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电针"水沟"对脑梗死大鼠脑动脉血管平滑肌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sGC)、蛋白激酶G(PKG)及环磷酸鸟苷(cGMP)变化的动态调节规律。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10只)、假手术组(40只)、模型组(40只)、电针组(40只),后3组在造模后又分为3、6、12、24 h 4个时相组,每组10只。以线栓法复制脑梗死大鼠模型。电针组在造模后即刻针刺"水沟",电针刺激20 min。各组动物均按时相处死,应用蛋白免疫印迹法、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脑动脉血管平滑肌sGC、PKG及cGMP的变化。结果:大鼠脑梗死后24 h内,与空白组和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3 h时相的sGC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1),且sGC的整体表达量随梗死时间的延长有逐渐升高的趋势,3、6 h时相的PKG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P0.01),各时相的cGMP含量均显著下降(P0.01)。与同时相模型组比较,电针组3 h时相的sGC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5),3、6 h时相的PKG表达水平上调(P0.05),3、6 h的cGMP含量增加(P0.05)。结论:针刺干预能显著抑制脑梗死模型大鼠脑动脉血管平滑肌sGC、PKG、cGMP表达下调,这对于抑制缺血后脑动脉血管平滑肌痉挛,保持血管功能和状态的正常,从而增加脑梗死区周围血流灌注具有重要作用,但针刺效应具有一定时效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电针对吗啡戒断大鼠空间学习记忆的影响,通过对杏仁核脑区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亚单位NR 2B表达的检测,探讨电针改善大鼠吗啡戒断后学习记忆能力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针刺组以及电针组,每组10只。以每日20,30,40,50,50mg/kg剂量,连续5d背部皮下注射盐酸吗啡,建立吗啡依赖大鼠模型,末次注射后3h给予纳洛酮快速戒断。两个治疗组选取"足三里""肾俞"穴分别施以手针和电针,每次15min,每日1次,连续治疗6d。应用Morris水迷宫测试戒断大鼠空间学习能力,应用蛋白印记(Western blot)及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戒断大鼠杏仁核NR 2B蛋白与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较空白组明显延长(P0.01),针刺及电针组则较模型组显著缩短(P0.01),电针组较针刺组缩短更明显(P0.05);模型组大鼠的杏仁核NR 2B蛋白表达较空白组显著降低(P0.01),针刺组、电针组则较模型组表达升高(P0.01),电针组高于针刺组(P0.01);模型组NR 2BmRNA表达较空白组显著降低(P0.01),电针组较模型组表达升高(P0.05)。结论:吗啡戒断后大鼠空间学习能力受损,针刺及电针可以恢复大鼠学习能力且电针组疗效优于针刺组,推测可能与其对杏仁核NR 2B表达的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Dahl盐敏感大鼠介导的高血压模型大鼠肾脏组织ACE/AngⅡ/AT1R轴与ACE2/Ang(1-7)/MasR轴表达的影响,探讨补阳还五汤对高血压模型大鼠肾脏组织RAS系统平衡作用机制。方法:选取7周龄盐抵抗(SS)大鼠10只分为正常组,30只盐敏感大鼠(DS)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3组,每组10只。各组大鼠予以8%Nacl高盐饲料喂养,期间采用智能无创血压计检测大鼠尾动脉收缩压(SBP),高血压模型大鼠造模成功后,停止高盐喂饲,改为普通饲料喂养,中药组和西药组分别给予补阳还五汤和缬沙坦灌胃治疗,1次/d,连续5周。治疗结束后取大鼠肾脏组织,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ACE、AT1R、ACE2、MasR的mRNA表达,ELISA法检测各组AngⅡ、Ang(1-7)含量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各组AT1R的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ACE、AT1R的mRNA表达显著上升(P0.05),ACE2、MasR的mRNA表达显著下降(P0.05),AngⅡ的含量明显升高(P0.05),Ang(1-7)的含量明显下降(P0.05),AT1R的蛋白表达明显上升(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和西药组大鼠ACE、AT1R的mRNA表达显著下降(P0.05),ACE2、MasR的mRNA表达显著上升(P0.05),AngⅡ的含量显著下降(P0.05),Ang(1-7)的含量显著上升(P0.05),AT1R的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5);与中药组相比,西药组大鼠ACE、AT1R的mRNA表达显著下降(P0.05),ACE2、MasR的mRNA表达显著上升(P0.05),AngⅡ的含量显著下降(P0.05),Ang(1-7)的含量显著上升(P0.05),AT1R的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可能通过抑制ACE/AngⅡ/AT1R轴的表达,促进ACE2/Ang(1-7)/MasR轴的表达,进而维持RAS平衡的状态,从而降低血压,保护肾脏组织的损伤,延缓高血压对靶器官的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电针对吗啡戒断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及前额叶皮质NR2B(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NR2B亚单位)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药物戒断后学习记忆损害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选用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模型加针刺组(针刺组)及模型加电针组(电针组),每组各9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逐日增量法背部皮下注射盐酸吗啡注射液,末次注射后3 h给予纳络酮快速戒断,建立吗啡戒断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选取双侧"肾俞""足三里"穴,分别采用针刺及电针方法治疗,15min/次,1次/日,连续6 d。采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应用Western Blot及RT-PCR测定前额叶皮质NR2B蛋白与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水迷宫定位航行测试中,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针刺组及电针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电针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1);与针刺组比较,电针组大鼠逃避潜伏期缩短(P0.05)。空间探索测试中,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针刺组及电针组穿越平台次数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穿越平台次数增多(P0.05),电针组显著增多(P0.01)。前额叶皮质NR2B蛋白表达,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蛋白表达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和电针组蛋白均升高(P0.01),电针组表达高于针刺组(P0.01)。前额叶皮质NR2B mRNA表达,戒断后大鼠表达下降(P0.05),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大鼠表达上调(P0.05),针刺组上调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和电针均可以改善戒断后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且电针效果优于针刺治疗,其机制可能与对前额叶皮质脑区NR2B表达的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电针"百会""太冲"对SHR主动脉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血管紧张素(1-7)[Ang(1-7)蛋白表达的影响,以主动脉AngⅡ、Ang(1-7)蛋白为切入点,研究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选取12周龄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24只,随机分为电针组(EA)和模型组(SHR),Wistar-Kyoto(WKY)大鼠12只作为空白对照组(WKY),每日上午针刺电针组"百会"与双侧"太冲"穴,并将电针仪的正负极分别连于"百会"、右侧"太冲"穴,电流强度1 mA,频率2 Hz/15 Hz,留针20 min,连续针刺30 d。空白组和模型组每天进行与电针组相同的抓捉固定刺激。用无创血压仪检测各组大鼠尾动脉收缩压,HE染色后观察其组织形态,并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测定主动脉血管中膜面积(MA)以及血管壁厚(WT)、血管内径(LD),计算LD/WT比值。用ELISA法检测主动脉组织AngⅡ、Ang(1-7)的蛋白含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模型组收缩压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 0.01),电针组收缩压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 0.01)。2)模型组较正常组WT明显增厚(P 0.01)、LD明显缩小(P 0.01)、LD/WT比值明显增大(P 0.01)、MA明显增大(P 0.05)。电针组较模型组WT明显缩小(P 0.01)、LD明显增大(P 0.01)、LD/WT比值明显减小(P 0.01)、MA面积明显缩小(P 0.01)。3)ELISA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较,模型组主动脉组织AngⅡ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 0.01),Ang(1-7)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 0.01),AngⅡ/Ang(1-7)比值显著增大(P 0.01)。与模型组相比较,电针组主动脉组织AngⅡ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 0.01),Ang(1-7)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 0.05),AngⅡ/Ang(1-7)比值显著缩小(P 0.01)。结论电针"百会""太冲"可有效改善SHR主动脉血管重塑,保护主动脉,其机制可能是电针通过激活主动脉局部RAS系统ACE2-Ang(1-7)-Mas受体轴,促进Ang(1-7)蛋白表达,抑制AngⅡ蛋白表达来实现。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观察IL-4、TNF-α的变化探讨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模型组采用改良Longa线栓法制备右侧大脑中动脉脑缺血模型,并于2h后拔出线栓开始再灌注但不予治疗。电针组在模型组基础上再灌注开始时针刺"百会"和"大椎"穴。各组于再灌注24h后检测神经行为学评分、脑梗死体积、IL-4及TNF-α的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电针组神经行为学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脑梗死体积均显著增大(P0.01),IL-4、TNF-α蛋白及mRNA表达量均有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的神经行为学评分明显提高(P0.05),脑梗死体积明显减小(P0.05),IL-4蛋白及mRNA的表达显著升高(P0.01),TNF-α蛋白及mRNA的表达显著减少(P0.01),且IL-4与TNF-α的蛋白含量比值和mRNA含量比值亦显著提高。结论电针可以通过增加IL-4表达量,降低TNF-α表达量,来提升IL-4/TNF-α的比值发挥抗炎作用,从而抑制缺血再灌注区的炎症反应,减小脑梗死体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7.
邢文文  种文强  张慧叶  屈红艳  吴涛  赵娴  艾霞  刘奇 《辽宁中医杂志》2020,47(9):180-184,后插4
目的观察针刺对颅脑损伤(TBI)大鼠海马组织单羧酸转运蛋白MCT2、MCT4表达的影响,探讨针刺促TBI大鼠康复的海马能量代谢机制。方法 33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11只,针刺组12只,空白组10只。模型组和治疗组采用Feeney自由落体撞击法制备TBI模型大鼠,造模12 h后治疗组进行针刺干预,选取"人中""百会""内关""足三里"进行针刺,1次/d,共治疗10次。采用神经功能评价、行走功能评价、平衡功能评价以及肢体回缩力测试对各组大鼠进行行为学评价,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MCT2、MCT4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显著下降(P 0.01),平衡功能评分显著升高(P 0.01),行走耗时显著延长(P 0.01);针刺治疗后,针刺组大鼠神经功能改善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平衡功能和行走功能均得到显著提升(P 0.05,P 0.05)。Western blot检测显示,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MCT2、MCT4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 0.01),针刺治疗后,MCT2、MCT4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 0.01,P 0.05);免疫组化检测显示,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MCT2、MCT4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 0.01),针刺治疗后,针刺组大鼠MCT2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 0.05),MCT4蛋白表达升高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刺可以改善TBI大鼠平衡和行走功能,促进其神经功能康复,可能与促进海马组织MCT2、MCT4表达,调控神经元能量转运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8.
《辽宁中医杂志》2017,(4):864-867
目的:探讨电针改善胰岛素抵抗大鼠脂质代谢紊乱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选取8只作为对照组,余制造胰岛素抵抗模型,选取24只大鼠造模成功的大鼠按随机区组原则分为模型组(8只)、西药组(8只)和电针组(8只)。造模成功后,空白组和模型组将大鼠固定于自制袋中,不进行任何处理。西药组按大鼠质量以吡格列酮10 mg/kg灌胃,电针组取双侧“丰隆”“三阴交”穴电针治疗,1次/d,连续2周。治疗结束后,禁食12 h,检测葡萄糖输注率(GIR)。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脂联素、FFA含量。蛋白印迹法分析肝脏AMPK、ACC的蛋白表达。结果:经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电针组的GIR显著升高(P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脂联素含量显著降低(P0.01),FFA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电针组大鼠血清脂联素含量显著升高(P0.01,P0.05),FFA含量显著降低(P0.01,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脏AMPK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ACC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西药组、电针组大鼠肝脏AMPK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ACC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结论:电针可通过改善脂质代谢紊乱而发挥防治IR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脂联素介导AMPK-ACC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电针夹脊穴后不同时间点对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CI)模型大鼠脊髓内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表达的影响,探讨针刺镇痛可能的后效应机制。方法热痛阈测定并筛选出热痛阈值正常的成年雄性SD大鼠54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后即刻组、电针后0.5 h组、电针后1 h组、电针后2 h组、电针后4 h组、电针后12 h组及电针后24 h组各6只。电针组于造模后第7天进行电针双侧L3~L5夹脊穴,以疏密波、2 Hz、1 mA为条件,电针20 min,各电针组分别于电针后即刻、0.5、1、2、4、12、24 h进行取材。空白组与模型组不予干预,仅固定20 min后即刻取材。观察9组干预前后的热痛阈及脊髓背角细胞CREB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空白组比较,造模后大鼠热痛阈明显下降(P0.01),模型组的CREB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后0.5 h组、电针后1 h组、电针后2 h组及电针后4 h组热痛阈明显提高(P0.01,P0.05),电针后即刻组、电针后0.5 h组、电针后2 h组CREB表达明显降低(P0.01,P0.05)。结论电针夹脊穴可下调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模型大鼠脊髓背角细胞CREB蛋白的表达,发挥镇痛作用;针刺镇痛效应可达电针后4 h以上,电针后时间超过12 h时电针镇痛效应差。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电针对D-半乳糖致衰大鼠部分肝叶切除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及对海马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1型受体(AT1R)的影响,探讨电针干预对术后认知功能影响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8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青年对照组(10只),D-半乳糖致衰(D-Galactose induced aged,Da)组(10只),Da+肝叶切除术组(30只,再随机分为1 d、3 d、7 d组3个亚组,10只/亚组)和电针组(30只,再随机分为1 d、3 d、7 d组3个亚组,10只/亚组)。电针组穴取"百会""大椎",给予连续波,15 Hz,1 m A干预治疗,各亚组分别干预1 d、3 d、7 d,其余各组只抓取固定,每天1次。采用Y迷宫检测大鼠认知行为学改变,ELISA法检测海马AngⅡ含量,荧光定量PCR(RT-PCR)和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海马AT1R m RNA及其阳性表达。结果:Da组大鼠主动回避次数显著少于青年对照组(P0.05),其海马AT1R m RNA和阳性细胞百分比均显著多于青年对照组(均P0.01);与Da组比较,Da+肝叶切除术1 d、3 d和7 d各亚组和电针1 d、3 d和7 d各亚组大鼠主动回避次数均较少(均P0.01),AngⅡ水平、AT1R m RNA表达和阳性百分比均增加(P0.05,P0.01);电针组各亚组大鼠主动回避次数均显著多于同时间点Da+肝叶切除术各亚组(P0.05,P0.01),其相应海马AngⅡ水平、AT1R m RNA表达和AT1R阳性百分比均显著少于同时间点Da+肝叶切除术组(P0.05,P0.01)。结论:电针"百会""大椎"穴可改善Da致衰大鼠部分肝叶切除后认知功能障碍行为,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海马AngⅡ、AT1R阳性表达及AT1R m RNA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电针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腺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GLP-1R)及胰腺十二指肠同源盒基因(PDX-1)蛋白表达及空腹血糖的影响,探讨电针"胃脘下俞"干预2型糖尿病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依据空腹血糖随机区组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胃脘下俞组、电针心俞组、电针肾俞组,每组各12只。以高糖高脂饲料喂养结合2%链脲佐菌素(35mg/kg)腹腔注射制备2型糖尿病模型。各电针组分别电针双侧"胃脘下俞""心俞"及"肾俞",每周治疗6次,共治疗4周。以罗氏血糖仪检测治疗前后空腹血糖,HE染色、Masson染色观察胰腺形态学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胰腺GLP-1R及PDX-1蛋白表达。结果:造模后各组大鼠空腹血糖均明显高于空白组(P0.01),电针"胃脘下俞"可显著降低大鼠的空腹血糖(P0.05)。模型组大鼠胰岛形态不规则,胰岛面积、胰岛β细胞核数量减少,胰岛β细胞核代偿性增大;电针"胃脘下俞""心俞""肾俞"均可在一定程度上恢复胰岛形态和面积及胰岛β细胞核数量,缓解胰岛β细胞核代偿性增大。模型组胰腺GLP-1R蛋白表达显著低于空白组(P0.01),电针"胃脘下俞""心俞""肾俞"均可显著提高胰腺GLP-1R蛋白表达(P0.01,P0.05),电针"心俞"后胰腺GLP-1R蛋白表达明显高于电针"胃脘下俞"(P0.05)及"肾俞"(P0.01),电针胃脘下俞组高于电针肾俞组(P0.05)。模型组胰腺PDX-1蛋白表达量显著低于空白组(P0.01),电针"胃脘下俞""心俞""肾俞"均未见明显变化(P0.05)。结论:电针"胃脘下俞"可能通过调节胰腺功能,提高胰腺GLP-1R表达,部分恢复胰岛形态,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刺"水沟"穴对大脑中动脉梗死(MCAO)大鼠蛋白激酶C(PKC)蛋白水平及活性的影响,探讨针刺"水沟"调节血管平滑肌收缩的分子机制。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组、假手术组及空白组,每组分0.5h、1h、3h、6h和12h5个亚组。Longa线栓法复制MCAO模型。针刺组电针"水沟"穴,刺激20min。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KC在血管平滑肌细胞表达水平,用ELISA法检测PKC活性。结果:PKC表达水平模型组较空白组增加(P0.05),各时相点针刺组均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PKC相对活性值较空白组上升(P0.05),针刺组与模型组比较,PKC活性显著降低(P0.05)。结论:MCAO大鼠血管平滑肌PKC蛋白水平和活性增加,可能参与调节大脑中动脉平滑肌收缩。针刺MCAO大鼠"水沟"穴,下调PKC蛋白水平和活性,可能缓解大脑中动脉平滑肌痉挛。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脑梗死后调控血管发生通路上关键因子APJ及其配体Apelin的变化规律及针刺对其干预效应规律。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90只),电针组(90只),假手术组(90只)和空白组(10只),前3组又分为大脑中动脉阻滞(MCAO)后1、3、6、9、12、24h,3、7、12d共9个时相组,每组10只。各电针组电针"水沟"穴20min,1、3、6、9、12、24h组造模后即刻治疗1次,并于相应时点取材,3、7、12d组每日治疗1次,末次治疗结束后取材。应用实时荧光定量法(RT-PCR)、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脑血管内皮细胞Apelin、APJ mRNA及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与空白组相比,假手术组Apelin和APJ mRNA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12h、12dApelin和APJ mRNA表达下调(P0.05,P0.01)。与同时相模型组比较,电针组Apelin mRNA在12h、7d的表达量上调(P0.01);电针组APJ mRNA在6、9、12h的表达量上调(P0.05,P0.01)。与空白组相比,假手术组Apelin和APJ蛋白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Apelin蛋白表达量1、3、6、24h及3、7、12d下调(P0.01,P0.05),模型组APJ蛋白表达量1、3、6、9h及3d下调(P0.01,P0.05)。与同时相模型组比较,电针组Apelin蛋白表达在6、24h及3、7、12d均上调(P0.05,P0.01),电针组APJ蛋白表达量于1、9、12、24h及3、7、12d上调(P0.05,P0.01)。结论:电针可上调MCAO大鼠脑血管内皮Apelin-APJ mRNA及蛋白的表达,这对于脑缺血后血管新生及侧支循环的建立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刺对大鼠骨骼肌钝挫伤后修复过程中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针刺治疗骨骼肌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针刺治疗组、针刺对照组,后3组每组再分为即刻、24h、48h3个亚组,每组各8只。采用重物自由落体打击法造成急性骨骼肌钝挫伤模型,模型组和针刺治疗组进行造模。针刺治疗组和针刺对照组采用毫针透刺损伤腓肠肌全肌束的方法干预,并于针刺后的即刻、24h、48h分别进行腓肠肌损伤部位取材。模型组于相应时间点取材,空白组同48h组时间点取材。HE染色光镜观察大鼠腓肠肌形态学改变,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HGF蛋白表达量。结果:HE染色光镜下,模型组及针刺治疗组各时间点可见不同程度的肌纤维损害,针刺治疗组肌纤维损害程度较模型组轻,以针刺后24h和48h显著;针刺对照组各时间点仅出现轻度损伤,48h后已基本恢复正常。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各时间点腓肠肌HGF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P0.01),针刺对照48h组HGF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各时间点相比,针刺治疗24h、48h组HGF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1,P0.05);模型组、针刺治疗组和针刺对照组HGF蛋白表达随时间的推移呈现上升趋势。结论:骨骼肌钝挫伤可使大鼠骨骼肌HGF蛋白表达升高;针刺干预可下调急性期骨骼肌损伤局部HGF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观察电针顶中线和顶旁线对大脑中动脉梗死大鼠神经功能和大脑皮层缝隙连接蛋白(Cx)43蛋白水平及活性的影响,探讨电针预处理对急性脑梗死大鼠神经功能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预处理组,每组20只。造模前14d,电针预处理组电针大鼠顶中线和顶旁线,持续30min,每日1次,治疗12次后造模。利用改良Zea-Longa线栓法复制大鼠脑梗死模型。于造模后24h,按照Zea-Longa评分标准评估各组大鼠神经功能,TTC法检测各组大鼠脑梗死体积,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右侧大脑皮层梗死灶组织中Cx43、p-Cx43和蛋白激酶C(PKC)蛋白的表达。结果:模型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高于假手术组(P<0.05),电针预处理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脑梗死体积大于假手术组(P<0.05),电针预处理组脑梗死体积小于模型组(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组织中Cx43蛋白表达量升高(P<0.05),p-Cx43和PKC蛋白表达量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预处理组大鼠脑组织中Cx43蛋白表达量降低(P<0.05),p-Cx43和PKC蛋白表达量升高(P<0.05)。结论:电针预处理可减轻急性脑梗死大鼠神经损伤,减小脑梗死体积,可能与PKC促进Cx43蛋白磷酸化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电针对易卒中型肾性高血压大鼠(R HR SP)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后第1、7、14、28天脑梗死灶皮层R ho-A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行双肾双夹术复制R HR SP,再用线拴法制作MCAO模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电针组、假针刺组、假手术组与高血压组。电针组选取百会、大椎进行电针治疗,每天1次,共28天。假针刺组将针灸针贴于大鼠"百会"和"大椎"穴处皮肤。用尼氏染色检测神经元数目,Western blot检测R ho-A表达。结果:MCAO术后第7、14、28天,电针组神经元数量高于模型组与假针刺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电针组Rho-A表达低于模型组、假针刺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第7、14、28天,模型组、电针组、假针刺组R ho-A的表达高于高血压组与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假针刺组神经元数量低于高血压组与假手术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电针对脑梗死中枢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下调中枢神经生长抑制因子Rho-A表达等机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点电针"夹脊"穴对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CI)大鼠脊髓小胶质细胞特异表达的补体受体-3的单克隆抗体(OX-42)及嘌呤受体P2X4(P2X4)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干预神经病理性疼痛中可能的后效应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后即刻组、电针后0.5h组、电针后1h组、电针后2h组、电针后4h组、电针后12h组、电针后24h组,每组各6只。模型组与各电针组采用结扎坐骨神经法建立大鼠CCI模型。各电针组于造模7d后电针双侧L3、L5夹脊穴20min,分别于电针后即刻及电针后0.5、1、2、4、12、24h取材,空白组与模型组仅固定20min后取材。观察各组大鼠干预前后热痛阈值的变化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脊髓腰膨大OX-42、P2X4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造模7d后(干预前),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和各电针组的热痛阈值明显下降(P0.01);干预后与模型组比较,电针后即刻组、电针后0.5h组、电针后1h组及电针后2h组大鼠的热痛阈值明显升高(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脊髓腰膨大OX-42、P2X4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后即刻组、电针后0.5h组、电针后1h组及电针后2h组大鼠的脊髓腰膨大OX-42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1),电针后即刻组、电针后0.5h组及电针后1h组大鼠脊髓腰膨大的P2X4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1)。结论:电针"夹脊"穴可明显下调CCI大鼠脊髓OX-42、P2X4蛋白的表达,提高大鼠热痛阈,在电针后0.5h下调最明显,其镇痛后效应可延续2h。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电针"水沟"穴改善脑梗死大鼠脑循环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13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40只)、电针组(40只)、假手术组(40只)和空白组(10只)。模型组、电针组以线栓法复制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假手术组不插入线栓,空白组除抓取固定外不做任何处理。模型制备后除空白组外各组再随机分为3、6、12、24h 4个时相,每个时相10只。电针组在MCAO后即刻电针"水沟"穴20min,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均同样抓取固定但不做其他处理。各组分别在各时相分离和剪取梗死侧的大脑前动脉、中动脉和后动脉各8mm,应用RT-PCR法检测血管平滑肌中三磷酸肌醇钙通道(IP3-Ca)、三磷酸肌醇(IP3)受体的3种亚基三磷酸肌醇受体1(IP3R1)mRNA、三磷酸肌醇受体2(IP3R2)mRNA、三磷酸肌醇受体3(IP3R3)mRNA表达量。结果与空白组及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IP3R1 mRNA 3、6、12、24h时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IP3R2 mRNA 3、6、12h时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或P<0.01),IP3R3 mRNA 3、6h时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IP3R1 mRNA 3h,IP3R2 mRNA 3、6h,IP3R3 mRNA 3h时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其他时间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干预可明显抑制MCAO模型大鼠脑血管平滑肌中IP3-Ca通道3种亚基IP3R1 mRNA、IP3R2 mRNA、IP3R3 mRNA表达量的升高,这可能是电针抑制缺血后脑血管平滑肌痉挛、保持血管功能和状态的正常,从而增加脑梗死区周围血流灌注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针刺对TBI模型大鼠神经行为学、大脑皮层单羧酸类能量底物转运蛋白表达的影响,以探讨针刺促TBI康复的脑组织能量代谢相关机制。方法随机将28只SD大鼠为空白组9只,模型组9只,针刺组10只。模型组、治疗组大鼠采用Feeney自由落体撞击法制备TBI模型,造模12小时后,治疗组大鼠开始针刺干预,选取"人中""百会""内关""足三里"进行针刺,1次/d,共治疗10次。采用神经功能评价、行走功能评价和平衡功能评价对各组大鼠进行行为学评价,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大鼠大脑皮层组织单羧酸转运蛋白MCT2、MCT4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显著下降(P0.01),行走时间显著增加(P0.01),平衡功能评分显著增高(P0.01);针刺治疗10天后,针刺组大鼠神经功能、行走功能均得到了改善(P0.05,P0.05),平衡功能显著提升(P0.01)。Western Blot结果表明,与空白组大鼠相比,模型组大鼠大脑皮层MCT2、MCT4的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治疗10天后,针刺组大鼠大脑皮层MCT2、MCT4的蛋白相对表达量有了显著提升(P0.01,P0.05)。结论针刺可以提升TBI大鼠神经功能,并显著改善行走功能和平衡功能,这可能与针刺促进大脑皮层能量底物转运蛋白表达,改善神经元能量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针刺人迎穴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及延髓头端腹外侧区(RVLM)氧化酶丙二醛(MDA)、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蛋白表达和外周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的影响。方法:将16周龄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30只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针刺组及电针组,每组10只,以10只16周龄雄性京都Wsitar大鼠(WKY)作为空白组。电针组和针刺组连续针刺人迎穴28 d,1次/d;模型组和空白组进行与实验组同等时间、同等程度的抓取。监测干预前后大鼠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并计算平均动脉压(MAP)。实验结束后,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RVLM的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蛋白表达;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测定血清丙二醇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平均动脉压MAP明显升高(P0.05);针刺干预后,针刺组、电针组MAP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RVLM的MDA蛋白表达水平与血清含量显著升高(P0.05),模型组RVLM的SOD蛋白表达水平与血清含量显著降低(P0.05),同时模型组血清NE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与电针组RVLM的MDA蛋白表达水平与血清含量下降(P0.05),针刺组与电针组RVLM的SOD蛋白表达与血清含量升高(P0.05),针刺组与电针组血清NE含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针刺人迎穴可以通过提高RVLM抗氧化能力降低交感神经活性从而缓解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高血压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