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琛  赵艳丽 《临床医学》2021,41(10):40-42
目的 探讨心电图QRS波群时限和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2018年8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92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心电图QRS波群时限分为观察组(QRS<120 ms)与对照组(QRS≥120 ms),每组46例.比较两组心功能分级、给药情况、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心梗(AMI)患者QRS时限异常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25例老年AMI患者,根据其心电图QRS波群时限将其分为A组39例(QRS时限160 ms)、B组49例(QRS时限为120~160 ms)、C组37例(QRS时限120 ms)。对3组患者的室性期前收缩LOWN分级、心率变异性指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C组患者的Ⅲ级、ⅣA级、ⅣB级室性期前收缩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和B组(P0.05)。C组患者的各项心率变异性指标均显著高于B组和A组,B组患者的各项心率变异性指标均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老年AMI患者QRS时限的增长与其室性心律失常风险的升高和心率变异性的降低有关,可作为预测老年AMI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3.
王鼎铁  曲直立 《中国急救医学》2007,27(12):1149-1149
T波电交替(Twave altemans,TWA)是指在有规则的心律时,体表心电图上T波振幅、形态甚至极性的逐搏交替变化,是预测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与心脏性猝死的独立指标。本文回顾性分析了372例临床治疗完整的急诊和住院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心电图,探讨T波电交替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和猝死的影响。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自2004-01~2006-12急诊和住院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共372例,其中出现T波电交替87例(占23.39%),男性33例,女性54例,年龄37~83岁,平均51.37岁。1.2检测方法常规12导联心电图上T波振幅呈规律的交替性变化,同…  相似文献   

4.
碎裂QRS波群(fragmented QRS complexes,fQRS)在相关疾病的预测和防治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已成为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项新的心源性猝死的预敬指标,现对其概念病理生理、发生机制及临床意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变化及相关性。方法:急性冠脉综合征组(ACS)68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3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38例,选择45例冠脉造影排除冠心病患者为对照组。测定C-反应蛋白(CRP)。结果:ACS组CRP高于对照组,其中AMI亚组CRP明显高于UAP亚组与对照组。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C-反应蛋白升高.尤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提示CRP可反应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炎症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血清胆碱酯酶(CHE)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相关性,探讨其在ACS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心内科收治的ACS患者264例,将其分为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组(n=175)和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组(n=89),观察2组患者的基础临床资料(性别、年龄、吸烟史、有无合并高血压病及糖尿病),并对2组患者血清胆碱酯酶(CHE)、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糖(Glu)、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肌酐(Cr)、尿素(Ure)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STEMI组吸烟史、CHE、WBC、TC、L-LDL、Glu均高于NSTEAC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CHE与ACS患者TC、TG、LDL-C、Hb A1C、Glu、吸烟史呈正相关(r分别为0.29、0.27、0.18、0.19、0.15、0.19,P均0.05),与年龄、Cr、Ure、CRP呈负相关(r分别为-0.39、-0.26、-0.27、-0.17,P均0.05)。结论血清CHE水平在STEMI患者较NSTE-ACS患者升高,其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ACS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电图QRS波群时限延长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指导判断预后及治疗。方法入选110例心力衰竭患者,根据QRS波群时限分为≥120m s组和〈120m s组,分析两组QRS波时限与NYHA心功能分级,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短轴缩短分数(LVFS),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死亡率的关系。结果 QRS波群时限≥120m s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分数,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1年内死亡率与正常QRS波宽度组心力衰竭患者对照明显恶化,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QRS波群时限延长(≥120m s)可作为心力衰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不良的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2008年9月至2012年6月舟山群岛44岁以下的青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入院期间发生心律失常的类型特征及危险因素,为预防猝死提供方案支持.方法 从舟山市人民医院的病历信息系统与远程会诊信息中心的城乡会诊信息系统调取舟山群岛44岁以下的青年急性冠脉征患者,以及同期住院的中年ACS患者和老年ACS患者的信息资料,从心电不稳定、泵衰竭和交感神经兴奋、心动过缓和传导阻滞三大类别分析患者的心律失常类型;从患者的一般情况、心律失常类型、高血压情况、空腹血糖、甲状腺疾病、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吸烟史、饮酒史、饮食习惯、早发心律失常家族史、实验室检查等分析患者的危险因素.结果 2008年9月至2012年6月,舟山群岛发生急性冠脉征的青年患者共110例,出现心律失常的75例,明显低于同期因ACS住院的老年患者(54.55% vs.70.00%,P<0.01);青年ACS组窦速的发生率最高,与中年ACS组(30.91% vs.21.67%,P<0.01)和老年ACS组(30.91% vs.20.00%,P<0.01)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青年ACS心律失常组与青年ACS非心律失常组、中年ACS心律失常组、老年ACS心律失常组比较,吸烟比例明显增高(78.57% vs.32.5% vs.51.25%vs.55.56%,均P<0.01).建立logistic回归后发现与舟山群岛青年ACS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独立相关的危险因素依次是:冠脉病变支数(OR=24.293)、甲状腺功能异常(OR=20.353)、吸烟(OR=1.112)、饮酒(OR=1.039)、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R=1.356).结论 舟山群岛44岁以下的青年ACS患者,心律失常的出现类型以窦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房颤/房扑为主.冠脉病变支数、甲状腺功能异常、吸烟是造成其心律失常的主要危险因素.提示治疗青年ACS患者时,应注重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同时宣传健康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9.
血栓与急性冠脉综合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UA)、急性心肌梗死(AMI)和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近来将AMI分为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和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最早于1912年由Herfick首先提出,20世纪 30年代得到进一步认识,1971年提出UA的概念。多数急性冠脉事件系由冠状动脉狭窄并不十分严重的斑块破裂、继发血栓形成所致。斑块破裂可由血液动力学、生物力学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C反应蛋白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的相关性,为临床提供诊治依据。方法:采集66例疑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清,同时查C反应蛋白、心肌酶、心电图,根据C反应蛋白测定值的高低分为两组进行比较。结果: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例的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未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例。结论:C反应蛋白水平与动脉粥样斑块破裂密切相关,该检测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的预测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冠心病并发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电图QRS波群时限与心功能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110例冠心病并发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资料.将QRS波群时限≥110 ms者纳入A组(61例);QRS波群时限<110 ms者纳入B组(49例),比较两组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  相似文献   

12.
妊娠相关蛋白-A与急性冠脉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本研究通过对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中妊娠相关蛋白-A(PAPP-A)的定量分析,探讨PAPP-A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相关性。方法 ACS组25例,稳定型心绞痛组22例,正常对照组21例。采用ELISA方法检测PAPP-A浓度。结果 三组性别、年龄、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脂蛋白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S组PAPP-A浓度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P〈0.05)和对照组(P〈O.05),而稳定型心绞痛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PAPP-A与冠脉病变支数无相关性(r=0.13,P〉0.05)。结论 PAPP-A增高与斑块的破裂可能相关,预示PAPP-A可以作为不稳定型斑块的早期识别标志物,有助于ACS患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中缺血性J波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评价缺血性J波预测急性心肌梗死后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价值。方法将96例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梗死后心电图检查是否记录到缺血性J波分为J波组37例与非J波组59例,比较2组急性心肌梗死部位及梗死后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情况。结果 J波组2个及以上部位心肌梗死发生率显著高于非J波组(51.3%比8.5%,χ2=10.978,P=0.027),且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也显著高于非J波组(48.6%比6.8%,χ2=13.069,P=0.011)。结论心电图缺血性J波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预警指标,且可提示心肌梗死范围较大。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4.
复极化T波电交替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研究证实,心脏电交替现象(theelectricalalternasnphenenon,JEAP)是心肌细胞电生理特征之一,见于心脏细胞除极和复极改变过程,尤其是复极化T波电交替,是预测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与心脏性猝死的独立性指标,已成为关注的热点。本文分析了280例临床资料完整的住院病人的心电...  相似文献   

15.
席连英  吴立荣  田军  熊敏  陈东方 《新医学》2012,43(2):101-104
目的:探讨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症状缓解后QRS波群时限对再发急性左心衰竭的预测价值.方法:对83例急性左心衰竭症状缓解后患者随访2年,根据随访期间是否再发急性左心衰竭将患者分为未再发急性左心衰竭组和再发急性左心衰竭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UCG结果和心电图QRS波群时限及其他相关影响因素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再发急性左心衰竭组患者男性的比例更高、平均年龄更大、QRS波群时限更长、血浆脑钠肽及CRP水平更高(P<0.05),其中QRS波群时限对预测急性左心衰竭再发的价值最高.结论:急性左心衰竭缓解后QRS波群时限是较好的预测再发急性左心衰竭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并与非急性冠脉综合征(NACS)患者比较。研究超敏C反应蛋白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测定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各组与非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各组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血清总胆固醇(TC),总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CS患者血清hsCRP水平较正常人群明显升高(P〈0.01),ACS组中急性心梗(AMI)患者血清hsCRP水平显著高于不稳定心绞痛(UAP)患者组(P〈0.05);冠脉造影(PCI)术后24~48h间血清hsCRP水平明显升高(P〈0.01);ACS患者血清hsCRP水平与心肌酶谱峰值水平呈明显正相关(P〈0.01)。[结论]血清hsCRP水平可以反映心肌损害程度,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可作为ACS临床诊断、预后评价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甲亢致冠脉痉挛性急性冠脉综合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甲亢 )所致的冠脉痉挛引起急性冠脉综合征鲜有报告。近 2年我院收治了 5例该类患者 ,现对其临床发病情况、发病机制及治疗作进一步探讨。1 临床资料1 1  5例患者中男 3例 ,女 2例 ,年龄 37~ 6 5岁 ,诊断为甲亢合并心绞痛 3例 ,合并急性心肌梗死 2例。1 2  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为 37岁 ,男、女各 1例 ,因持续性胸骨后疼痛 2~ 4h ,分别于凌晨 4时、上午 10时急诊入院。胸痛均剧烈 ,伴大汗淋漓 ,其中 1例女性患者发病 2h在急诊室因室颤伴晕厥予 30 0J非同步电复律后恢复窦律。心电图表现 :男性患者STV3- 6弓…  相似文献   

1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6):1311-1312
随机选取2012年7月~2014年7月在本院诊断和治疗的4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并选取同一时期4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这两组人员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进行检测,并分析两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差异。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同性半胱氨酸分别为(6.24±1.08)umol/L、(11.27±1.43)umol/L,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明显高于健康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型半胱氨酸和急性冠脉综合征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同型半胱氨酸是诱发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Fg)和血脂异常在冠心病(CHD)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相关性。方法:筛选稳定型心绞痛(SA)4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3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23例,37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组,测定其血浆纤维蛋白原和血脂,对所测得值进行比较分析,分析Fg和TC/HDL-C比值的差别,以及不同水平时发生ACS概率。结果:(1)CHD组的Fg水平和TC/HDL-C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且AMI组、UA组高于SA组;(2)高Fg水平和高TC/HDL-C同时存在发生ACS的概率远大于单一指标高水平。结论:纤维蛋白原和血脂异常均参与了冠心病发生;随着其值升高,ACS发生明显增多,说明了高水平Fg和高TC/HDL-C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变严重程度与血浆D-二聚体、脑利尿钠肽(NT-proBNP)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2年3月收治的80例ACS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NT-proBNP水平差异及其与ACS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浆D-二聚体、NT-proBN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将观察组80例患者按照冠脉病变支数不同分为单支组16例、双支组38例、三支组26例,比较三组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NT-proBNP水平,结果与冠脉病变支数呈正相关(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变严重程度与血浆D-二聚体、脑利尿钠肽(NT-proBNP)水平呈正相关性,临床可通过检测血浆D-二聚体、脑利尿钠肽(NT-proBNP)水平来辅助ACS诊断和评估治疗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