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康复疗法治疗脑血管意外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脑血管意外后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常规抗炎、降压、护脑、止血等对症治疗基础上进行康复疗法,治疗组给予针灸联合康复疗法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2个月后和5个月后Barthel指数、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显著高于和低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针灸联合康复疗法对脑血管意外后偏瘫患者躯体功能及神经功能恢复疗效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在脑血管意外后偏瘫中应用针灸配合康复疗法的治疗效果。方法将山西焦化集团有限公司职工医院在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70例脑血管意外后偏瘫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按照入院顺序,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35例);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康复法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康复法+针灸治疗。对比2组治疗总有效率及Fugl-Meyer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经康复法+针灸治疗后,其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4. 29%vs74. 29%),P 0. 05; 2组患者治疗前,其FuglMeyer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Fugl-Meyer评分高于对照组,且P 0. 05。结论将针灸配合康复疗法有效应用于脑血管意外后偏瘫治疗中,可帮助患者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并加快其机体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运动康复联合针灸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运动康复疗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运动康复疗法和针灸疗法,治疗4周后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采用四肢简化运动能力评分和改良Barthel指数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定,并比较肌力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运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和肌力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41,P=0.018)。治疗后2组患者运动能力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治疗后肌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治疗组患者肌力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运动康复联合针灸可提高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增强患者的运动能力,改善患者的肌力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采用针灸结合康复治疗对患者肢体功能康复、脑血流水平的影响。方法:18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康复期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灸组和对照组各90例,两组均给予基础的功能锻炼等康复治疗措施,康复同时给予针灸进行辅助治疗,连续治疗4周;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Fugl-Meyer肢体运动功能量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ADL)、大脑前动脉、中动脉及后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血清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腕屈肌、肘屈肌、膝伸肌、踝屈肌肌张力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针灸组患者的腕屈肌、肘屈肌、膝伸肌、踝屈肌肌张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ADL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针灸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大脑前动脉、中动脉及后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针灸组患者的大脑前动脉、中动脉及后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BFGF、VEGF水平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针灸组患者的血清BFGF、VEG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采用针灸结合康复治疗对于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改善脑供血水平、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对老年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实施针灸联合康复疗法的干预效果。方法:从2018年1月—2020年3月择取60例老年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西药与中药治疗,研究组基于对照组治疗方案实施针灸联合康复疗法,对照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从临床疗效来看,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来看,干预前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研究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来看,干预前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实施针灸联合康复疗法的干预效果确切,可以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后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16例脑梗死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各58例。对照组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康复训练,治疗组患者则联合针灸治疗,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用Barthel指数及Fugl-Meyer评分分别对治疗前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进行评定;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NIHSS)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观察治疗后患者肌力的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治疗的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较治疗前有所提高,Barthel指数及Fugl-Meyer评分有所上升,治疗组患者的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经治疗后神经功能有所提高,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较治疗前下降明显,但以治疗组改善更为突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经治疗后肌力提高明显,以治疗组的改善更突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1.3%,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的有效率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疗效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凸显出中西医结合外治法论治脑梗死后遗症的优势与特色,值得临床深入研究运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针灸推拿在中风后遗症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中风后遗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针灸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针灸结合推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0%,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Barthel评分改善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Barthel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推拿用于中风后遗症康复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肢体运动能力及生活自理能力,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分析针灸联合中药透敷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肌力以及BI指数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偏瘫患者86例,采用数字随机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针灸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透敷进行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患肢肌力及BI指数等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患肢肌力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Fugl-Meyer评分、FAC评分、Bl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髋关节、膝关节活动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髋关节、膝关节肌力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髋关节、膝关节肌张力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针灸联合中药透敷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肢体肌力,降低肌张力,并显著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中医康复护理和常规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住院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中医康复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肢体功能的康复情况、Fugl-Meyer评分以及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 2组患者护理前的上肢肌力、下肢肌力、Fugl-Meyer评分以及Barthel指数评分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后组内的各项指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给予中医康复护理可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芮康乐 《新中医》2020,52(7):123-125
目的:探讨温针灸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的疗效及对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6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5例与对照组33例,2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治疗和早期康复运动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电针治疗,观察组给予温针灸治疗,疗程结束后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评估对运动功能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0.00%,高于对照组的51.52%,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上、下肢Ashworth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上、下肢Ashworth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上、下肢Fugl-Meyer(FMA)评分与治疗前比较上升,且观察组上、下肢FM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与治疗前比较上升,且观察组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实施温针灸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肢体痉挛状态,恢复肢体运动功能及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早期针灸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8例急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辅助针灸进行早期康复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分别对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进行评价,并采用Barthel指数评估量表分别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2.36%,对照组为70.5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平均Fugl-Meyer和Barthe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辅助早期针灸康复治疗能有效提高急性脑梗死后偏瘫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运动功能及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灸加康复疗法治疗脑血管意外后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脑血管意外后偏瘫患者97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采用针灸加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用康复训练治疗,3个月后分别评价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评价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较对照组恢复得更好,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加康复训练治疗对脑血管意外后偏瘫有良好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中风偏瘫患者上肢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22例中风偏瘫患者作为试验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每组61例;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刺+温针灸治疗,观察2组偏瘫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巴塞尔指数(Barthel指数)、Fugl-Meyer量表上肢部分评分(Fugl-Meyer assessment,FMA)以及临床痉挛指数(CSI指数)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 72%)高于对照组(72. 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前,在Barthel指数、Fugl-Meyer评分以及CSI指数方面,组间差异不明显(P 0. 05);治疗后,观察组Barthel指数、FuglMeye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CSI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中风偏瘫患者在治疗期间,温针灸疗法的应用,对于提升疗效、Barthel指数、Fugl-Meyer评分,降低CSI指数,效果显著,最终为上肢功能障碍的改善以及加快病情康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针灸及康复疗法对于改善脑血管意外后偏瘫患者运动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效果。方法:76例脑血管意外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一般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针灸结合康复疗法,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运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及康复疗法对于改善脑血管意外后偏瘫患者的运动及日常生活能力具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精神虚拟疗法在脑卒中偏瘫后遗症恢复期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04月2015年04月90例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普爱医院康复医学科的脑卒中偏瘫后遗症恢复期患者90例,随机选取45例行针灸治疗为对照组,另45例在康复及针灸治疗的同时给予精神虚拟疗法为试验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及FMA评分情况及血清相关蛋白变化情况。同时通过建立患者康复日志及调查问卷形式,分析两组患者的依从性及满意度。结果:患者治疗后4周、8周的BI和FMA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且治疗后8周的BI和FMA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后4周的BI和FMA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白蛋白(A)、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含量(GFAP)、血清S-100β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球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同时间段两组间比较,实验组BI和FM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训练依从性对比结果显示,对照组主动性低于实验组,同时两组满意度分析结果显示,对照组满意度低于实验组满意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针灸联合精神虚拟疗法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过程中不仅能提高患者的运功技能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同时可提高患者训练的依从性,在患者中的满意度亦较高,可作为临床参考疗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头电针同步进行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肢体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病学体征不再进展的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采用头电针留针时同步进行运动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头针留针时同步进行运动疗法治疗。治疗4星期后,观察两组体感诱发电位(SEP)波幅变化,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简式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两组治疗2个疗程后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指数积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2个疗程后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指数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愈显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8.0%和94.0%,对照组分别为58.0%和90.0%,两组愈显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2个疗程后患侧SEP的N20波幅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2个疗程后患侧SEP的N20波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头电针同步进行运动疗法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脑功能及肢体功能。  相似文献   

17.
周自立  王爱民 《光明中医》2014,(8):1678-1680
目的分析中医疏经推拿康复治疗对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为偏瘫患者的临床康复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86例我科收治的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将86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治疗组采用中医疏经推拿康复治疗方式进行康复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的康复效果和神经缺损评分(NIHSS)及肢体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结果治疗组临床康复治疗总有效率为88.4%,高于对照组的65.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NIHSS评分、Fugl-Meye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Fugl-Meyer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评分改善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偏瘫患者进行中医疏经推拿治疗能够提高康复效果,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将高压氧联合康复治疗运用于脑梗死偏瘫患者中对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罗定市人民医院2015年5月到2017年4月收治的8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根据入院顺序结合随机数字表将全部入选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高压氧治疗,对两组临床总有效率进行分析对比,同时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及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为87.5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更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Barthel指数对比无显著性差异,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FMA评分差异不明显,经过治疗观察组FMA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更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高压氧联合康复治疗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进行治疗效果理想,可明显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活动能力,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促进偏瘫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76例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康复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定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定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上肢与下肢干预后Fugl-Meyer量表评分不同时间比较、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ugl-Meyer量表评分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两组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时间比较、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2.1%,较对照组的73.7%显著升高(P0.05)。结论:中医辨证康复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恢复期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护理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20.
石新燕  李小生 《陕西中医》2013,34(7):877-878
目的:探讨针灸及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进行常规运动疗法,治疗组增加针灸治疗。通过Barthel指数、FAC下肢行走功能评分、Fugl-Mey-er评分等参数评价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康复治疗后其Barthel指数、FAC评分、Fugl-Meyer评分均有所增加,但是治疗组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并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膝关节痉挛恢复更加明显。结论:在传统的康复手段上同时针灸治疗有利于患者肢体功能以及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