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第二军医大学离休干部体质量指数(BMI)与全因死亡的关系。方法 收集2000年1月至2013年10月于长海医院老年病科住院的我校离休干部共237例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随访截止时间为2014年10月31日。根据BMI分为4组:低体质量组,BMI<20kg/m2;理想体质量组,BMI 20~24.9 kg/m2;超重组,BMI 25~27.9 kg/m2;肥胖组,BMI≥28kg/m2。采用Cox回归方法分析各组的全因死亡风险。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59个月,均无失访,随访结束时发生全因死亡115例。Cox回归分析不同BMI分组的全因死亡风险,校正混杂因素后,相对于低体质量组,理想体质量组、超重组和肥胖组的全因死亡风险分别下降53.6%(HR=0.464,95%CI:0.239~0.901,P<0.05)、65.2%(HR=0.348,95%CI:0.162~0.749,P<0.05)、74.2%(HR=0.258,95%CI:0.103~0.644,P<0.05)。结论 随着BMI增加,离休干部全因死亡风险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体重指数(BMI)对于行介入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纳入了自2013-01至2013-12于阜外医院行介入治疗的STEMI患者1435例,根据BMI(kg/m~2)将患者分为正常体重组(18.5≤BMI24.0,n=365)、超重组(24.0≤BMI28.0,n=718)和肥胖组(BMI≥28.0,n=352),随访观察BMI对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影响,并分析BMI对于全因死亡及心原性死亡是否有预测价值。结果:肥胖组的全因死亡率明显低于正常体重组(0.6%vs3.0%,P=0.027),而超重组则无统计学意义;而在出血、脑卒中、支架内血栓、血运重建、再次心肌梗死以及心原性死亡事件发生率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肥胖为全因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HR=0.201,95%CI:0.043~0.943,P=0.042);BMI并非为心原性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对于STEMI行PCI的患者,肥胖患者的预后明显好于体重正常和超重的患者且为全因死亡独立预测因子,"肥胖悖论"在该人群中成立。  相似文献   

3.
<正>该研究在正常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18.50~24.99kg/m~2]、超重(BMI 25~29.99kg/m~2)和肥胖(BMI≥30kg/m~2)中,使用利伐沙班和华法林治疗心房颤动患者的脑卒中结局,对脑卒中、全身性栓塞事件以及出血事件在正常体质量(3289例)、超重(5535例)和肥胖(5206例)人群的发病率进行比较。脑卒中和全身性栓塞事件发病率(每100人年):正常体质量组(对照组)2.93、超重组2.28(调整后HR=0.81,95%CI:0.66~0.99,P=0.04)以及肥胖组1.88(调整后HR=0.69,95%CI: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在合并2型糖尿病的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中体质指数(BMI)对预后的影响及肥胖矛盾的存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2015年我院收治的226例合并2型糖尿病的心衰住院患者,根据BMI分为3组:体重正常组(18.5kg/m~2≤BMI24kg/m~2)、超重组(24kg/m~2≤BMI28kg/m~2)、肥胖组(BMI≥28kg/m~2),于2016-06-07对患者进行随访。比较各组临床指标、全因死亡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心源性死亡及心衰再住院)情况。结果:226例患者均完成随访,体重正常组92例,超重组93例,肥胖组41例。发生全因死亡28例(12.4%),发生MACE 101例(44.7%)。其中,体重正常组和肥胖组全因死亡率分别为14.1%(13/92)和12.2%(5/41),均高于超重组的10.8%(10/93)。体重正常组和肥胖组MACE发生率分别为50%(46/92)和58.5%(24/41),均高于超重组的33.3%(32/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KaplanMeier曲线,超重组MACE均低于其他2组(P0.01),但全因死亡率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中,与肥胖组患者相比,在调整了其他因素后,体重正常组的MACE[风险比(RR)=0.605,95%可信区间(CI):0.363~1.008,P=0.054]风险降低,超重组MACE(RR=0.430,95%CI:0.251~0.738,P0.01)风险降低更为明显。结论:肥胖矛盾可能不存在于合并2型糖尿病的心衰人群中,将BMI控制在28kg/m~2以下可能有益于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力衰竭(HFmrEF)患者中是否存在"肥胖悖论"及HFmrEF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18年5月至2019年8月期间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衰中心登记处登记的HFmrEF患者, 根据体质量指数(BMI)分为非超重组(BMI<24 kg/m2)和超重组(BMI≥24 kg/m2), 随访周期为患者出院后的1周、1月、3月、1年, 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10.7(7.9∽14.7)月, 观察BMI对HFmrEF患者的全因死亡、心衰再住院/全因死亡的复合终点的影响。结果共纳入315名患者, 年龄为(63.6±12.8)岁, BMI范围15.0~49.3 kg/m2, 非超重组141例(44.8%), 超重组174例(55.2%)。与非超重组患者相比, 超重组患者未调整的全因死亡风险显著降低[风险比(HR)0.318, 95%可信区间(CI)0.167~0.603, P<0.001], 复合终点风险显著降低(HR 0.685, 95%CI 0.472~0.996, P=0.047), 调整后的全因死亡风险显著降低(HR 0.469, 95%CI...  相似文献   

6.
目的伴随着肥胖与超重的流行,体重问题已经被日益关注。已知的证据表面肥胖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但是肥胖是否可以增加冠心病的死亡风险,目前尚无定论。三支病变是严重冠心病人群,冠脉介入治疗是除冠脉搭桥术之外该人群的重要治疗手段。肥胖和超重是否能增加介入术后三支病变患者的死亡风险需要进一步去探讨。方法本研究入选了2004-2011年在阜外医院住院的行冠脉介入治疗的三支病变的患者3722例,收集基线资料,并随访7.1年。将入组的患者依据不同的BMI分为体重过轻组(18.5 kg/m~2)、正常体重组(18.5-23.9 kg/m~2)、超重组(24-27.9 kg/m~2)、轻度肥胖组(28-31.9 kg/m~2)重度肥胖组(≥32kg/m~2)。比较不同的BMI组别全因死亡及心血管死亡的差别。结果相对于正常体重组,体重过轻组的全因死亡无显著差别(HR:0.59;0.14-2.38)。相对于体重正常组,超重组和轻度肥胖组的全因死亡有减少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HR:0.90;0.71-1.12)、(HR:0.90;0.66-1.23)。相对于体重正常组,超重组的心血管死亡有减少趋势无统计学意义(HR:0.89;0.63-1.24)。重度肥胖组相对于体重正常组,全因死亡及心血管死亡有增加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HR:1.45;0.87-2.44)、(HR:1.25;0.56-2.79)。结论在行冠脉介入治疗的冠脉三支病变的人群中,未见到BMI与全因死亡及心血管死亡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长期预后不佳,再发脑卒中风险较高,但抗血小板治疗减少再发脑卒中风险的证据有限。我们在一个多中心的队列研究中,探讨阿司匹林治疗对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再发脑卒中风险的长期影响。方法 2000年11月1日至2011年11月1日收集来自兖州、西安、重庆、武汉、北京、天津6个地区7个中心因脑卒中就诊,年龄为34-74岁的患者共2000人。入选患者分为3种类型脑卒中,分别为:脑血栓形成、腔隙性脑梗死及颅内出血。本研究中共有544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纳入分析。纳入分析的患者分为两组(使用阿司匹林组n=342,未使用阿司匹林组n=202)。研究使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及COX分析阿司匹林使用与再发脑卒中风险的相关性。结果 544例患者平均随访4.1年,再发脑卒中患者99例,心血管事件125例,心血管死亡31例及全因死亡59例。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与未使用阿司匹林组相比,使用阿司匹林组患者有更低的再发脑卒中及心血管事件风险(log-rank test,P=0.049, 0.047)。COX向后逐步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阿司匹林使用显著减少腔梗患者再发脑卒中风险(HR=0.67, 95%CI:0.45-0.99, P0.05)。结论阿司匹林显著减少腔梗患者长期再发脑卒中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老年患者术前体质量指数(BMI)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对前期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中安慰剂组患者资料的二次分析。共纳入350例非心脏手术后入重症监护室(ICU)的老年患者(≥65岁)。主要终点是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术前BMI分级与术后并发症风险的关系。结果 350例患者中有35.1%(123例)发生术后并发症。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与正常体质量(BMI 18.5~23.9 kg/m~2)患者相比,体质量过低(BMI18.5 kg/m2)伴随术后并发症风险增加(OR=2.210,95%CI 1.069~4.570,P=0.032);而超重和肥胖(BMI≥24.0 kg/m2)对术后并发症风险无明显影响(OR=0.820,95%CI 0.497~1.354,P=0.438)。结论对于在全身麻醉下非心脏手术后入ICU的老年患者,体质量过低伴随术后并发症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9.
目的肥胖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冠脉三支病变是冠心病患者中的特殊人群,病变复杂而且死亡率高。冠脉搭桥是冠脉三支病变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肥胖和超重是否能增加冠脉搭桥术后三支病变患者的死亡风险尚未有明确的结论。不同的BMI(体重指数)对冠脉三支病变患者行冠脉搭桥术后的预后有何影响目前尚不清楚,需要进一步探讨。方法本研究入选了2004~2011年在阜外医院住院的行冠脉搭桥治疗的冠脉三支病变的患者2681例,收集基线资料,平均随访7.1年。将入组的患者依据不同的BMI分为体重过轻组(18.5 kg/m2)、正常体重组(18.5~23.9 kg/m2)、超重组(24~27.9 kg/m2)、轻度肥胖组(28~31.9 kg/m2)重度肥胖组(≥32kg/m2)。比较不同的BMI组别全因死亡及心血管死亡的差别。结果体重过轻组相对于体重正常组全因死亡风险显著增加(HR:2.53;1.09~5.88)。相对于正常体重组,超重和轻度肥胖组全因死亡有减少的趋势(HR:0.80;0.61~1.09)、(HR:0.85;0.58~1.23),重度肥胖组全因死亡风险有增加的趋势(HR:1.66;0.87~3.15),但均无统计学意义。相对于体重正常组,超重组的心血管死亡风险显著降低(HR:0.57;0.36~0.92),轻度肥胖组心血管死亡风险有减少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HR:0.84;0.46~1.53),重度肥胖心血管死亡风险有增加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HR:2.17;0.82~5.73)。体重过轻的患者相对于正常体重组心血管死亡风险无显著差别(HR:0.87;0.12~6.53)。结论在行冠脉搭桥术后的冠脉三支病变患者中,相对于正常体重患者,低体重患者全因死亡风险增加,超重患者的心血管死亡风险减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体重指数(BMI)对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全因死亡率的影响。方法入选2009年7月至2011年9月接受择期PCI的患者2964例,将患者分为体重正常组(BMI24.0 kg/m~2,810例)、超重组(24.0≤BMI28.0 kg/m~2,1454例)、肥胖组(BMI≥28 kg/m~2,700例)。比较各组患者临床特点及术后全因死亡率的差异。结果体重正常组患者年龄大于超重组[(60.1±10.2)岁比(59.2±10.3)岁]和肥胖组[(60.1±10.2)岁比(57.2±11.4)岁],超重组患者年龄大于肥胖组[(59.2±10.3)岁比(57.2±11.4)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7);体重正常组患者女性比例高于超重组(30.1%比21.9%),而肥胖组患者女性比例高于超重组(27.9%比2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7)。体重正常组患者高血压病、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三酰甘油、空腹血糖、前降支近端病变比例等小于超重组和肥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7);肥胖组患者高血压病比例、收缩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均高于超重组患者,而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水平、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比例均低于超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7)。平均随访时间为(571.5±130.8)d,失访237例(8.0%),完成随访2727例(92.0%)。体重正常组患者死亡23例(2.8%),超重组死亡23例(1.6%),肥胖组死亡8例(1.1%),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BMI、糖尿病、左心室射血分数、血红蛋白、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空腹血糖、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PCI处理血管支数、完全血管血运重建是死亡的危险因素(均P0.05)。将单因素分析P0.2的变量纳入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与肥胖组患者比较,体重正常组患者术后死亡风险增高(HR 2.241,95%CI 1.154~4.350,P=0.017),超重组患者术后死亡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 1.908,95%CI 0.689~5.291,P=0.213)。结论在接受择期PCI的患者中,超重和肥胖患者预后好于体重正常患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脂肪肝是否腔隙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2017年在宁德市医院住院的457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腔隙性脑梗死组)以及同期住院的120例对照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分析脂肪肝是否为腔隙性脑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用t检验。腔隙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筛选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腔隙性脑梗死组患者脂肪肝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60. 39%vs 39. 17%,χ2=17. 379,P 0. 001)。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校正了年龄、性别、吸烟、饮酒、高血压及糖尿病后,脂肪肝是腔隙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OR)=1. 96,95%可信区间(95%CI):1. 21~3. 02,P=0. 003]。但肥胖与脂肪肝具有明显的相互作用(P=0. 001)。进一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非肥胖亚组,脂肪肝是腔隙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OR=3. 29,95%CI:1. 55~7. 23,P 0. 001);在肥胖亚组脂肪肝不是腔隙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P=0. 532),年龄(OR=6. 67,95%CI:1. 98~21. 56,P 0. 001)、高血压(OR=6. 38,95%CI:5. 12~12. 06,P 0. 001)是腔隙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非肥胖性脂肪肝是腔隙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单核苷酸多态性rs1885068不同基因型与不同卒中亚型长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通过对不同卒中亚型患者约4.5年的随访,记录患者卒中复发和全因死亡情况,分析单核苷酸多态性rs1885068不同基因型与卒中患者长期预后的相关性。使用聚合酶链式反应-连接酶检测反应(PCR-LDR)检测卒中患者单核苷酸多态性rs1885068的基因型。结果对不同卒中亚型患者随访后发现,单核苷酸多态性rs1885068与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长期预后呈显著相关(log-rank P=0.034)。Cox比例风险模型校正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史、饮酒史后,结果显示单核苷酸多态性rs1885068 T等位基因增加脑卒中复发和全因死亡1.65倍风险(HR=1.65;95%CI=1.04-2.61;P=0.032)。而单核苷酸多态性rs1885068不同基因型与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和脑出血的长期预后无相关性。结论单核苷酸多态性rs1885068与腔隙性脑梗死的长期预后相关,是其预后的强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体质指数(BMI)对心力衰竭(心衰)合并低钠血症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2014年1月~2016年12月于北京市康复医院和门头沟区医院住院的心衰合并低钠血症患者79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59例。分为BMI18.5 kg/m~2组(38例)和BMI≥18.5 kg/m~2组(41例)。收集和分析患者病历资料,出院后随访1年,记录生存情况。结果与BMI≥18.5 kg/m~2组比较,BMI18.5 kg/m~2组入院时病情较重,血压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偏低,纽约心脏学会心功能分级、脑钠肽(BNP)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住院期间共7例患者死亡,住院病死率为8.9%(7/79)。随访1年的全因死亡率为21.5%(17/79),心衰加重死亡率为16.5%(13/79)。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BMI18.5 kg/m~2组患者的累积住院死亡率、随访1年的累积全因死亡率及随访1年的累积心衰死亡率均明显高于BMI≥18.5 kg/m~2组(P均0.01)。在校正BNP、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后,低BMI是心衰合并低钠血症患者死亡的重要影响因素(HR=4.221,95%CI:1.011~17.626)。结论低体质指数是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体重指数(BMI)对冠心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患者血小板高反应性(HTPR)及与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纳入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阜外医院行PCI且有术后12~72 h血栓弹力图(TEG)检测结果的冠心病患者4 567例。血栓弹力图二磷酸腺苷诱导的纤维蛋白凝块强度(MAADP)大于47 mm定义为HTPR。所有患者根据BMI分为三组:正常体重组(18.5~24 kg/m~2,n=1 107)、超重组(24~28 kg/m~2,n=2 328)和肥胖组(≥28 kg/m~2,n=1132)。主要终点为2年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包括死亡、心肌梗死、血运重建、支架内血栓、脑卒中。结果:在行PCI的4 567例冠心病患者中,1 317(28.8%)例患者存在HTPR;三组(正常体重组、超重组和肥胖组)患者HTPR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28.5%vs 29.3%vs 28.4%, P=0.818)。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HTPR仅与糖尿病相关,与BMI及其他因素无明显相关性。2年随访期间,三组患者MACCE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11.7%vs 10.7%vs 13.1%,P=0.109)。Cox多因素分析显示,HTPR并非MACCE的预测因子。结论:对于行PCI的冠心病患者,BMI与TEG所发现的HTPR无相关性;2年随访期间三组患者的MACC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HTPR与患者预后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BMI与慢性心力衰竭(心衰)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5月—2020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住院的315例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2年随访。根据BMI将患者分为低体重组(BMI≤18.5 kg/m2)14例、正常体重组(18.5 kg/m22)137例、超重组(25 kg/m2≤BMI<30 kg/m2)115例、肥胖组(30 kg/m2≤BMI<35 kg/m2)34例和严重肥胖组(BMI≥35 kg/m2)15例,分析各组基线资料差异,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心衰患者全因死亡、心源性死亡与BMI的关系。结果:2年随访结果显示,低体重、正常体重、超重、肥胖和严重肥胖组慢性心衰患者全因死亡率分别为50%、32.1%、13%、5.9%和6.7%,其中超重及肥胖组的全因死亡率显著低于正常体重组(P<0.001),但严重肥...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评价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氯吡格雷的抗栓效果及预测缺血性血管事件复发的价值。方法连续性纳入住院治疗的急性大动脉粥样性脑梗死患者268例,氯吡格雷治疗≥5d后,用TEG测血小板反应性,分为敏感组192例和抵抗组76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氯吡格雷抵抗的相关因素,随访3个月内缺血性事件发生情况,用Cox回归模型分析缺血性血管事件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抵抗组糖尿病明显高于敏感组,高体质量指数(26kg/m~2)明显低于敏感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高体质量指数(OR=2.262,95%CI:1.129~4.531,P=0.021),糖尿病(OR=2.494,95%CI:1.211~5.135,P=0.013)与氯吡格雷抵抗相关。Cox回归分析,年龄(HR=1.048,95%CI:1.006~1.093,P=0.026)、氯吡格雷抵抗(HR=2.355,95%CI:1.067~5.201,P=0.034)和糖尿病(HR=1.591,95%CI:1.021~3.481,P=0.029)是血管性事件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 TEG能评价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的血小板反应性和预测血管性事件复发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体重指数(BMI)对接受血管重建治疗的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DESIRE-plus为单中心回顾性注册研究,入选2004年7月1日至2005年9月30日在北京安贞医院接受血管重建治疗的3632例患者,2006年9月1日到11月30日对患者进行电话或门诊随访。本研究入选DESIRE-plus中有体重指数(BMI)资料的病例2895例。将这些患者按BMI分为四组,BMI<20组(低体重组),BMI20~24.9组(正常体重组),BMI25~29.9(超重组)和BMI≥30(肥胖组),比较不同组别之间的临床情况和预后情况。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包括全因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非致死性卒中和再次血管重建。结果低体重组92例,正常体重组1106例,超重组1454例,肥胖组243例。平均随访542d,与正常体重的患者相比,在调整了其他因素后,低体重组总死亡风险最高(HR2.711,95%CI1.159~6.341),超重组(HR0.926,95%CI0.541~1.588)和肥胖组(HR0.151,95%CI0.019~1.178)的总死亡风险并未增加。BMI对总MACCE及心血管病死亡无显著影响。结论在进行血运重建的冠心病患者中,尽管超重和肥胖者相对体重正常者有更多的危险因素,但是接受血运重建治疗后的预后不比体重正常者差,而低体重者的死亡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妊娠前体质量指数(BMI)、胎次与妊娠糖尿病(GDM)发病的关系。方法该研究选择该院2012年2月—2014年12月接受孕产期检查、临床资料完整的孕妇262例,对其采取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实验),并完整记录年龄、孕周、文化程度、妊娠前体质量指数及胎次等临床资料。根据妊娠前BMI将孕妇分为4组:偏瘦组(BMI18.5kg/m~2),正常组(BMI 18.5~23.0 kg/m~2),超重组(BMI23.1~25.0 kg/m~2),肥胖组(BMI25.0 kg/m~2)。分析妊娠前体BMI、胎次与GDM的关系。结果超重或肥胖的孕妇发生GDM的风险高于正常和偏瘦组;GDM的影响因素依次为:胎次、BMI、年龄、文化程度,其中BMI和胎次是GDM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妊娠前妇女BMI越大,妊娠胎次越多,发生GDM的风险越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牛津郡社区脑卒中规划(OCSP)临床分型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对208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照OCSP临床分型并进行随访,分析各亚型与复发和死亡的关系。结果OCSP各亚型构成比分别为完全前循环脑梗死占10.6%,部分前循环脑梗死占24.0%,后循环脑梗死占4.3%,腔隙性脑梗死占61.1%。各亚型的复发率无统计学差异,完全前循环脑梗死1年病死率(63.6%)显著高于其他3型(P<0.05)。OCSP临床分型(HR=1.91,95%CI:1.09~3.34)、有并发症(HR=4.04,95%CI:1.52~10.76)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低(HR=3.79,95%CI:1.24~11.63)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OCSP临床分型可以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预后判断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单核苷酸多态性rs1885068不同基因型与脑卒中及其亚型患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多中心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共纳入全国7个中心1526例脑卒中患者、1561例正常对照。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连接酶检测反应(PCR-LDR)技术检测病例组和对照组单核苷酸多态性rs1885068基因型。结果未发现单核苷酸多态性rs1885068基因型与脑卒中及其各亚型患病风险的显著相关性,但单核苷酸多态性rs1885068与腔隙性脑梗死(OR=1.22;95%CI:0.98-1.52;P=0.076;显性模型)和脑出血(OR=1.39;95%CI:1.00-1.93;P=0.052;隐性模型)患病风险的分析中得到边缘阳性的结果 ,T等位基因可能增加腔隙性脑梗死和脑出血的患病风险。结论单核苷酸多态性rs1885068可能与腔隙性脑梗死和脑出血的患病风险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