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2.
述评唐以前辨治痰饮的医学成就。对唐以前著名医学著作进行研究,发现《黄帝内经》对痰饮界定欠清晰,提出了脏腑水液代谢理论和气味配伍组方规律;《伤寒杂病论》将辨治痰饮系统总结,上升到理法方药的高度;《诸病源候论》系统总结了人体产生痰饮的病因病机,《千金方》和《外台秘要方》广泛搜集了唐以前辨治痰饮的方药经验,丰富了辨治痰饮的学术体系。张仲景创辨治痰饮病理法方药体系,达到最高水平,因此唐以前辨治痰饮的医学成就总结有必要以仲景学说为尺度,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3.
4.
汉代以前中医书籍存在较多药症相应、方症相应的单一思维论述;《黄帝内经》《难经》借鉴当时的哲学思想解释人体,是中医从经验到理论化的著作;东汉末年,张仲景融合了《黄帝内经》《难经》等医经类著作和《汤液经法》《神农本草经》等经方类著作,将经方和医经相结合,实现了由"药症相应""方症相应"到"方证相应"的飞跃。《伤寒杂病论》虽然创立了六经辨证体系,形成了辨证论治思想,但是很大一部分内容仍以药症、方症相应的形式呈现。  相似文献   

5.
6.
充血性心衰中医证治源流考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充血性心衰,即慢性心功能不全,是多种病因导致心肌舒缩功能受损最后失代偿而出现的临床综合征。中医将其归属于心悸、喘证、水肿、胸痹、痰饮、积聚等证范畴。笔者不揣识浅,将祖国医学对病证治源流初探如下,祈请同道斧正:  相似文献   

7.
中医学中脑病的证治理论源远流长,萌芽于春秋战国时期,迅速发展于汉唐宋时期,在金元时期出现了学术争鸣,明清时期则是脑病中医证治的跨越性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8.
中医外科疾病是由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 ,形成局部气血凝滞 ,经络阻塞 ,营卫不从 ,脏腑失和 ,而“不通”是中医外科疾病病理的基本环节。《灵枢经·痈疽第八十一》云 :“夫血脉荣卫 ,周流不息……寒邪客于经脉之中则血泣 ,血泣则不通 ,不通则卫气归之 ,不得复反 ,故痈肿。”[  相似文献   

9.
以时间为序,阐述了秦汉、晋唐、宋元、明清不同历史时期的医家对肾性水肿的病因病机、治法方药的研究,为肾性水肿的中医理论研究提供了文献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中医对血瘀证的认识历史悠久,自_占以来为众多医家所重视,所涉内容十分翔实,经过不同历史时代医家的不断补充和完善,已形成了理、法、方、药俱备的理论体系。本文通过对血瘀证治源流的追溯和当代发展现状的探究,为当今对血瘀证实质及活血化瘀治法的临床、教学、科研提供较为全面的资料。  相似文献   

11.
论中医“治未病”的源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治未病"是中医学的一大特色和优势,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最具影响的理论之一,它根植于中国文化的"肥沃土壤"。几千年来,"治未病"思想经历了萌芽、形成、发展、成熟等不同历史阶段,对人民群众的卫生保健活动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医“治未病”理论源流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中医治未病理论的源流进行了探讨,认为先秦文化所蕴涵的哲学思想是中医学治未病理论形成的思想根源;《内经》首先提出“治未病”一词,并形成了治未病的基本理论框架;后世医家对此进行了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医外科外治经验方刘建德(保定市中医院071000)中医外科病症很多,但其代表性疾病不外疗疽节痈等。现代医学称之为急性化脓性软组织感染。其局部症征多具红肿热痛,或为脓肿、或为溃疡。中医对此外治方药甚多,经验丰富,效果良好,因此其方药延传至今。本人从事...  相似文献   

14.
以时间为序,阐述了秦汉、晋唐、宋元、明清不同历史时期的医家对肾性水肿的病因病机、治法方药的研究,为肾性水肿的中医理论研究提供了文献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中医外科“正宗派”学术源流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学术源流发展的角度,举例讨论《外科正宗》之前及其后的重要医家和文献,认为龚庆宣可推为正宗派的滥觞,继之元.齐德之以及明.王肯堂和申拱辰当属此派。清·祁坤、祁宏源等与陈实功一脉相承,形成了关系最为紧密的金鉴派。主张内外并重是外科治疗的主流,也是正宗派的重要特色,其学术思想不始于陈实功。外科流派医家之间师承关系多数不明显,主要基于相同的学术思想倾向,故强调学派划分的标准应进一步严密、细致和深化。  相似文献   

16.
《辽宁中医杂志》2017,(3):498-501
痔,指直肠末端黏膜下和肛管皮下的静脉丛发生扩大曲张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或肛管下端皮下血栓形成或增生的结缔组织,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多反复发作,日久难愈,令患者痛苦难言,甚或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文章简要概括了中医外科外治法治疗痔疾的历史源流,以追本溯源,观摩古意,对痔疾的病因病机、理法方药等进行更好的认识和分析,从而运用到临床应用中,对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病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着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先秦两汉时期的医学成就为托法奠定了理论与药物学基础,逐渐出现排脓法;两晋、南北朝外科内治法与方药有了较大创新与发展,托法初具雏形,方剂组成体现出由"排脓"向"透邪托里"的转变过程与治法思想;隋唐外科内治延续《刘涓子鬼遗方》,并得到了拓展应用;直到宋代首创以"托里"命名的方剂,并提出了托法的名称,在其适应症、作用与方药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金元时期至清代内治甲状腺疾病主要中药演变情况,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对该时期中医治疗甲状腺疾病选方用药特点加以分析。方法:选择金元时期至清代(公元1115—1911年)期间中国医家治疗瘿病的内服方剂,按成书时间排序摘录方剂及出处,将各种资料经逻辑核对并剔除重复数据之后,将数据输入电脑,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 14.0统计软件,对药物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根据聚类结果,可将主要中药按规律分为4类,具体如下:C1系列为昆布、海藻、海带;C2系列为海蛤、猪靥;C3系列为陈皮、青皮、木香、甘草、川芎、当归;C4系列为半夏、贝母。结论:金元时期至清代内治甲状腺疾病主要中药可为分四大类。以海藻、海带、昆布为代表的理气化痰、软坚散结法,是治疗瘿病的主要中药。  相似文献   

19.
检索从《刘涓子鬼遗方》至《医学衷中参西录》之间的中医古籍中,涉及外治法中"溻法""渍法""溻渍法"的所有内容,从定义、适应证、操作方法、注意事项、主要方剂等方面进行梳理总结,其中涉及"溻法""渍法""溻渍法"的记录共133处。溻渍法是中医外治法中的重要门类,适合已溃、未溃各个阶段的急、慢性创面,尤其在慢性创面的诊疗中有广泛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前,国家十分重视中医药的发展,把振兴中医提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而中医内病外治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医药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如何更好地发掘这一宝库,正确把握其精髓,充分发挥其特色,是我们每一位中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近年来,多位专家、同仁都从不同的角度对中医内病外治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不同的见解。笔者也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对中医内病外治有了更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