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儿脑瘫是指在妊娠到新生儿之间各种原因导致的脑的非进行病变为基础,形成永存的,但可以变化的运动和姿势异常.其症状多在2岁之前出现.是儿童中最常见的先天性或围生期所发生的脑功能障碍性综合征.我国脑性瘫痪儿的发病率为1.8‰~4‰,占小儿神经和遗传咨询门诊人数的首位.其中又以痉挛型最为常见[1].李平教授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小儿脑瘫,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两组均行康复训练,观察组加用针刺。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大脑动脉搏动指数和血流阻力指数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后肢体运动功能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大脑动脉搏动指数、血流阻力指数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训练结合针刺治疗小儿脑瘫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肢体运动功能和脑血流。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小儿脑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予康复训练,治疗组予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比较两组肌张力、粗大运动功能情况,并评价疗效。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MAS评分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M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GMFM-88评分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GMFM-88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小儿脑瘫有较好临床疗效,可改善患儿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效果。方法:86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3例,两组均用康复训练,实验组加用针刺治疗。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M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小儿脑瘫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补肾健脑针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肝肾不足型脑瘫患儿的疗效及对综合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0例肝肾不足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5例给予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45例在此基础上加用补肾健脑针法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评分(MAS)、美国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精细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MFM)、日常生活质量评分(ADL)、盖什尔(Gesell)神经发育量表评分变化情况,统计2组总体疗效、肌力改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MAS评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GMFM、FMFM、ADL及Gesell神经发育量表评分均显著提高(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以上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和肌力改善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同时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健脑针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肝肾不足型脑瘫可有效调节肢体异常肌力状态,改善精细运动能力,提高日常生活质量,促进智力恢复,并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研究现代康复训练结合中医针刺治疗小儿脑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9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94例脑瘫患儿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仅给予现代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针刺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肌张力评分、GMFM评分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治疗后VP、PI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瘫患儿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现代康复治疗联合中医针刺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患儿的运动功能,改善脑内血流情况,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普宁市人民医院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共45例小儿脑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分配为原则,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对照组用针刺治疗的方式,观察组采用针刺联合康复训练的方式,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测试表(GMFM)评分以及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GMFM评分以及Barthel指数均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小儿脑瘫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改善患儿的肢体功能,提高患儿日常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现代康复训练护理联合中医针刺治疗小儿脑瘫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1日—2020年1月1日枣庄市薛城区中医院脑瘫患儿5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行现代康复训练护理联合中医针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后,2组患儿平衡功能、肌张力、粗大运动功能较干预前有明显改善(P<0...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对痉挛型脑瘫患儿采用针刺、穴位注射及康复训练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儿科收治的痉挛型脑瘫患儿6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划分,对照组34例采用康复训练,观察组34例基于对照组加用针刺与穴位注射,对比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2%,对照组为76.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运动积分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痉挛型脑瘫患儿采用康复训练、针刺联合穴位注射效果优良,可显著改善患儿运动能力,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灸结合康复训练对脑瘫患儿综合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瘫患儿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头针与艾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为主;对照组采用单纯康复治疗,分别在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对所纳入的60例小儿脑瘫患儿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残疾儿童综合功能评定法》评定,经过治疗后,对照组综合功能评定(29.15±24.38)分,而治疗组为(19.48±18.50)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愈0例,显效4例,好转21例,无效5例,治疗组治愈2例,显效10例,好转16例,无效2例,治疗组患儿治疗3个疗程者显效例数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头针与艾灸结合康复训练可以有效提高脑瘫患儿综合生活能力,起到了补肾益精,健脑通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辨证取穴针刺治疗肝肾不足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患者按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辨证取穴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两组分别在治疗前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U)检测椎动脉(VA)的血流参数值,据其及临床症状、体征等改变情况,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为6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VA中的Vs、Vd血流参数值及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辨证取穴针刺可显著升高Vs、Vd血流参数值,能改善临床症状与体征,提示其机制之一是通过改善椎-基底动脉的供血而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2.
靳三针疗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痉挛型脑瘫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靳三针疗法结合康复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135例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45例予靳三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1组45例予靳三针治疗,对照2组45例予康复训练治疗。观察3组的症状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事件相关电位ERPP300的改变。结果:治疗组日常活动能力ADL评分优于对照1组(P0.05),明显优于对照2组(P0.01);治疗组事件相关电位ERPP300潜伏期、波幅均明显优于对照1组及对照2组(P0.01)。结论:靳三针疗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痉挛型脑瘫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补肾健脑针法结合推拿按摩在肝肾不足型小儿脑瘫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于2015年2月—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200例肝肾不足型小儿脑瘫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经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在入组后采用Bobath疗法进行康复训练;观察组采用补肾健脑针法结合推拿按摩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并参照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和脑瘫患儿日常生活能力评价表(ADL)及粗大运动功能评估(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GMFM)对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情况进行评分比较。结果:两组经治疗后针对疗效评价,观察组总有效率93.00%明显大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9.00%,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疗效经秩和检验u=5.4544,P=0.0000。观察组患者M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ADL评分及GMFM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健脑针法结合推拿按摩对改善肝肾不足型小儿脑瘫具有良好治疗作用,能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并促进患儿脑发育。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医针刺联合康复训练对小儿脑瘫肢体运动功能与脑血流的影响。方法:选择84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应用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42例应用中医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的肢体运动功能与脑部血液循环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的粗大运动功能评分为(57.28±18.96)分,肌张力评分为(1.30±0.36)分,PI为(0.91±0.18)%,VP为(139.02±16.86)cm/s,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针刺联合康复训练可改善脑瘫患儿的肢体运动功能,并可促进脑部血液流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训练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的疗效。方法:将6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仅给予服用巴氯芬(2.5mg/次,tid),观察组则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综合康复训练,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及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康复训练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康复训练结合针刺治疗对小儿脑瘫对肢体运动功能及脑血流的影响。方法:6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行西医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加用针刺治疗。记录两组治疗前后大脑动脉血流速(VP)及血管搏动指数(PI),采用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GMFM)及改良Ashworth法分别对两组治疗前后的肢体运动功能及肌张力改善情况进行评价,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VP及PI指标、GMFM评分及Ashworth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训练结合针刺治疗能明显改善脑瘫患儿的肢体运动功能及脑血流循环,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小儿脑瘫是指婴幼儿自生前到生后1个月或在出生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所造成的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综合征。近几年来,我们采用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小儿脑瘫56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56例小儿脑瘫患者中男34例,女22例;年龄最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加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痉挛型小儿脑瘫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我市妇幼保健院康复理疗科收治的痉挛型小儿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传统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穴位注射加针刺治疗,6个月后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关节活动度、痉挛程度及步行能力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5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注射、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痉挛型小儿脑瘫延长穴位刺激时间,能有效的解除痉挛,有效的改善患儿关节活动度、痉挛程度及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2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接受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针刺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粗大运动功能、生活能力和肌张力。结果:治疗前两组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粗大运动功能评分、生活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腘绳肌和腓肠肌的肌张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瘫可改善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降低肌张力,提高生活能力,应用效果优于单独的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医针刺结合补肾健脾汤治疗小儿脑瘫(痉挛型)的疗效。方法:取本院接诊的痉挛型脑瘫患儿60例。利用奇偶数法随机均分为A组及B组,各30例。A组患儿行头皮针治疗,B组行头皮针结合补肾健脾汤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并分析两组治疗前后MAS(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GMFM(粗大功能评定)、ADL(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和TCSS(多伦多临床症状量表)评分及踝关节活动度评分。结果:B组总有效率(93.33%)高于A组(73.33%)(P0.05)。B组MAS评分低于A组,而ADL评分及GMFM评分高于A组(P0.05)。B组治疗后TCSS评分显著低于A组,踝关节活动度评分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中医针刺结合补肾健脾汤治疗小儿脑瘫(痉挛型)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和各系统功能评分,并提高患儿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