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采用颈动脉多普勒超声(CDU)及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CS)联合评估永存颈内动脉-椎基底动脉吻合(PCVBA)的血管结构与血流动力学特征。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外科,经CDU及TCCS联合筛查并经CT血管成像(CTA)证实为PCVBA的患者14例,测量双侧椎动脉、基底动脉、大脑后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血管阻力指数(RI),以及双侧椎动脉颅外段的管径。结果 (1) 12例(12/14)患者出现头晕症状,5例存在后循环缺血性卒中,其中4例合并同侧颈内动脉狭窄≥50%。(2)永存三叉动脉(PTA) 6例,CDU显示双侧椎动脉颅外段血流阻力升高,压迫同侧颈总动脉后,基底动脉远段流速明显下降。(3)永存舌下动脉(PHA) 5例,寰前节间动脉(PIA) 3例,其中Ⅰ型PIA 1例,Ⅱ型PIA 2例,CDU探及PHA及Ⅰ型PIA均自颈内动脉颅外段发出,Ⅱ型PIA自颈外动脉发出。8例患者均合并同侧椎动脉缺如,CDU显示颅外段管径纤细合并无血流或PSV减低及RI升高,而TCCS探及同侧颅内段椎动脉及基底动脉血流正常,压迫同侧颈总动脉后其流速明显下降; 4例患者合并对侧椎动脉缺如,另4例合并对侧椎动脉发育不良。结论 CDU联合TCCS可通过颅内外异常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筛查出PCVBA,PTA仍易误诊或漏诊,而PHA或PIA具有典型的超声表现,即一侧颈内动脉或颈外动脉存在异常分支、双侧椎动脉颅外段发育不良合并同侧椎动脉颅内段与基底动脉血流正常。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前交通动脉动脉瘤(anterior communicating artery aneurysm,ACoAA)瘤体指向与大脑前动脉A1段几何形态学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收集ACoAA患者的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和临床资料.ACoAA依瘤体指向分为前下指向、前上指向、后上指向、后下指向和复杂指向型.大脑前动脉A1段根据其几何形态分为弧形(Ⅰa型:上弧形;Ⅰb型:下弧形)、“S”形(Ⅱa型:反横“S”形;Ⅱb型:横“S”形)、“近线”形(Ⅲa型:内侧半向下的“近线”形;Ⅲb型:内侧半朝上的“近线”形;Ⅲc型:基本水平状的“近线”形)及不显影.结果 共纳入200例ACoAA患者,其中前上指向型93例,前下指向型76例,后下指向型8例,后上指向型8例,复杂指向型15例.大脑前动脉A1段形态分别为:Ⅰa型113侧,Ⅰb型8侧;Ⅱa型27侧,Ⅱb型70侧;Ⅲa型21侧,Ⅲb型46侧,Ⅲc型60侧;不显影55侧.ACoAA瘤体指向与优势显影侧A1段形态之间存在显著关联性(x2=215.582,P=0.000;Pearson列联系数C为o.665,P=0.000),与非优势显影侧A1段形态之间无显著关联性(x2=5.525,P=0.478).当ACoAA瘤体指向向下时,优势显影侧A1段一般表现为Ⅰa型、Ⅱa型或Ⅲa型;当瘤体指向向上时,优势显影侧A1段一般表现为Ⅰb型、Ⅱb型或Ⅲb型;当瘤体指向为复杂指向时,优势显影侧A1段可表现为各种形态.结论 ACoAA瘤体指向与优势显影侧大脑前动脉A1段形态之间存在显著关联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颈总动脉(CCA)闭塞性病变的血流代偿模式及意义。方法收集21例CCA闭塞性病变患者的临床、影像及血流动力学资料,分析CCA闭塞性病变血流代偿模式。结果新发脑梗死10例(47.6%),其中前循环脑梗死6例,后循环脑梗死2例,前、后循环均发现脑梗死2例。Ⅰ类启动颈内动脉窃血14例(66.7%),Ⅱ类未启动颈内动脉窃血7例(33.3%)。其中,ⅠA型颈外动脉供血来源于锁骨下动脉分支12例(85.7%),ⅠB型颈外动脉供血来源于对侧颈外动脉分支1例(7.1%),ⅠAB型颈外动脉供血同时来源于锁骨下动脉及对侧颈外动脉分支1例(7.1%)。新发脑梗死中,ⅠA型多见(80%),无ⅠB及ⅠAB型,Ⅱ类2例(20%),ⅠA型前循环、后循环、前+后循环比例与ⅠB型、ⅠAB型和Ⅱ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CA闭塞性病变不同血流代偿模式与脑梗死是相关的,故准确而完整的评估侧支循环对客观分析脑梗死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MSCT)在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EVE)后随访中的价值。方法:3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于EVE前、后行MSCT检查,对比观察EVE前、后MSCT图像,分析真、假腔、重要分支及内支架等的变化。结果:30例患者,①真、假腔内径在EVE前、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例支架覆盖区假腔内完全血栓化,20例假腔内部分血栓化;②97支腹部分支及髂总动脉受累,EVE后4支修复,30支不同程度缓解,63支无变化。2支无名动脉受累,EVE后修复;③1例支架伸展不良合并Ⅰ型内漏;④8例支架内漏发生,占26.7%;其中Ⅰ型内漏5例(均位于支架近端),Ⅱ型内漏即肋间动脉漏2例,Ⅰ型与Ⅱ型内漏并发1例。结论:MSCT应作为主动脉夹层EVE后随访并优先选择的主要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转化生长因子 βⅡ型受体 (TGF βⅡR)在糖尿病鼠血管损伤后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s)和血管壁中的表达及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拮抗剂氯沙坦对其调节作用。方法  ( 1)Wistar大鼠单次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成糖尿病模型后被随机分为糖尿病组和氯沙坦组 ,每组 8只。16只正常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手术对照组。除正常对照组外 ,全部动物均行胸主动脉至左髂总动脉球囊损伤 ,氯沙坦组用氯沙坦 2 0mg·kg- 1 ·d- 1 灌胃 ,余两组均用等量蒸馏水灌胃。 ( 2 )观察实验前、后各组血糖变化和测定动脉壁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含量。 ( 3)用RT PCR及Northern印迹杂交测定VSMCsTGF βⅡR和Ⅰα(Ⅳ )前胶原mRNA的表达。 ( 4)用免疫组化检测TGF βⅡR和Ⅰα(Ⅳ )前胶原在血管壁的表达。结果  ( 1)与手术对照组相比 ,糖尿病组AngⅡ含量、TGF βⅡR和Ⅰα(Ⅳ )前胶原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均增高 (P <0 0 1) ,而手术对照组又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 2 )与手术对照组相比 ,氯沙坦治疗后可明显降低动脉壁AngⅡ含量 ,TGF βⅡR和Ⅰα(Ⅳ )前胶原mRNA、蛋白水平的表达分别被抑制达 6 0 %、5 7%、6 2 %、46 %。结论 糖尿病血管损伤后再狭窄的形成与TGF βⅡRmRNA和蛋白的过度表达有关 ,氯沙坦对其有抑制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CTA)在诊断永存三叉动脉(PTA)中的价值,提高对该血管变异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734例行头颈64排螺旋CTA检查中的5例PTA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分析PrrA的发生率、起源、走行、后循环供血及合并其他血管畸形的情况。结果①PTA的发生率为0.18%(5/2734),其中3例位于右侧,2例位于左侧。②三叉动脉均起自颈内动脉海绵窦段,血管走行外侧型4例,内侧型1例;按Saltzman分型显示PTA后循环供血情况:I型1例,Ⅱ型1例,Ⅲ型3例。③吻合点近端的基底动脉及双侧椎动脉发育不良3例,吻合点近端基底动脉完全萎缩1例;合并PTA的动脉瘤1例,合并对侧大脑中动脉成窗1例。结论64排CTA能清晰、快速、无创、准确地显示PTA及其走行。在鞍区或鞍上区手术及介入治疗前,了解这种异常血管的有助于制定合理的手术和介入治疗方案,避免因操作不当所致的危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前庭阵发症(VP)的病因及磁共振成像(MRI)表现。方法应用磁共振3D成像技术(3DMRI)对25例VP患者(VP组)及25例其他眩晕病患者(对照组)进行扫描,观察前庭蜗神经周围有无神经血管交互压迫(NVCC)现象。结果 VP组50耳中34耳存在NVCC现象,其中Ⅰ型7耳,Ⅱ型9耳,Ⅲ型11耳,Ⅳ型7耳;对照组50耳中7耳存在NVCC现象,均表现为Ⅰ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64,P0.01)。VP组中责任血管为小脑前下动脉23耳,小脑后下动脉7耳,椎动脉3耳,基底动脉1耳,对照组中责任血管为小脑前下动脉6耳,小脑后下动脉1耳,两组压迫责任血管来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2,P0.05)。结论 VP与NVCC发生高度相关性,3DMRI能够清晰显示神经血管之间的关系,其中以小脑前下动脉压迫神经多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活化受体(PPAR)γ激动剂[15-去氧-△~(12,14-)前列腺素(PG)J_2 (15d—PGJ_2)]对呼吸机相关肺损伤大鼠肺胶原合成的影响及机制。方法普通级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Ⅰ组、Ⅱ组),每组8只。Ⅰ和Ⅱ组呼吸机条件相同(VT16ml/kg,PEEP为5cmH_2O,吸呼比为2:1,FiO_2为1.0),其中药物干预组(Ⅱ组)通气前1h腹腔注射15d-PGJ_2(1mg/kg),分别通气4h。通气结束后测定肺组织湿/干重(W/D)、肺组织光镜病理、Ⅰ型前胶原肽(PINP)和Ⅲ型前胶原肽(PⅢNP)浓度、Ⅰ型和Ⅲ型前胶原mRNA表达、以及PPARγ和核因子(NF)-kB活性。结果①Ⅰ组肺组织W/ D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Ⅱ组(P<0.05)。肺组织W/D在正常对照组和Ⅱ组之间无显著差异。②Ⅰ组肺组织Ⅰ型前胶原mRNA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Ⅱ组(P均<0.05)。Ⅱ组与正常对照组肺组织Ⅰ型前胶原mRNA表达无显著差异。③与Ⅰ组比较,正常对照组和Ⅱ组Ⅲ型前胶原mRNA表达均显著降低(P均<0.05)。与正常组比较,Ⅱ组Ⅲ型前胶原mRNA表达无显著改变。④与正常对照组比较,Ⅰ组和Ⅱ组NF-kB活性均显著增高(P均<0.05)。Ⅰ组与Ⅱ组NF-kB活性比较,无显著差异。⑤Ⅰ组PPARγ活性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与Ⅰ组比较,Ⅱ组PPAγ活性显著增高(P<0.05)。结论15d- PGJ_2下调呼吸机相关肺损伤大鼠肺组织Ⅰ型和Ⅲ型前胶原mRNA表达,其机制可能与激活PPARγ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液pH值及血清胃蛋白酶的影响.[方法]将20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0例)和对照组(80例).治疗组应用益气活血方治疗;对照组应用猴头菌提取物(谓葆)3个月,对幽门螺杆菌阳性者第1周加服阿莫西林、灭滴灵、奥美拉唑综合治疗.3个月后比较2组治疗前后胃液pH值及血清胃蛋白酶Ⅰ(PGⅠ)、Ⅱ(PGⅡ)含量.[结果]2组治疗前胃液pH值及血清PGⅠ、PGⅡ、PGⅠ/PGⅡ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胃液pH值下调(P<0.05),血清PGⅠ、PGⅡ、PGⅠ/PGⅡ明显上升(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下调、上升更为明显(P<0.05或P<0.01).[结论]中药益气活血方具有较好的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功效,其作用与下调胃酸pH值、上调血清PGⅠ、PG Ⅰ/PGⅡ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颈内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时,侧支循环开放与临床的关系。方法选择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内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再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证实的患者86例,根据侧支循环开放情况分为4组:前交通、后交通和眼动脉侧支循环开放组(Ⅰ组)1 7例,前交通或后交通动脉侧支循环开放组(Ⅱ组)27例,眼动脉侧支循环开放组(Ⅲ组)28例,无侧支循环开放组(Ⅳ组)14例。分析各组患者侧支循环开放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 86例患者共检出阳性侧支循环1 39条,前交通动脉侧支循环开放57条,占41.0%,后交通动脉开放32条.占23.0%,眼动脉开放50条,占36.0%。前交通动脉及后交通动脉侧支循环开放较眼动脉侧支循环开放症状轻且预后好。结论经颅多普勒超声对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颅内侧支循环的判断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侧支循环的开放情况与临床缺血性病变及预后关系密切,侧支循环的评判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射频消融术后发生迟发性房室阻滞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报道射频消融术(RFCA)后发生迟发性房室阻滞(AVB)发生的时间、心电图特征及用大剂量激素治疗的体会。9例迟发性AVB者中7例于放电过程中出现一过性Ⅲ度AVB。每日氢化考的松用量平均为500(300~800)mg,用药时间最短5天、最长15天。9例中8例完全恢复,平均恢复时间为8.3(5~15)天;1例遗留Ⅰ度AVB。平均随访5.6(0.5~9)年,1例出院时有Ⅰ度AVB的患者,于3年后复查显示Ⅱ度Ⅰ型及Ⅱ度Ⅱ型AVB,并安置心脏起搏器治疗。结论:RFCA后发生的迟发性AVB与放电时发生的一过性Ⅲ度AVB有关;经大剂量激素治疗后绝大多数可完全恢复,预后一般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回旋支为梗死相关动脉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简称心梗)的心电图表现,总结其心电图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回旋支为梗死相关动脉的急性下壁心梗患者36例,分为ST↑Ⅲ<Ⅱ组(n=8),ST↑Ⅲ=Ⅱ组(n=19)和ST↑Ⅲ>Ⅱ组(n=9)三组,分析发病12 h内的18导联心电图特点。比较三组冠状动脉优势型及病变部位。结果 ST↑Ⅲ<Ⅱ组STⅠ、aVL抬高、等电位线、压低的发生率分别为50%,12.5%,37.5%;ST↑Ⅲ=Ⅱ组相应的发生率分别为10.5%,31.6%,57.9%;ST↑Ⅲ>Ⅱ组相应的发生率分别为0,11.1%,88.9%。ST↑Ⅲ<Ⅱ组STV4-6抬高、等电位线、压低的发生率分别为87.5%,0,12.5%;ST↑Ⅲ=Ⅱ组相应的发生率分别为78.9%,21.1%,0;ST↑Ⅲ>Ⅱ组相应的发生率分别为66.7%,0,33.3%。三组患者冠状动脉优势型的比较有差异(P<0.05),三组STV7-9形态、STV3R-5R形态、冠状动脉病变部位无差异(P均>0.05),三组均无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结论回旋支为梗死相关动脉的急性下壁心梗ST↑Ⅲ<Ⅱ时常合并STⅠ、aVL抬高,ST↑Ⅲ=Ⅱ、ST↑Ⅲ>Ⅱ时常合并STⅠ、aVL压低;回旋支为梗死相关动脉的急性下壁心梗累及右室时也可表现为ST↑V3R-5R;回旋支为梗死相关动脉的急性下壁心梗不易发生房室传导阻滞。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梗塞前心绞痛(PIA)对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无再流现象的影响。方法:230例行急诊PCI的AMI患者依其是否发生再流现象分为两组:无再流组(25例)和再流组(205例)。监测再灌注心律失常、心肌酶谱和C反应蛋白(CRP)变化;超声心动图测定心功能,观察室壁瘤、心力衰竭发生率和住院病死率。结果:无再流组PIA发生率显著低于再流组(P<0.01);而前壁梗塞的发生率高于再流组(P<0.01),CRP值明显高于再流组(P<0.05);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肌酸激酶同工酶峰值和水平均显著高于再流组(P<0.01)。左室射血分数显著低于再流组(P<0.05);心力衰竭、室壁瘤发生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再流组(P<0.01)。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缺乏PIA是发生无再流现象的独立预测因素(OR=3.71,P=0.01)。结论:缺乏PIA是发生无再流现象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辽宁省间日疟原虫环子孢子蛋白(CSP)的基因型与地理分布。方法采集镜检确诊的间日疟患者血样15份,Chelex-100离子交换法提取DNA,进行单管-套式PCR扩增,根据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判定环子孢子蛋白(CSP)基因型别。结果 12份本地感染间日疟血液标本中6份鉴定为PV-Ⅰ型温带族虫株(占50.00%),6份鉴定为PV-Ⅰ型温带族和PV-Ⅱ型混合虫株(占50.00%);3例输入性间日疟病例中PV-Ⅰ型热带族和温带族各1例,PV-Ⅰ型温带族和PV-Ⅱ型虫株混合感染1例。结论目前辽宁省间日疟原虫存在2种CSP基因型,即PV-Ⅰ型温带族虫株和温带族、PV-Ⅱ型混合感染虫株,无热带族虫株。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15具人尸的枕动脉解剖特点,探讨以枕动脉作为颅内—颅外后循环搭桥术的桥血管时,如何安全准确获取该血管。方法采用远外侧入路,开颅显微解剖15例尸头共30侧枕动脉,观察枕动脉的起源、行程、分支、邻近结构,并测量枕动脉各段的直径、椎动脉V3的直径、可移植段的长度以及与周围临近结构的距离。结果枕动脉一般在二腹肌后腹下缘起源于颈外动脉后壁或外壁,与颈外动脉平行、沿二腹肌后腹向上,然后转向二腹肌后腹深面,内侧紧邻颈内静脉,行于寰椎横突前上方,接近乳突尖或二腹肌沟转向内侧走行,途中经胸锁乳突肌、头夹肌和头最长肌深面(4侧经胸锁乳突肌、头夹肌深面及头最长肌浅面),在上项线下方的头半棘肌后面继续向内侧行走,经过斜方肌、头半棘肌的上方附着点,在此穿过斜方肌的附着点至上项线,与枕大神经相伴,继续在头皮浅筋膜内上行,并分出一个或两个终末支,远端分布于头皮。枕动脉起点直径为(2.3±0.3)mm,平行于寰椎横突上缘至越过上项线处的长度为(93.2±2.6)mm,平行于寰椎横突上缘处的外径为(1.9±0.4)mm,越过上项线处的外径为(1.8±0.3)mm。椎动脉V3段中点的直径为(3.2±1.4)mm,枕动脉距枕外隆突的距离为(21.4±0.9)mm,枕下段距离上项线最远距离为(23.7±1.2)mm。结论颅内—颅外后循环搭桥术术中以枕外隆突外侧25 mm、上项线下方30 mm以内、乳突、寰椎横突为标志,能安全准确获取枕动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非清髓性造血干细胞移植(NSCT)对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Ⅰ型及Ⅱ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32例SAA患者行NSCT,预处理主要采用小剂量环磷酰胺、抗淋巴细胞球蛋白或抗胸腺细胞球蛋白;移植后采用环孢菌素、骁悉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结果 与SAAⅡ型患者比较,SAAⅠ型患者造血重建迅速、植入率高、并发症少且轻,预后佳,生存率高.结论 NSCT是治疗SAA Ⅰ型患者及一般情况良好且输血制品次数少的SAA Ⅱ型患者的治疗首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S)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测锁骨下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锁骨下动脉狭窄患者62例,均行CDS和DSA检查,CDS包括彩色多普勒血流现象(CDFI),频谱多普勒(SD),CDFI联合SD等3种方法,其与DSA的一致性比较用Kappa检验;CDS的诊断性检验用ROC曲线下面积(AUC)分析。结果DSA检出血管狭窄Ⅰ级患者17例,Ⅱ级25例,Ⅲ级20例。与DSA一致性比较,CDFI一致性差,SD一致性较好,CDFI联合SD一致性很好。与CDFI或SD单项检查比较,CDFI联合SD检查,AUC明显增高(血管狭窄Ⅰ级与Ⅱ级比较,AUC=0.934:血管狭窄Ⅱ级与Ⅲ级比较,AUC=0.91 7),诊断准确度高。结论CDFI联合SD检测锁骨下动脉狭窄具备一定优势,可作为检测此类疾病的初次筛查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113例急性心肌梗塞(AMI)病人观察了梗塞后心绞痛(PIA)的发生与梗塞前心绞痛(Pre—IA)、心肌耗氧量(MOC)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发现PIA者多有Pre—IA存在,且MOC于急性期明显高于非PIA者,心梗部位亦有不同。结合Pre—IA和急性期MOC对PIA的发生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9.
急性后循环脑梗死(acuteposterior circulation infarction,APCI)是一种与后循环动脉(包括颅内外椎动脉、基底动脉、大脑后动脉及其分支)狭窄、灌注不足、原位血栓形成或栓塞相关的急性缺血性临床综合征,占所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20%~25%[1-2]。与前循环比较,后循环的解剖结构更为复杂,其中以脑干最为特殊,因为走行于脑干的运动及感觉神经纤维分布密集、核团多[3]。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肝脏神经内分泌肿瘤(liver neuroendocrine tumor,LNET)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LNET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MRI特点。结果 LNET主要来源于消化系统,以胰腺最多见;其组织病理分型以G3型(63.16%)为主,G2型占26.32%,G1型占10.53%。MRI表现主要分为4类:Ⅰ型:动脉期轻度强化或环形强化,门脉期造影剂减退,延迟期呈稍低信号影并可见假包膜环形强化;Ⅱ型:动脉期轻度环形强化或周边斑片状不均匀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强化范围增大,呈稍高信号;Ⅲ型为混合类型即同时存在Ⅰ型和Ⅱ型的特点;Ⅳ型为特殊类型:病变为囊实性病变。其中以Ⅰ、Ⅱ型为主。结论 MRI特点:Ⅰ型多见,Ⅱ型次之,其动脉期环形强化、延迟期假包膜形成为相对特征性表现,但诊断仍需依据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