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原发性子宫颈小细胞癌(small cell carcinoma of the cervix,SCC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及预后。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和原位杂交法对18例SCCC进行临床病理学观察,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 18例SCCC患者年龄30~69岁,平均40岁。SCCC患者临床表现均为阴道不规则出血。妇科检查:子宫颈肿块或子宫颈糜烂。组织学特征:SCCC肿瘤细胞小而一致,可呈圆形似淋巴细胞,但较淋巴细胞大,或呈雀麦形,或部分呈短梭形,细胞质少,境界不清,核染色质呈细颗粒状,深染,核仁不明显,核分裂象多见。免疫表型:肿瘤细胞通常表达CKpan,并不同程度地表达Syn、NSE、Cg A、CD56和p16。原位杂交:检测4例肿瘤细胞HPV 16/18阳性。超微结构:肿瘤细胞内可见神经内分泌颗粒。随访10例SCCC,6例患者2年内死亡。结论 SCCC属神经内分泌癌,是子宫颈少见的高度恶性肿瘤,预后差,其发生可能与HPV 16/18感染有关。CKpan、Syn、Cg A、NSE和CD56是SCCC的免疫标志物,有利于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子宫颈小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18例早期子宫颈小细胞癌和40例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子宫颈小细胞癌的3年总生存率及临床病理特征对生存率的影响,采用Cox回归模型明确独立的预后因素。结果 18例子宫颈小细胞癌中位年龄39岁,40例鳞状细胞癌中位年龄47岁,小细胞癌患者的中位年龄低于鳞状细胞癌(P0.05)。早期子宫颈小细胞癌的淋巴结转移率为44.4%,脉管瘤栓发生率38.9%,复发率33.3%,均明显高于鳞状细胞癌(P0.05)。早期子宫颈小细胞癌术后3年生存率为61.1%,鳞状细胞癌为92.5%,早期子宫颈小细胞癌的生存率明显低于鳞状细胞癌(P0.05)。临床分期、肿块大小、淋巴结转移和脉管瘤栓是影响子宫颈小细胞癌预后的危险因素。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表明以上各临床病理特征均不是独立预后因素。结论子宫颈小细胞癌与鳞状细胞癌相比,其早期易发生淋巴结转移和脉管瘤栓,易复发,预后较差。临床分期、肿块大小、淋巴结转移和脉管瘤栓是影响其预后的危险因素,但不是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3.
子宫颈鳞状移行细胞癌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分析子宫颈鳞状移行细胞癌(squamo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STCC)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表达特征,探讨STCC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及细胞分化。方法 参照2003年WHO子宫颈肿瘤组织学分类,对8例STCC进行临床病理形态学观察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患者平均年龄37.1岁(28~54岁),临床表现为接触性阴道出血,部分病例白带有异味,病程1个月~5年。子宫颈肥大呈粗颗粒状或微绒状,部分病例(2/8)见息肉或菜花样新生物。所有病例均见乳头状结构,乳头由多层异型鳞状细胞样或移行细胞样上皮覆盖,细胞无挖空特征,乳头内为纤维血管中心柱;大部分乳头为非浸润性,2例为浸润性,2例子宫颈壁有深部浸润的表面乳头中见厚壁血管。所有病例均见程度不等的子宫颈间质浸润(0.1cm至全层),HE切片下判断4例有脉管内浸润,1例盆腔淋巴结有转移。免疫组化染色显示p16均呈强阳性表达,CK7、CK14、CK19呈不同程度阳性表达,CK20仅在2例见局灶阳性,在D2-40标记下发现6例有淋巴管浸润。结论 STCC是一种具有独立形态学特征的子宫颈恶性肿瘤,有别于子宫颈普通鳞癌及其他呈乳头状生长的恶性肿瘤如疣性癌、疣状癌等;尽管大部分乳头为非浸润性,STCC易向子宫颈壁浸润的特点提示深部活检明确诊断的必要性,乳头内厚壁血管可能与深部浸润有关;免疫组化结果提示STCC属鳞状细胞癌,不支持有真正的移行细胞分化。STCC与高危型HPV感染有关,易经淋巴道转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子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small cell-neuroendocrine carcinomas, SCNEC)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SCNEC的临床资料,采用HE、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染色,采用Kaplan-Meier法和Cox回归模型进行生存分析。结果患者年龄27~72岁,中位年龄47岁;肿瘤中位直径3 cm。27例为单纯性小细胞癌,7例合并其他类型癌或癌前病变。免疫表型:33例(97.06%)至少出现一项神经内分泌标志物阳性,仅1例活检病例Syn、CgA、CD56均阴性,被误诊为低分化子宫颈腺癌;Syn、CgA、CD56、CKpan、p16、TTF-1阳性率分别为91.18%、55.88%、88.24%、82.35%、100.00%、47.06%。Ki-67增殖指数为40%~90%。27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90个月,18例存活(66.67%),5年累积生存率为28.9%,3例有复发及远处转移。统计结果显示肿瘤直径与总生存期有关,是影响SCNEC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SCNEC有高度侵袭性,初诊多为活检标本,确诊需结合组织学特征及免疫表型;肿瘤直径是影响SCNEC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5.
6.
子宫颈小细胞癌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资料1993年4月~1996年11月,我院收治子宫颈小细胞癌3例,3例患者平均年龄43岁(38~50岁),平均孕次3次(2~4次),平均产次17次(1~2次)。本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有阴道不规则流血或排液。术前宫颈活检诊断为“子宫颈低分化或未分化癌...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膀胱小细胞癌(small cell carcinoma,SmC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4例膀胱SmC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等,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4例膀胱SmCC患者均为男性,年龄47~85岁,中位年龄66岁,平均年龄66岁.临床表现:3例为无痛性肉眼血尿,1例尿频、尿急...  相似文献   

8.
19例食管小细胞癌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食管小细胞癌为少见的高度恶性肿瘤,国内仅见少数病例报道。现将我们遇到的19例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膀胱小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和生物学行为.方法 对2例膀胱小细胞癌进行常规HE及免疫组化MaxVision两步法染色,并结合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例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74、78岁,首发症状均为间断性全程无痛肉眼血尿,所有切除肿瘤的组织学形态与肺小细胞癌相似,分别浸润膀胱肌层和外膜层.肿瘤细胞均表达神经内分泌标志物NSE、CgA、Syn和CD56,局部区域CK呈弱阳性表达.结论 膀胱小细胞癌是一种膀胱比较少见的恶性肿瘤,有独特的病理形态,诊断时多已浸润肌层,易早期转移及预后不良.活检容易漏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子宫颈腺样基底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避免过度治疗。方法对4例子宫颈腺样基底细胞癌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运用常规HE、免疫组化EnVision法染色及原位杂交技术进行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4例子宫颈腺样基底细胞癌患者年龄53~67岁,平均61.5岁,4例患者均行全子宫+双侧附件切除术。镜下见癌组织由形态单一、分化良好的基底样小细胞组成,排列成小巢状或条索状。癌巢周边见栅栏状排列的细胞核,部分癌巢中央形成囊性腔隙,也可见腺样或鳞状分化。4例患者均伴子宫颈上皮内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免疫表型:肿瘤细胞CK5/6、CK8/18、CK19、p16、p40、p53、BCL-2和p63均阳性,ER、CK7、CEA、CD117和S-100均阴性。原位杂交检测:HPV16/18阳性。4例患者随访19~62个月,均未见复发及转移。结论子宫颈腺样基底细胞癌属于罕见但预后较好的肿瘤,因预后不同,需与腺样囊性癌、基底样鳞状细胞癌、神经内分泌癌及腺鳞癌鉴别。治疗可选择全子宫切除术或宫颈锥切术,不推荐放、化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原发性前列腺小细胞癌(small cell carcino-ma of the prostate,SCCP)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原发性SCCP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影像学表现、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6例SCCP患者平均年龄63.5岁,因进行性排尿困难伴肉眼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子宫颈乳头状鳞状细胞癌(papillary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PSC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18例子宫颈PSCC临床资料,行HE和免疫组化染色,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8例患者年龄30~71岁,平均49岁,镜下活检和手术标本均可见浅表乳头状结构,伴纤维血管轴心,被覆上皮具有子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 HSIL)的特征。17例子宫颈活检病理学检查均为典型的PSCC,1例子宫颈虽有菜花样肿物,但活检标本未见间质浸润,行子宫颈锥切,锥切标本仍未见间质浸润。13例行根治性子宫切除,最后均诊断为子宫颈PSCC,伴间质浸润;4例活检诊断后失访。免疫表型:p16呈弥漫强阳性(块状)染色,p63、CK7阳性,CK20阴性,Ki-67增殖指数>90%,遍布上皮全层。14例行HPV DNA分型检测,其中10例HPV 16阳性(71.4%),2例分别合并HPV 53和HPV 59感染。结论 子宫颈PSCC具有典型的病理形态学表现,...  相似文献   

13.
消化道小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消化道小细胞癌临床病理和免疫表型特征。方法 对17例消化道小细胞癌作了临床病理形态学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光镜形态分为3型:小细胞型8例,中间细胞型4例,混合型5例。免疫表型:EMA12例、NSE10例、keratin9例、CgA6例、S-100蛋白3例呈阳性,vimentin均阴性。结论 EMA、NSE、keratin为小细胞癌的较为可靠的标记物,支持此瘤来源于内胚层全能干细胞。  相似文献   

14.
例1,女性,32岁,白带有血丝伴腰部疼痛1年。患者平素月经规律,量中等,孕产G2 P1,无痛经史。长期生活于海拔3000 m地区。妇科检查:子宫颈轻度肥大,下唇可见3 cm ×2 cm大小外生性肿物,呈球形生长,表面可见异型血管,触血阳性。盆腔轴位CT增强扫描示:子宫颈明显增大,似可见不规则软组织结节影,注药后子宫颈可见3.5 cm×2 cm大小不均匀强化块影,边界清楚。印象:子宫颈癌表现。B超示:子宫颈肥大、子宫颈低回声区。子宫颈HPV分型检测示:HPV 18阳性。液基细胞学检查考虑为小圆细胞肿瘤(图1),建议行阴道镜及活组织检查。临床行子宫颈恶性肿瘤根治术,取大标本送病理检查。例2,女性,40岁,接触性阴道出血2个月余。患者平素月经规律,量中等,孕产G3P2,无痛经史。长期生活在海拔3200 m地区。妇科检查:子宫颈重度肥大,呈桶状,表面糜烂,未见明显肿物,触血阳性。辅助检查:妇科彩超示子宫颈弥漫性肥大,请结合临床诊断。子宫颈HPV分型检测示:HPV 16阳性。遂行全子宫切除术,术后行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子宫颈鳞状一移行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免疫表型、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按2003年WHO宫颈肿瘤分类标准观察5例宫颈鳞状移行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宫颈活组织和手术标本进行组织形态和免疫表型的检测。结果:患者年龄中位数为45岁,临床主要表现为阴道异常出血,肉眼子宫颈肥大、呈颗粒状、息肉样或菜花样新生物(4/5)。显微镜下未见明显挖空细胞,呈移行或鳞状细胞样分化,部分似有腺细胞样分化。组织形态学:肿瘤由纤维血管轴心的乳头状结构构成,乳头由多层异型鳞状及移行细胞样上皮覆盖。2例非浸润性,2例乳头间质浸润,1例子宫颈壁浸润;免疫组化显示P16和细胞角蛋(cytokeratin,CK)19和CK5/6均强阳性,CK7阳性强弱不等,1例CK20上皮表层灶状阳性,余为阴性;4例高危型HPV检测阳性。结论:鳞状移行细胞癌是兼有鳞状-移行细胞形态和一定腺样分化的非腺性乳头状鳞状细胞癌,它与高危型HPV感染相关,具有向乳头间质和宫颈壁浸润、复发及转移的特点。鳞状移行细胞癌需与宫颈其他乳头状肿瘤鉴别。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子宫颈胃型黏液性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子宫颈胃型黏液性癌的临床病理学、影像学、实验室检查及免疫表型特征等,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年龄24~64岁,平均48岁.临床表现:7例为阴道淋漓出血或接触性出血,7例为下腹痛,4例为阴道分泌物增多.眼观:13例子宫颈或子...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子宫颈小细胞癌(small cell carcinoma of cervix,SCC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分析1例SCCC的临床病理资料、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颈管处见一肿物,大小15 cm×8 cm×7.5 cm,表面大部光滑,切面呈灰白、灰红色,质中。镜下见肿瘤弥漫浸润子宫颈管壁全层,瘤细胞呈实性片状、缎带样、条索状和小梁状生长。细胞形态较均一,细胞质稀少,核圆形或梭形,染色质模糊,核仁不明显,核分裂易见。免疫表型:CD56、CK均呈阳性,Syn呈部分阳性,NSE呈局灶阳性,p16、TTF-1、CK8/18、CK5/6、p63、Melan-A、HMB-45、S-100、CD99、vimentin、Fli-1、Myo D1、actin及CD45均呈阴性。结论 SCCC恶性程度高、进展快、侵袭性强,预后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卵巢高血钙型小细胞癌(small cell carcinoma of the ovary-hypercalcemic type, SCCOH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潜江市中心医院诊治的2例SCCOH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等,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病理组织学表现类似,低倍镜下肿瘤细胞呈弥漫浸润性生长,常围绕血管生长;可见滤泡样腔隙,腔内含嗜酸性液体,肿瘤性坏死明显;高倍镜下见肿瘤细胞主要呈圆形,胞质稀少,核圆形,可见小核仁;核分裂象易见。免疫表型:2例肿瘤细胞EMA、PCK、CK8/18、CD56和CA125均阳性;α-inhibin和BRG1均阴性。结论 SCCOHT十分罕见,必须重视患者年龄,仔细观察肿瘤组织学特征,合理选用上皮、性索间质、神经内分泌等免疫标志物,结合患者临床血钙情况,从而获得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前列腺原发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省肿瘤医院诊治的10例前列腺原发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资料、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治疗及预后,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0例中7例为普通腺癌伴小细胞癌,小细胞癌成分占10%~90%不等,其余3例为纯小细胞癌。镜检:小细胞癌区域细胞排列呈实性片状(5/10)、菊形团样(1/10)、小管状(1/10)及混合型(3/10)。肿瘤细胞体积小且较一致,细胞界限不清,间质血管丰富,部分区域可见坏死。胞质稀少或呈裸核状,核呈圆形、卵圆形或短梭形,深染,核仁不明显,易见核分裂。腺癌成分表现为嗜双色性胞质,细胞核增大,核仁明显,组织结构为筛状、腺体融合及实性片状。部分病例两种成分混杂存在。免疫表型:小细胞癌区域Syn阳性(10/10),CGA阳性(3/10),CD56阳性(10/10),NSE阳性(7/10),Ki-67增殖指数70%~90%,CK(AE1/AE3)点状阳性,PSA及AR均阴性;腺癌区域CK(AE1/AE3)、PSA及AR均阳性,Ki-67增殖指数40%~80%,其余神经内分泌标志物均阴性。结论前列腺原发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是一种罕见疾病,病程进展迅速,预后较差,部分为普通腺癌内分泌治疗后转化。  相似文献   

20.
肠小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肠小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研究李祥周张佃乾王春淑赖仁胜石凤娟密方元李桂梅肠小细胞癌(intestinalsmalcelcarcinoma,ISCC)是肠上皮性恶性肿瘤的一种特殊组织学类型,其病理组织学形态和生物学行为与肺小细胞癌相似。ISCC国内报道很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