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机采血小板计数与机采血小板献血员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 ,国内机采血小板临床的需求量正在逐年增加 ,机采血小板具有均一的免疫学特性 ,血液传播疾病的危险性小 ,临床疗效显著 [1] 。机采血小板献血员除应具备全血献血员的基本要求外 ,还必须做血小板计数 ,血小板计数应≥ 1 5 0× 1 0 9/L。因此 ,血小板计数是机采献血员筛选的一项重要指标。本中心机采血小板工作开展近两年 ,虽然受到血源的限制 ,但随着临床的需要 ,机采血小板量有所提高 ,机采献血员的队伍也在不断壮大。为了探讨机采血小板计数、筛选情况、采集血小板的循环血量与血小板采集量之间的关系 ,笔者就本中心近期采集的5 0份…  相似文献   

2.
荧光染色计数机采血小板中的白细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血细胞分离机的逐渐应用,机采血液成分以其纯度高,污染少而受到临床普遍欢迎,尤其是机采血小板制品,血小板含量可达到3×1011/L以上,而白细胞含量在3×106以下,因而减少或防止同种免疫反应和巨细胞病毒感染。但如此少量的白细胞在普通显微镜下难以准...  相似文献   

3.
血小板输注治疗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功能异常而发生的出血性疾病的作用普通认同.但对用于严重创伤引起的急性大失血患者的抢救还不十分注重,因此,在以往的救治过程中,患者因急性大失血,造成失血性休克最后引发DIC致死时有发生.笔者参与了本市第一人民医院一外伤患者的抢救,对此作如下报道.  相似文献   

4.
血小板输注治疗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功能异常而发生的出血性疾病的作用普通认同。但对用于严重创伤引起的急性大失血患者的抢救还不十分注重。因此。在以往的救治过程中,患者因急性大失血,造成失血性休克最后引发DIC致死时有发生。笔者参与了本市第一人民医院一外伤患者的抢救.对此作如下报道。  相似文献   

5.
6.
血细胞计数仪用于机采浓缩血小板计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成分输血的逐步推广,机采浓缩血小板的应用越来越多.机采浓缩血小板在临床上的止血效果与输注的血小板数量直接相关.而机采浓缩血小板产品的浓度较大,可达4×10 12/L,远远超出血细胞计数仪的检测范围,不能直接用血细胞计数仪进行检测,用人工计数误差又大,如何准确地检测机采浓缩血小板产品中血小板的浓度已成为质量控制中的难点.笔者就如何应用血细胞计数仪对机采浓缩血小板产品进行计数的方法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Sysmex XN-2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外周血中的未成熟血小板分数(IPF%)和未成熟血小板绝对值(IPF#),对其进行性能评价和建立参考区间,探讨其在血小板减少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该分析仪检测IPF%和IPF#进行性能评价包括精密度、稳定性、携带污染和线性范围,并与Sysmex XE-5000检测IPF%和IPF#进行相关性研究。检测240例健康人建立参考区间,设立为健康对照组;选择111例血小板减少性疾病患者作为疾病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组与健康对照组绘制IPF%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结果该血细胞分析仪检测IPF%和IPF#的批内精密度正常、高值的变异系数(CV)分别是2.52%、2.32%和3.60%、1.93%,批间CV为1.8%和3.7%;正常值、高值的IPF%和IPF#在24h内CV分别为8.4%、8.8%和4.4%、4.5%;IPF%携带污染率为0.16%,IPF#携带污染率为0.27%;IPF#在(0~94.8)×109/L成线性,与Sysmex XE-5000检测IPF%和IPF#无相关性(P0.05);不同性别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参考范围IPF%:0.9%~4.5%,IPF#:(3.7~9.7)×109/L;ITP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IPF%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生障碍性贫血(A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ML)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IP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PF%最佳临界值为11.6%,该点灵敏度100%,特异度100%。结论应用Sysmex XN-2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IPF%和IPF#精密度高、稳定性好、携带污染率极低、IPF#线性范围宽广,满足临床检测需求,对血小板减少性疾病临床诊断、鉴别诊断和预后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随着成分输血的不断发展,诞生了血细胞分离机,机采血小板已逐渐普及。机采血小板大大减少了输血传染病毒的危险,降低了同种免疫反应,从而提高了血小板的临床疗效。机采血小板的质量检测对于采集中的质量控制有很大帮助。本文用不同的计数方法计数70例无偿献血者的机采血小板数量以及污染的红细胞、白细胞数量.确保机采血小板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100例机采血小板采集前后计数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成分输血的发展,血小板的临床需求量在不断增加。特别是机采血小板,因其制品纯度高、剂量大,临床治疗效果好,输血传播疾病的概率及输血副作用小,日益受到重视。笔者对100例献机采血小板者采前和采后12d的血小板数量进行对比,对2次机采的时间进行初步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70例机采血小板细胞计数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成分输血的不断发展,诞生了血细胞分离机,机采血小板已逐渐普及。机采血小板大大减少了输血传染病毒的危险,降低了同种免疫反应,从而提高了血小板的临床疗效。机采血小板的质量检测对于采集中的质量控制有很大帮助。本文用不同的计数方法计数70例无偿献血者的机采血小板数量以及污染的红细胞、白细胞数量.确保机采血小板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评价XE-2100型血细胞分析仪光学法血小板计数在常规血小板计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血小板数量将200例静脉血标本分为血小板数量降低组(PLT≤50×109/L)、血小板数量正常组(50×109/L350×109/L)。根据血小板大小不同又分为小血小板组(MPV<9.0 fl)、正常血小板组(9.0 fl12 fl),并根据形态学分为血小板直方图不规则组和小红细胞组(55 fl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未成熟血小板比率(IPF)与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对血小板计数方法影响,XE-5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激光染色法(PLT-O)和电阻抗法(PLT-I)计数血小板与显微镜计数血小板比较研究.方法 根据IPF与MPV选择XE-5000分析仪测试的高、中、低值血小板标本各1份,首先比较PLT-I与PLT-O测试计数血小板的精密度;其次用室间质评结果分析XE-5000仪两种测试的准确度.结果 XE-5000计数血小板低、中、高值具有较好的精密度,变异系数(CV)小于4.0%.血小板计数正常或高值且IPF<20%时用PLT-O与PLT-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计数减少且IPF>25%时,PLT-I法与显微镜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LT-O法与显微镜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般情况下,血常规采用XE-5000 PLT-I法计数血小板,当血小板减少且被复检软件程序拦截制片镜检发现有大血小板时,可用显微镜计数法或PLT-O法复查血小板数.  相似文献   

13.
机采血小板者采前与采后血小板计数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成分输血在临床的广泛开展 ,血小板的临床应用在近年来也有了很大发展 ,需求量在不断增加。特别是机采血小板 ,因其制品纯度高 ,剂量高 ,临床治疗效果好 ,输血传播疾病的机率及输血副作用少 ,而日益被临床重视。笔者近期对献机采血小板前和献机采血小板后第 1 2天血小板数量进行观察 ,对恢复二次机采的时间进行初步研究。现介绍如下。材料与方法1 材料  AC90 0血细胞计数仪 (瑞典倍肯 ) ;百特CS- 30 0 0 Plus血细胞分离机 (美国 Baxter) ;溶血素、稀释液 :南昌百特实业公司生产 ;全血质控物 :四川迈克科技有限公司生产。2 观察对…  相似文献   

14.
研究探讨PDCA循环在机采血小板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将2015年7-12月机采血小板献血者484例设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管理;将2016年1-6月机采血小板献血者522例设为观察组,实施PDCA循环风险管理。机采科医护人员则随分组时间段亦相应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比较两组医护人员风险认知能力、献血者满意率、献血者抱怨与投诉率、工作缺陷与差错率。观察组医护人员对风险因素的一般认识、风险管理的认识、对风险管理的态度、对风险管理的行为意向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88,20.53,21.38,24.74,均为P0.05)。对照组献血者满意率94.83%,抱怨与投诉率5.17%,工作缺陷与差错率2.48%;观察组献血者满意率99.23%,抱怨与投诉率0.77%,工作缺陷与差错率0.38%。两组献血者满意率、抱怨与投诉率比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36,P0.05);两组工作缺陷与差错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8.042,P0.05)。在机采血小板风险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能够明显提高医护人员风险认知能力和献血者满意率,明显降低献血者抱怨与投诉率、医护人员工作缺陷与差错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血小板减少性疾病患者外周血未成熟血小板分数(IPF)、高荧光强度未成熟血小板分数(H-IPF)、未成熟血小板绝对值(IPF#)和血小板平均侧向荧光强度(PLT-X)的变化,探讨其在血小板减少性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血小板减少性疾病86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5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AA)15例、急性白血病(AL)21例]、骨髓增生性疾病(MPD)32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11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16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5例]和健康对照者50名.应用SYSMEX XE-5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各疾病组及健康对照组外周血血小板(PLT)、IPF、H-IPF、IPF#和PLT-X.将ITP组按PLT计数结果分为≤30×109/L、(>30~<60)×109/L、(60~<100)×109/L 3组,并比较各组IPF.结果 ITP组IPF、H-IPF、IPF#和PLT-X测定值分别为(19.8±12.7)%、6.7(4.7~12.3)%、3.1(2.0~12.1)×109/L和(27.8±8.6)ch;AA组IPF、H-IPF、IPF#和PLT-X测定值分别为(5.6±2.5)%、1.9(0.7~4.0)%、0.8(0.4~1.4)×109/L和(17.3±2.4)ch;AL组IPF、H-IPF、IPF#和PLT-X测定值分别为(6.3±3.4)%、2.1(1.2~4.1)%、2.4(1.5~3.2)×109/L和(18.7±3.0)ch;MPD组IPF、H-IPF、IPF#和PLT-X测定值分别为(3.1±1.6)%、2.1(0.9~0.7)%、19.2(14.0~22.5)×109/L和(16.9±2.3)ch;健康对照组IPF、H-IPF、IPF#和PLT-X测定值分别为(4.1±1.3)%、1.2(1.0~1.7)%、9.3(7.4~12.1)×109/L和(18.4±1.5)ch.ITP组IPF、H-IPF和PLT-X明显高于AA组、AL组、MPD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ITP组IPF#与AA组、AL组、MP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TP各组间IP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血小板相关参数(IPF、H-IPF和PLT-X)可能有助于血小板减少性疾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护理心理学在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中的作用。方法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在机采的不同阶段出现的不同心理反应,有针对性的实施心理护理。结果心理护理直接影响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情绪,可减少或避免献血反应的发生。结论运用护理心理学的方法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不仅保证了机采血小板的采集进程和血小板的质量,而且促进了无偿机采血小板献血者队伍的保留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了解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患者外周血未成熟血小板分数(immatureplatelet fraction,IPF)的变化,探讨其在提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疾病中的作用。方法留取本院未经治疗的初发MDS患者39例为MDS组,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患者31例为AA组,来院健康体检者65例为对照组。抽取受试者抗凝外周血用Sysmex XN-1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血常规指标,经统计分析比较各指标在各组间的差异及各指标提示骨髓异常综合征能力。结果 MDS组、AA组和对照组IPF(%)值分别为13.2(2.2~41.9)、3.9(0.1~23)和3.8(0.8~9.6),MDS组和A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A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1)。ROC曲线分析,当IPF值为13.0%时,预知MDS的敏感性0.559,特异性0.977,曲线下面积为0.774。结论 IPF值在MDS患者中明显增高,在提示MDS中有很好的特异性,可帮助临床筛选MDS患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18467-2011)》调整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献血间隔期对献血者外周血小板计数水平的影响。方法应用R3.5.1统计软件,选取纵向数据分析方法中的线性混合效应模型,跟踪探访2016年1月1日~2018年9月30日期间捐献血小板总次数超过10次的机采血小板献血者,选取23次献血以内的外周血血小板观测值及可能的混杂因素进行建模分析;建立允许协变量截距随机变化的线性混合效应模型一和允许协变量截距和协变量献血间隔期斜率随机变化线性混合效应模型二。结果 AIC、BIC及似然值差值的分布均显示模型二优越于模型一。模型二中,协变量截距、外周血小板计数基线值、献血间隔期、采集量、年龄、性别、献血次数及献血间隔期和献血次数交互效应的参数估计值分别为59.708、0.795、–0.023、3.798、–0.234、7.173、0.385及–0.004,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现行的最短间隔期对于献血次数较少的献血者,不会造成外周血小板计数水平较大的波动,长期以较短间隔期献血,可能对外周血小板计数水平带来一定的波动,但波动量级仍然较小;对于多次献血者,若持续以较短间隔期采集,应每次采集较少治疗单位或者延长间隔期,待人体自我调整至稳定区间后再继续献血,以减少外周血小板计数水平的波动。  相似文献   

20.
机采血小板供者采前血小板计数与全血处理量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优化机采血小板的操作 ,观察全血处理量与采前血小板计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直接使用机器系统操作默认设置的参数处理全血量及循环次数 ;在机采前将供者血小板计数输入血细胞分离机的程序中 ,机器自动提示所需处理全血量及循环次数。结果 采前输入供者血小板计数可以明显地提高最终产品中血小板的含量。结论 供者采前血小板计数与机采血小板的全血处理量有密切关系 ,为保证单采血小板质量 ,机采前应将供者血小板计数、血细胞比容等相关参数输入血细胞分离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