾胃,调和阴阳"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学术观点,在传统灸法的基础上,灸、药、穴结合,根据溃疡性结肠炎本虚(脾胃虚弱)标实(湿热蕴结、气血壅滞肠腑)的病机特点,应用中脘、气海、足三里等穴,进行隔药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同时采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和方法,探讨隔药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机制。  相似文献   

15.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的慢性非特异性大肠炎症性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在国内外均逐年升高,引起了临床广泛重视。通过跟师学习,掌握分期辩证方法,灵活运用治疗手段,通过查找分析古代及现代医学关于溃疡性结肠炎的论述,结合临床有效案例,总结分析溃疡性结肠炎临床治疗经验。杨强主任医师通过结合运用初期的清热活血之灌肠方与后期的补益活血之口服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治疗效果显著,为临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沈翠翠 《江西中医药》2022,53(9):74-77+80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近年来,较多的文献报道中医针灸单用或联合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提高生活质量疗效显著。现将近5年来艾灸、电针、针药结合、耳穴、穴位贴敷等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概况进行综述,探讨传统医学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优势。  相似文献   

17.
溃疡性结肠炎是临床常见的炎性肠病,中医认为脾胃虚弱、湿热疲毒之邪内蕴肠腑为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病机。该文介绍甘草养阴汤治疗难治性溃疡性结肠炎病案1则,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施茵  涂小予 《中医药学刊》2007,25(12):2492-2494
系统地阐述了吴焕淦教授“灸补脾胃,调和阴阳”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学术观点,在传统灸法的基础上,灸、药、穴结合,根据溃疡性结肠炎本虚(脾胃虚弱)标实(湿热蕴结、气血壅滞肠腑)的病机特点,应用中脘、气海、足三里等穴,进行隔药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同时采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和方法,探讨隔药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机制.  相似文献   

19.
<正>溃疡性结肠炎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的炎性疾病。西医学认为,溃疡性结肠炎与遗传、免疫失调有关,遗传基因缺陷,肠黏膜屏障的破坏,免疫反应的异常导致了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临床特点表现为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病情多反复发作,或长期迁延不愈,属中医"泄泻""久痢""血便""肠风"等范畴。为了进一步探索溃疡性  相似文献   

20.
溃疡性结肠炎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炎性病变,病变主要累及大肠黏膜、黏膜下层。现代医学认为本病发病与免疫机制异常、遗传、感染和精神因素等有关。临床表现为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具有病程长、易反复的特点。药物保留灌肠是目前临床上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简便有效的方法之一,应用此法既避免了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长期服药之苦,又减少了药物的副作用,有利于患者坚持治疗。而要达到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灌肠技术的水平是关键。而传统灌肠液以西药0.2%甲硝唑、地塞米松及抗免疫抑制剂浓缩药液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不佳。笔者对5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中药浓缩液保留灌肠,并适当增加插管深度,转换体位,结肠滴入法灌入,经临床护理观察,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