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联合消瘀贴贴脐对盆腔瘀血综合征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6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中药保留灌肠加消瘀贴贴脐治疗,对照组予单纯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连续用药14 d,以干预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P 0.05);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主症积分、盆腔静脉内径、盆腔静脉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 0.05),且治疗组上述指标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联合消瘀贴治疗盆腔瘀血综合征疗效确切,优于单纯中药保留灌肠治疗。  相似文献   

2.
吴惠文  文妮 《新中医》2017,49(5):124-126
目的:观察在口服血府逐瘀丸的基础上加中药灌肠联合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盆腔瘀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盆腔瘀血综合征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口服血府逐瘀丸,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中药灌肠合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2组均治疗1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证候积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盆腔静脉暗带内径的变化,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证候积分及纤维蛋白原(Fib)、血浆黏度、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的证候积分及4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均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后,2组盆腔静脉暗带内径均较治疗前缩短(P0.05);观察组的盆腔静脉暗带内径短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78.57%,观察组总有效率95.4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使用血府逐瘀丸的基础上加中药灌肠合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盆腔瘀血综合征,能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症状、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盆腔静脉暗带内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与外敷治疗盆腔瘀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方法将符合诊断的68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应用中药保留灌肠加外敷治疗;对照组32例,应用口服中成药血府逐瘀胶囊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8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与外敷治疗盆腔瘀血综合征疗效较好,优于中成药口服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联合塌渍、灌肠治疗湿热瘀阻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湿热瘀阻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n=40),观察组采用中药内服+塌渍+灌肠综合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抗炎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各项局部体征改善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内服联合塌渍、灌肠治疗湿热瘀阻型慢性盆腔炎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及体征,调节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方灌肠联合中药二号方离子导入治疗盆腔瘀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85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1例,单纯采用中药灌肠治疗;治疗组44例,采用灌肠方灌肠同时联合中药二号方离子导入。2组均从月经干净3~7d后开始,1次/d,连用14d,持续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9%(P0.05)。结论:中药灌肠方灌肠联合中药二号方离子导入较单纯灌肠方灌肠治疗盆腔瘀血综合征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归芪消炎合剂联合敷药灌肠治疗盆腔瘀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就诊于茂名市中医院妇科收治的80例盆腔瘀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归芪消炎合剂联合敷药灌肠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4周后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1对照组及观察组治疗前后静脉内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治疗前静脉内径均大于治疗后静脉内径;2对照组及观察组治疗前、后静脉丛范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治疗前静脉丛范围均大于治疗后静脉丛范围;3对照组治疗前后静脉流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静脉流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静脉流速大于治疗前静脉流速;4对照组治疗前后子宫静脉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子宫静脉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子宫静脉窦小于治疗前子宫静脉窦。治疗后治疗组的疗效分布显著的优于观察组(P0.05);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5.00%,显著高于观察组的82.5%(P0.05)。结论:归芪消炎合剂联合敷药灌肠治疗较单用注射复方丹参注射液能够更加显著的改善中医证候、改善患者的盆腔静脉流速等,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患者中药溻渍温敷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泄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虚湿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48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n=24),对照组(n=24)。均给予口服药物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中药溻渍温敷联合红外线照射。结果:观察组总显效率95.83%高于对照组总显效率75.00%,其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主要症状积分及焦虑、抑郁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减低,且观察组变化幅度高于对照组。两组临床疗效差别显著,组间及组内疗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溻渍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泄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虚湿阻证)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白芍总苷联合中药溻渍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膝骨关节炎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予白芍总苷胶囊联合中药溻渍治疗,对照组与单独应用白芍总苷胶囊治疗。对比两组平地行走疼痛VAS评分、下肢功能评分。结果:治疗后实验组平地行走疼痛和关节压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下肢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白芍总苷胶囊联合中药溻渍疗法能减轻膝骨关节炎的肿痛症状,改善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药灌肠联合中药热奄包治疗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92例盆腔炎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治疗上应用中药热奄包联合保留灌肠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症状积分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提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症状积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灌肠联合中药热奄包治疗盆腔炎效果明显,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较高的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药运脾化湿清肠汤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运脾化湿清肠汤联合中药保留灌肠组30例)和对照组(得舒特组30例),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主要症状积分改善情况及停药后远期复发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主要症状积分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停药6个月后治疗组的复发率为13.3%,对照组为40%,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药运脾化湿清肠汤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显著,并能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进行中药溻渍疗法治疗并观察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患有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湿热瘀阻证)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其中治疗组48例,对照组48例。治疗组采取前列舒通胶囊口服基础治疗,配合中药溻渍疗法;对照组采取单纯前列舒通胶囊口服基础治疗。治疗4周后,对比2组总的治疗效果及2组治疗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量表(NIH-CPSI)及中医症状积分的组内组间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18%)显著高于对照组(80.43%),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NIH-CPSI总分治疗组治疗后(7.64±3.23)分,显著低于治疗前的(28.76±7.81)分和对照组治疗后的(12.86±5.66)分(P <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4.72±2.23)分,显著低于治疗前(18.21±7.44)分和对照组治疗后积分(9.02±2.47)(P <0.05)。结论中药溻渍疗法联合前列舒通胶囊口服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的总疗效、NIH-CPSI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优于单纯采用前列舒通胶囊口服的对照组。中药溻渍疗法通过改善血供和盆腔脏器微循环,加速新陈代谢和炎性组织修复,理气活血,疏通经络,从而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结肠透析联合中医辨证保留灌肠对治疗慢性肾脏病(CKD)3-4期的临床疗效。方法: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均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结肠透析联合中药保留灌肠。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88.46%、对照组7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积分下降,SCR、BUN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透析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CKD)3-4期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药溻渍疗法治疗下肢丹毒的疗效。方法将60例下肢丹毒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青霉素静脉滴注联合清热解毒中药患肢溻渍,对照组单纯采用青霉素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治愈时间、临床症状积分。结果 2组患者均全部治愈。治疗组治愈时间为(6.17±2.51)天,对照组为(9.85±3.67)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临床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溻渍疗法治疗下肢丹毒,可提高临床疗效、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乌灯合剂"溻渍联合中药内服对膝骨关节炎风寒湿痹证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72例膝骨关节炎(风寒湿痹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治疗组(36例),对照组采用元七骨痛酊溻渍加"寒湿方"内服治疗,治疗组采用"乌灯合剂"溻渍加"寒湿方"内服治疗。2组均以20 d为1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等指标,评价其疗效。结果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中医证候疗效、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等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乌灯合剂"溻渍联合中药内服治疗膝骨关节炎(风寒湿痹证)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中药保留灌肠,并配合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两组连续治疗3周,并随访12周后进行主要症状评分及疗效评估。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为76.67%,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腹痛、腹泻及脓血便症状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1);观察组治疗后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联合内服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肯定,能够改善患者腹痛、腹泻、脓血便等主要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6.
朱滢  唐新  吴胜利 《河北中医》2016,(12):1794-1797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配合溻渍及外敷治疗湿热毒蕴型丹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4例湿热毒蕴型丹毒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予抗生素治疗,同时治疗组64例予中药五神汤合萆薢渗湿汤内服,配合大黄粉溻渍及金黄膏外敷治疗,对照组60例予硼酸洗液外敷治疗。2组均观察14 d,比较2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及平均治愈时间。结果治疗组治愈率26.56%,优于对照组(13.33%,P0.05)。2组治疗后各项症状、体征积分及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各项症状、体征积分及总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平均治愈时间为(9.83±1.96)d,对照组为(12.67±1.28)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内服配合溻渍及外敷治疗湿热毒蕴型丹毒,可提高疗效,缩短病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中药保留灌肠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中药保留灌肠同时给予美沙拉嗪1g口服,1次/d;对照组柳氮磺吡啶1g口服,3次/d;奥硝唑1.0加入生理盐水200m L静滴,1次/d。两组疗程均为15d。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结肠镜检积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结肠镜检积分降低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为74.3%,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满意,复发率低,且无明显不良反应,适于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黎凡 《中医药导报》2015,(6):97-100
目的:研究分析中药保留灌肠配合红外线理疗治疗盆腔淤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达州市中心医院妇科门诊自2013年6月1日至2014年6月1日收治的诊断为盆腔淤血综合征(气滞血瘀证)的患者60例,利用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例患者接受康妇消炎栓和红外线治疗。治疗组例接受大黄虫丸加减保留灌肠和红外线治疗。结果:实施治疗3个疗程后,两组治疗后盆腔静脉暗带内径值明显降低,盆腔静脉内径均较前减小,静脉血流速度较前增快;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70%,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盆腔静脉内径小于对照组,静脉血流速度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配合红外线理疗的治方案具有明显优势,在盆腔淤血综合征治疗中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小,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肾衰宁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疗效。方法:选取88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中药肾衰宁颗粒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肾功能指标改善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保留灌肠组患者治疗后血尿素氮和血肌酐水平均明显降低,而内生肌酐清除率明显增加(P0.05),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降低,但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肾衰宁联合中药保留灌肠可作为慢性肾衰竭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联合TDP电磁波治疗仪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chronic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CPID)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站治疗的CPID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49例。给予对照组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药保留灌肠+心理干预+TDP电磁波治疗仪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积分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中医症状积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状积分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未出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心理干预与TDP电磁波治疗仪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CPID效果确切,可促进不适症状的快速缓解,减少复发,安全高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