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研究Tribbles同源蛋白1(TRIB1)在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在公共基因芯片数据库(GEO)中下载前列腺样本中的相关基因芯片数据,分析TRIB1在前列腺样本中mRNA的表达水平。收集临床手术切除或者穿刺活检的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组织,通过免疫组化检测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组织中TRIB1蛋白的表达。分析TRIB1蛋白和基因的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前列腺癌患者组织中TRIB1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1),TRIB1蛋白表达上调与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P0.01)、病理分期(P=0.02)相关,基因芯片数据提示TRIB1基因表达上调与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P=0.02)、病理分期(P=0.01)、无生化复发生存率(BCR-free survival)(P=0.047)相关。结论 TRIB1在前列腺癌组织中表达上调,前列腺组织中检测TRIB1可能有助于判断前列腺癌分化程度并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mi R-638和Sox2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肝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q RT-PCR)对7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中mi R-638和Sox2 m RNA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免疫组化法检测所有癌组织及其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Sox2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mir-638和Sox2与肝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结果 (1)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mi R-638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而Sox2 m RNA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2)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在肝癌组织中mi R-638与Sox2蛋白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441,P0.05);(3)临床病理相关性分析表明mi R-638和Sox2的表达与肿瘤TNM分期(χ~2=10.617,P=0.001;χ~2=9.939,P=0.002)及门静脉侵犯与否明显相关(χ~2=7.885,P=0.005;χ~2=6.370,P=0.012),而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分化程度、肝炎状况等其他临床病理参数无关(均P0.05)。结论肝癌中mi R-638表达水平的下调及SOX2表达水平的上升可能与肝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乳腺癌组织中信号肽-CUB-EGF结构域蛋白3(SCUBE3)和特化蛋白1(SP1)表达情况并探讨二者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10月期间绵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女性乳腺癌患者的癌组织及其相应的癌旁正常乳腺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不同组织中SCUBE3、SP1蛋白表达情况;分析乳腺癌组织中SCUBE3、SP1蛋白表达情况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二者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情况,同时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影响乳腺癌患者预后(总生存时间)的危险因素。结果乳腺癌组织中SCUBE3、SP1蛋白表达阳性率均高于其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P<0.05);SCUBE3蛋白表达阳性率在有淋巴结转移、TNMⅡ~Ⅳ期、分子亚型为Luminal A或B型、Ki67高表达患者的乳腺癌组织中较高(P<0.05),SP1蛋白表达阳性率在有淋巴结转移、分子亚型为Luminal A或B型患者的乳腺癌组织中较高(P<0.05)。Spearman等级相关性分析见乳腺癌组织中SCUBE3与SP1蛋白表达阳性呈正相关(χ2=7.979,rs=0.316,P=0.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SCUBE3、SP1蛋白表达阳性患者的总生存情况差于其阴性表达患者(χ2=4.042,P=0.044;χ2=10.676,P=0.001);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SCUBE3和SP1蛋白表达阳性(HR=6.020、P=0.016;HR=4.077,P=0.018)、有淋巴结转移(HR=3.518,P=0.017)、Ki67高表达(HR=7.989,P<0.001)均是影响乳腺癌患者总生存时间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中SCUBE3、SP1蛋白表达阳性率均较高且二者呈正相关性,二者均同时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淋巴结转移及分子亚型及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膀胱癌组织中ABCC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116例病理确诊为膀胱癌的标本作为观察组,26例正常癌旁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膀胱癌组织和正常癌旁组织中ABCC3蛋白表达水平和mRNA水平进行检测.根据ABCC3表达情况将膀胱癌患者分为低表达组和高表达组,分析ABCC3表达水平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膀胱癌组织中ABCC3蛋白或mRNA表达水平较癌旁组织均显著升高(P <0.0001).观察组中ABCC3高表达患者66例,低表达患者50例.ABCC3表达水平与肿瘤大小(P =0.019)、病理N分期(P =0.026)和病理T分期(P =0.018)显著相关.Kaplan-Meier生存分析表明,ABCC3高表达组总体生存期显著低于低表达组(P =0.0098).结论 膀胱癌中ABCC3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上调.ABCC3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和膀胱癌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ABCC3有望成为膀胱癌的生物标志物和潜在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5.
探讨上调基因4 (URG4)在乳腺癌中表达及其临床应用价值。采用实时定量PCR和Wes tern blot方法检测乳腺癌细胞和组织中URG4 m RNA和蛋白表达;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95对乳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URG4蛋白表达。与人正常乳腺细胞相比,乳腺癌细胞中URG4 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癌旁组织相比,乳腺癌组织中URG4 m RNA和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5)。免疫组化染色显示URG4表达与乳腺癌患者肿瘤直径(P=0.037)、肿瘤侵袭(P=0.007)、临床分期(P=0.016)、及淋巴转移(P=0.005)密切相关。Kaplan-Meier生存分析表明URG4高表达乳腺癌患者总生存期显著低于URG4低表达患者(P=0.008)。多重变量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URG4是提示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标志物(HR:3.457,95%CI:1.647-6.557,P=0.008)。URG4在乳腺癌发生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其过表达提示乳腺癌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6.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检测乳腺癌组织中AXIN2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分析其与乳腺癌相关危险因素、临床病理特征及mRNA表达间的关系,探讨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肥城市人民医院普外科经手术切除治疗的84例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乳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检测组织的AXIN2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状态和mRNA表达量,使用不同浓度的甲基转移酶抑制剂(5-Azacytidine,5-Aza)处理人乳腺癌ZR-75-1细胞,且进行乳腺癌相关危险因素和临床病理特征的收集与分析。结果乳腺癌组织的AXIN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阳性率(40.5%)显著高于癌旁组织的甲基化阳性率(19.0%)(χ2=10.401,P=0.001)。AXIN2甲基化阳性率与乳腺癌患者的初产年龄(χ2=5.467,P=0.019)、是否有人工流产史(χ2=8.372,P=0.006)有关;AXIN2甲基化阳性率与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χ2=5.338,P=0.021)、ER表达状态(χ2=9.141,P=0.002)及PR表达状态(χ2=6.918,P=0.009)有关。此外,乳腺癌组织的AXIN2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00.22±0.03)显著低于癌旁组织的mRNA相对表达量(0.46±0.06)(t=3.527,P<0.001);甲基化阳性乳腺癌组织的mRNA相对表达量(0.13±0.02)显著低于甲基化阴性乳腺癌组织的mRNA相对表达量(0.29±0.04)(t=3.616,P<0.001)。ZR-75-1细胞使用5-Aza处理后,AXIN2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t=3.824,P<0.001)。结论AXIN2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与乳腺癌发生机制有关,在临床中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P53、Ki67、C-erb B-2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的相关性,为乳腺癌的早期评估及靶向基因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纳入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绍兴市中心医院收治并确诊,且石蜡病理标本及临床资料齐全的乳腺癌患者86例,设30例正常乳腺组织(距肿瘤标本3cm以外)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法(HRP法)测定癌旁组织及乳腺癌组织中P53、Ki67、C-erb B-2蛋白的表达水平。应用SPSS 19.0分析其与患者年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肿瘤直径等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乳腺癌组织中P53、Ki67和Cerb B-2蛋白阳性率依次为53.49%、69.77%和48.84%,癌旁组织中P53、Ki67和C-erb B蛋白阳性率依次为6.67%、10.0%和10.0%,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0.010,P0.001;χ~2=30.914,P0.001;χ~2=13.491,P0.001)。乳腺癌组织中P53阳性率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相关(χ~2=6.012,P=0.014;χ~2=5.397,P=0.020);Ki67阳性率与淋巴结转移、肿瘤直径相关(χ~2=16.106,P0.001;χ~2=12.086,P=0.001);C-erb B-2阳性率与淋巴结转移、肿瘤直径和临床分期相关(χ~2=13.448,P0.001;χ~2=4.620,P=0.032;χ~2=6.728,P=0.009)。结论乳腺癌组织中P53、Ki67和C-erb B-2蛋白阳性率高于癌旁组织,与乳腺癌病理特征密切相关,可能共同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N-乙酰氨基半乳糖转移酶7(GALNT7)在乳腺癌与正常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法检测GALNT7在40对乳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运用Mann-Whitney法分析乳腺癌组织中GALNT7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培养乳腺癌细胞株(MCF-7和MDA-MB-231)和正常乳腺上皮细胞株(MCF-10A)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GALNT7表达量。结果 GALNT7在乳腺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为1.09917±0.01756,癌旁正常组织为0.65218±0.0765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乳腺癌组织中GALNT7表达量与患者ER受体表达呈负相关(P=0.016),与其他临床病理资料如年龄、肿瘤大小、PR和HER-2受体表达、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无相关关系(P0.05)。GALNT7在乳腺癌细胞系中的表达量高于正常乳腺上皮细胞系(P0.001),且ER阴性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的GALNT7表达量是ER阳性乳腺癌细胞系MCF-7的2.06倍(P0.05)。结论 GALNT7在乳腺癌组织和细胞株中均高表达,其在乳腺癌组织和细胞系中的表达与ER受体的表达密切相关,GALNT7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微纤维相关蛋白2(microfibril-associated protein 2,MFAP2)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中的表达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分别采用RT-qPCR和Western blot在检测MFAP2 mRNA和蛋白在CR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MFAP2蛋白在65例CRC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的结直肠上皮细胞比较,MFAP2 mRNA和蛋白在CRC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在CRC组织中,MFAP2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高于配对的癌旁组织(P0.05)。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MFAP2蛋白在CRC组织中高表达,阳性率为60%,且MFAP2蛋白的高表达与肿瘤的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神经侵犯及TNM分期显著相关(P0.05)。生存分析显示,MFAP2高表达与CRC病人的不良预后显著相关(P0.05),进一步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MFAP2蛋白高表达是影响CRC病人预后的独立因素(HR=3.733,95%CI:1.509~9.229,P=0.004)。结论 MFAP2在CRC组织中上调表达,其高表达与病人的不良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密切相关,可能成为结直肠癌预后评估新标志物和潜在的治疗靶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诱导的凋亡抑制因子1(CIAPIN1)基因和Fibulin-3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膀胱癌及同一患者的癌旁标本98例,以癌旁组织作为对照,分别用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测组织样本中CIAPIN1和Fibulin-3基因的mRNA变化,利用Western blot检测组织样本中CIAPIN1和Fibulin-3蛋白表达情况;分析两者在膀胱癌临床病理表达特征之间的关系及两个基因的相关性。结果 CIAPIN1和Fibulin-3的mRNA水平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1),CIAPIN1在膀胱癌组织和癌旁组中的表达分别为4.223±0.986和2.054±0.866 (P0.05);而Fibulin-3在膀胱癌组织和癌旁组中的表达率分别为5.284±1.586和1.981±0.937(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癌旁组织相比,CIAPIN1和Fibulin-3的蛋白水平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上调(P0.05)。CIAPIN1和Fibulin-3基因在膀胱癌中的表达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淋巴转移相关(P0.05),两者均与患者年龄和性别无关(P0.05)。膀胱癌组织中CIAPIN1和Fibulin-3的mRNA表达呈正相关(r=0.2577,P0.05)。结论 CIAPIN1和Fibulin-3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均显著上调,联合检测可能增加膀胱癌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RNA结合蛋白24(RNA-binding protein 24,RBM24)的表达及其预后分析。方法收集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手术切除并由病理确诊的乳腺癌及癌旁正常组织标本各24例,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RBM24的表达,同时结合TCGA数据库,判断RBM24的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织中的RBM24 mRNA和蛋白水平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0.001)。同时K-M法分析显示RBM24阳性的乳腺癌患者5年生存期(OS)高于阴性患者(P0.05)。结论 RBM24在乳腺癌中低表达,并且与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因此可作为判断乳腺癌预后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支链氨基酸氨基转移酶1(branched-chain amino acid transferase-1,BCAT1)的表达水平及其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年至2010年间行乳腺癌根治术的74例乳腺癌标本,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肿瘤标本及其癌旁正常乳腺组织(20例)中BCAT1的蛋白表达水平,探讨乳腺癌组织中BCAT1的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的结果显示,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BCAT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明显上调(68.9%vs 35.0%,P0.05)。BCAT1高表达组中进展期T分期、伴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的比例明显高于BCAT1低表达组,而且肿瘤直径较大(分别χ~2=6.228、6.894、7.415、6.210,均P0.05)。生存分析结果显示BCAT1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的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56.9%和82.6%,Log-rank检验提示BCAT1低表达组的术后总体预后明显优于高表达组(χ~2=5.209,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中BCAT1的蛋白表达上调。BCAT1高表达与肿瘤直径、淋巴转移和预后不佳呈正相关。BCAT1是乳腺癌的潜在生物学靶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随访资料完整的99例胃癌组织标本,利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胃癌组织中PGC1α的表达情况,并分析PGC1α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及对生存预后的影响。结果 PGC1α在胃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pTNM分期、组织分化程度及Borrmann分型密切相关(P0.05),而与复发、肿瘤大小、远处转移、性别及年龄无关(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GC1α的表达水平与总生存预后(OS)及无复发生存预后(RFS)密切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4),是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PGC1α的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OS和RFS明显相关,其高表达是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术前结直肠非特异性炎症对结直肠肿瘤局部进展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通过回顾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2007年至2010年的结直肠癌患者。所有具备该中心术前肠镜资料或手术病理证实肠炎的患者纳入研究,分为炎症组(肠镜下肠炎及手术病理肠炎)及对照组;比较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癌结节转移、其他手术病理资料及生存预后等指标;比较总体生存及肿瘤复发等随访情况,随访时间3年。结果回顾病例907例,纳入研究346例;其中炎症组患者共70例,包括镜下远处肠炎39例(20.2%)、镜下肿瘤原位肠炎16例(22.9%)手术病理肠炎15例(21.4%),对照组276例(78.8%)。炎症组进展期肿瘤发生率74.3%(P0.001),淋巴结转移率62.3%(P0.001),癌结节转移率40.2%(P=0.001)均高于对照组。经logistic回归分析,手术病理肠炎是进展期肿瘤(P=0.016)、淋巴结转移(P=0.017)及癌结节转移(P=0.017)的独立危险预后因素;镜下远处肠炎是进展期肿瘤(P=0.003)、淋巴结转移(P=0.017)的独立危险预后因素。结论手术前结直肠非特异性炎症与肿瘤的分期存在明确的相关性,此类病例可用于结直肠炎症与恶性肿瘤关系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Stathmin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58例结直肠癌组织、30例患者癌旁5cm的正常黏膜组织中Stathmin蛋白的表达进行了检测,两组采用卡方检验连续性校正,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Stathmin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阳性率为69.0%(40/58),在正常黏膜中的阳性率为33.3%(10/30),Stathmin在癌组织表达明显高于正常黏膜(r=6.87,P〈0.05);Stathmin蛋白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以及肿瘤组织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关系不明显(χ^2=0.26,P〉0.05),与肿瘤的远处转移有关(χ^2=9.83,P〈0.05)。结论Stathmin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呈阳性的表达,除了与远处转移有一定关系,尚不能作为判断其余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性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Polo样激酶3(Polo-like kinase 3,Plk3)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68例前列腺癌组织及10例正常前列腺组织中Plk3的表达情况,分析Plk3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对TCGA数据库中498例前列腺癌患者的Plk3表达值进行GSEA分析。结果 Plk3在前列腺癌组织中比癌旁组织中表达阳性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Plk3表达与前列腺癌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T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有关(P0.05),与年龄和Gleason score无关(P0.05);GSEA分析结果显示Plk3与前列腺癌的增殖和转移相关(FDR q0.05)。结论 Plk3在前列腺癌中表达增高,并促进前列腺癌的进展,其可能通过促进增殖和转移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乳腺癌的术后辅助化疗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80例Ⅰ~Ⅲ期≥65岁乳腺癌患者的资料,其中接受辅助化疗有47例,未接受辅助化疗有33例,分析两组的临床病理特点和预后特征。结果与未接受术后辅助化疗的患者比较,接受辅助化疗年龄轻的患者较多(P=0.005)、伴有合并症较少(P=0.040)、腋窝淋巴结转移率高(P0.001)、ER/PR阴性率高(P=0.029)、接受放疗概率高(P=0.005);而在肿瘤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HER2表达、手术方式、内分泌治疗无明显区别(P0.05)。中位随访期为73个月,辅助化疗组与未辅助化疗组相比,无病生存率(DFS)无明显区别(78.7%vs 90.9%,P=0.147),总生存率(OS)也无明显区别(83.0%vs93.9%,P=0.098)。结论老年乳腺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的获益不明显,但对于年纪较轻、伴有合并症较少且伴有腋窝淋巴结转移、ER/PR阴性等高风险因素的患者,应全面综合评估患者的耐受性和获益程度选择术后辅助化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胆囊癌组织中Krüppel样因子8(KLF8)蛋白的表达及其与胆囊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收治的40例胆囊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法检测40例胆囊癌患者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KLF8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胆囊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之间的关系.采用门诊及电话方式进行随访,随访时间截至2013年11月.计数资料比较采用Pearson x2检验、矫正x2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法检验总体生存率的差异.结果 KLF8蛋白的表达主要定位于细胞核.KLF8蛋白在胆囊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7.5% (31/40)和27.5% (11/4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580,P<0.05).Western blot分析结果显示:KLF8蛋白在胆囊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67 ±0.03和0.22 ±0.1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660,p<0.05).胆囊癌组织中KLF8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在胆囊癌患者的性别、年龄、淋巴结转移和胆囊结石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755,0.227,0.029,0.062,P>0.05);而在肿瘤的TNM分期和分化程度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027,P<0.05).40例获得随访患者中,KLF8蛋白表达阴性的胆囊癌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9个月,3年累积生存率为44.4%;KLF8蛋白表达阳性的胆囊癌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6个月,3年累积生存率为22.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837,P <0.05).结论 KLF8在胆囊癌组织中表达升高,这与胆囊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SEPTIN9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从我院内镜室收集102例胃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标本,通过组织微阵列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胃癌及其癌旁组织中SEPTIN9蛋白表达水平,并结合相应的病理资料,分析SEPTIN9与胃癌组织分化程度的关系。结果在102例胃癌组织中,84例(82.4%)SEPTIN9表达阳性;在102例癌旁组织中,35例(34.3%)表达阳性,胃癌组织中SEPTIN9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X2=48.424,P=0.000)。在58例高中分化胃癌组织中,23例(39.6%)SEPTIN9高表达,在44例低分化胃癌组织中,40例(90.9%)SEPTIN9高表达,二者高表达率有显著性差异(x2=27.931,P=0.000)。结论SEPTIN9在胃癌组织中高达,且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