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阴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分析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将382例可手术乳腺癌患者根据淋巴结转移情况分组,有淋巴结转移的为阳性组,无转移的为阴性组;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ER、PR、Her-2蛋白表达进行检测,根据其结果分别将淋巴结阳性组和阴性组再分为两组,一组为TNBC,另一组为非三阴性乳腺癌(non-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non-TNBC),比较TNBC和non-TNBC的临床病理特征,Kaplan-Meier法分析乳腺癌的5年无瘤生存率.结果 21.5%(82/382)的病例为TNBC,淋巴结阳性者为163例(42.7%),其中TNBC占43例,淋巴结阴性者为219例(57.3%),其中TNBC为39例.TNBC的淋巴结阳性率(52.4%)高于non-TNBC(40.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在淋巴结阳性组中,TNBC较non-TNBC肿瘤直径大(P=0.014),在淋巴结阴性组中,TNBC中有乳癌家族史的比例要高(P=0.030),其它临床病理特征差异无显著性(P>0.05).淋巴结阳性组5年无瘤生存率TNBC组为60.5%,non-TNBC组为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淋巴结阴性组5年无瘤生存率TNBC组为74.4%,non-TNBC组为8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结论 无论淋巴结转移情况,TNBC比non-TNBC易发生复发和转移,临床预后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黑色素瘤优先表达抗原(preferentially expressed antigen of melanoma, PRAME)和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 PD-L1)在三阴型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TNB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60例乳腺癌切除标本(TNBC 46例、非TNBC 214例)及正常乳腺组织50例,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PRAME和PD-L1的表达,分析两者与TNB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PRAME在TNBC及非TNBC中的阳性率分别为38.8%和41.3%,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乳腺癌及正常乳腺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39.2%和0,差异有显著性(P0.01),PRAME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PD-L1在TNBC及非TNBC中的阳性率分别为37.0%和25.0%,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乳腺癌及正常乳腺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27.3%和0,差异有显著性(P0.01),PD-L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与肿瘤大小无相关性。结论 PRAME和PD-L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率较高,TNBC中PD-L1阳性率高,其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提示患者预后不良。PRAME和PD-L1可作为TNBC免疫治疗靶点,为临床治疗TNBC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肽转运蛋白1(peptide transporter 1, PEPT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利用TIMER 2.0数据库分析PEPT1在乳腺癌不同分子亚型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通过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分析其与乳腺癌预后的相关性。收集80例乳腺癌及40例癌旁正常组织蜡块及患者临床信息,采用免疫组化MaxVision法检测PEPT1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 PFS)的相关性。结果 TIMER 2.0数据库分析显示,PEPT1在癌旁正常组织和乳腺癌不同亚型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01)。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分析显示,Luminal A、Luminal B型及三阴型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 TNBC)中PEPT1高表达,其20年无复发生存期(relapse-free survival, RFS)明显比低表达者长(P0.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PEPT1高表达与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呈负相关(P均0.05);TNBC中PEPT1高表达者(65.7%)明显高于非三阴型乳腺癌者(22.2%),且PEPT1高表达与TNBC患者术后化疗3年PFS呈正相关(P0.05)。结论 PEPT1在乳腺癌不同分子亚型中表达具有明显差异,在TNBC中的表达明显高于非三阴型乳腺癌,且与TNBC患者化疗预后关系密切,有望成为预测TNBC患者疗效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BRG1和BRM在三阴型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 TNBC)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化法检测BRG1和BRM蛋白在197例TNBC中的表达,分析BRG1和BRM表达与TNBC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TNBC组织中,BRG1与BRM低表达率分别为18.3%和10.7%,BRG1低表达者更易发生BRM低表达(P=0.013)。BRG1表达与远处转移和组织学类型显著相关(P0.05)。BRG1低表达者更易发生远处转移(P=0.032);与非特殊类型乳腺癌相比,BRG1低表达更易发生于特殊类型乳腺癌(P=0.003)。Kapla-Meier生存分析显示BRG1高表达与TNBC较好的预后相关;BRM表达与TNBC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均无显著相关性。单因素分析显示,BRG1表达、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与TNBC患者的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有相关性。多因素分析显示BRG1可能作为总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HR=0.479, 95%CI:0.247~0.930,P=0.030)。结论 BRG1可能是TNBC的重要预后保护性生物学标志物,而BRM在TNBC中的作用尚不能明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醌氧化还原酶[NAD(P)H:quinone oxidoreductase-1,NQO1]在三阴型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中过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NQO1蛋白在MDA-MB-468细胞中的表达定位,并应用免疫组化SP两步法检测NQO1蛋白在87例TNBC组织、45例导管内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组织以及36例癌旁非瘤乳腺上皮组织中的表达,同时分析其过表达与TNBC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结果 NQO1蛋白主要表达于TNBC细胞胞质中。在TNBC组织中,NQO1蛋白的阳性率和强阳性率分别为75.9%(66/87)和62.1%(54/87),显著高于DCIS组织和癌旁非瘤乳腺上皮组织(P均0.01)。NQO1蛋白表达水平与TNBC患者的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情况密切相关(P均0.05),但与患者年龄、绝经情况、肿瘤大小及组织分化程度无关(P均0.05)。结论 NQO1蛋白在TNBC组织中明显高表达,其表达水平与TNBC患者预后密切相关,有望成为TNBC治疗的新分子靶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FOXO3a与SPROUTY2(SPRY2)在三阴型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 ision两步法检测TNBC组织和正常乳腺组织中FOXO3a与SPRY2的表达,并分析两者与TNB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TNBC组织中FOXO3a与SPRY2表达显著低于正常乳腺组织(P 0. 01)。秩和检验结果显示,TNBC中FOXO3a与SPRY2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TNBC中FOXO3a与SPRY2的表达呈正相关(P 0. 001)。结论 TNBC中FOXO3a与SPRY2的表达呈正相关,两者在TNBC中起抑制作用,可能存在调控关系,从而抑制淋巴结转移。FOXO3a与SPRY2可作为新的判断预后的重要因子,并为临床基因靶向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CD151在三阴型乳腺癌及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CD151在三阴型乳腺癌及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中的表达,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CD151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无瘤生存期和预后的关系。结果在三阴型乳腺癌中,CD151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组织学分级相关(P0.05),CD151表达随着组织学分级的增加而升高,与患者年龄(P=0.081)和肿瘤大小(P=0.170)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三阴型乳腺癌患者肿瘤直径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具有相关性(P0.05),CD151高表达患者的腋窝淋巴结转移率较高,无瘤生存期较短。结论 CD151在三阴型乳腺癌患者中高表达,并与淋巴结转移及组织学分级具有相关性,检测CD151有望成为评估三阴型乳腺癌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为临床治疗和研究提供靶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探讨OPN和MMP-2与非小细胞肺癌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MaxVision两步法检测89例非小细胞肺癌和30例癌旁正常肺组织中OPN和MMP-2的表达.结果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OPN和MMP-2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P=0.000),非小细胞肺癌中OPN和MMP-2阳性率与病理分级、TNM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5),OPN阳性组的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OPN阴性组(P=0.016),MMP-2阳性组的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MMP-2阴性组(P=0.002),非小细胞肺癌中OPN和MMP-2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5).结论 OPN和MMP-2表达增高与非小细胞肺癌生物学特征存在一定相关性,检测OPN和MMP-2的表达可作为非小细胞肺癌的生物学行为和判断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索SIRT6基因与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中的表达关系,分析二者相关性及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2017年6月~2018年12月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60例TNBC乳腺癌组织及其对应60例腋窝淋巴结病理组织,并取癌旁正常组织40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癌组织、转移淋巴结及癌旁组织中SIRT6、HIF-1α表达,分析二者表达与TNBC乳腺癌临床病理参数、发生发展的关系以及二者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SIRT6在TNBC乳腺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80.00%)高于癌旁组织(2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表达与TNBC乳腺癌组织分化程度,临床TNM分期、转移淋巴结有关(P<0.05);在TNBC乳腺癌组织、癌旁组织中HIF-1α的阳性率分别为86.67%、15.00%。且HIF-1α在TNBC乳腺癌组织与癌旁组织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与TNBC乳腺癌的组织分化程度,临床TNM分期、转移淋巴结相关(P<0.05);在TNBC乳腺癌中SIRT6与HIF-1α的表达呈正相关(r=0.823,P<0.05)。结论 在TNBC乳腺癌中SIRT6与HIF-1α的较高的阳性表达率可能与其发生发展及早期转移有关,检测SIRT6与HIF-1α将有助于了解TNBC乳腺癌的进展及侵袭转移情况,它们有希望为TNBC乳腺癌的早期发现、治疗及预后的评估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三阴型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TNBC)中FOXC1、SOX10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90例TNBC、60例非特殊类型浸润性乳腺癌(invasive breast carcinoma of no special type, IBC-NST)、40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石蜡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FOXC1、SOX10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FOXC1和SOX10在TNBC(82.2%、70.0%)中阳性率均明显高于IBC-NST(11.7%、13.3%)及癌旁正常乳腺组织(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OXC1表达与TNBC肿瘤最大径、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Ki-67增殖指数高、预后分期均相关(P<0.05),SOX10表达与TNBC肿瘤最大径、组织学分级、Ki-67增殖指数高、预后分期均相关(P<0.05),且TNBC中FOXC1与SOX10表达呈正相关(r=0.71,P<0.001)。Kaplan-Meier结果示FOXC1与肿瘤无进展生存期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肺腺癌中C-met和Cox-2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肺腺癌中C-met和Cox-2的表达,并分析两者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和总生存期的关系。结果 C-met在肺腺癌中的高表达率为22.1%(31/140),其高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有关(P0.05)。Cox-2在肺腺癌中的阳性率为61.4%(86/140),其表达与吸烟史、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有关(P0.05)。肺腺癌中C-met与Cox-2的表达无相关性(r_s=-0.143,P=0.092)。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C-met高表达组患者预后较低表达组差(χ~2=4.862,P=0.027)。Cox-2阳性组患者总生存期较阴性组短(χ~2=15.352,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C-met与Cox-2可作为影响肺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C-met高表达和Cox-2阳性提示患者预后不佳,可作为评估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 (NSCLC)患者淋巴管生成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GFBP7)的相关性.方法: 免疫组化法检测83例NSCLC手术标本中和10例肺良性病变的Podoplanin、 IGFBP7的蛋白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83例NSCLC标本中,IGFBP7表达阳性59例(71.1%).IGFBP7阳性肺腺癌组织中的Podoplanin阳性微淋巴管密度为(16.9±6.0),明显高于阴性组(23.1±8.5,P <0.05).结论: NSCLC中IGFBP7的表达可能与肿瘤的淋巴管生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三阴型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TNBC)中PD-L1表达与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PD-L1在125例TNBC肿瘤浸润性免疫细胞中的表达,EMT标志蛋白(E-cadherin、vimentin)在125例TNBC组织及50例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分析三种蛋白与TNBC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及PD-L1表达与EMT标志蛋白的相关性。结果 TNBC组织中E-cadherin的阳性率(52.80%)低于癌旁组织(90.00%)(P0.05),vimentin阳性率(41.60%)高于癌旁组织(16.00%)(P0.05);TNBC中PD-L1与E-cadherin蛋白表达呈负相关(χ~2=17.440,P0.05);PD-L1与vimentin蛋白表达呈正相关(χ~2=6.253,P=0.012);PD-L1、E-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均与淋巴结转移、Ki-67增殖指数、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结论 TNBC中PD-L1表达异常增高,且与癌细胞中EMT表型相关,两者可能在肿瘤发生、发展中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RHBDD1和EGFR在三阴型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 TNBC)发生、转移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30例TNBC(ER、PR、HER2均阴性)和30例非三阴型乳腺癌(non 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 NTNBC)(ER、PR、HER2至少一项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酶联免疫法和qRT-PCR技术检测组织和血清中RHBDD1和EGFR mRNA含量及蛋白表达。结果 TNBC组织中RHBDD1和EGFR蛋白阳性率(83%、80%)高于NTNBC组织(67%、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NBC患者血清中RHBDD1和EGFR的浓度含量亦明显高于NTNBC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NBC组织中的RHBDD1 mRNA和EGFR mRNA含量分别是癌旁组织的3.68倍和4.56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HBDD1和EGFR的表达与TNBC患者年龄无关,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以及远处转移呈正相关。TNBC中RHBDD1和EGFR的表达呈正相关(r=3.723)。结论 RHBDD1和EGFR在TNBC中高表达,尤其是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组中显著高表达,提示其在TNBC发生和转移中扮演重要的作用,可作为TNBC的分子靶点,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CYP4A11和CYP4A22在三阴型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rcinoma,TNB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以及M2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s)的关系。方法收集72例TNBC根治病例及其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方法检测癌组织中CYP4A11和CYP4A22的表达以及肿瘤间质中巨噬细胞CD68和CD163的表达,分析CYP4A11和CYP4A22表达与TNBC临床病理特征以及M2型TAMs数量的关系。结果 TNBC癌组织中CYP4A11和CYP4A22的表达均较正常乳腺组织增高(P均0. 001)。CYP4A11高表达与肿瘤直径增大(P 0. 001)、淋巴结转移(P 0. 001)、高临床分期(P 0. 001)和高Ki-67增殖指数(P=0. 011)有关。CYP4A11高表达组的肿瘤间质CD68和CD163阳性细胞比例均较低表达组增高(P=0. 021、P 0. 001)。癌组织CYP4A22高表达与淋巴结转移(P 0. 001)、高临床分期(P=0. 006)、高复发率(P 0. 001)和高Ki-67增殖指数(P=0. 040)有关。CYP4A22高表达组的肿瘤间质CD163阳性细胞比例较低表达组增高(P 0. 001)。结论 TNBC中CYP4A11和CYP4A22高表达均伴随肿瘤间质微环境中M2状态TAMs增加,并与癌细胞高增殖活性和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Pc G相关蛋白RYBP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1例胰腺癌及对应癌旁组织中RYBP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胰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Kaplan-Meier法分析RYBP表达与胰腺癌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 RYBP在胰腺癌中的阳性率(31.4%,16/51)明显低于癌旁组织(66.7%,34/5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YBP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吸烟、饮酒、肿瘤数目、有无淋巴结转移和血清CA199水平无明显相关性(P0.05),与肿瘤直径及肿瘤病理分级有相关性(P0.05)。Kaplan-Meier法分析显示RYBP阳性组患者的总生存率明显高于阴性组(P0.05)。结论 Pc G相关蛋白RYBP在胰腺癌中低表达,RYBP表达降低可能与胰腺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1-磷酸神经鞘氨醇受体1(sphingosine-1 phosphate receptor 1,S1PR1)和1-磷酸神经鞘氨醇受体4(sphingosine-1 phosphate receptor 4,S1PR4)在三阴型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rcinoma,TNBC)中的表达,分析两者与TNB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和图像分析软件检测72例TNBC中S1PR1、S1PR4和CD68的表达,分析S1PR1、S1PR4与TNBC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S1PR1高、中、低表达组的Ki-67增殖指数分别为48.89%、36.11%和26.48%,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S1PR4高、中、低表达组的Ki-67增殖指数分别为42.83%、31.43%和28.93%,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S1PR1高、中、低表达组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31.4%、48.6%和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S1PR4高、中、低表达组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54.3%、40.0%和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S1PR1高、中和低表达组的CD68阳性率分别为47.22%、42.59%和3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不同S1PR1表达组间和不同S1PR4表达组间的TNBC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209,P=0.593)。结论 S1PR1、S1PR4高表达的TNBC具有高增殖活性和淋巴结转移率,且肿瘤间质巨噬细胞数量增加,S1PR1、S1PR4表达与TNBC的生存无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乳腺癌易感基因1(breast cancer susceptibility gene 1, BRCA1)蛋白的表达及其对三阴型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 TNBC)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95例TNBC组织蜡块中BRCA1、p53的表达,并结合患者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相关性分析和预后评价。结果 TNBC中BRCA1的阳性率为31.6%,阳性患者中位年龄较阴性者明显偏小(P=0.047),且p53表达明显升高(P=0.001),阳性者与阴性者的总生存期差异无显著性(HR=1.110,95%CI=0.552~2.235,P=0.769)。结论 BRCA1蛋白表达与TNBC患者发病年龄、p53表达有关,但对患者的预后无明显影响。 p53通路与BRCA1表达在抑制肿瘤生长方面可能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检测p27kip1蛋白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收集60例手术活检切取的鼻咽癌组织蜡块,与30例非肿瘤鼻咽组织石蜡标本作比较.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鼻咽癌组织中p27kip1蛋白的表达,回顾性研究鼻咽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 p27ksp1蛋白在鼻咽癌细胞核和细胞质中均有表达.鼻咽癌组织中细胞核表达阳性率为46.7%(28/60),低于非肿瘤鼻咽组织细胞核表达的90%(27/30),P<0.01;而在细胞质中阳性率为68.3%(41/60),显著高于非肿瘤鼻咽组织的细胞质表达的20%(6/30),P<0.01.未发现p27kip1蛋白在细胞核和细胞质表达与鼻咽癌原发灶的范围和局部侵犯程度有关,但p27kip1蛋白胞核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TNM临床分期有关;细胞质表达仅与淋巴结转移和TNM临床分期有关,可见p27kip1蛋白胞核表达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更为密切.结论 与非肿瘤鼻咽组织相比,p27kip1蛋白为细胞核低表达、细胞质高表达.鼻咽癌中p27kip1蛋白存在不同于非肿瘤鼻咽组织的错误的核质定位,其在细胞核中表达的减少或丢失可能与鼻咽癌的恶性发展有关,提示p27kip1蛋白的异常表达和定位可能涉及鼻咽癌的分期和转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 EpCAM 和 Sox2在三阴性乳腺癌( 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 TNB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EpCAM和Sox2在81例TNBC、71例非三阴性乳腺癌( non-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non-TN-BC)、20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TNBC组织中EpCAM、Sox2的阳性过表达率分别为74.1%、54.3%,均高于正常乳腺组织(15.0%和0)(P<0.05);EpCAM蛋白过表达与TNBC 的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 P <0.05);Sox2蛋白表达与TNBC淋巴结转移、pTNM分期呈正相关( P<0.05)。 EpCAM 和 Sox2蛋白表达可能具有相关性。结论 EpCAM和Sox2蛋白在TNBC中均高表达,可能具有促癌作用及与淋巴结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