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脑栓通胶囊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急性缺血性脑中风患者,将其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30例,对照组患者在急性期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脑栓通胶囊进行治疗。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6.7%,两组患者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脑栓通胶囊联合常规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脑神经功能。该种治疗方法具有可行性与有效性,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以帮助更多患者受益。  相似文献   

2.
目的系统评价脑栓通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检索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系统(CMB)、MedLine、EMbase、PubMed数据库,收集脑栓通胶囊治疗脑梗死急性期或恢复期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经过文献筛选和文献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3软件对纳入文献资料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5项RCT研究,共1 619例病人,其中试验组809例,对照组81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脑栓通胶囊联合化学药物治疗组有效率升高[RR=1.23,95%CI(1.12,1.35),P<0.000 1];治疗前后中国卒中量表评分差值[MD=3.49,95%CI(2.18,4.81),P<0.000 01]、欧洲卒中量表评分[MD=12.12,95%CI(9.65,14.58),P<0.000 01]、Barthel指数[MD=7.77,95%CI(7.29,8.25),P<0.000 01]和改良Barthel指数[MD=11.41,95%CI(6.27,16.55),P<0.000 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栓通胶囊联合化学药物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化学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3.
藻酸双酯钠治疗急性脑卒中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早期或超早期治疗是目前脑血管病研究的重点课题,人们关注的焦点是治疗时间窗和药物的选择。为了验证新型类肝素海洋药物藻酸双酯钠(PS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2001年6月至2002年5月,我们对早期和超早期急性脑卒中患者应用PSS治疗,并与降纤酶治疗者进行了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背景脑卒中具有致死风险高、神经功能损伤严重的特点,支架取栓、导管抽吸取栓治疗均是快速消除患者血栓、降低病死率以及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与预后的重要治疗方案,明确支架取栓、导管抽吸取栓治疗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对提高临床疗效以及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比较导管抽吸取栓与支架取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清镇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9月—2021年5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研究组,每组40例。常规组采用支架取栓治疗,研究组采用导管抽吸取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管再通率及血管再通时间,术前及术后24 h、7 d、30 d、90 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术前及术后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90 d存活率。结果两组患者血管再通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血管再通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治疗方法与时间在NIHSS评分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时间、治疗方法在NIHSS评分上主效应均显著(P<0.05)。术后30、90 d研究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30、90 d NIHSS评分分别低于本组术前,术后90 d NIHSS评分分别低于本组术后30 d(P<0.05)。术后90 d两组患者mRS评分分别低于本组术前,且研究组患者mRS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0%(2/40),低于常规组的22.5%(9/40)(P<0.05)。术后90 d研究组患者存活率为90.0%(36/40),与常规组的85.0%(34/4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管抽吸取栓治疗与支架取栓治疗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均具有良好的血管再通效果,而导管抽吸取栓治疗可明显缩短患者血管再通时间,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且有效降低患者症状性血栓逃逸等并发症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SWIM取栓技术与ADAPT取栓技术在辽宁地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行取栓的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患者47例,按照手术方式分为SWIM组和ADAPT组.对2组开通的时间、开通的成功率、开通后出现的并发症以及术后3个月mRS评分...  相似文献   

6.
血栓通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目的:观察血栓通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的疗效。方法:对30例缺血性卒中患用血栓通注射液10毫升加生理盐水300毫升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14天,观察治疗前后自觉症状,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结果:自觉症状改善显效率:85.7%,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有效率83.3%。结论:血栓通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高压氧疗法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确诊的AIS患者60例,采用投掷硬币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联合高压氧疗法;10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2、3个疗程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1、2、3个疗程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治疗前后血清一氧化氮(NO)、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内皮素1(ET-1)水平;两组患者均随访至2015年6月,比较两组患者脑卒中复发情况、死亡情况及随访结束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2、3个疗程后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3个疗程后治疗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NO、NSE、ET-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疗程后治疗组患者血清NO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NSE、ET-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间治疗组患者脑卒中复发率、病死率及随访结束时m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两组患者均无死亡病例。结论高压氧疗法治疗AIS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AIS患者神经功能及预后,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血栓通联合丁苯酞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单用组患者给予血栓通,联用组患者给予丁苯酞+血栓通治疗,对比治疗效果和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结果联用组和单用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92.00%、70.00%,联用组显著高于单用组;治疗后联用组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显著优于单用组(均P<0.05);经治疗后,联用组AC/GPRDH比值为(0.861±0.030),明显高于单用组(0.443±0.024)(均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血栓通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确切,能够改善患者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动脉取栓治疗中应用替罗非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5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76例AIS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两组均采用动脉取栓治疗,观察组术中经动脉鞘管注射替罗非班。比较两组治疗情况、术后血流分级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g量表(mRS)评分变化及动脉取栓联合替罗非班治疗AIS的疗效与安全性。结果观察组取栓操作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后动脉再通率为76.32%,与对照组的65.7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24,P=0.312)。两组术后24 h、术后2周NIHS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两组术后2周NIHSS评分均较术后24 h降低,观察组术后2周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个月,观察组mRS评分为(1.05±0.18)分,低于对照组的(1.98±0.5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预后良好率为50.00%,高于对照组的2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 h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为7.89%,与对照组的10.5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IS治疗中,联合替罗非班治疗较单纯动脉取栓在不增加出血风险前提下可减少取栓操作次数,提高血管再灌注,改善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脑蛋白水解物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设计并实施了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每位受试患者接受为期10 d随机分组治疗和3个月随访,比较脑蛋白水解物和生理盐水安慰剂的疗效差异.对比随访过程中和结束时患者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同时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并进行实验室检查.结果 脑蛋白水解物与安慰剂组患者入院时NIH评分分别为9.28±4.24,9.17±3.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0,P=0.921),在治疗后的第2、5、10、30及90天,其改善分值和改善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入院时分别为47.40±22.37,43.96±29.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58,P=0.648),同样在治疗后的第2、5、10、30及90天,其改善分值和改善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蛋白水解物有较好的安全性但对于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最重要的治疗措施是尽早再通堵塞血管,挽救缺血半暗带,恢复梗死区的血液供应,防止缺血脑组织发生不可逆性损伤.由于脑组织对缺血耐受性差,缺血数分钟即开始发生不可逆损害,故溶栓治疗的药物和时机是影响疗效的关键[1,2].本研究选择发病后4.5h时间窗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别给予重组型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尿激酶(urokinase,UK)静脉溶栓或常规治疗,分析其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正>全球每年有超过500万的新发脑卒中患者,我国脑血管病的发病率有逐年增加和年轻化的趋势,死亡率高,致残高、预后差、恢复困难〔1〕。大量证据表明缺血半暗带的持续时间变化差别很大,有些地方长达48 h,而有些地方只有3 h或更短,这主要取决于局部缺血的基本机制和血管的再通率。53项数据的研究表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再通,血流再灌注可明显提高功能预后、降低死亡率〔2〕。药物溶栓闭塞血管再通率  相似文献   

13.
背景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较差,多数患者可能出现认知障碍、失语或偏瘫等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纳美芬作为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新型阿片类受体拮抗剂,与功能性电刺激联合治疗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如何还未有报道.目的 探究纳美芬联合功能性电刺激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阿加曲班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以及获益人群.方法 将10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阿加曲班治疗试验组(50例)和常规治疗对照组(50例),观察两组14d疗效、NIHSS和mRS的评分,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差异...  相似文献   

15.
脑卒中根据病理变化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脑血管病两大类[1].其中缺血性脑卒中约占全部脑卒中70%,发病后中枢神经系统受到严重的缺血缺氧损伤,常会致严重神经功能缺损,甚至死亡,而存活的患者常伴有神经系统局灶体征和意识障碍[2-4].本研究旨在观察神经保护剂神经节苷脂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我院神经内科住院脑卒中患者1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0例,其中治疗组男49例,女41例,年龄42 ~ 72[平均(61.34 ±8.87)]岁;对照组男51例,女39例,年龄39 ~ 75[平均(61.33±10.66)]岁,两组年龄、性别、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明显(P>0.05).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辅助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2018年3月—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AIS病人113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溶栓组接受单纯静脉溶栓治疗(57例),联合组接受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辅助静脉溶栓治疗(56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不同时程神经功能评分、血液指标及血脂指标结果。结果联合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明显优于溶栓组(P0.05)。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评分均取得较好改善;联合组巴氏指数明显优于溶栓组,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明显低于溶栓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取得较好改善;联合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低于溶栓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脂指标均取得较好改善;联合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于溶栓组,而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低于溶栓组(P0.05)。结论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辅助静脉溶栓治疗AIS,可通过调节血脂、降低血流阻力和改善脑部供血,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临床症状,促进血液流动的流畅性及血脂指标的稳定性,达到改善预后水平及提高生活质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18.
19.
目的观察注射用血栓通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3月泰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0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对症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组患者在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注射用血栓通冻干粉静脉滴注;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0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全血黏度、血细胞比容)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AD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浆黏度、全血黏度、血细胞比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浆黏度、全血黏度、血细胞比容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黏度、全血黏度、血细胞比容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注射用血栓通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血液流变学。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9例,比较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和胞磷胆碱钠注射液治疗后的改良Rankin量表评分疗效、神经功能缺损(NIHSS)疗效、Barthel指数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两组NIHSS评分、Bathel量表、Rankin量表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确切,安全,使用方便,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