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玉娟  金星 《河南中医》2015,35(1):173-175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抑郁症方药应用规律。方法:以《中医方剂大辞典》为研究对象,筛选出与治疗抑郁症(郁证、百合病、脏躁、梅核气、癫证、不寐、健忘)相关病证的方剂,建立数据录入系统,采用相关分析与因子分析等数据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涉及药物404种,药物所出现总频次共有4 151次,甘草、茯苓、人参、当归、远志、白芍等药的使用频率较高。结论:抑郁症多以虚、郁、神志失常为主要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2.
方剂是中药组成和剂量的统一。作为一种无监督的数据挖掘方法,双聚类算法可以找到不同方剂中的相同药物组合和对应剂量。该研究在收集了159首经典中医方剂的基础上,运用双聚类算法,形成了20个局部方剂剂量模式,可以为方剂的理论研究、临床应用和实验设计提供线索和思路。  相似文献   

3.
利用复杂网络相关算法,结合方剂中药物"君、臣、佐、使"的药物作用及剂量,构建一种基于药物剂量及作用的方剂核心用药配伍规律的新算法。通过构建方剂子网,根据方剂中药物作用及剂量确定核心药物及其权重;基于药物核心度权重构建中药方剂复杂网络模型;改进复杂网络标签传递算法对相关方剂的核心用药配伍规律进行挖掘。以《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产后中风方剂及用药为例,收集相关方剂143首,频次20的药物16味,支持度10、置信度80的关联规则组合88个,构建包含74个节点、1245条边的产后中风治疗用药复杂网络模型,利用复杂网络算法发现药物聚类组合结果51个。通过分析研究发现,中医治疗产后中风用药以祛风除湿、散寒止痛、补益气血为主,同时对改进的标签传递算法与传统的关联规则等方法进行比较,认为改进复杂网络标签传递算法可得出一些围绕核心药物的新颖且更有针对性的药物组合结果。  相似文献   

4.
基于Apriori算法与网络关联的大黄-甘草药对数据挖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大黄-甘草药对的中医方剂用量、配比与方剂功效的关系。方法:从中医方剂数据库中检索组成含甘草、大黄的方剂共2 361首,利用计算机算法将方剂文本信息整理为表格形式,统计方剂中甘草和大黄的用药量、配伍比例及方剂功效,用Apriori算法及网络图对三者间关系进行挖掘分析。结果:大黄常用剂量在25.16~35.16 g,甘草常用剂量在0~5.16 g,15.16~35.16 g;常用配伍比例为1/1,占总数的37.85%;方剂功效以止痛、清热、利水渗湿、消肿散结、解毒为主,且剂量、配比与功效存在相关关系。结论:应用Apriori算法及网络关联分析等数据分析方法可发现药对组成规律,为方剂配伍应用研究提供新的方法,为临床组方用药及新药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利用复杂网络相关算法,结合方剂中药物"君臣佐使"的药物作用,分析中医痰症核心药物用药配伍规律的可行性。方法:首先,构建方剂子网,根据方剂中药物作用构建中药方剂复杂网络模型;其次,改进PageRank算法确立药物核心度,并使用改进COPRA算法挖掘用药规律;最后,搜集中医痰症经典方剂使用该方法进行挖掘和分析。结果:通过分析对比,该方法可发现更多基于核心药物的用药配伍规律,分析结果基本符合临床实际情况。结论:该方法相比于传统的基于聚类、关联规则等数据挖掘算法,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和揭示用药配伍规律的内隐性,是研究总结方剂配伍规律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求治疗抑郁症方剂中药对使用和配伍规律,为中医治疗抑郁症提供提供临床指导和研究思路。方法:收集整理386首古方和165首现代方剂进行整理分析和研究。结果:人参、茯苓和远志为主药的药对是中医治疗抑郁症的常用药对,初步推测抑郁症以本虚为主,益气、健脾、安神、养血为抑郁症治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肺痿方剂的用药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肺痿方剂的组方规律.方法:应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1.1),收集、整理治疗肺痿疾病的方剂,录入系统,利用熵方法与apriori算法进行组方规律分析.结果:对筛选出的181个肺痿处方进行分析,使用频次在10以上的药物有23味.apriori算法组方规律分析得到42个常用药对(支持度个数≤13),35个3味药物核心组合(支持度个数≤8),8个4味药物核心组合(支持度个数≤6),对肺痿方剂中药物关联规则进行分析,支持度个数≤10,置信度≤0.6.基于熵方法分析得到3味药核心组合32个,熵层次聚类得到9对组成新方的核心组合以及9个候选新方.结论: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1.1)是中医方剂用药规律分析的良好工具.  相似文献   

8.
杨铭  田雨  陈佳蕾  茅建春  宋瑜 《中国中药杂志》2012,37(21):3323-3328
目的:探讨应用BK(Bron-Kerbosch algorithm,BK)算法用于中医方剂"基本方"挖掘的可行性。方法:介绍了BK算法用于"基本方"挖掘的方法及其相关指标,在药物配伍网络的基础上,以"基本方"置信度及其α水平下的支持度为指标,应用BK算法对中医方剂"基本方"进行挖掘,并以龙华医院中医皮肤病专家马绍尧教授的处方为例进行了分析。结果:在优化的参数下,通过BK算法分别得到了3个用于治疗银屑病的"基本方"及4个用于治疗湿疹的"基本方",得到的"基本方"具有较高的置信度水平,基本符合临床实际情况。结论:BK算法可用于中医方剂"基本方"的挖掘,是研究总结名老中医的诊疗经验及用药思路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中医药在治疗抑郁症的方面有确切的疗效,但是在抑郁症的临床治疗中总结出有效的方药,尚缺乏基础研究以阐明其作用机制。本文通过收集整理古今医学著作和著名医家治疗抑郁症的方剂,分析中医方剂治疗抑郁症的选方特点,力图探索和揭示中医治疗抑郁症方剂的科学内涵,以其丰富中医方剂学的相关学术内容,提高中医治疗抑郁症的综合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癫痫方剂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应用"中医传承大数据平台"收集、整理治疗癫痫的方剂,导入系统并利用Canopy算法层次聚类等数据发掘方法进行组方规律分析。结果对筛选出的532首方剂、895味中药进行分析,使用频次在25以上的药物有48味;基于apriori算法分析组方规律得出:使用频次在25以上的33个常用药物组合,及药物间关联规则(支持度个数≤15,置信度≤0.9);基于Canopy算法层次聚类的新方分析得出治疗癫痫的24首新处方;以半夏白术天麻汤进行方剂匹配,得到相匹配的3首条方剂。(相似度阈值0.3)结论在治疗癫痫时,组方不仅以醒神开窍、熄风止痉为主,而且应当注重补益元气、安神定志,并兼以健脾化痰、活血化瘀,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指导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