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以JAK1、STST3蛋白为指标探讨"调气"电针远端腧穴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大鼠的镇痛机制。方法:将SPF级Wistar大鼠6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对照组,"调气"电针组。除正常组外均造成神经根型颈椎病模型,"调气"电针组造模后第3天开始电针治疗,参照大鼠穴位图谱取双侧合谷、太冲,每天1次,每次20 min,连续治疗7 d后处死。模型对照组于造模后第3天开始,每日抓取1次,不做针刺处置。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置。治疗后对3组大鼠采用YLS-3E型痛分析仪测量机械性痛阈,采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各组造模段脊髓及神经根组织,分别进行IgG染色,进行JAK1、STAT3免疫组化测定。结果:(1)造模后模型组各大鼠的痛阈值较正常组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电针组各大鼠的痛阈值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5);(2)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的脊髓段及神经根组织中JAK1蛋白、STAT3蛋白表达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调气"电针组的表达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气"电针远端腧穴对CSR大鼠具有镇痛作用,对CSR脊髓及神经组织的JAK1-STAT3信号转导通路的抑制可能是实现其镇痛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辽宁中医杂志》2013,(4):800-802
目的:探讨电针"风府""太冲"穴治疗帕金森病的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2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采用颈背部皮下注射鱼藤酮(2 mg/kg,溶解于葵花油,浓度2 mg/mL)法制备PD模型,1次/d,连续28 d。假手术组:与模型组相同部位注射等量的不含鱼藤酮的葵花油。电针组:造模成功后大鼠,取"风府"、"太冲"两穴,采用连续波,频率2 Hz,强度1 mA,通电20 min,1次/d,连续14 d。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正常喂养。对各组进行行为学观察,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中脑黑质区COX-2及PGE2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出现典型的PD行为学改变,中脑黑质区COX-2、PGE2的阳性细胞数较正常组、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1),电针组较模型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电针可通过降低中脑黑质区炎性介质COX-2、PGE2的表达,减少炎性反应,对PD模型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灸量麦粒灸对CSR大鼠PGE2、COX-2mRNA及其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麦粒灸干预CSR的量效关系。方法:(1)采用SPF级雌雄各半Wistar大鼠60只,随机平均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麦粒灸3壮组、麦粒灸6壮组、麦粒灸9壮组5组各12只;(2)造模成功后,选用直径约0. 5 cm,高约0. 5 cm的圆锥形艾炷分别对3、6、9壮组大鼠大椎穴进行施灸,1次/d,连续施灸7 d后处死大鼠;(3)取大鼠颈动脉血、脊髓及神经根组织,采用放射性免疫分析血浆PGE2含量,并采用荧光定量PCR法及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大鼠脊髓及神经根组织COX-2mRNA及COX-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1)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大鼠压线处脊髓、神经根组织COX-2、COX-2mRNA表达及血浆PGE2浓度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 0. 01);(2)干预后,麦粒灸组大鼠血浆PGE2浓度、组织COX-2mRNA及其蛋白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均P 0. 01);(3)麦粒灸6壮组PGE2浓度、COX-2mRNA及其蛋白表达与3、9壮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 01)。结论:不同灸量的麦粒灸对颈椎病神经根损伤后PGE2含量、COX-2mRNA及其蛋白表达具有调节作用,其中6壮组的调节作用优于3、9壮组。 相似文献
4.
电针“足三里”对胃粘膜损伤大鼠Bcl-2、Fas蛋白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 :观察电针“足三里”对胃粘膜损伤大鼠的细胞保护作用与细胞凋亡调控基因Bcl 2、Fas蛋白表达水平的关系及“足三里”是否具有腧穴相对特异性。方法 :40只大鼠 ,随机分为四组 ,即“足三里”组、非穴组、模型组和空白组 ,每组 1 0只。用无水乙醇按每只 1mL灌胃 ,造成胃粘膜损伤模型。各组检测胃粘膜细胞Bcl 2、Fas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Bcl 2基因蛋白阳性表达在“足三里”组非常明显 ,“足三里”组与模型组比较 ,有明显差异 (P <0 0 5)。Fas基因蛋白阳性表达在“足三里”组不明显 ,“足三里”组与非穴组、模型组比较 ,有极显著差异 (P <0 0 1 )。结论 :电针“足三里”对胃粘膜损伤后的细胞保护作用可能的机理 ,是由于促进了Bcl 2基因蛋白表达 ,抑制了Fas基因蛋白表达 ,并具有腧穴相对特异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电针颈夹脊穴旁开1寸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模型大鼠局部神经组织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影响。方法:将8周龄Wistar大鼠50只分为模型组、电针颈夹脊穴组、电针颈夹脊穴旁开1寸组、芬必得组及假手术组。建立神经根型颈椎病大鼠模型,以相应方法治疗7d后处死,取材并制作局部神经组织匀浆,取上清液以ELISA法测定其中TNF-α的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局部神经组织内TNF-α水平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5),且电针颈夹脊穴旁开1寸组大鼠受损脊髓及神经组织中TNF-α含量较其余组低(P0.05)。结论:电针刺激颈夹脊穴旁开1寸能显著降低局部神经根受损后所致的神经组织内肿瘤坏死因子α的高水平表达。 相似文献
6.
滋阴补肾法对卵巢切除所致骨质疏松大鼠成骨细胞COX-2蛋白和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观察滋阴补肾法对卵巢切除所致骨质疏松大鼠成骨细胞COX-2蛋白和mRNA表达影响,探讨其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机理。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雌激素组和补肾组。摘除大鼠双侧卵巢3个月后,灌胃给予左归丸,共给药3个月。采用骨组织形态计量学的方法对大鼠胫骨不脱钙骨切片进行形态计量,采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的方法分别检测成骨细胞COX-2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补肾组大鼠胫骨TBV%显著增高,TRS%以及TFS%、MAR、OSW和mAR均明显降低;同时,其成骨细胞COX-2蛋白和mRNA的表达皆显著降低。结论:滋阴补肾法对成骨细胞PG的合成具有抑制作用,这是其能够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7.
《中成药》2019,(6)
目的研究颈骨康胶囊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大鼠的影响。方法椎管插线法建立大鼠神经根型颈椎病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颈复康颗粒组(2.0 g/kg)、布洛芬缓释胶囊组(0.08 g/kg)及颈骨康胶囊低、中、高剂量组(0.12、0.24、0.48 g/kg),灌胃给药14 d。然后,检测大鼠自发痛、机械刺激痛阈、步态、游泳时间、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第7、14天颈骨康颗粒组大鼠自发痛显著减少,机械刺激痛阈显著增大,步态评分显著降低(P0.05,P0.01),0.48 g/kg组大鼠游泳时间显著延长(P0.01),0.48 g/kg大鼠正常有髓神经数量明显增多。结论颈骨康胶囊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大鼠有一定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34)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方对消化性溃疡溃疡愈合质量的影响及对溃疡黏膜组织中环氧合酶(COX)-1、COX-2和前列腺素E2(PGE2)的调节作用,探讨COX-1、COX-2和PGE2的表达水平与溃疡愈合质量的关系。方法根据随机对照原则将6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分为中西医组和西医组,每组30例。中西医组给予益气活血方汤剂+奥美拉唑口服,西医组仅给予奥美拉唑口服,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2组中幽门螺杆菌阳性者均给予三联10d根除法治疗。治疗前后均行胃镜及常规病理检查,并取溃疡黏膜组织行COX-1、COX-2、PGE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以及溃疡愈合质量。结果 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西医组内镜下再生黏膜成熟度Sc+Sb数量及再生黏膜组织学成熟度优良率有高于西医组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治疗后溃疡黏膜组织中COX-1、COX-2、PGE2表达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且中西医组COX-1、COX-2、PGE2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西医组(P均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溃疡黏膜组织中COX-1、COX-2、PGE2表达水平与溃疡愈合质量呈正相关。结论益气活血方可能通过增加溃疡黏膜组织中COX-1、COX-2的表达和PGE2的分泌促进溃疡的愈合,提高溃疡愈合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电针刺激去卵巢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的血清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的骨形成因子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 OPG)和骨吸收因子(receptor activator for nuclear factor-?B ligand, RANKL)mRNA表达及其蛋白浓度的影响。方法将45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A组)、模型组(B组)、电针刺激组(C组),每组15只。除A组外,B组、C组均切除双侧卵巢。造模成功后,C组给予电针刺激,B组正常饲养,A组不做任何处理,常规正常饲养。12周后,采用水合氯醛麻醉各组大鼠,心脏采血,经过处理后加到体外培养的大鼠成骨细胞培养液中。采用碱性磷酸酶(ALP)检测成骨细胞活性,RT-qPCR法检测大鼠血清对OPG、RANKL mRNA表达的影响,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对OPG、RANKL蛋白浓度的影响。结果各组大鼠血清处理成骨细胞后,与A组比较,B组ALP的活性明显降低(P0.05),C组电刺激后成骨细胞内ALP的活性明显增加(P0.05)。与B组比较,A组及C组OPG mRNA表达及其蛋白浓度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A组比较,C组OPG mRNA表达及其蛋白浓度均明显降低(P0.05)。与B组比较,C组及A组RANKL mRNA表达及其蛋白浓度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A组比较,C组RANKL mRNA及蛋白浓度明显降低(P0.05)。C组大鼠骨密度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电刺激后的大鼠血清可以提升ALP、OPG水平,降低RANKL水平,其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机制可能与此有关。 相似文献
10.
《针刺研究》2020,(10)
目的:观察温和灸对神经根型颈椎病(CSR)大鼠脊髓(包括神经根组织)自噬和凋亡因子Beclin-1、Bcl-2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温和灸"大椎"对CSR大鼠的镇痛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温和灸组、温和灸+3-methyladenine(3-MA)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他3组大鼠均采用插线入颈神经根的方法制备CSR模型。空白组大鼠仅正常饲养,不做任何干预;模型组只注射0.9%氯化钠溶液干预;温和灸组予温和灸"大椎",10 min/次,并腹腔注射0.9%氯化钠溶液;温和灸+3-MA组予温和灸"大椎"并注射3-MA干预。3组均从造模后第3天开始连续干预7 d,1次/d。观察各组大鼠步态评分;用疼痛分析仪测量各组大鼠的痛阈值;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脊髓(包括神经根)组织中Beclin-1、 Bcl-2 mRNA的表达;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脊髓(包括神经根)组织中Beclin-1、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用透射电镜观察脊髓神经根组织自噬小体及超微结构。结果:与空白组比较,造模后模型组大鼠步态评分升高(P0.01),机械痛阈值降低(P0.01)。干预后,与模型组比较,温和灸组及温和灸+3-MA组大鼠的步态评分明显降低(P0.01),痛阈值及大鼠脊髓组织Beclin-1、Bcl-2 mRNA与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P0.05),且温和灸组较温和灸+3-MA组上述指标的改善更显著(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脊髓神经根组织细胞内的细胞器出现破损,有少量的自噬小体;与模型组比较,温和灸组大鼠脊髓神经根组织细胞的细胞器超微结构较为完整,自噬小体数量增多。结论:温和灸"大椎"对CSR大鼠具有良好的镇痛效应,其机制可能与上调Beclin-1、Bcl-2表达,激活细胞的自噬、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艾灸“百会”“大椎”对偏头痛大鼠血清β-内啡肽(β-EP)、P物质(SP)含量及脑干白介素-1β(IL-1β)、环氧合酶2(COX-2)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艾灸防治偏头痛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预防+治疗组和治疗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他各组大鼠采用硝酸甘油皮下注射制备偏头痛模型。预防+治疗组于造模前7 d(每日1次)及造模后30 min予艾灸干预,治疗组于造模后30 min予艾灸干预,均穴取“百会”“大椎”,每次30 min。观察各组大鼠造模前后行为学评分。干预结束后,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β-EP、SP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脑干IL-1β阳性细胞数,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脑干COX-2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造模后0~30 min、60~90 min、90~120 min行为学评分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预防+治疗组大鼠造模后60~90 min、90~120 min行为学评分降低(P<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β-EP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12.
《时珍国医国药》2016,(5)
目的探讨不同穴位电针对分娩大鼠行为学及中枢DA、Drd2 mRNA与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120例孕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电针三阴交穴、合谷穴、合谷加三阴交、血海穴等不同穴位组及药物组。热水甩尾测痛观察电针穴位对大鼠行为学的影响、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检测大鼠中枢DA、Drd2 mRNA与蛋白表达。结果电针对分娩大鼠行为学影响显示,治疗前大鼠痛阈,组间差别(F=0.736,P=0.598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组间差别明显(F=216.361,P0.01)有统计学意义,不同穴位依次为三阴交穴合谷穴合谷+三阴交血海不同程度提高大鼠痛阈;大脑灰质DA、Drd2 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空白组相比,电针各穴位组、药物组DA、Drd2 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依次为空白组血海组/合谷加三阴交组/合谷组三阴交组药物组;而脊髓DA、Drd2 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比较,组间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穴位有镇痛作用;不同穴位有不同程度提高大鼠痛阈的作用,依次为三阴交穴合谷穴合谷+三阴交血海;不同穴位产生不同针效与电针由低至高依次为空白组血海组/合谷加三阴交组/合谷组三阴交组药物组不同程度降低大脑灰质DA、Drd2 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呈负相关。揭示大脑灰质区为电针穴位DA镇痛作用机制的靶点。 相似文献
13.
电针腧穴"胃病方"对胃黏膜损伤大鼠EGF及 EGFR mRNA 表达的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电针腧穴"胃病方"治疗急性胃黏膜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清洁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空白对照组(正常组)、假模型组、模型组、胃病方组,每组10只。采用无水乙醇灌胃法造模。胃病方组取"内关""中脘"和"足三里",针刺入穴位后施以疏密波,频率10~30Hz,电流强度2mA,以大鼠肢体微颤为宜,电针20min。治疗结束1h后,取大鼠腹动脉血液及胃黏膜组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表皮生长因子(EGF)及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法测胃黏膜上皮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mRNA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血中EGF含量为41.62±12.58ng/L,胃黏膜中EGFR mRNA表达为0.78±0.03,与正常组[(60.37±12.01)ng/L,0.55±0.04]及假模型组[(61.21±13.46)ng/L,0.53±0.05]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胃病方组电针后,EGF的含量升高[(70.59±10.14)ng/L],胃黏膜上皮EGFR mRNA表达上调(1.18±0.02),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腧穴"胃病方"可能促进了胃黏膜上皮细胞增殖、分化、迁移,以修复损伤的胃黏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Barrett食管(BE)病理分型、组织异型性与环氧合酶-2(COX-2)蛋白及mRNA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137例BE患者及134例健康者食管中COX-2蛋白及其mRNA表达情况。结果 COX-2蛋白在BE中高表达,而在正常组织中无表达或弱表达,且在特殊肠化型组中高于贲门型(P=0.029)和胃底型(P=0.049),而贲门型和胃底型中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837);COX-2mRNA在BE中表达亦都高于正常组织(P<0.05),而贲门型、胃底型及特殊肠化型三者之间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COX-2蛋白及mRNA在低度及高度异型增生组表达均高于正常组织组(P均<0.05);而高度异型增生组表达明显高于低度异型组(P<0.05)。结论 COX-2蛋白及mRNA的表达与BE的病理类型及组织异型性有关,提示COX-2表达与BE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COX-2的高表达可视为BE向食管肿瘤转变的早期事件。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6,(10)
目的:探讨电针穴位对大鼠分娩的镇痛效应及其中枢5-HT、2A受体基因与蛋白的表达。方法:120例孕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电针三阴交穴组、电针合谷穴组、电针合谷加三阴交组、电针血海穴组及药物组。热水甩尾观察镇痛效应,ELISA法检测血清5-HT水平,Real-time PCR、Westernblot检测中枢5-HT及2A受体mRNA与蛋白表达。结果:大鼠痛阈值治疗前(F=0.736)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F=216.36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清5-HT、大脑、脊髓5-HT及2A受体mRNA与蛋白表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电针不同穴位由低至高依次为空白组血海组合谷加三阴交组合谷组三阴交组药物组,不同程度降低血清5-HT表达水平,提高大鼠痛阈值及大脑、脊髓5-HT及2A受体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结论:电针不同穴位产生不同针效作用与电针不同程度降低血清5-HT表达水平及提高中枢5-HT、2A受体mRNA与蛋白表达相关,揭示5-HT及2A受体参与电针穴位镇痛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6.
眼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COX-2、PGE_2、IL-1β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炎症反应发展变化规律,观察眼针疗法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炎症反应影响。方法:应用线栓法复制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模型,采用眼针治疗。再灌注24h后处死取材,采用ELISA方法对各组大鼠血清中COX-2,PGE2,IL-1β的含量进行检测。结果:眼针治疗组及体针治疗组大鼠血清中COX-2,PGE2,IL-1β含量较模型组有所降低,有统计学意义;眼针对照组与模型组比较变化不显著,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眼针疗法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治疗作用可能通过其下调COX-2,PGE2,IL-1β的表达而实现。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初步研究电针合谷穴对痛经大鼠的镇痛效应及机制。方法:将30只处于动情间期的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模型组、电针合谷组。采用苯甲酸雌二醇和缩宫素联合制备痛经大鼠模型,观察电针合谷穴对痛经大鼠扭体行为、前列腺素F2α(PGF2α)、前列腺素E2(PGE2)、β-内啡肽(β-EP)含量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电针合谷穴组大鼠扭体潜伏期明显延长,扭体次数、总分均显著性减少(均P0.01);子宫PGE2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PGF2α含量及PGF2α/PGE2比值均显著性下降(均P0.01);血浆、子宫、下丘脑β-EP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垂体β-EP显著性升高(P0.01)。结论:电针合谷穴可以通过降低大鼠子宫PGF2α含量和PGF2α/PGE2比值、升高垂体β-EP含量达到止痛的作用,其镇痛效应机制可能是通过提高中枢β-EP的含量达到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电针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对肘关节肌力的影响。方法:将30例患者采用电针夹脊穴治疗,并采用峰力矩(PT)、峰力矩/体重(PT/BW)和屈/伸肌肌力比值(F/E)为观察指标进行评估。结果:经治疗后,PT、PT/BW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E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电针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痛能改善患肘关节屈伸肌力.重建肘关节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针刺研究》2015,(5)
目的:观察电针对帕金森病(PD)大鼠纹状体缝隙连接蛋白(Cx)43及谷氨酸(Glu)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PD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10只。用立体定向微量注射法向大鼠右侧纹状体注射6-羟基多巴胺制备偏侧PD大鼠旋转模型。电针组电针"风府""太冲"穴,每次30min,每日1次,7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行为学测试观察PD大鼠旋转行为的改变,运用HPLC荧光法检测纹状体Glu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纹状体Cx 43蛋白活性表达的变化。结果:电针组大鼠治疗后旋转行为较治疗前及模型组改善明显(P0.01,P0.05)。模型组大鼠Cx43表达较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显著升高(P0.01),Glu含量显著升高(P0.01)。电针组大鼠Cx 43表达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Glu含量降低(P0.05)。结论:电针防治帕金森病的机制可能与针刺能够抑制纹状体Cx 43的表达,减少星形胶质细胞释放Glu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观察缩泉丸(SQW)对D-gal致亚急性衰老大鼠逼尿肌Ⅰ型、Ⅲ型胶原蛋白(collage Ⅰ/ Ⅲ) mRNA 及蛋白表达的影响,从基因表达和蛋白翻译的水平探讨SQW缩尿作用机制。 方法: 在初筛合格的SD大鼠颈背部皮下sc浓度为5%的D-gal生理盐水溶液125 mg · kg-1 ·d-1连续八周8周,制备亚急性衰老大鼠模型。从造模第3周,给药组开始ig给予SQW连续8周,正常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分别ig给予同体积蒸馏水和金锁固精丸(JSGJW),给药周期同给药组。给药结束后取大鼠膀胱体部组织,称重后置于-80 ℃超低温冰箱保存备用。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各组动物逼尿肌collage Ⅰ/ Ⅲ mRNA及蛋白的表达。 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SQW可使亚急性衰老大鼠逼尿肌collage Ⅰ/ Ⅲ mRNA 及蛋白的表达显著下调(P<0.05-0.01)。 结论: SQW可通过下调亚急性衰老大鼠逼尿肌collage Ⅰ/Ⅲ mRNA 及蛋白的表达调节逼尿肌的舒缩功能,发挥其缩尿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