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2009~2010年嘉峪关市无偿献血人群分布特征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加强对无偿献血宣传及献血者招募策略的针对性,找出1条适合我市无偿献血工作的方式方法,确保本地区临床用血需要。方法对2009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在嘉峪关市中心血站街头和站内采血点参加无偿献血的样本,结合网络查询献血者详细资料以及无偿献血者登记表信息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结果嘉峪关市无偿献血者当中男、女性别比为2.16∶1;18~45周岁无偿献血者占91.1%,大专及以上人数仅占24.87%;农村献血人数仅占3.73%;少数民族献血者仅占总献血人群的1.26%。结论嘉峪关市无偿献血人群存在性别差异、青壮年是我市自愿无偿献血者的主要力量,献血者文化程度偏低,农村人口和少数民族人群的无偿献血工作有一定潜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驻香港部队无偿献血情况和广大官兵对无偿献血相关知识的掌握及将来献血意愿,为军队无偿献血工作的改进和优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 610名驻港部队无偿献血者发放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内容包括献血者的基本情况、献血动机、了解献血知识的渠道等信息资料,通过调查发现,奉献爱心方面多次献血者(67.3%)高于初次献血者(54.1%),对于是否影响健康的顾虑未献血者(71.8%)明显高于献血者(29.8%)。结果驻香港部队无偿献血者年龄主要分布在18~35岁年龄层,占献血者总人数的87.6%。"奉献爱心"是军人献血的主要原因,初次献血和多次献血者分别为54.1%、67.3%,"部队宣传"是无偿献血者了解献血知识的主要渠道(70.4%),通过感受献血现场氛围或参与献血,愿意下次继续献血的分别占60.0%、98.1%。结论应有长期坚持无偿献血宣传,不断完善采血服务保障措施,强化采血现场的氛围布置,加大人文关怀与沟通交流,建立一支固定的自愿无偿献血队伍,促进无偿献血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无偿献血者采血后出现针眼出血局部瘀血原因并采取预防措施。方法对2010年本市6 369名无偿献血者献血后出现针眼出血局部瘀血情况做出分析。结果献血后出现针眼出血局部瘀血,有献血者原因也有采血者因素。结论对献血者进行人性化、及时、正确的护理,对于促进无偿献血工作稳定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加强无偿献血宣传,使献血者招募工作更具有针对性,探索一条适合本市且卓有成效的无偿献血工作途径,确保本地区临床用血需要.方法 对2008年1月1日~2012年6月30日在合肥市中心血站街头和站内采血点参加无偿献血的样本,结合网络查询献血者详细资料以及无偿献血者登记表信息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结果 合肥市无偿献血者当中男、女性别比为1.45∶1;18 ~45周岁无偿献血者占96.0%,大学本科以上人数占24.42%;大学专科及以上人数占58.32%;农民献血者仅占献血人数仅占1.63%;少数民族献血者仅占总献血人群的4%.结论 合肥市无偿献血人群存在性别差异、青年是本市自愿无偿献血者的主要力量,献血者文化程度较高,固定献血者比例较低,农村人口的无偿献血工作有一定潜力.  相似文献   

5.
上海市自愿无偿献血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上海市无偿献血者的知识、态度及行为情况,同时对比分析未献血人群的特点,探讨上海市合理有效的血液募集管理策略。方法利用网络信箱和人工调查收集到有效调查问卷5 620份,其中无偿献血者3 494名(62.2%),未献血人员2 126名(37.8%)。调查内容包括: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无偿献血知识的了解程度和了解途径、献血动机和献血满意度等。结果对无偿献血相关法律法规内容全面了解的共有363名(占6.5%);对无偿献血相关内容有明确了解和积极认识的有398名(占7.1%);受访者知晓无偿献血的主要信息途径为:公益广告牌宣传,电视,流动采血车、固定采血小屋;献血过程整体满意度的权重排序依次为:献血互动服务>采血技术>献血安全性>献血环境>献血方便性。结论目前上海市自愿无偿献血工作还有诸多需要提升的地方,未来血液募集管理策略应结合社会营销理论,扩大"爱心流动血库",建设"应急流动血库",促进无偿献血工作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无偿献血者献血前后存在不同的心理,对其进行分析,采取切实可行的护理对策,减少无偿献血者献血时的不良反应,保证无偿献血者成功献血。方法通过电话回访和当面交谈对6 105名无偿献血者献血前后的心理进行分析总结,从而采取行之有效的护理对策。结果无偿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大大减少,保证无偿献血者成功献血,促进固定的无偿献血者队伍不断壮大,2次以上献血者人数占献血总人数由2009年47.5%,2010年上升到58.5%,2011年上升到71.5%。结论献血前后的护理可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保持献血时愉快的心情,保证无偿献血者成功献血,促进无偿献血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万州区2002年度临床用血实现了100%来源于无偿献血。但是,献血模式仍是献血者来血站或血站工作人员到组织单位体检并抽取血液标本进行检验,合格后再献血或2周内采血车到组织单位采血的固定点采血方式。这无疑给无偿献血者或组织单位带来了不便。而为方便无偿献血者献血开展的“非固定点”采血,却因为采血前只进行体格检查和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无偿献血者采血不足量发生的原因,寻找解决对策。方法对2009年1~12月江门市发生采血不足量的无偿献血者的性别、年龄、献血次数和采血者工作资历,以及发生原因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年有37089人次无偿献血,发生采血不足量341袋,占0.92%,其中男性献血者占55.4%,女性占44.6%;献血者年龄30岁以下占88.6%,30~岁占8.20%,40岁及以上占3.20%;主要原因:献血者晕针占70.4%,护士采血技术原因占29.6%;献血者献血经历:首次献血占84.2%,两次及以上占15.8%;采血护士工龄在3年内采血不足量发生率1.22%,4~10年的发生率0.92%,10年以上的发生率0.51%。结论做好献血服务,提高采集技术,在采血过程中加强沟通,有助于减少采血不足量发生,节约血液资源。  相似文献   

9.
濮阳地区2007~2010年献血者基本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濮阳地区4年来的无偿献血情况,为我市无偿献血事业进一步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血站信息标准化管理系统,统计分析4年来本市无偿献血者年龄、性别、职业、采血点构成情况。结果 4年中,本市(包括县区)无偿献血总人数67 224人次,其中18~45周岁献血者占总献血人数的90%以上;无偿献血者男性多于女性;无偿献血者职业构成以学生、国家公务员、医务人员、公司职员、工人、农民、个体、教师、军人、其他,其中占献血者总数最多的是工人(27.02%)和农民(18.36%),其他为17.89%、个体12.97%、其余均低于10%;市区、清丰、濮阳县、油田区固定献血点采集人次比例达总献血人数的73.45%,其余采血点均低于10%。结论学生、国家公务员、医务人员、教师、军人献血比例较低,在招幕无偿献血者大有潜力,只要加强宣传力度,调整配套政策,方便献血,做好献血后的服务工作,完全可以实现无偿献血者招幕工作的飞跃,把无偿献血工作向可持续发展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洛阳地区人群无偿献血行为的相关影响因素,为促进本地区无偿献血工作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知信行(KAP)模式理论设计问卷调查表,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4个市区采血屋、6个县区采血屋为调查地点,随机向被调查者发放问卷调查表,发放问卷3 200份,回收有效问卷2 798份,对被调查者的一般情况、献血认知和态度、献血动机和行为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 798份被调查者中献血者1 472份、未献血者1 326份;两者比较,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P值均0.05;献血者中男性比例58.91%高于女性41.09%;25-34周岁年龄段参与献血最多为32.40%;职业划分,农民占比例最高为30.43%;被调查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最高是71.77%,献血者和未献血者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了解献血知识的来源途径方面,以街头献血屋和献血车为最高占56.83%;献血者献血动机以奉献爱心比例最高占70.99%;献血者对专业技能的满意率最高为87.64%;愿意再次参加献血的比例为86.14%;首选到固定采血点献血的比例为66.24%;48.85%的献血者献血目的是奉献爱心不需要回报。结论针对不同人群制定多样化的宣传策略,多渠道全方位的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广大人群对无偿献血知识的知晓率,创建更安全、卫生、温馨的献血场所,营造良好的献血氛围,吸引更多的人群加入到无偿献血队伍中来。  相似文献   

11.
军人无偿献血者献血心理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无偿献血过程中 ,献血者在献血时的心理状态对献血反应的发生有较大影响。为了解军人无偿献血者在献血时的心理健康状况 ,笔者对某地区军人无偿献血者 2 4 11人作了心理学素质调查 ,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参加无偿献血的军人无偿献血者共 2 4 11人 (男2 0 73人 ,女 338人 ) ,年龄 18~ 5 5周岁 ,平均年龄 19 8岁 ;其中初次献血者 2 32 1人 ,占献血者比例约 96 3%。1 2 方法 向参加无偿献血者先发放捐血表 (含调查项目 ) ,“献血认识”栏中 ,设有“献血有损健康”、“无损健康但很恐怖”、“需大量补充营养”、“无需补充营…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降低无偿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中的重要作用.方法 对2010-07-2011-06在南京红十字血液中心无偿捐献全血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的献血者进行统计及现场救护,并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与防护措施.结果 采血前及采血时对献血者进行心理引导,对出现献血不良反应者立即停止采血并相应护理措施可使献血者症状迅速好转,无后遗症发生.结论 通过有效地宣传无偿献血的基础医学知识,加强对无偿献血者的心理护理,创造良好的献血环境,缓解初次献血者的恐惧心理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减少献血者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统计新余市无偿献血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指标的筛查结果,减少血液报废率,节约血液资源,提高血液质量。方法选取新余市无偿献血自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的血液采集人群共计35780人次作为研究对象。对无偿献血者献血前经过ALT筛查和未经ALT筛查检测结果 ALT不合格率进行比较,以及未经筛查的献血者中,初次献血和再次献血人群检测结果 ALT不合格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未经筛查的献血者中,ALT不合格率为2.55%,明显高于经筛查的献血者的1.06%。未经筛查的献血者中,初次献血和再次献血者ALT不合格率分别为2.61%和2.48%。结论在无偿献血现场应用干式生化仪坚持实施ALT筛查,可以显著降低无偿献血的不合格率;再次献血者采血前同样须做ALT筛查,以确保临床输血的安全,节约血液资源,增强无偿献血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降低血站采血点无偿献血者献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2010年无偿献血者20 044人为对照组,只进行一般宣教;选择2011~2012年无偿献血者26 323人为干预组,实施全程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献血反应发生率情况。结果:2009~2012年无偿献血反应总发生率为1.36%,其中对照组有献血反应387例(1.93%),干预组有献血反应242例(0.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对无偿献血者进行全程早期护理干预,献血反应发生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可有效预防和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江门市无偿献血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检测不合格的分布特点,为进一步制定改进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15-2016年江门市无偿献血者ALT检测不合格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15-2016年ALT检测不合格率为1.15%,2016年ALT检测不合格率(1.04%)比2015年(1.27%)有所下降(P0.05)。50 U/LALT70 U/L占78.92%,ALT≥70U/L占15.48%。男性献血者ALT检测不合格率(1.38%)远高于女性献血者(0.46%)。25~35岁年龄组ALT检测不合格率高于其他年龄组。初次献血者ALT检测不合格率高于其他类型献血者。街头流动献血点献血者ALT检测不合格率高于团体单位献血点和固定献血点。ALT检测不合格率并无明显的季节性特点。结论加强献血服务工作人员ALT初筛操作技术培训,加强ALT初筛检测仪器的保养维护,加强献血前的健康宣教,严格执行采血前ALT初筛检测,有助于降低ALT检测不合格造成的血液报废。  相似文献   

16.
不同人群无偿献血心态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了解不同人群献血心态,制定针对性的招募对策。方法对1115名不同人群无偿献血者分发自制调查问卷,列出8种献血心态,由被调查者按主次填写,将第1选择进行归纳、分析。结果8种无偿献血心态按选择例次大小依次为无私奉献、索取利益、被动从众、尝试体检、预防疾病、好奇冲动、储蓄保险、永久纪念。大部分献血者的献血心态是积极的,其中无私奉献心态占67.7%,最多见于军人、在校大学生、医务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另有少数献血者心态是被动或是非积极的,其中索取利益占8.5%,以部分机关工作人员和乡镇农民计划献血为多见。结论针对不同人群进行正确的宣传引导,制定不同的干预对策,促使公民对无偿献血的理解、态度、行为有大的转变,使其成为无偿固定自愿献血者,确保无偿献血工作持续、和谐、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HBsAg、ALT快速检测在献血现场初筛中的应用及意义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无偿献血采血前进行HBsAg、ALT快速检测的意义。方法:对比分析1997-2004年无偿献血前进行HBsAg、ALT快速检测与否对不合格率和多次献血比例的影响。结果:通过采血前进行HBsAg、ALT快速检测,HBsAg、ALT不合格率及总不合格率明显下降。献血者多次献血比例逐年上升。结论:在无偿献血现场进行HBsAg、ALT快速筛查,能够降低无偿献血的不合格率,有利于保证临床输血安全、提高献血者的积极性、扩大低危自愿定期的无偿献血者队伍,增强无偿献血的社会效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跟踪有不愉快献血经历的献血者后期无偿献血情况,为发现血站献血服务中的缺陷及改进服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对2006~2007年随机电话回访反馈,录入Excel后统计分析。通过和无不愉快献血经历的献血者重复献血率的比较,分析献血者对血站献血服务的各方面的期待值。结果电话回访7 314名无偿献血者,有214名无偿献血者在穿刺技术、献血服务方法、献血后轻度不适感及献血反应等方面有抱怨。而这214例有抱怨的无偿献血者178例后期没有再次参加无偿献血,明显低于无抱怨献血者的重复献血率。另外,在218例抱怨的无偿献血者中,130例为初次无偿献血,后期仅1人再次参加无偿献血。结论对献血者不愉快献血经历要认真对待分析,找出对策,加以解决,以此提高重复献血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成都市街头无偿献血者的人群结构特征与服务满意度,为改进献血者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水平提供数据支撑。方法依据服务营销理论,采用SERVQUAL模型设计调查问卷,从有形性、可靠性、响应性、保证性、移情性5个服务质量维度,分别对成都市街头无偿献血者献血期望与感受2方面做5分制评价(5为最高分,1为最低分)。在成都市街头献血点发放调查问卷410份,当场填写并回收。结果在规定时间内收回有效问卷377份。成都市无偿献血者的年龄:主体为≥29岁者,占调查总数的65.52%(247/377);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下者占调查总数的84.08%(317/377);职业:以学生、农民、公司职员为主,分别占调查总数的18.57%(70/377)、13.26%(50/377)和31.30%(118/377);献血次数:初次献血者占58.62%(221/377);献血目的:"奉献爱心"者占86.47%(326/377)。献血者满意度水平:被调查者对献血点的有形性和移情性2方面较为满意,得分分别为0.13和0.17;对献血点的保证性满意度较低,得分为-0.11;对献血点的可靠性和响应性基本满意,得分为-0.05。人群结构对服务满意度的影响为:年龄和献血目的对服务有形性有明显影响,职业对服务有形性、可靠性、响应性和移情性有明显影响。结论成都市街头无偿献血者对献血服务整体质量较为满意,但对采血工作人员的操作技术、服务态度,以及血站在宣传献血常识,尤其是输血相关传染病的知识等方面有更高的要求,而这些要求关系到献血者服务满意度和无偿献血者队伍的稳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本市无偿献血者归队模式,对影响归队的原因进行分析。方法于血站管理信息系统SHINOW 9.0为平台,创建无偿献血者归队信息管理模块,以此筛选和回招符合本站归队条件的已往献血者进行HBs Ag、抗-HCV、抗-HIV1/2和梅毒抗体ELISA双试剂和NAT检测,符合献血标准者准许其归队献血,并统计分析影响献血者归队的主要原因。结果在随机筛选573名符合归队体检的献血者中,共有216名归队抽血检查,187名为符合献血标准,体检合格率为86.57%,并已有102名共计125人次归队献血,归队献血人数仅占归队体检合格人数的54.55%,45-55岁年龄段及≥6次献血史者归队比例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及6次献血史者。结论本市无偿献血归队模式对维护献血者权益,保留固定献血者,缓解血液供求不足,推动无偿献血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