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伤寒论》为方书之祖,亦开针药合用之先河。针、药各有所长,临证辨证施治或用针、或用药、或针药并用方为得当。通过分析伤寒论中针灸条文,旨在把握张仲景针药结合应用规律及其辨证应用针药结合治病的特点,以期为针灸临床提从参考。  相似文献   

2.
《辽宁中医杂志》2013,(3):441-444
文章首先阐释了研究《针灸大成》中针灸药结合治疗疾病的必要性,接着从《针灸大成》中对针、灸、药多措并举的理论认识,对针、灸、药适应证的认识和杨氏针药并用的医案记载三个方面整理了《针灸大成》的记载内容,通过分析,得出结论:(1)《针灸大成》在理论上阐释了针灸药的治疗原则;(2)《针灸大成》在临床应用上体现了针灸药相互配合,灵活应用的思想;(3)《针灸大成》中强调针灸的优势和长处;(4)《针灸大成》中的杨氏医案体现了针灸药综合疗效,取长补短的思想。  相似文献   

3.
作为方书之祖,《伤寒论》对针、灸、药的选择应用谨慎而精到,并开创了针(灸)药并用之先河。其内容有先针后药者;有先灸后药者;有只针不药者;有只灸不药者;有针灸药皆宜者;有误用针灸,汤药救逆者;有根据疾病轻重,而选择针或药者。通过整理、分析《伤寒论》中针(灸)药选配应用的有关条文,探析针(灸)药各自的优势及相互作用,把握其针(灸)药选配特点,以期为针灸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针灸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针、药在临床治病方面各占半壁江山。然而历代医家皆重于药而轻于针,或重于针而轻于药,真正能够做到针药并施的医家不多。《伤寒杂病论》为方书之祖,书中理、法、方、药相贯通,方药用之得当,当效如桴鼓。今笔者不揣愚昧,结合伤寒论桂枝加葛根汤相关条文,探讨此方与针灸并施治疗颈椎病的思路。1桂枝加葛根汤治疗颈椎病机理分析《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篇》第14条有言:"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  相似文献   

5.
《陕西中医》2015,(8):1075-1076
目的:探讨《伤寒论》中针灸学术思想及临床应用。方法:对《伤寒论》中有关针灸条文进行分析,归纳。结果:《伤寒论》之学术思想对针灸临床具有很高的指导意义:辨证施治、既病防病、针药并用。结论:《伤寒论》针灸学术思想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对当今学习和运用针灸乃至临床各科都仍具重要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 以药物外用治疗疾病,《内经》早有记载。如治筋受寒邪、(口呙)僻急症的马膏膏法和治肢体麻木不仁、用棉布浸药酒熨贴的寒痹熨法等。张仲景以此为基础,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创立了多种外治法,弥补药物内服之不足,有利于提高疗效,为后世的外治法奠定了基础。现就《金匮要略》有关这方面内容作一归纳,浅述如下。《金匮要略》的外治法有:针、灸、温覆取汗、温粉粉之、纳药鼻中、洗浴、熨摩、药熏、阴道上药、点药烙齿诸法。其中针、灸、温覆取汗、温粉粉之之法为《伤寒论》之重出,对此已有文章介绍,为不重复起见,本文仅谈有关药物的外治法。  相似文献   

7.
动物胶药分类及临床应用忻家础①我国应用动物胶有悠久的历史,积累了丰实的生产工艺及临床应用的经验。早在东周秦汉,我国即知制造动物胶,并应用于临床。《本草经》记载阿胶(驴皮胶)与白胶(鹿角胶)两种。东汉张仲景著作中,对动物胶有较为广泛的应用,《伤寒论》用...  相似文献   

8.
<正>火针疗法是在针刺法和直接灸法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治疗方法,是用火烧红针体后,灼刺人体一定的腧穴或部位,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现将火针的现代临床应用概况综述如下。1火针的源流及作用早在《黄帝内经》就有关于"火针"的记载,如《灵枢·官针》载:"焠刺者,刺燔针则取痹也";《素问·调经论》载:"病在骨,焠针药熨"。这里的"燔针""焠针"即是指火针。而张仲景在《伤寒论》中称为"烧针"。真正言明"火  相似文献   

9.
整理分析《伤寒论》有关针灸的条文,初步探讨《伤寒论》中针灸治疗疾病的特点:阳证宜针不宜灸,阴证宜灸不宜针;针刺未病先防;针药并用治疗疾病。  相似文献   

10.
《伤寒论》中关于针灸的论述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针药并用以增强疗效;二是单纯用针、灸治疗六经病证;三是列举针灸误治及其补救措施;四是以针或灸法来判断疾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
《伤寒论》作为一部理法方药兼备的中医临床奠基之作,书中有着丰富的辨证论治内容。其中包含有"阳证宜针""阴证宜灸""热入营血宜刺络放血""针药并用""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等针灸治疗学思想。本文通过对《伤寒论》中涉及针灸治疗内容的学习,总结和探讨针灸疗法在伤寒论中的应用规律,以期对现今临床的诊疗思维和治疗方法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2.
附子干姜药对首见于《伤寒论》,为临床回阳救逆、温通心阳的常用配伍。本文从文献记载、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等方面,探讨附子干姜药对温通心阳的配伍作用,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伤寒论》作为中国医学史上的经典著作、"方书之祖",不仅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辨证论治思路和百余首经方,还涉及到许多针灸治疗的应用方法。为了加深对《伤寒论》中取穴用药思路的理解,并更好地指导临床中针药结合的运用,本文选取《伤寒论》中涉及对具体病症使用针刺或灸法并起到积极治疗作用的条文,结合《黄帝内经》中的理论基础,参考各注家与相关研究者的论述与成果,系统整理张仲景对针灸及经方运用的思维方式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伤寒论》是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是一部阐述外感及其杂病治疗规律的专著。经方是指汉代以前经典医药著作中记载的方剂,以张仲景的方剂为代表。聂惠民教授经过学识伤寒、讲授伤寒、创研伤寒、诊用伤寒、论写伤寒,而专攻仲景学术,对《伤寒论》六经辨证理论体系及其理、法、方、药的运用具有独到见解,临床上她善于运用经方,灵活运用经方,尤其...  相似文献   

15.
何敏  何泽民 《国医论坛》2005,20(5):47-48
自1959年国内将实验研究的手段引入中医药研究领域以来,对《伤寒论》中的病、证、方、药等用实验方法进行探讨研究,以揭示《伤寒论》辨证论治特点和规律,阐明其方药的作用机理等日益受到重视,并产生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在将实验方法引入《伤寒论》研究的过程中,主要是从《伤寒论》方单味药、  相似文献   

16.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对针(或灸)药并用于治疗、预防、诊断等方面论述甚详。现将《伤寒论》中有关针灸腧穴方面的内容。初探如下:1 具体针灸腧穴与应用《伤寒论》中提到的正式喻穴有7个。其中三阳篇出现6个,三阴篇只在厥阴篇中见到1个。  相似文献   

17.
对张仲景《伤寒论》中含龙骨、牡蛎的条文及方药进行分析,总结《伤寒论》中龙骨、牡蛎的使用特点,并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及临床应用,揭示张仲景辨证组方中龙骨、牡蛎的配伍特点。张仲景方中配伍牡蛎时多用之除胸胁痞结,方中牡蛎、龙骨合用则解烦躁惊狂,在历代本草之记载及现今医家之经验来看,二药主要功用与仲景基本一致,且对应用范围大有扩展,内、外、妇、儿各科均可随证而用之。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伤寒论》中涉及针灸疗法的相关内容,从文献学角度进行整理,并运用中医基础医学知识进行分析讨论。针灸是张仲景“六经辨证论治”中的治疗方法之一,在辨证施针、针灸治未病、针药结合、危急重病症的救治等方面均作了示范,体现了针灸便捷效速的特点。启示我们在新时期“读经典,做临床”,掌握《伤寒论》针灸法则,有助于提高针灸防治疾病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伤寒论》中针药并用条文的分析,进一步确立针灸在临床中的地位,明确仲景在治疗疾病时,药物与针灸并用的方法。通过对《伤寒论》版本的梳理与考证,将所收录原文的条目按一定的顺序归纳为:单用针灸治愈疾病、针药并用治愈疾病、针灸导致坏病用药治愈、针灸导致坏病四类条文,根据历代注解以及《内经》中的观点进行阐述分析。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针刺法主要应用于三阳经、灸法主要应用于三阴经、三阳经禁用一切温热的物理疗法。  相似文献   

20.
现代众多医家提倡"针药结合,内外同治",其理念滥觞于《黄帝内经》,成熟于《伤寒论》。文章从针、灸、药的起源,治疗的病位及配合运用等三方面展开阐述,发现针、灸、药所针对的疾病病位有浅深之别,临床有单用与合用之妙,其总体原则在于视病位浅深、病情单纯复杂、邪正虚实而定。仲景匠心独具,灵活化裁,随病证而设,务使针、灸、药三法的施治,精准恰当,吻合病机,以收临床最佳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